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品市场的危机和积疾是否已经到了市场方和商户所说的迫在眉睫的程度?对于商品市场该如何改变、突破现状和应对金融危机,市场专家又有哪些看法?是否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市场和商户之忧?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场协会国杰秘书长,让他为当下的商品市场把把脉,开个药方。
《中国市场》:国秘书长,针对现在商品市场中出现的各种“金融危机”论调,您有什么看法?
国杰:“金融危机”,不管是企业和媒体现在都在炒作这个概念。很多事情的发生,不管与金融危机有无关系,都在主动的或者被动的往金融危机的概念上靠拢。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比较大。但我认为中国的金融系统在金融危机下并未出现什么问题,因为国家一直以来的有力控制。可以这么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就是出口危机;抽象来说,就是信心危机,因为金融危机经过很多人炒作,造成了投资者、消费者对市场信心的直线下降。现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克服群众心里恐慌问题,金融危机对商品市场总体上来说冲击并不大。
《中国市场》:对于金融危机对商品市场冲击并不大这个观点,您能否具体举例说明一下?因为我们在采访中听到的“声音”跟您的观点不尽相同。
国杰:部分商品交易市场的现状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购销两旺”。有的市场销售情况甚至比金融危机前更好。像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有1070个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农副产品市场,农副产品现在一片繁荣,再加上小商品市场和服装市场销售状况良好,所以说北京市70%~80%的商品交易市场并未受到冲击。我们由此断定,北京市场是稳定的。而且全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今年春节消费同比都有增长,增长幅度都不少,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宣传。
但是,因为市场经营范围和性质的不同,有的市场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如说家居市场。这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造成的,房子卖不出去,家居用品自然就没有了销路。而且中国的家居用品主要出口到美国,美国消费低迷,这部分出口的产品转为内销,与国内销售的家居企业竞争,就更加剧了家居市场的低迷;其次,类似中关村性质的电子市场受到的冲击较大。电子元器件市场因为供大于求出现萎缩。还有些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汽车市场最近受到国家“小排量减税”政策的影响,在春节期间反倒形成了销售高峰期。
所以我认为,大家不要都来炒作金融危机这个概念。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说中国今年经济依然计划保持8%的增长点,但是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基数很大,所以现在的8%不是过去的8%能同日而语的。
《中国市场》:那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商品市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良好的,但我们仍需要解决商品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诟病?
国杰:是的,因为商品市场面对的是广大老百姓、工人阶层、低收入群体。比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外来人口来城市消费,还有常住人口中的工薪阶层、低收入阶层、低保家庭,商品市场的受众群体是巨大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在相关政策指导不够、重视不够、支持不够,出了问题只是一味指责。我认为,国家应该给予商品市场相应的宽松政策,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予以支持。因为商品市场不能取缔,老百姓生活非常需要,所以国家应该规范商品市场,加强管理、加强引导、加强教育,让老百姓放心。
《中国市场》:那这些政策具体实施起来,应该着重在哪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特别是针对现下出现的“租金”问题,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事件,市场和经营者之间又该如何协调?
国杰:金融危机是加强商品市场管理和调节商品市场的最好时期。借着金融危机市场现在应该做好这么几件事情:1.优胜劣汰。金融危机把一批低档次的、规模比较小的,抗风险能力差的市场都淘汰掉了。留下的都是底子厚、规模大、品牌好的、抗风险能力强的。这样对市场的结构调整是有利的,借这个时机加快市场调整,使商品市场今后更规范。2.对市场加强教育、设立培训机制,提高管理方和经营者的素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以后市场经营、管理只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商户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在日益加强,任何侵害到他们利益的事情可能都会引起法律纠纷,而且这样下去客源会越来越少。市场会因小利而失大利。3.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要讲求和谐。一方面市场要注重人性化管理,要在经济危机时体谅到经营者的困难,采取各种措施挽留经营者,而减租金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过去一个大型的市场每年的租金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是成本极低。很多市场钻了国家当时税收方面的漏洞牟取暴利。但现在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了,现在市场方应该接受合理的利润;其次,市场要为经营者提供各种方便的服务,以服务吸引商户。北京市有的市场为商户的孩子办立幼儿园,有的市场为商户提供班车,有的市场为商户提供开水热饭、盖小食堂,有的市场为商户解决运输问题,或者将邮局、银行请到市场内;有的市场甚至为商户提供温馨低价的宿舍楼室。至于租金问题,现在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商户为了降租金,商户联合起来罢市;另一种是有的市场干脆将要求降租的商户摊位封了。这两种情况都不可取。首先商户和市场间有合同签订,商户聚众闹事本来就是无理可取,不利于市场和社会稳定。其次,商户提出减租,有的是迫不得已,市场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协商,让商户充分提出自己的理由,并酌情进行合理的租金调整。
《中国市场》: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亟待解决,那就是现在许多市场出现了空铺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新开盘和处在招商阶段的新市场,比如百荣二期和鼎好二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您认为有哪些,有没有有效的解决之道来达到供求平衡?
国杰:现在各地都在兴起建“商品城聚集地”热,都在一味追求大规模化。但是中国只需要一个义乌,大规模的超级市场需要2~3个就够了。以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为例,以前长期存在市场供应不足、求大于供的现象。国家政策放宽后,各种资金争先恐后注入到中关村,结果造成中关村竞争过度,现在中关村电子市场的铺位已是过去的十几倍,消费能力有限造成鼎好二期招商不足,长此以往会影响到鼎好一期。原因就是市场最怕出现空摊率,这会影响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信心。如果市场摊位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那么经营者有危机感,怕自己被市场淘汰,会尽心经营,这是管理的最好状态。只要出现一个空摊位,这对经营者来说是一个市场变动的信号。比如北京大钟寺的蓝景丽家,之前采取的末位淘汰制,每个月评出一个销售额最低的商户淘汰掉,虽然一年下来被淘汰的只有12户,但是这很有效的促进了经营者的积极经营心态。如果一个市场的空摊率超过10%,市场就会发生动荡,如果达到20%~30%,市场就会出现危机,商户会怀疑市场的前景进而大幅出现商户转让铺位的情况。竞争过度的结局就是招商不足,所以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在此方面能给予商品市场政策引导。
就北京市而言,1000个左右的商品市场就能基本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从1995年(945个)至今,北京市的商品市场数量一直在1000个上下,虽然每年北京市都有100个左右商品市场建成,但每年北京商品市场的倒闭数量也在100个上下。商品市场中经营低端商品的占多数,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到超市购物越来越多,到集贸市场购物的越来越少,因为消费者对商品市场质量一贯的不信任。人们越来越讲求品质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市场不改变的话,只能萎缩。商品市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进而更好的发展。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只保量不保质,那么受害者最终只能是市场本身。
后记
2009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充满挑战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作为媒体我们将继续关注一系列值得期待的变化。每个“商品市场人”都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树立起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以“把一切变化当作机遇”和乐观的态度,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进取,争取春暖花开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