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缔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培育健康的价值观,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班级文化、思想道德建设中,不管运用哪种心理规律,关键都在于班主任在班级文化、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未成年人教育要抓出实效,真正能使孩子接受,把工作做到孩子心里去,一定要用切合他们实际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
关键词 班级文化、价值观、心理、思想道德。
一、 建立积极班级文化,树立健康价值观。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本班内,各位老师传授知识是基础,寓教于乐是特色,传递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最终的目的。
同学们青春、激情、活泼、壑智,他们个性鲜明、互帮互助、亦师亦友,把高中的艰苦和高中情趣结合在一起。把班级变成舞台,传播知识、传播欢乐、传播友谊,引领着一群青春激情、团结向上、增强友谊的同学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本班除了在学习知识、技能等东西外,我们还执著的追求着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激流勇进、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有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班级文化建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和人生态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创造优良的环境,最终将培育出科学、健康价值观。
二、 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有效培育健康的价值观。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他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
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家长的充分肯定以及科任老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大家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与指出,在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道德品质。
(二)、利用从众心理,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一般来说,各方面处在中间状态的同学居多,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在日常学习中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班主任如何引导。我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巧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班刊与宣传栏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信仰、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在班报《青春视角》中,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周围世界,通过学生的语言去鞭挞、批评发生在班级内部的不文明言行,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有损班级荣誉与文化建设的人和事及时曝光。同学们通过看、评、比、想中,把榜样的业绩与自己的行为相联系,使平凡中的伟大,点滴中的真情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我还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传栏、黑板报等传播媒体,让好人好事上墙、上报,久而久之,少部分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就逐渐被主流价值观念所取代。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带手机,并且有时上课还打电话。班上部分同学觉得很酷、很萧洒。我便在班报《青春视角》来一场大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已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让不良行为和思想在班上就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健康价值观良性循环。
关键词 班级文化、价值观、心理、思想道德。
一、 建立积极班级文化,树立健康价值观。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本班内,各位老师传授知识是基础,寓教于乐是特色,传递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最终的目的。
同学们青春、激情、活泼、壑智,他们个性鲜明、互帮互助、亦师亦友,把高中的艰苦和高中情趣结合在一起。把班级变成舞台,传播知识、传播欢乐、传播友谊,引领着一群青春激情、团结向上、增强友谊的同学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本班除了在学习知识、技能等东西外,我们还执著的追求着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激流勇进、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有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班级文化建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和人生态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创造优良的环境,最终将培育出科学、健康价值观。
二、 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有效培育健康的价值观。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他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
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家长的充分肯定以及科任老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大家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与指出,在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道德品质。
(二)、利用从众心理,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一般来说,各方面处在中间状态的同学居多,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在日常学习中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班主任如何引导。我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巧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班刊与宣传栏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信仰、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在班报《青春视角》中,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周围世界,通过学生的语言去鞭挞、批评发生在班级内部的不文明言行,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有损班级荣誉与文化建设的人和事及时曝光。同学们通过看、评、比、想中,把榜样的业绩与自己的行为相联系,使平凡中的伟大,点滴中的真情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我还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传栏、黑板报等传播媒体,让好人好事上墙、上报,久而久之,少部分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就逐渐被主流价值观念所取代。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带手机,并且有时上课还打电话。班上部分同学觉得很酷、很萧洒。我便在班报《青春视角》来一场大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已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让不良行为和思想在班上就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健康价值观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