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的一天,历时三天的学校运动会胜利闭幕,我所带的初三班级荣获入场式总分第一,田径比赛团体分第二的好成绩。照例是要奖励学生的,但是,怎么奖才好呢?奖状学校已经发了,再发些物质小奖品,又过于平常,激励作用有限。我希望借这次东风,激发学生向中考冲刺的雄心,实现开校运会的深层目的。
问题还没有想清楚,下班时间到了,我走到菜市场给家里买水果。 水果摊一字排开,各色水果,美丑各异,大小不一,应有尽有。挑着想要的水果,我萌发了发奖的主意:运动会就用水果作奖品!
当时,全班45人,我买了6个软柿子(每个值2元),8个苹果(每个值1元),12个柑子(每个值O,5元),金橘2斤(每只约5分钱),另备5元面值的电话卡四张,奖品就算备齐了。 班会课,我提着水果走进教室,宣布要开运动会表彰会。
我先请正副班长上讲台,用小纸片做了45个号码,折好混匀,全体学生依次上来抽号。然后把水果全部摆在讲台上(电话卡藏着未公布),请抽得1号的学生优先上台选一个水果,然后依次到2号、3号、4号……直到20号。这些学生也可把号码与后面的学生对换,把机会留到最后,但所有人都只有一次得到奖品的机会。
20个人轮番上来优先选果,都选了大果,自然是喜形于色,乐不可支。眼看后面的大果越来越少,20号后面的很多学生坐不住了:“老师,这不公平!有些人运动会作的贡献不大,却在前面得到了好果!贡献大的反而在后面得小果,方案要改!” 这正是我预设的场景。我说:“抗议的声音我听到了,改方案是不可能的,我倒是请各位用笔记下这节课我要表达的第一个观点,正如靠运气得到好水果一样,你目前得到的优势成长机会,不是自己挣来的,是父母给予的。看你们住在有冷暖空调的宿舍,用mp4看视频,穷人家的孩子也觉得不公平哦。我们继续发奖。” 我掏出电话卡,放到水果堆里,说:“现在,21—45号码作废,抽得以上号码的同学,我们根据本届运动会个人的量化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上来领奖。”我公布了各人的量化分(量化办法在运动会前,经班委会商定公布,运动会后班委已做好统计)。哇!班上气氛又活跃起来,高分者自豪地上台挑走了“价值不菲”的电话卡,次者也得到了余下的大水果。有运动会量化分高,在前面先拿了大果者直呼:“亏了!早知道把机会留到现在!” 我说:“哦!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二个观点:优势物总是被先行选择。我们自身具备了怎样的能力优势去应对未来?人生处处有机会,最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水果发完,我说:“人人水果在手,可以开吃了。”学生说:“老师你糊涂,水果这么脏,怎么能马上吃?!”我故作惊讶:“啊,原来好东西自身也是有缺点的啊?——请记下我本课的第三个观点!” 突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你搞漏了,有两个同学请假。你该给他们留下一份水果的。”我说:“没漏,这正是我要大家记下的第四个观点:机会从来不等人,错过就错过了!自己要随时做好准备。” 课的最后,我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几个字:人生的机会要靠自己争取!
时隔几日,学生的周记交上来,其间的文字颇为令人欣喜:
“这周的班会开得有趣而富有意义。从来没有想到发奖品可以发得如此有创新意义,如此有启发性。当老师提着几袋水果走进教室时,我心想:这一定是一次无聊的班会了,没想到发水果的方式如此特别,我们每个人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水果,还有足以受益终生的启迪。”
“这周班会的确开得别开生面,同学们自始至终围绕着‘分发水果’这一诱惑主题热情不减。然而在难以预测自己能得到什么水果的背后,却埋藏着诸多人生哲理……真是令人受益匪浅。” “星期六的班会课,是一场富有哲理的思想革命。人有两种命运:生下就含着金汤匙;生下就没有多少饭吃,这些都是无法选择的。但是后来的命运仍旧是要靠自己来构思。”
“人的出生是不可选择的,也许你的家庭条件不错,可这不是你自身极具优越感的理由……如若我们没有令人羡慕的出身,也不需气馁,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机会一直在你我身边,谁抓住了,谁就比别人强一步!人生的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都会茫然和无奈……让我们好好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一切我们所想要的。”
“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惊喜连连或是猝不及防。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这样“看图说话”、“以物寓言”。事实证明,“身边的石头会说话”!如果身边的事物真的感动了自己,你就可以用它去启发学生,达成预定的教育目标。 前几天,我到朋友的办公室,边喝茶边闲扯了一阵校园见闻。见办公室有些乱,习惯性地帮他稍事整理。摆放空气清新器的一角,地上有一个貌似多余的物件,我拾起问放到哪里好?友人说弃之可也! 丢掉?我可舍不得。这是一个小型增氧泵的出气头。我家里养了小金鱼,也买了增氧泵,正好作个备用件。我像捡着了宝贝似的带走了它,放回自己的办公桌上。 转眼又是周末,又到了班会课时间,讲什么内容好呢?学生已进入初三,对中考有了自己的目标,也很有上进心,但少年不识愁滋味,很多孩子的学习紧迫感不足,对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总体学风不太令人满意,应该给他们及时的提醒。我啜着茶,搜罗对策。当我的目光掠过桌面上的“宝物”时,有了主意—就拿这个“宝物”来说事! 班会课上,我把“宝物”带到了教室,叫学生自由察看。 学生依次轮看之后,我抛出了问题:“谁来说说看,这是什么东西?” 学生“嗡”的一声炸开了窝,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也许他们在想来:这也叫问题?老师太小看我们了。“这是个石头!”“这是个圆球!”“这是个过滤器!”“这是个养鱼的!”“这是个棒棒糖!”“这是个磨刀的!”“这是个玩具!”
