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一词从拉丁语“Currere”延伸出来的,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意为奔跑。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起点和终点也各不相同。这个时候,学校能做什么呢?
在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周志英表示:“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力,在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帮助学生提高选择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在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为自我。而学校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宝贵的学生学习资源,这个资源是北京十一学校二度研发课程,进行精准课程定位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我们从课程走向学程,进入了‘课程2.0版’时代。”
据了解,“学程”即学习的进程,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路径,其起点、终点、过程都可以自主确定,具有不同的宽度、厚度和深度。“课程2.0”时代的特征,是从学生的学习个性出发,基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指向每一位学生的未来。而北京十一学校开设了269门学科课、34门综合课、70门职业考察课,相当于给学生铺设了非常宽广的跑道。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帮助学生在课程跑道上奔跑的。
起点:发现不同
周志英的主题报告从一开始就很吸引听众,她以一个特别的茶壶(见左图)追问“新课改”的有效性。盖子、壶嘴、抓手、壶身,这个茶壶该有的都有,却不能被我们所用。周志英说:“看到这个茶壶就应该反思我们现在的课程与课堂,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反思,每个环节都有,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如我们的预期呢?这需要一遍遍地追问自己——我们的课程是否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置,我们的课堂是否为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设置?”
1.为何发现不同的学习过程?听周志英的报告,我被北京十一学校细致入微的学情调研所折服。例如,“描述一下你每天做作业的时间、顺序和方法,如遇到问题,你将有什么解决方案”,得到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后,老师们便开会讨论起来,会后再用一个个更为具体的问题追问学生,最后与学生面对面交谈。
周志英举了一个“文艺化学男”的学情调研案例。这个学生是学校乐团的首席乐手,但很喜欢化学,在化学课上常常引导同学做实验,在家里也购买了很多实验装置。在学情调研时,他对“你感觉自己在化学学习方式上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什么?”的回答为“用课外知识辅助课内学习,如维基百科、大学教材、一些化学类APP”。对“在化学学习中,下列学习方式对你的重要性排序是什么?”,他的选择是“和同学一起讨论”“听老师讲课”。基于类似的学情调研,化学老师觉得可以把“文艺化学男”培养成化学家,但与其面谈后的结果出人意料——他将来想当软件开发工程师!
周志英感叹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即便做了调研,也是需要一对一的跟踪、交流。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2.如何发现不同的学习过程?为了发现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北京十一学校对各年级学生都进行了学情调研,或抽样,或全面。结果显示,不管是同一学生的不同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学生,还是同一学生的不同阶段,抑或是同一问题的不同经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不一样的。
周志英说:“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如何为学生提供更需要、更适切的学习资源,如何为学生提供更迫切需要的学习帮助是我们进一步思考,以及必须思考的内容。我们需要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规律,以更好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每一类学生。”经过研究,北京十一学校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三个共同特征,即自定义的学习设计、自适应的学习支持、自组织的学习生态,并认为除了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相对外显的学习因素外,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相对内敛但也同样重要的学习因素,更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见下图)
3.发现不同的学习过程后,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发现每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后,周志英表示北京十一学校采用了顺应、优化、连接的策略来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与个性化成长。
采用顺应和优化策略是基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大脑遗传性和可塑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天赋,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发现,并予以优化、放大,进而使其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选择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对其大脑的优化也有所影响。就学生而言,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学习方式适合他,关键是怎么发现适合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北京十一学校使用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把学习按“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维度予以分类,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几方面的智能特长,若套用这一理论,我们将发现学生的擅长所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以其所擅长的方式,学习其所不擅长的学科。这提醒了我们: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方式,让学生运用它们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过程:提供支持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学校有条件把“共享经济”的某些特点、做法运用到共享学习中来,学习资源早已不仅仅是老师和书本,学生之间、家长、一切自媒体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因此,北京十一学校从传统的建立师生连接,发展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建立多维连接。
周志英认为,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早已不是线性过程,故为其提供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应该呈网状结构。以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架构与课程设计为例(见下图),周志英解释说,图中黄色的點代表学习资源,绿色的长方形是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若把每一节课或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则可以从“为什么要学这知识”“这知识是什么”“这知识应该怎么用”“ 怎么找到这知识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的联系,并形成一个网络”来。就这四个环节而言,网状结构应该是这个样子:每一个环节都有足够的资源,有文本、有视频(动画)、有可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有可能是老师需要讲解的,也有可能是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而每一个维度又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特质,经过综合调研,通过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总结学生的明显特质,为学生的量身定制适合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些资源,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学习风格、学习资源的匹配度,可以选择在这节课的任意一个节点进入学习。
结果:匹配需求
在北京十一学校,老师可以跨学科听课,因为它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基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个维度来分析教学的。虽然有的老师不一定能够听懂其他学科的课程,但是在课堂中可以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可以观察不同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学生匹配了什么样的学习资源,教给了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最大化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在掌握了不同学生的多种多样的学习风格之后,北京十一学校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相匹配;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相一致;对学习资源的配置,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
如果说北京十一学校的选课走班制适应了某一类学生的教育,那么从课程到学程的“课程2.0”探索,正在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最后,周志英希望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能够与北京十一学校一起,参与到“课程2.0版”的探索中来。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记者)
在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周志英表示:“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力,在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帮助学生提高选择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在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为自我。而学校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宝贵的学生学习资源,这个资源是北京十一学校二度研发课程,进行精准课程定位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我们从课程走向学程,进入了‘课程2.0版’时代。”
据了解,“学程”即学习的进程,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路径,其起点、终点、过程都可以自主确定,具有不同的宽度、厚度和深度。“课程2.0”时代的特征,是从学生的学习个性出发,基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指向每一位学生的未来。而北京十一学校开设了269门学科课、34门综合课、70门职业考察课,相当于给学生铺设了非常宽广的跑道。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帮助学生在课程跑道上奔跑的。
起点:发现不同
周志英的主题报告从一开始就很吸引听众,她以一个特别的茶壶(见左图)追问“新课改”的有效性。盖子、壶嘴、抓手、壶身,这个茶壶该有的都有,却不能被我们所用。周志英说:“看到这个茶壶就应该反思我们现在的课程与课堂,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反思,每个环节都有,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如我们的预期呢?这需要一遍遍地追问自己——我们的课程是否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置,我们的课堂是否为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设置?”
