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窥门径识莺声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目标
  对于这一单元,《教学参考书》上列了三个目标: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冯延巳及二主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用浅近的文言写一两则词话,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平心而论,这三个目标,就单元选材而设,它是恰当的,但并未能扣及此单元主题“展苞初放”四字。唐五代词,为后世词之新芽初萌、蓓蕾才绽。作为一种初露头角的文体,词有何特质,应该为学生所知;再者,此后五个单元均为词章,六个单元构成学生学习唐宋词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有必要为其后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增设了一个目标:了解“词”这种文体的特征,并能初步运用词体知识分析词作。
  如何认识词这种文体的特点?
  “有韵之文,以词为极。”(江顺诒《词学集成》)词所以为“韵文之极”,其根本在于它是“倚声文学”。俞平伯在《读词偶得》中有这样的论述:“词是有调子的,它有一个特色,就是调子固定。……你要作,就得按照调子作。原来的形式绝对不许更动。调子既不能牵就文章,一定要用文章来牵就调子,所以叫填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由此造成词之所以特异之点。比如文字方面,声音的高下,都和调子有关,看其文词,就可以知道填的是什么调子,因为文词一定要合律的缘故。”正是因为“倚声”的特点,才成就了词的“诗与文不能造之境”和“诗与文不能变之体”。
  二、关于文本
  教材所选六首词脉络清晰:温、韦之“花间词”,为词定体。吴世昌在《花间词简论》中说:“但如《花间》所收,则几乎首首在格律方面已有定型,趋于规范化,而在文字的艺术性方面则珠圆玉润,无懈可击。”而《唐宋词简论》中说:“所以《花间集》不应看作是某一地方作家的选集,而应该是代表中国在第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第十一世纪四十年代这一百多年新兴起来这种新的诗体的总集。”
  冯延巳之词,开拓词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由是观之,教材所选六首,较好地表达了这一流变的过程:由花间小荷新角,蜻蜓才立;到南唐之林花初放,春光乍露;而此其后才有两宋,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三、关于路径
  要抵达一首词的审美核心,道路并不止一条,比如,可以从一句的声腔,一个名词的质感,一个人物的意趣等等,也没有哪一条就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我的建议是,最好每条路都走一走,因为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条路径:声韵识词
  龙榆生在《词学十讲》中有一段独特的论述:“一般说来,每一歌词的句式安排,在音节上总不出和谐和拗怒两种。而这种调节关系,有表现在整阕每个句子中间的,有表现在每个句子的落脚字的。表现在整体结构上的,首先要看它在句式奇偶和句度长短方面怎样配置,其次就看它对每个句末的字调怎样安排,从这上面显示语气的急促与舒徐,声情的激越与和婉。”
  如按他的指引,逐次分析六首詞的声韵句度特征,进而由声入情,察律知意,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倘再佐以相关歌曲,古词今曲相参照,辨声识曲,更是一件好玩的事。
  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可从韵脚、韵位、连绵词、句式、句度等方面入手。
  如《菩萨蛮》一词,上下阕各两仄两平,交错用韵。龙榆生说:“至于一曲之中,平仄韵递换,一般跟着感情的起伏变化为推移。有上下阕四换韵,两句一换,平仄递转的,就是在‘辘轳交往’的调声原则上发展而来。”又说该词:“这一曲调的韵位安排,虽然在整体上看来,相当匀称,但两句一转,句句押韵,便表现为繁音促节,先短叹而后长吁。”(《词学十讲》)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感受到这一特点,但温、韦两词,读来感觉却又有不同,温柔和,韦疏朗,原因何在?
