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的疾病。血糖升高必然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而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极大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护理就变得极为重要。实践证明:通过早期的综合预防、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指导,可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比例。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64—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预防和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减轻患着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并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因
  1.1危险因素及诱因①根据病变因素的来源及其可控性,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当的脚部护理、酗酒、吸烟、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男性,合并肾、眼睛病变,老年,足部变形等。②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足部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且86%的下肢截肢是由于足部血管或神经病变部位表皮小损伤诱发。常见于鞋袜不适合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早期表现为局部茧子的形成,这更加重了局部的压力。足茧的出现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因此说,理解溃疡如何演变而成很重要,这样预防溃疡和截肢的方案才能起作用。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死率大约是无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的2倍。因此,了解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发生糖尿病足的警惕性,从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效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足部,早期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减少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并提高生活质量。
  1.2经研究证明,糖尿病足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神经病变;②血管病变③免疫障碍;④伤口难愈合。
  2 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
  2.1 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60%~ 70%糖尿病有神经病变。多呈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异常甚至感觉缺失,自主神经病变皮肤出汗和温度调节异常。造成皮肤干燥、破裂,皮肤裂口则成为感染入口。运动神经病变可引起趾骨和足尖变形,增加足底压力。当足底脂肪垫因变形异位时,足底局部缓冲力可降低,压力增大,趾间关节变形,使鞋内压力增加导致溃疡。
  2.2 血管病变 血管栓塞可引起糖尿病病人足溃疡与坏疽,糖尿病病人外周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增加;糖尿病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早,且妇女发病率比非糖尿病病人高。病变较弥漫,下肢中小动脉硬化闭塞,血栓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微循环障碍引起皮肤、神经营养障碍,加重了神经功能损伤 。
  2.3 免疫障碍 糖尿病病人白细胞功能障碍易致感染,多核细胞的移动趋化功能降低,吞噬能力下降。
  3 资料与方法
  3.1根据数据统计,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其中男性52例,女性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15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3.2诱发因素中包括鞋内异物损伤10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0例,剪指甲伤10例,搓伤10例,局部外伤10例,搔抓伤10例,不明原因80例。
  3.3临床表现:由于局部营养不良的改变,可出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间歇跛行、皮肤苍白、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疡、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检查可见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抬高45度时皮肤变白,足部下垂时可有发绀和静脉充盈迟缓,严重者可发生静息痛,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严重者皮肤出现水泡、血泡、糜烂、坏疽或坏死等。神经病变时患者伴有皮肤针刺感觉异常,脚踩棉花感,同时周围神经病变使痛觉丧失,对一些创伤不能及时发现,易于造成伤口进一步发展。感染所致症状有红、肿、疼痛和触痛,但有神经病变的足,这些体征可以不明显。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脓性渗出、捻发音或深部窦道。临床上根据糖尿病足坏疽性质分为3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型坏疽。
  4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伴有外周神经病变者,对痛觉不敏感甚至消失,如出现小的创伤很容易导致溃疡发生,加之供血不足,免疫低下,溃疡迁延不愈,最终导致坏疽甚至截肢。科学知识的匮乏使得糖尿病患者忽视了预防,这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最大隐患。研究表明降低并发症是减轻糖尿病经济负担的重要途径。
  4.1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检查 定期足部筛查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应当把足病及危险因素筛查作为糖尿病足预防的第一步。