1.为何发现不同的学习过程?听周志英的报告,我被北京十一学校细致入微的学情调研所折服。例如,“描述一下你每天做作业的时间、顺序和方法,如遇到问题,你将有什么解决方案”,得到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后,老师们便开会讨论起来,会后再用一个个更为具体的问题追问学生,最后与学生面对面交谈。
周志英举了一个“文艺化学男”的学情调研案例。这个学生是学校乐团的首席乐手,但很喜欢化学,在化学课上常常引导同学做实验,在家里也购买了很多实验装置。在学情调研时,他对“你感觉自己在化学学习方式上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什么?”的回答为“用课外知识辅助课内学习,如维基百科、大学教材、一些化学类APP”。对“在化学学习中,下列学习方式对你的重要性排序是什么?”,他的选择是“和同学一起讨论”“听老师讲课”。基于类似的学情调研,化学老师觉得可以把“文艺化学男”培养成化学家,但与其面谈后的结果出人意料——他将来想当软件开发工程师!
周志英感叹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即便做了调研,也是需要一对一的跟踪、交流。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2.如何发现不同的学习过程?为了发现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北京十一学校对各年级学生都进行了学情调研,或抽样,或全面。结果显示,不管是同一学生的不同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学生,还是同一学生的不同阶段,抑或是同一问题的不同经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不一样的。
周志英说:“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如何为学生提供更需要、更适切的学习资源,如何为学生提供更迫切需要的学习帮助是我们进一步思考,以及必须思考的内容。我们需要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规律,以更好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每一类学生。”经过研究,北京十一学校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三个共同特征,即自定义的学习设计、自适应的学习支持、自组织的学习生态,并认为除了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相对外显的学习因素外,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相对内敛但也同样重要的学习因素,更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见下图)
3.发现不同的学习过程后,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发现每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后,周志英表示北京十一学校采用了顺应、优化、连接的策略来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与个性化成长。
采用顺应和优化策略是基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大脑遗传性和可塑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天赋,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发现,并予以优化、放大,进而使其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选择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对其大脑的优化也有所影响。就学生而言,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学习方式适合他,关键是怎么发现适合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北京十一学校使用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把学习按“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维度予以分类,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几方面的智能特长,若套用这一理论,我们将发现学生的擅长所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以其所擅长的方式,学习其所不擅长的学科。这提醒了我们: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方式,让学生运用它们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过程:提供支持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学校有条件把“共享经济”的某些特点、做法运用到共享学习中来,学习资源早已不仅仅是老师和书本,学生之间、家长、一切自媒体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因此,北京十一学校从传统的建立师生连接,发展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建立多维连接。
周志英认为,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早已不是线性过程,故为其提供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应该呈网状结构。以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架构与课程设计为例(见下图),周志英解释说,图中黄色的點代表学习资源,绿色的长方形是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若把每一节课或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则可以从“为什么要学这知识”“这知识是什么”“这知识应该怎么用”“ 怎么找到这知识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的联系,并形成一个网络”来。就这四个环节而言,网状结构应该是这个样子:每一个环节都有足够的资源,有文本、有视频(动画)、有可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有可能是老师需要讲解的,也有可能是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而每一个维度又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特质,经过综合调研,通过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总结学生的明显特质,为学生的量身定制适合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些资源,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学习风格、学习资源的匹配度,可以选择在这节课的任意一个节点进入学习。
结果:匹配需求
在北京十一学校,老师可以跨学科听课,因为它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基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个维度来分析教学的。虽然有的老师不一定能够听懂其他学科的课程,但是在课堂中可以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可以观察不同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学生匹配了什么样的学习资源,教给了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最大化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在掌握了不同学生的多种多样的学习风格之后,北京十一学校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相匹配;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学生已有的学习风格相一致;对学习资源的配置,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
如果说北京十一学校的选课走班制适应了某一类学生的教育,那么从课程到学程的“课程2.0”探索,正在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最后,周志英希望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能够与北京十一学校一起,参与到“课程2.0版”的探索中来。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