  《鹊踏枝》,即《蝶恋花》,龙榆生是这样解说的:“短调小令类似上面这种适宜抒写幽咽情调的,有《蝶恋花》《青玉案》等,也都得选用上去声韵部”,“这两个短调所以适宜表达低徊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是因为全阕除《蝶恋花》的四言句外,整个都用仄声字收脚,这就呈现一种拗怒的声容,也包含欲吞还吐的情调”。如果再仔细一点分析,冯词中仄声韵的安排,两上两去,交相使用,声情上屈曲而又决绝,低徊纠结。
  《乌夜啼》,再引《词学十讲》的解说:“还有全阕句句押韵,例用平韵,而于换头处插入两个仄声短韵,借以加强激越凄怨气氛的……都在换头处添上两个仄韵,把语气一振,增强激动的心情,最末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九言长句长引一声,也使读者为之凄婉欲绝”,这种效果,“使听者如闻韩娥‘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至于《浣溪沙》和《浪淘沙》,《词学十讲》有几句简单论述:“短调小令,那些声韵安排大致接近近体律、绝诗而例用平韵的,有如《忆江南》《浣溪沙》《鹧鸪天》《临江仙》《浪淘沙》之类,音节都是相当谐婉的,可以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差别只在韵部的适当选用。”这两词都用阴平韵,更显缠绵悱恻。
  接下来说说句度和句式。词又名“长短句”,长短句的选择使用,既是词调音乐特征所规定,也是情感表达的需求使然。《菩萨蛮》两词,上片两个七言句两个五言句,下片四个五言句,表面上叙事,实则抒情。很明显保留有唐代“声诗”的特点。俞平伯在《读词偶得》中说:“此章就结构论,只一直线耳,由景写到人,由未起写到初起,梳洗,簪花照镜,换衣服,中间并未间断,似不经意然,而其实针线甚密。”韦庄词则更像一首七律,起承转合分明,可以看出早期的词受诗的影响的痕迹。冯词上下片起句七言冲然而来,紧跟一个四言句顿住,“把冲动的感情勉强拽住”,然后两个七言句,缓缓吐出,如一声长叹。李璟《浣溪沙》其实应该叫《摊破浣溪沙》,上下片歇拍处增加了音节,也就增加了字数,把三个较为绵长的七言句陡然坠住,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民间曲艺中的“三句半”。《乌夜啼》实际上是两片各两个九字句,如是则无论是唱还是读都会很费劲。因此上片首句断成了六、三,下片首句分为三个三字句,中间还添了两个仄韵。全词现出一种长吁短叹,一唱三叹的面貌。尤其结尾处九言长句,似曼声长吟,二四三的节拍,起伏跌宕,内涵丰富,余韵悠长。《浪淘沙》则充分体现了龙榆生所说的“奇偶相生、轻重相权”的原则。四个四言句所安排的位置恰到好处,尤其结束处,哀婉凄绝,反复诵读不难感知。   当然还有双声叠韵叠音词大量使用,使音节流美,缠绵有致。
  尽管现在词乐已失传,但仍有一些现代作曲家据词谱写的歌曲。可以选择一些,让学生听听议议唱唱。电视剧《甄嬛传》中有温庭筠的《菩萨蛮》,不妨让学生拿来唱唱韦词。邓丽君演唱过《独上西楼》《胭脂泪》两首歌,是据李煜两首《乌夜啼》改编的,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下,哪一首更符合这一词牌的特点。
  第二条路径:形象说词
  每首词都有人物形象存在,有的显,有的隐;有的是词所刻画的“他者”在场,有的是作者在场。对教材的六首词,我们按形象可以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名为“有美一人”,包含两首《菩萨蛮》,一首《浣溪沙》。这三首词所叙写的都有一个“美人”形象存在。每首词的形象既可关注其共同点——美,立足文本去分析其美在何處,看出儿女风流之态,同时又可关注其不同点。温词中的美人是“心事幽幽”,韦词中的美人让游子“顾盼依依”,俞平伯如是说:
  “春水”两句,景之芊丽也;“垆边”二句,人之姝妙也。“垆边”更暗用卓文君事,所谓本地风光,“皓腕”一句其描写殆本之《西京杂记》及《美人赋》。“绿窗人似花”“垆边人似月”,何处无佳丽乎,遥遥相对,真好看杀人也。如此说来,原情酌理,游人只合老于江南,千真万确矣。他自己却偏说“未老莫还乡”,然则老则仍须还乡欤?……
  而教参所录的蔡义江的诠释,于此解说尤详,兹不赘录。
  而李璟词中美人,则是“珠泪纷纷”。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作有透彻的解说: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闺中思妇在期待着征夫……我的泪是无穷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我的愁恨也是无穷的。长夜无眠,吹彻了玉笙,等天光破晓以后,她又来到栏杆旁边了。看见的是什么?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生命衰残的悲哀。
  以此为线索,自可解析全词的情感和主旨。
  剩下三首词归为第二个专题,名为“唯此一人”。着重分析词中抒情主人公,也即作者——“我”的形象。
  冯延巳词,从结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入手,倒剥春笋,由外在形象(旷野独立)推及其日常生活(花前病酒、揽镜自照),体察心理情绪(抛愁不去)。
  李煜词《乌夜啼》亦是由“恨”逆推,恨什么?为何恨?似乎处处可恨,时时可恨,而恨之由,则应归于亡国之恨。而《浪淘沙》,有景(帘外雨声),有事(寒而梦醒),有心理独白(莫凭栏),最终却是追悔莫及的悲叹。所谓“唯此一人,怅悔重重”是也。
  第三条路径:意象解词
  传统诗学注重意象解读,于词亦可。庞德对“意象”下的定义是:
  “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
  “图像式的重现”只能称其为物象,因此,在解读这六首词时,要区别“物象”与“意象”,例如,“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小楼”“玉笙”只可作物象看,而不能当意象解,它最多只能增加些美感,没有复杂的经验和观念于其中。