答案五花八门,除了“养鱼的”靠点谱,其他的全是乱猜。就是这个靠点谱的答案,也只是讲出了物件的功能,并没有说出物件的实质——小型增氧泵的出气头。学生的思维止于生活见闻的表象,把他们学习上不求甚解的缺点暴露无遗。经我一一点评他们的答案,他们意识到了,看似简单的问题,原来并不简单! 我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据你们观察,这个可以养鱼的小型增氧泵的出气头,实际使用过吗?”学生说:“样子这样新,又没有腥味,肯定没用过!”我延伸问题:“这样漂亮的东西,居然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是不是有点可惜呢?”学生倒干脆:“那当然,纯粹浪费钱了!”我直接表明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有能力的90后,如果不在学习上下一番苦功,学出点名堂,是不是也有点辜负了自己的青春呢?”学生都静了下来,他们在琢磨我话中的含义。 拿着这个不起眼的物件,看一看,议一议,“初三,思想要付诸行动,学习要刻苦钻研”的主题贯通于无形。
两次主题班会,都是以物寓言。前一次通过“给物”,引导学生走出家的温柔,勤学苦练,把握机遇。后一次是通过“识物”,引导学生读书要身体力行,克求真知;其实,两次班会的实质是相同的,主旨都是激励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把握初三这一年,塑造出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负青春好时光。 这种主题班会的对话模式,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符合国家新课改的核心要求的。新课改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到一个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高度,同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核心目标之一,着力提升人文素养,以创建和谐社会,破解后现代社会发展的难题。
作为一名对学生品行影响至深的班主任,如果自己的班会形式千篇一律,内容教条僵化,是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如果身为班主任,漠视自然,漠视社会,不能在横流的物欲面前保持清醒、理性和热情,也是不可能培养出幸福的现代人的。 所以,热爱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心中葆有激情,是主题班会对话成功的最有效技巧,是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基本条件。
问题还没有想清楚,下班时间到了,我走到菜市场给家里买水果。 水果摊一字排开,各色水果,美丑各异,大小不一,应有尽有。挑着想要的水果,我萌发了发奖的主意:运动会就用水果作奖品!
当时,全班45人,我买了6个软柿子(每个值2元),8个苹果(每个值1元),12个柑子(每个值O,5元),金橘2斤(每只约5分钱),另备5元面值的电话卡四张,奖品就算备齐了。 班会课,我提着水果走进教室,宣布要开运动会表彰会。
我先请正副班长上讲台,用小纸片做了45个号码,折好混匀,全体学生依次上来抽号。然后把水果全部摆在讲台上(电话卡藏着未公布),请抽得1号的学生优先上台选一个水果,然后依次到2号、3号、4号……直到20号。这些学生也可把号码与后面的学生对换,把机会留到最后,但所有人都只有一次得到奖品的机会。
20个人轮番上来优先选果,都选了大果,自然是喜形于色,乐不可支。眼看后面的大果越来越少,20号后面的很多学生坐不住了:“老师,这不公平!有些人运动会作的贡献不大,却在前面得到了好果!贡献大的反而在后面得小果,方案要改!” 这正是我预设的场景。我说:“抗议的声音我听到了,改方案是不可能的,我倒是请各位用笔记下这节课我要表达的第一个观点,正如靠运气得到好水果一样,你目前得到的优势成长机会,不是自己挣来的,是父母给予的。看你们住在有冷暖空调的宿舍,用mp4看视频,穷人家的孩子也觉得不公平哦。我们继续发奖。” 我掏出电话卡,放到水果堆里,说:“现在,21—45号码作废,抽得以上号码的同学,我们根据本届运动会个人的量化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上来领奖。”我公布了各人的量化分(量化办法在运动会前,经班委会商定公布,运动会后班委已做好统计)。哇!班上气氛又活跃起来,高分者自豪地上台挑走了“价值不菲”的电话卡,次者也得到了余下的大水果。有运动会量化分高,在前面先拿了大果者直呼:“亏了!早知道把机会留到现在!” 我说:“哦!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二个观点:优势物总是被先行选择。我们自身具备了怎样的能力优势去应对未来?人生处处有机会,最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水果发完,我说:“人人水果在手,可以开吃了。”学生说:“老师你糊涂,水果这么脏,怎么能马上吃?!”我故作惊讶:“啊,原来好东西自身也是有缺点的啊?——请记下我本课的第三个观点!” 突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你搞漏了,有两个同学请假。你该给他们留下一份水果的。”我说:“没漏,这正是我要大家记下的第四个观点:机会从来不等人,错过就错过了!自己要随时做好准备。” 课的最后,我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几个字:人生的机会要靠自己争取!