  4.1.1 神经系统检查 主要是了解患者是否仍存在保护性的感觉。包括温度觉、触觉、痛觉、震动觉定量阈值测定,其中S-W尼龙丝(Simmes Wein steinemonofilament)触觉检查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评价手段。此检查法经济省时,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4.1.2 壓力测定 了解患者有无足部压力异常,有助于糖尿病足的诊断,如MatScan系统FootScan系统等。对于压力分布明显异常者,通过进一步对患者步态进行分析,来预测糖尿病足的危险性,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4.1.3 循环障碍检查 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来了解足部大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者,建议患者行踝肱比值(ABI)测定,此项检查无创伤、准确性较高,是客观反映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的非常有价值的指标,跨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tension, TcPO2)也能反映周围动脉的供血。 另外,血管超声和造影检查、核磁共振、X线检查均有助于了解下肢血管闭塞程度、闭塞部位和有无粥样斑块。   4.2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及日常防护要点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日常护理,对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加强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中作用举足轻重。已有研究表明强化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教育与指导,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足部护理习惯,建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因此,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足部护理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预防、发生、发展,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4.2.1定期检查足部,及时发现异常 。注意足部是否有水泡、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和弹性。如皮肤温度低,肢端凉,皮肤渐白或有暗红转为暗紫、甚至黑色,足背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局部缺血低氧严重,易出现溃疡,形成坏疽,易尽快到医院治疗。
  4.2.2足部按摩,每天温水泡脚,温度39~40℃,时间20分钟,然后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不能用力揉搓,特别是足趾间要擦干并防擦破,擦脚用的毛巾最好是白色的,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皮肤干燥时,涂抹护肤油(趾间除外),并充分按摩至吸收。如果发现脚垫(厚皮),可以用木砂纸轻轻磨去表皮,不能用刀削,如有鸡眼,不可自行切割,使用化学性药物需遵医嘱。若有真菌感染,应积极治疗。有足癣时,避免用足癣一次净泡脚,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每日泡3次,用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
  4.2.3选择大小合适的软底、软面、透气性好的,柔软棉质或羊毛袜子,每日更换鞋袜以防足癣。很多糖尿病患者足部受傷的原因都是由于鞋子的不适造成的,过小、过硬、过窄的鞋子都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鞋袜时应注意鞋子材质,皮透气网眼面料制成,鞋内加深设计,要有足够的足趾空间,保证最佳的舒适性,鞋底和鞋垫要有一定的弹性以达到减震效果,鞋内部光滑,没有任何粗糙接缝,袜子采用无缝设计,具备透气、吸汗、舒适和防菌等特点。室内和室外均应穿着合适的鞋袜,每天检查是否平整、有无破洞并及时更换。穿鞋之前应检查鞋子的内部,注意有无粗边、裂隙或石子沙粒,做到及时修补或清除。
  4.2.4修剪指甲不能太短,不能修剪成半月形,应修剪成一字形,以免损伤皮肤致甲沟感染。注意脚部保暖,寒冷季节,不要使用热水袋、取暖器及电热毯等,以免烫伤皮肤,同时注意防冻伤,可穿加厚棉袜保暖。
  4.2.5适当运动与按摩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经常做甩褪、下蹲、和足部运动。足部运动方法:将脚跟抵住地板,脚趾尽量弯曲再伸直,回复原位后脚前部上翘,再后复原位,然后脚外翻再复原,反复数次。
  4.2.6避免外伤。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感觉缺失,足部易受到外部损伤,因此,必须加强注意生活细节,避免外源性的伤害。可于每天洗脚后检查足底、足背及足趾。如果足底看不清,可在地上放一面镜子来检查。看有没有伤口、水泡、皮肤干裂、颜色青紫或苍白。触摸足部动脉搏动情况,检查有无皮温增高或感觉异常等,如有伤口,应及时就医。冬季要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不可使用取暖设备,以免烫伤,不要赤足走路,每次穿鞋前要检查鞋里面是否有小沙粒、异物等。穿鞋不当,长期穿窄小的鞋子可引起足趾挤压、足底或受压的部位形成鸡眼或老茧,甚至足骨质破坏变形或畸形。一旦脚部有损伤,应立即就诊。
  5 糖尿病足的护理
  5.1积极控制血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病变的基础,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提,让血糖长期保持在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h血糖8-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左右,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
  5.2饮食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应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低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和适量的脂肪饮食,做到饮食多样化,即不摄入过高热量,又不引起营养失衡,有感染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热量的10-20%。提倡不吸烟,少饮酒,少吃盐,合理饮食,合理运动,防止肥胖,做好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5.3局部皮肤护理 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至关重要。保持足部干净干燥。每天用软皂、温水39---40℃泡脚20分钟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脚汗多的人可在足趾间抹些爽身粉;而特别干燥者适当抹护肤品,涂于足部表面皮肤(不能涂于脚趾间)。皮肤瘙痒或脚癣切忌挠抓;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嘱病人鞋袜应宽松、舒适。由于皮肤微循环障碍,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但忌用热水袋保暖热敷以防烫伤起泡。足部感染者可用中药泡脚,取温阳益气、活血通脉、解毒的中药文火煮沸20分钟,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泡脚。我院曾观察64例中药浴足治疗糖年病足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达64.3%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上。通过桂枝、艾叶、温阳散寒、行气通络,红花、鸡血藤活血通络,应用威灵仙、透骨草透皮作用,结合热力,使肌肤腠理开放。药物自腠理开放直达病所,发挥祛寒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经过临床实践,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明显有所改善,患者深受其益,但是中药浴足前要注意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破损,破损者禁忌浴足。