  这六首词,当然可以一首一首选择意象作具体诠释,但我主张,以解读一个共有意象串起全部,作整体观照。我选择的是“花”这个意象,这可能是唐五代乃至后世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意象,在这里五首词中都直接运用了该意象。
  温庭筠《菩萨蛮》一词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前一句写女子簪花,前镜后镜两相比照,一丝不苟,俨然严妆之态,原本“懒起”“梳洗迟”之人,此刻为何偏为一朵鬓边之花左顾右盼?用现代语言讲,这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意态慵懒和生活讲究,并不矛盾。联系下一句,又可知,簪花之举,还有另一层意思——以花衬人,花面与人面相辉映。自怜自惜亦自叹之意陡现,下文“双双金鹧鸪”之意自然而生;上文“懒起”,亦可视作一场好梦,却被明灭日光惊醒,不愿起,不忍起。
  冯词中“日日花间常病酒”,此一句会立刻让我们想到李白“花间一壶酒”,那是何等洒脱的情怀,即使“独酌无相亲”,也可以“对影成三人”。而此公在当时最富庶的南唐小王朝,位列宰相,居然“日日花前常病酒”!按蒋勋的说法,“我们大概要思考一下这个文化的特殊性了”。蒋勋认为这是一种“颓废”,认为这就是当时南唐文人的写照。这种“颓废”,他认为有特殊的美学上的意义:经过巨大繁华之后,人开始转向繁华的内在幻灭的感受,是内心经验的反省。
  中主词中的花,无疑就是“菡萏”了。关于此词起首两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叶嘉莹在《灵谿词说》和《唐宋词十七讲》中解说甚为详尽,此处不多言。
  后主《乌夜啼》一词,本自杜甫“林花著雨胭脂湿”一句化出,但远较杜诗沉痛。当花月春风消歇之后,朝雨晚风不停吹打,他“不是在写自己,而是写生命从繁华到幻灭的状态”(蒋勋语)。
  而《浪淘沙》一词中,“流水落花”一句,如俞平伯所言,“极不晦涩,而颇迷离”。历来见仁见智之说多矣,不妨自作解人,便会发觉其中妙意无穷,而这恰是词的妙趣所在。蒋勋认为此词是“李后主美学上的极品”,“里面凝结了他亡国后的情感,以及由亡国情感扩大而成的对生命繁华与幻灭的最高领悟”。
  还有一首词中没有“花”这个意象——韦庄的《菩萨蛮》,不要紧,可以联系他的前一首同调词中结句“绿窗人似花”。“垆边人”似月,和“绿窗”中人似花,两者谁更好?以花喻人,古今中外皆有,并不存在谁是天才谁是蠢才。个人以为,绿窗里的人是家中人,明艳动人,温暖可亲,让人想念,所以是“花”;而垆边人是异乡人,美则美矣,终如天上之月,可望而不可即,可爱而不可亲。
  第四条路径:情感品词
  唐五代词的情感底色,整体上脱不了一个“愁”字,一个“忧”字,词中这种情感的生发,其实是有着大的背景。唐季之乱,百余年来扰扰不休,无常之感是普遍的情绪。文人流落一方,暂求苟安,来日如何,却又不得而知。西蜀前后踵亡,南唐二世而衰,三世而斩。生若蜉蝣,自怜自艾。终至于在南国烟水中浸润日久,发为一片惝恍迷离之声。
  因而渴望在外部世界中寻找自我,证明自身价值,表现出蓬勃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晚唐五代及至两宋,更重视的是在内心深处发现自己,观照自我的存在,表现为执着的自省和深度的自恋。
  基于这样的认识去看唐五代词,我们或许会逐步明白:温词中的美人,尽管“打扮得花儿、靥儿,娇娇滴滴的媚”,却总掩不住盛年独处的落寞;韦庄一面沉缅于江南的东风花雨,一面丢不掉心中那早已废失的故国家园;李璟作为一国之君却寄身思妇写一腔闺怨,实是恍忽内心之中满满求怜求惜的心理暗示;李煜,亡国贱俘,竟满纸觅不得一字来写国仇家恨啮齿附心之痛,却倒是无可奈何宿命的哀伤。
  凡此种种,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品得到此,便品到了一朵花或一雪片于悠悠天地间所注定的生命的大悲凉。
  第五条路径:词话话词
  花间也好,二主也好,历代词家评点注解最多,见解各异。如果学生的文学素养较高,不妨直接拿前人的各种词话,相互参详,让学生质疑思辨,得出己见,甚至自己撰写词话。
  试以温庭筠《菩萨蛮》为例:张惠言《词选》、王国维《人间词话》、蔡嵩云《柯亭词论》、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中都有评点,有意见相互抵触的,有折中的,谁说的在理,需要读者结合文本和相关的知识积累作出判断。教学时可以设置相关问题:1.比较以上词话,概括出几种不同的看法;2.你赞成哪一种看法,或者另有看法,结合文本和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更开放一点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课外搜罗每首词的各种词话,比较鉴别,研究探讨,评述他人看法,得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以学生问题来引导品读文本,感受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2.读懂“闲笔”,以点带面,把握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咀嚼文本细节描写中所潜藏的内涵。  2.从“先生”到“先生们”的自然过渡和深入领悟。  预习问题  1.“我”读出了这样一位金先生——(请分点回答)  2.“我”有一个问题。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着汪曾祺去认识他的老师——金岳霖先
期刊
