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素养。(2)营造课堂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3)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4)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想问。另外还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
关键词:敢问 善问 提问能力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课堂提问原则,如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但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问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而作为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改变这种情况,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地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呢?
一、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素养
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思想。
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到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
其次,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仅要做到有问即答,还要做到答必精彩。
二、营造课堂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数学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清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2.谁是老师的知音,知道老师提的问题是什么?3.比一比,谁的问题又多又好?这样一来,较好地实现教师的设计意图,也使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到了加强。
三、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起点,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而发现问题则是学习过程的“先头兵”,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吸收知识。有句话说:“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岸就越长。”也就是说,知识越多,接触信息的面越广,想提的“问题”自然就越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做一个知识的多面手。因为知识间是互相渗透的,是相通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只有让知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增加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敏感性,才能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想问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研,创设能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想问。如在上《24时计时法》一课,我先出示一张节目表,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节目时间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这时,学生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18点、14点?为什么我们平时最大用到12点?……”探求愿望油然而生。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利用游戏、表演、图画、讲故事等,关键是要能从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情境中产生问题。
五、点拨问的方法
1.教师引路。如教学“可能性”摸球游戏时,设计情境:“老师在大盒子里放了九个白球、一个黄球,老师从盒子里摸球,你想对教师说些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富有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了“问题情境”,进而深入探究。经过长期这样的熏陶,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比较深刻。
2.矛盾激奇。如在听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学生已理解并掌握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分小组发给学生,而后故作神秘地说:“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用手上的1平方厘米小纸片测量出你们课桌桌面和教室地面的面积。”刹那间,学生高高举起了小手,有的说:“老师,纸片那么小,量教室地面的大小怎么量呢?”也有的说:“面积还有更大的单位吗?”这里,教师就有意设置了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的课堂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敢问”,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让他们“会问”,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敢问 善问 提问能力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课堂提问原则,如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但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问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而作为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改变这种情况,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地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呢?
一、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素养
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思想。
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到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
其次,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仅要做到有问即答,还要做到答必精彩。
二、营造课堂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数学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清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2.谁是老师的知音,知道老师提的问题是什么?3.比一比,谁的问题又多又好?这样一来,较好地实现教师的设计意图,也使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到了加强。
三、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起点,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而发现问题则是学习过程的“先头兵”,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吸收知识。有句话说:“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岸就越长。”也就是说,知识越多,接触信息的面越广,想提的“问题”自然就越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做一个知识的多面手。因为知识间是互相渗透的,是相通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只有让知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增加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敏感性,才能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想问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研,创设能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想问。如在上《24时计时法》一课,我先出示一张节目表,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节目时间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这时,学生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18点、14点?为什么我们平时最大用到12点?……”探求愿望油然而生。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利用游戏、表演、图画、讲故事等,关键是要能从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情境中产生问题。
五、点拨问的方法
1.教师引路。如教学“可能性”摸球游戏时,设计情境:“老师在大盒子里放了九个白球、一个黄球,老师从盒子里摸球,你想对教师说些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富有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了“问题情境”,进而深入探究。经过长期这样的熏陶,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比较深刻。
2.矛盾激奇。如在听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学生已理解并掌握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分小组发给学生,而后故作神秘地说:“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用手上的1平方厘米小纸片测量出你们课桌桌面和教室地面的面积。”刹那间,学生高高举起了小手,有的说:“老师,纸片那么小,量教室地面的大小怎么量呢?”也有的说:“面积还有更大的单位吗?”这里,教师就有意设置了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的课堂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敢问”,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让他们“会问”,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