  5.4皮肤水泡的护理 糖尿病性水泡病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的部位,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如有水泡和足癣病人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脚,每日3次,不超过1周。保持水泡部清洁,对紧张性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5.5创面处理 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鸣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为30—50㎝,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生长,也用磺胺银粉、维生素俄E 和氯啡软膏交替涂创面,促进干燥、生肌、活血化淤;也可用略大于创面的无菌纱布浸透丹黄消炎液,湿敷创面,外盖凡是林油纱条包扎,每日两次治疗7--10天。经过以上积极治疗和护理,若患者仍出现全身毒血症状且感染灶明显扩大与健康部位有明显界限,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足量广谱抗生素给予全身用药,如感染无法控制应及时截肢。
  总而言之,糖尿病足重在预防,既要预防发生,又要预防复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通过合理的足部护理措施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指导高危人群预防足部损伤,可以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对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除了正规治疗之外,重点应放在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指导患者形成丰富的自我保健能力,这样才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0—01  风湿性心脏病也被称为风心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病变主要是因为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逐渐扩大累及到腱索和乳头肌等。  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69—01  静脉肾盂造影又称排泄尿路造影,系由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浓缩后,自肾集合管排出后显影。不但可以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而且可以了解分泌功能以及各种尿路病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泌尿系X线检查方法。为了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和检查的顺利进行,对其进行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体位护理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本院行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及25例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55例患者安放手术体位均一次完成,满足手术需求,术后无一例发生与手术体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访视,根据情况评估结果,做好个性化准备工作,提高了对脊柱截骨手术体位护理的预见性、安全性及有效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运用临床路径表对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院宣教。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焦虑、术后疼痛、相关知识掌握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临床路径对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达到规范护士健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制定护理标准进行心理、饮食护理。结果:通过心、身护理,除死亡4例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经护理指导后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5—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
期刊
【摘 要】探讨门诊Leep刀手术治疗中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的作用,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所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降低并发症,促进个体尽快恢复至正常非疾病状态。  【关键词】门诊;Leep刀;宫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1—01  Leep刀,又称高频电波刀,是现在门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156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出现并发症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并发症中出血16例,感染6例,腹腔积液2例,尿外渗3例,气胸1例,结石残留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细心观察病情和护理是促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后并发症患者早日康复的关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止血率、溃疡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止血率为86.1%,溃疡愈合率58.3%,对护理措施满意率80.6%,住院时间平均为8.7天;护理组36例患者止血率97.2%,溃疡愈合率
期刊
【关键词】皮瓣修复;Ⅲ度烧伤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1—01  临床有许多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多人因此残疾。治疗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方法较多,如:带蒂皮瓣,局部转移肌皮瓣。但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游离皮瓣具有很强的感染能力,一旦术后感染将前功尽弃。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上较少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宫外孕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治疗后护理方法的区别,总结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期间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宫外孕术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3例)与开腹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排气时间、疼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体温及住院天数进行综合对比,并总结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