1.导入新课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满房间。有一位诗人倚窗而立眺望远方,不禁泪眼蒙眬,于是一首小诗便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这就是《乡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这首诗,去听一听他的心声,去感受那浓浓的乡愁。(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走进文本 
期刊
往最简单处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一届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情况可能有些微差别,一辈辈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些内容本身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什么变化——除非课程标准有所变动。这些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的主渠道自然是课堂,而课堂的本质就是把课前精心准备好的特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并被学生内化。  那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如何呈现?有
期刊
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中,很少长篇大论的教育术语,多的是亲切随意的案例随感,让读者看到了李校长一次次不懈的尝试与探索。  他批评教师“习惯端着自己”,要求教师不做“警察”做导师,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师与学生关系;他还提倡“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他倡导平等,“师生平等绝不是喊出来的,必须靠一件一件小事把平等做出来”;教师对学生,应该“从说服走向对话”,要以“同理心换位思考事情背后的原因”,等等。
期刊
打开2015年的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各市的试卷都呈现出立意新,构思巧,时代感强,语文味足的特点。连云港市的中考试卷亦是如此,无论是立意、选材、设题,还是结构安排等,命题者力求将语文的内涵与外延有机融合,实现了语文课程内外的有效衔接,使整个试卷无一处不充盈着语文味。考试虽然已经结束,我想试卷特点的分析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我们今后把握命题方向、反思课堂教学不无裨益。  一、试卷呈现的特点  (一)
期刊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每册书的每个单元,均编写了诵读欣赏专题,所选文本都是诗词小说散文等文学类作品,之所以在阅读教学之外编写诵读欣赏专题,不外乎是使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在实际教学中,该专题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要么等同于实用类文本一样来教学,要么把它作为积累素材,让学生读读背背,
期刊
“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极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又是极孤独的人,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教《皇帝的新装》,我总是要先读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给成人读的童话》,我越来越相信,最要读童话的应该是成人,我们必须要在童话面前集体脸红!  可是,最初的童话,我们只把它作为成人教育儿童的工具,简单粗暴地给孩子们的阅读贴上意识形态化的解读。《皇帝的新
期刊
大家都熟知,人物、环境、情节是构成一篇小说的基本三要素,很多老师都会执着地、千篇一律地按照这三个要素来架构和组织自己的小说教学。如何在尊重小说表达原貌以及小说文体特征和学生阅读小说的实际情况、阅读兴趣等方面来进行小说教学,笔者觉得所有的教者都应该做一些有效的尝试。笔者觉得小说中纷繁众多的“物件”应该成为小说教学中很好的抓手。这里的“物件”就是指小说中存在的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或者风景,这些“物件”的
期刊
教学目标的设定有两个依据:一是教材,二是学情。我以《春》这节课为例,从教材和学情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准确定位一堂课的核心目标,以及目标的达成策略。  《春》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亲近文学、珍惜金色年华、了解民俗风情,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春》是朱自清特意为教材写的一篇文章,作者以清新优美
期刊
2015-2016年,是中国文学的开拓创新、锐意奋进之年。继2014年召开文艺座谈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这些文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有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直面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了大批优秀作品,在国际上频频斩获大奖,文学领域呈现繁荣的态势。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