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没课睡个懒觉,爸爸上班之前过来跟我道别:家里就剩你自己了……
话音未落蛋宝宝赶来卖萌,我爸瞥了一眼说,对,还有你的‘走狗’。”
这一段刘书言的微博记载的就是她的日常。“蛋宝宝”是她养的狗,今年6岁了,这是她最“正常”的宠物。
“我还养过蜘蛛、蛇、蜜袋鼯、老鼠、蜥蜴、乌龟……这是我养的蜘蛛从小到大蜕的皮。”
刘书言乐滋滋地秀手机照片,我扫了一眼,相册里的几千张照片几乎全和动物有关。
当大学遇上了一生所爱的专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看看刘书言,你就能明白。
特色专业全国领头,仍是冷门
刘书言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专业2012级的学生。大多数人对这个专业感觉新奇陌生,她却很早就确定,这就是梦想。
刘书言喜欢各种动物,她很小就主动找和动物有关的书来看。“不是像喜欢一个爱好那样,而是发自内心去‘爱’!”她强调。13岁,刘书言偶然发现了哈尔滨小动物保护协会在街头做募捐活动,她跟着协会的人去了办公地点。
“我以为流浪狗会有自己的房间。但协会租的是地下室,义工数量很少,狗狗们全挤在一块儿,还经常被邻居们举报。”刘书言开始力所能及地帮协会做些募捐,但阻力重重。在向路人们宣传保护流浪动物的时候,她经常遇到人们这样的反应:保护动物干嘛?
“我要学这个专业,更好地劝服那些反对的人。”有了这个想法后,刘书言上网搜索,发现东北林业大学设有全国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网上的信息不多,刘书言又让父母帮忙打听。
高考,刘书言如愿了,她欢欢喜喜地去大学报到。入学后她发现,班上不少同学是被调剂来的,对专业一无所知。“我的舍友本来报的是外语专业,做自我介绍,她说‘教材里面全是大虫子’,说着说着都要哭了。”
虽然专业是学校里的特色专业,还是全国领头,但在一所综合性大学里,仍然冷门。面对别人的不解,刘书言总会先开玩笑地说:“我们专业不是兽医,也不是动物管理员。”如果你乐意听她解释,她会说多些:“其实我们专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某一物种,种群和生态环境,并做出向有利方向调整的规划,是一门比较综合的专业。大到生态学,小到细胞生物学,都是我们学习的范畴。大一是打基础,学化学数学、普通生物学,大二开始就沿着生物进化史,逐级学习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兽类,大三的专业课就多了,比如毛皮学、保护教育、保护生物等。”
一谈到专业,刘书言的眼睛就放光:“野生动物保护是当今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对个人来说很冷门,但对于全人类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并且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专业的学习让她成长了不少。以前看到虐待动物的新闻,她总会气得跳脚,现在的她学会了在批判之余思考,是什么样的氛围滋生了对动物的冷漠,该如何开展相关的教育和普及。
不能把动物只当资源
在学习中,刘书言迎来了大一下学期的第一次实习。
2013年5月,全班在北戴河海滨实习。“三点半,我们去赶海,在海滩上拣各种小虾小蟹。”实习要求学生们找到尽可能多的物种,并制作成标本。一整年学习了软体动物和腔肠动物,这时在海滩上看到书上的图变成了实体,刘书言很兴奋。
野外实习又苦又累,没有热爱,很难支撑。刘书言本以为不少同学在经历实习后会打退堂鼓,事实是,最终决定转专业的只有几个人,大部分人留了下来。“接近了大自然,就会产生保护它的冲动。”
2014年5月,刘书言大二,班级第二次实习是到学校附近的尚志市帽儿山,观察鸟类、兽类和植物。
同学们每天清晨4点出门,跟着老师去林子里。有经验的老师听声辨音,一旦发现影踪,就示意学生们安静,拿望远镜观察。伯劳、红角鸮、白眉姬鹟,柳莺……在林子里,刘书言看到了很多种鸟,惊叹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一只鸟每天孤零零地在一同棵树上鸣叫,好可怜……我每天走过都会观察它一会儿。”
观察过鸟兽,之后是观察植物,不需要早起。但是刘书言仍然大早四五点起床,兴冲冲地拿着单反去林子里,她觉得这会儿睡觉太可惜了。“我拍到一只鸟,给老师看,老师说他有两三年没有看到了,居然给我拍着了。”刘书言欣喜地说。
“动物保护,我们是不是只把这些动物当成了‘资源’?”学习和实习让刘书言接受了专业训练,但她不曾忘记最初的动力是对动物的喜爱。“我们学院叫‘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可是动物只是资源吗?只需要把这个资源发展利用好、为人类所用吗?”第一次海滨实习,在海边捡到动物后,她细心地把重样的物种放生,一个物种只留一个做标本;学做鸟类标本时,她专门跟花鸟鱼虫市场的大爷大妈们打招呼:“如果有自然死亡的鸟儿,不要扔掉,打电话给我。”
刘书言渐渐看到了动物保护这条路的艰辛,看到了自己力量的微不足道,也开始明白学习有多么重要。专业内容学得多了,她看问题不像以前那样简单,解决问题也不再逞口舌之快。
几千张照片,看到眼瞎
