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冲突”的交点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80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大学作为一个“制度化”的特殊组织系统,从合法性和效率这两个此消彼长的方面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机制。同时尝试从“质量”界定、质量保障主体、质量保障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环境建设等方面,寻求建立起兼顾双重标准的模式,并对于建立相应的综合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法性;效率
  [中图分类号]CAO-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9-0085-02
  
  1 引言
  
  大学在社会系统中的使命是独特的。它担负着决定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探求新知识、新技术、新生产方法和新管理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履行社会批评的责任。这些使命使它成为一个“制度化”的特殊组织系统。大学运行的理想状态应当是同时达到效率和合法性这两个目标。但是,这两种机制对大学组织的要求常常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长的。这就提出了“合法性”与“效率”相冲突的关系问题。追求效率常常导致对制度环境的忽视;而对制度环境的适应又常常与组织内部生产过程争夺资源。很多研究表明大学组织常常有过多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不利于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就是要反映社会的制度环境构建的发展目标和大学自身的效率要求,使大学组织的运行达到满足制度(合法性)要求和效率要求的双重标准。
  
  2 “双机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双标准,基于制度机制和市场机制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同高等教育的性质分不开的。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和“私人性”双重性质,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制度“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共同发挥着作用。同时,高等教育具有自主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责任和能力。因为作为担负社会分工所赋予的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来说,要比其他制度承担同类使命更有效率。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组织不断受到政府和企业组织的影响,并产生相悖的行为特点。政府的影响使大学不断地失去自主权,而企业的影响则使得高等教育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经济效益逐渐成为大学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大学有必要赢得道德领袖的权力”。因此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双重标准是必要和必需的。
  
  2.1“质量”界定的兼顾
  不同的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定义。其中,侧重于制度“合法性”的学者认为,质量是一种动态的状态,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也有学者更侧重于效率机制,将“质量”视为一个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术语。也有学者对质量概念的总结则兼顾了合法性和经济效率这两大机制,认为质量的概念应当包括传统的质量观、完美主义的质量观、适用主义的质量观、绩效的质量观和发展的质量观五大类。
  鉴于以上定义,要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兼顾制度的“合法性”机制和经济效率机制,就要从“外部目标的适切性”和“内部系统的有效性”两方面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并以此人手对质量进行保障和监管。所谓“外部目标的适切性”是指高等教育具有明确的反映社会和消费者要求的办学方向和目标,能满足其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取得社会和顾主的认同,形成其生存的“合法性”制度空间;所谓“内部系统的有效性”是指大学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不仅符合了社会大系统的要求,而且自身子系统的运行和资源的配置注重提高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服务。这两大目标是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取得了合法性,才能获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后者是前者的保证,只有高效率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才能实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期望。
  
  2.2质量保障主体的兼顾
  从质量界定看,保障的目的一方面要向社会传递信息,对大学的质量评估使家长和学生能够做出选择,这种“外适性”要求保障活动主要由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大学要通过质量测评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效率,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就应有政府和高校两方。
  许多构建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都指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制应逐步由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社会为主体,因为高校教育适应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高低、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基本标准。政府直接介入的质量保证具有强制性,容易带来整齐划一、生硬僵化、官僚主义和侵犯大学自治等弊端。让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助于高校获得相对独立地位,有助于质量评估的公正和科学性。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建立中介机构与院校的内部保证机制相结合型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不作为官方机构介入大学质量保证,而是建立独立于政府的中介机构对大学进行质量监控。中介机构作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系的桥梁,开始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的具体工作。政府的间接遥控,为大学的自我调节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种质量保障体系使院校层面的质量保证和社会及消费者层面的质量要求结合在一起,克服了效率和合法性之间的对立消长。
  
  2.3质量保障评价机制的兼顾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者面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人,采用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同样,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评价,片面强调行政措施与效率利益吻合的作用,或者片面强调成就社会期望的作用都有问题。“双机制”作用下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必须以全面的视角审视教育的全过程,使评价能综合体现社会制度机制和效率机制。
  CIPP模式和CSE评价模式是较流行的两大模式。评价模式关注教育活动的合理性基础,强调其满足需要进而获得社会认可的程度。
  CSE评价模式注重于教育机构内部建设情况,将目标与效率联系起来,主要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在兼顾“双机制”的教育质量保障评价中可以将上述两种模式合而为一。首先将社会宏观质量需要转化成教育目标或者质量要求,将社会认同的“合法性”机制融入评价体系中,并根据本校办学实力合理定位质量水准,制订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等成为输入保证的基石;并通过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成果评价来达到输出保证的效果。这就更加清晰、明确地兼顾了双重标准,是更加科学的质量保障评价模式。
  