时隔几日,学生的周记交上来,其间的文字颇为令人欣喜:
“这周的班会开得有趣而富有意义。从来没有想到发奖品可以发得如此有创新意义,如此有启发性。当老师提着几袋水果走进教室时,我心想:这一定是一次无聊的班会了,没想到发水果的方式如此特别,我们每个人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水果,还有足以受益终生的启迪。”
“这周班会的确开得别开生面,同学们自始至终围绕着‘分发水果’这一诱惑主题热情不减。然而在难以预测自己能得到什么水果的背后,却埋藏着诸多人生哲理……真是令人受益匪浅。” “星期六的班会课,是一场富有哲理的思想革命。人有两种命运:生下就含着金汤匙;生下就没有多少饭吃,这些都是无法选择的。但是后来的命运仍旧是要靠自己来构思。”
“人的出生是不可选择的,也许你的家庭条件不错,可这不是你自身极具优越感的理由……如若我们没有令人羡慕的出身,也不需气馁,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机会一直在你我身边,谁抓住了,谁就比别人强一步!人生的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都会茫然和无奈……让我们好好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一切我们所想要的。”
“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惊喜连连或是猝不及防。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这样“看图说话”、“以物寓言”。事实证明,“身边的石头会说话”!如果身边的事物真的感动了自己,你就可以用它去启发学生,达成预定的教育目标。 前几天,我到朋友的办公室,边喝茶边闲扯了一阵校园见闻。见办公室有些乱,习惯性地帮他稍事整理。摆放空气清新器的一角,地上有一个貌似多余的物件,我拾起问放到哪里好?友人说弃之可也! 丢掉?我可舍不得。这是一个小型增氧泵的出气头。我家里养了小金鱼,也买了增氧泵,正好作个备用件。我像捡着了宝贝似的带走了它,放回自己的办公桌上。 转眼又是周末,又到了班会课时间,讲什么内容好呢?学生已进入初三,对中考有了自己的目标,也很有上进心,但少年不识愁滋味,很多孩子的学习紧迫感不足,对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总体学风不太令人满意,应该给他们及时的提醒。我啜着茶,搜罗对策。当我的目光掠过桌面上的“宝物”时,有了主意—就拿这个“宝物”来说事! 班会课上,我把“宝物”带到了教室,叫学生自由察看。 学生依次轮看之后,我抛出了问题:“谁来说说看,这是什么东西?” 学生“嗡”的一声炸开了窝,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也许他们在想来:这也叫问题?老师太小看我们了。“这是个石头!”“这是个圆球!”“这是个过滤器!”“这是个养鱼的!”“这是个棒棒糖!”“这是个磨刀的!”“这是个玩具!”
答案五花八门,除了“养鱼的”靠点谱,其他的全是乱猜。就是这个靠点谱的答案,也只是讲出了物件的功能,并没有说出物件的实质——小型增氧泵的出气头。学生的思维止于生活见闻的表象,把他们学习上不求甚解的缺点暴露无遗。经我一一点评他们的答案,他们意识到了,看似简单的问题,原来并不简单! 我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据你们观察,这个可以养鱼的小型增氧泵的出气头,实际使用过吗?”学生说:“样子这样新,又没有腥味,肯定没用过!”我延伸问题:“这样漂亮的东西,居然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是不是有点可惜呢?”学生倒干脆:“那当然,纯粹浪费钱了!”我直接表明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有能力的90后,如果不在学习上下一番苦功,学出点名堂,是不是也有点辜负了自己的青春呢?”学生都静了下来,他们在琢磨我话中的含义。 拿着这个不起眼的物件,看一看,议一议,“初三,思想要付诸行动,学习要刻苦钻研”的主题贯通于无形。
两次主题班会,都是以物寓言。前一次通过“给物”,引导学生走出家的温柔,勤学苦练,把握机遇。后一次是通过“识物”,引导学生读书要身体力行,克求真知;其实,两次班会的实质是相同的,主旨都是激励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把握初三这一年,塑造出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负青春好时光。 这种主题班会的对话模式,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符合国家新课改的核心要求的。新课改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到一个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高度,同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核心目标之一,着力提升人文素养,以创建和谐社会,破解后现代社会发展的难题。
作为一名对学生品行影响至深的班主任,如果自己的班会形式千篇一律,内容教条僵化,是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如果身为班主任,漠视自然,漠视社会,不能在横流的物欲面前保持清醒、理性和热情,也是不可能培养出幸福的现代人的。 所以,热爱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心中葆有激情,是主题班会对话成功的最有效技巧,是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