2014年9月,得知学生可以报科研创新项目的消息后,虽然有的老师不认识,刘书言还是挨个去敲专业老师的门。“老师,我想做科创项目,您手头有什么项目吗?缺人吗?”几个项目里,刘书言最心仪的是“东北大型猫科动物及其猎物行为节律”的研究。东北虎是东北地区的旗舰物种,对当地的野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主动出击的刘书言顺利地加入了研究团队。
项目在中俄边境、中朝边境选取了40多个点,架设了红外线相机。一旦有动物经过,红外相机就会自动拍摄。每隔两个月,项目组要把相机里的卡收回来。因为是红外线自动拍摄,所以大部分照片并没有东北虎。“我们团队三个人和师兄一起,得看照片。有的点收回来几千张照片,看到眼瞎。”这个过程教会了刘书言科研的严谨。虽然研究的是东北虎,但其他动物的出现是影响东北虎出现的因素。照片里只要出现了物种,都需要记录。“最崩溃的一次,有老乡赶了三十几头牛过来,走了20多分钟。但我们得记录,还要分大牛小牛、公牛母牛……所有的数据都是有用的。当你回头发现你缺了什么,得能找到,不能等发现缺什么了再从头做一遍。” 整理数据的间隙,刘书言去东宁和延吉收照片,她会坐在现场拿着相机一睹为快。有时她翻了好几百张,看到了熊、梅花鹿、狍、黑麂、赤狐、草兔、野猪等动物,然后突然一下子看到了东北虎。“我不由得会想,自己现在待着的这块地就是老虎走过的。很激动,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是这个专业能给我的所有满足。”
2014年7月,第八届国际鹿类生物学大会在东北林业大学举行,老师推荐刘书言投稿,发布科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大会上,她介绍了东北虎的三种猎物——狍、野猪和梅花鹿的生活节律。这次会议让刘书言深深体会到初期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同一份数据可以生发出不同的研究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所有的细节都要记录,而不是单单记录当时认为‘有用的’。有时候是看到A的变化规律再看B的,会突然意识到两者之间可能有关系。但如果数据先期没做出来,后期就看不到了。”刘书言说。
刘书言和老虎之间的缘分,还没有结束。2014年5月,普京曾放生过三只东北虎,科学家给它们套上了跟踪器。因为和普京的渊源,这三只老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普京虎”。10月,一只普京虎发出了信号,它离开俄罗斯、游过黑龙江、进入中国境内。随即,黑龙江当地媒体联合组织了一场“循迹采访普京虎”的行动,招募志愿者。在报纸上看到“打虎英雄帖”,刘书言兴奋地报了名,成为第一站的志愿者。
第一站是苇河。根据俄方提供的定位信息,老虎两天前还在那里。到苇河一看,“淘气”的普京虎留下了很多痕迹。“一只老乡家的牛就剩下尾巴了……玉米地里还留着一个大大的虎脚印。”刘书言录下了老虎吃剩的牛的股骨和尾巴。“我们是借寻找普京虎的由头,引发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短暂的参与让刘书言收获了很多。“这次的体会和科研不一样。这一次是追寻热点,提起公众的兴趣。科研不是去看景,得沉下心;但新闻就是要深入浅出地去普及。”刘书言的想法通过媒体传达给了更多人,她得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觉得振奋。和当地老乡聊天后,她颇为感慨。“在边境的林区经常有熊、野猪、东北虎,不少村民听到过虎啸。我觉得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学应该向小孩子和老乡开放。”
出野外考察,把长发塞进遮阳帽,穿上迷彩服,系紧登山鞋,背上重行囊;有时连防晒霜都不能抹,因为有些动物对气味的感觉很灵敏;因为养了好多小动物,手从来没有“好”的时候,甚至脸上也曾被咬出血条……对刘书言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热爱。她坚定地说:“我以后一定会做跟动物保护有关的事儿,去动物园或者保护区……能在大学学习自己一生最爱的东西,我是幸运的。”
话音未落蛋宝宝赶来卖萌,我爸瞥了一眼说,对,还有你的‘走狗’。”
这一段刘书言的微博记载的就是她的日常。“蛋宝宝”是她养的狗,今年6岁了,这是她最“正常”的宠物。
“我还养过蜘蛛、蛇、蜜袋鼯、老鼠、蜥蜴、乌龟……这是我养的蜘蛛从小到大蜕的皮。”
刘书言乐滋滋地秀手机照片,我扫了一眼,相册里的几千张照片几乎全和动物有关。
当大学遇上了一生所爱的专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看看刘书言,你就能明白。
特色专业全国领头,仍是冷门
刘书言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专业2012级的学生。大多数人对这个专业感觉新奇陌生,她却很早就确定,这就是梦想。
刘书言喜欢各种动物,她很小就主动找和动物有关的书来看。“不是像喜欢一个爱好那样,而是发自内心去‘爱’!”她强调。13岁,刘书言偶然发现了哈尔滨小动物保护协会在街头做募捐活动,她跟着协会的人去了办公地点。
“我以为流浪狗会有自己的房间。但协会租的是地下室,义工数量很少,狗狗们全挤在一块儿,还经常被邻居们举报。”刘书言开始力所能及地帮协会做些募捐,但阻力重重。在向路人们宣传保护流浪动物的时候,她经常遇到人们这样的反应:保护动物干嘛?