  2.4质量保障环境建设的兼顾
  质量保障环境是质量保障体系赖以生存的土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双重标准的实现,既要依据法律法规所构成的制度体系这一硬环境,又要兼顾质量文化的软环境。
  从制度硬环境看,法律本身就是合法性确立的依据。我国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吸收西方发达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订,重新确定国家、社会、学校的相互关系,对评价项目合理分类,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目的、组织、程序、周期、结果公布、专业和教师奖惩等做出明确规定。
  从软环境看,共同文化观的确立能够形成社会认同,从而使组织存在的合法性机制得以建立。只有当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所有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成为高校成员的内在追求时,才能形成全体人员自觉努力地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为,才能从效率上保证质量的提高。培育和发展学校的“质量文化”,是建立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质量文化是高校组织内部成员的质量行为模式及由此体现出来的质量价值观念和质量价值规范。高校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外,还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引导、激励等机制,传播质量信息、奖励质量成就、促进质量观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促使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定拥护者和自觉实践者。
  
  3结语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整个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变迁的结果。学者们已经逐步意识到质量保障机制的综合性。赵蒙成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的最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提到的维度中体现了对“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考虑,其中教育目标的质量和教育制度的质量侧重衡量大学组织的“合法性”制度基础,教育过程、教育设施和教育管理的质量则侧重衡量高校的运行效率机制,最后对教育结果质量的评定则是整个大学组织系统的综合产物。
  21世纪更加需要一种新型的教育质量观,要求以全面的观点,用全方位的维度去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立足于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与期望和高校整个体系的自我完善,实现全面的高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首先介绍了应用SLP法和SHA法进行平面布置设计的过程及基本要素分析、物流分析、程序分析和相互关系分析等,提出了基于SLP和SHA结合的企业物流系统平面再布置设计分析方法;然后以某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过程及物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物流搬运量最低为目标,应用SLP和SHA的方法对部门内设施及物流系统进行再布置设计及评估,通过对比,得出了车间物流更加顺畅、运输路线缩短、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
期刊
化蛹为蝶,是痛苦的经历,更是脱胎换骨的必由之路,此次危机对中国企业而言正是如此。    对于处于微观层次的企业来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热”转“冷”令许多企业始料不及,使企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诸如市场需求减少、订单下滑,库存增加,生产线开工率不足,经营风险增大,应收账款增加,预付款减少,资金链紧绷,上市公司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困难,走出困
期刊
[摘 要]发展长江三角洲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是推进长三角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也是提高全社会物流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府优势、功能、产业定位,对长三角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中(政治、经济、技术、社会、人才)五个环境如何营造进行研究,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5
期刊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否    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据商务部公告,“认定此项集中(即对饮料市场的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做出禁止此项集中的决定”。  否决收购汇源,是我国面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而依法保护正常市场竞争的第一个“禁止”案例。虽尚有争议,但它是符合市场规律与国际惯例的,意义非常。因为此前本地企业面对跨国公司的并吞,没有什么反抗
期刊
厉以宁:国有股均分会造成少数人暴富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把国有股分给全体居民,原因是这种做法可行性很低,很可能造成少数人的暴富。厉以宁解释说,国有股是全民的资产,但全民资产究竟怎么用,应该要考虑到可行性问题和它的后果问题。如果把国有股分给居民,由于信息不对称,结果很可能造成少数人的暴富。另外,这种“均贫富”的方法其实并不公平。他主张把国有股的一部分化
期刊
2009年春节之后的短短两个月,据Dealogic公司的统计,与中国有关的海外并购就已经有22起,涉及金额达163亿美元。这些并购的主要领域为自然资源,收购金额比重占到所有领域的97%;资金流向也非常集中,在澳大利亚的收购金额占到总金额的90%。  天南地北一片惊呼:中国人来了,中国大买家来了!    世界可能陷入了几代人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利润下降、信贷紧缩的挤压下,越来越多身陷困境的企业和国家
期刊
“旧心态的改变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景观的变化速度,中国的自信远远落后于它的实际成就。”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看起来像是要把中国带人一种全新的中美关系——事实上是要求中国摆脱谨慎自立的茧,诠释与其财富、力量以及全球影响力相称的领导角色。中国对这个邀请的回应不仅将影响它与美国的双边关系,而且会影响到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  美中关系上一次经历真正的模式转变是在1972年尼克松和基辛格访华,并恢
期刊
当选总统没几天,奥巴马就发出了警告:“我们面临的经济危机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我们面前的风险是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这可能将使得我们的庞大的债务规一模进一步扩大。”这番言论不仅引发了对大萧条的恐惧,更让人们想起这个时代一位最重要的思想家:欧文·费雪。  如果还有人记得他,通常也是因为他的“可能是史上最离谱的股市预言”:1929年10月,他宣称,股市已经到了“永久性的高地”。现在被人频频引用、争议
期刊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丑闻发生后,各投资银行难道还没有放弃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用工政策?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衰退性歧视”    2008年11月20日,29岁的娜蒂·曼特到达纽约,她刚刚谈成了自己在花旗集团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项目之一:为花旗银行争取到了为美属维尔京群岛发行价值4亿美元债券的机会——该项目将为集团赚取50万美元酬金。一天后,曼特在赶往商务会议途中接到上司的裁员电话。曼特是200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砌石墙”的启示,从个性差异的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行使招聘这一主要职能时,应当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达到招聘的人岗匹配、团体和谐、人机融合的目标,实现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本文在此思路和目的上,重点阐述了“砌石墙”对招聘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个性差异;招聘职能;“砌石墙”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9-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