“我要学这个专业,更好地劝服那些反对的人。”有了这个想法后,刘书言上网搜索,发现东北林业大学设有全国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网上的信息不多,刘书言又让父母帮忙打听。
高考,刘书言如愿了,她欢欢喜喜地去大学报到。入学后她发现,班上不少同学是被调剂来的,对专业一无所知。“我的舍友本来报的是外语专业,做自我介绍,她说‘教材里面全是大虫子’,说着说着都要哭了。”
虽然专业是学校里的特色专业,还是全国领头,但在一所综合性大学里,仍然冷门。面对别人的不解,刘书言总会先开玩笑地说:“我们专业不是兽医,也不是动物管理员。”如果你乐意听她解释,她会说多些:“其实我们专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某一物种,种群和生态环境,并做出向有利方向调整的规划,是一门比较综合的专业。大到生态学,小到细胞生物学,都是我们学习的范畴。大一是打基础,学化学数学、普通生物学,大二开始就沿着生物进化史,逐级学习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兽类,大三的专业课就多了,比如毛皮学、保护教育、保护生物等。”
一谈到专业,刘书言的眼睛就放光:“野生动物保护是当今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对个人来说很冷门,但对于全人类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并且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专业的学习让她成长了不少。以前看到虐待动物的新闻,她总会气得跳脚,现在的她学会了在批判之余思考,是什么样的氛围滋生了对动物的冷漠,该如何开展相关的教育和普及。
不能把动物只当资源
在学习中,刘书言迎来了大一下学期的第一次实习。
2013年5月,全班在北戴河海滨实习。“三点半,我们去赶海,在海滩上拣各种小虾小蟹。”实习要求学生们找到尽可能多的物种,并制作成标本。一整年学习了软体动物和腔肠动物,这时在海滩上看到书上的图变成了实体,刘书言很兴奋。
野外实习又苦又累,没有热爱,很难支撑。刘书言本以为不少同学在经历实习后会打退堂鼓,事实是,最终决定转专业的只有几个人,大部分人留了下来。“接近了大自然,就会产生保护它的冲动。”
2014年5月,刘书言大二,班级第二次实习是到学校附近的尚志市帽儿山,观察鸟类、兽类和植物。
同学们每天清晨4点出门,跟着老师去林子里。有经验的老师听声辨音,一旦发现影踪,就示意学生们安静,拿望远镜观察。伯劳、红角鸮、白眉姬鹟,柳莺……在林子里,刘书言看到了很多种鸟,惊叹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一只鸟每天孤零零地在一同棵树上鸣叫,好可怜……我每天走过都会观察它一会儿。”
观察过鸟兽,之后是观察植物,不需要早起。但是刘书言仍然大早四五点起床,兴冲冲地拿着单反去林子里,她觉得这会儿睡觉太可惜了。“我拍到一只鸟,给老师看,老师说他有两三年没有看到了,居然给我拍着了。”刘书言欣喜地说。
“动物保护,我们是不是只把这些动物当成了‘资源’?”学习和实习让刘书言接受了专业训练,但她不曾忘记最初的动力是对动物的喜爱。“我们学院叫‘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可是动物只是资源吗?只需要把这个资源发展利用好、为人类所用吗?”第一次海滨实习,在海边捡到动物后,她细心地把重样的物种放生,一个物种只留一个做标本;学做鸟类标本时,她专门跟花鸟鱼虫市场的大爷大妈们打招呼:“如果有自然死亡的鸟儿,不要扔掉,打电话给我。”
刘书言渐渐看到了动物保护这条路的艰辛,看到了自己力量的微不足道,也开始明白学习有多么重要。专业内容学得多了,她看问题不像以前那样简单,解决问题也不再逞口舌之快。
几千张照片,看到眼瞎
2014年9月,得知学生可以报科研创新项目的消息后,虽然有的老师不认识,刘书言还是挨个去敲专业老师的门。“老师,我想做科创项目,您手头有什么项目吗?缺人吗?”几个项目里,刘书言最心仪的是“东北大型猫科动物及其猎物行为节律”的研究。东北虎是东北地区的旗舰物种,对当地的野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主动出击的刘书言顺利地加入了研究团队。
项目在中俄边境、中朝边境选取了40多个点,架设了红外线相机。一旦有动物经过,红外相机就会自动拍摄。每隔两个月,项目组要把相机里的卡收回来。因为是红外线自动拍摄,所以大部分照片并没有东北虎。“我们团队三个人和师兄一起,得看照片。有的点收回来几千张照片,看到眼瞎。”这个过程教会了刘书言科研的严谨。虽然研究的是东北虎,但其他动物的出现是影响东北虎出现的因素。照片里只要出现了物种,都需要记录。“最崩溃的一次,有老乡赶了三十几头牛过来,走了20多分钟。但我们得记录,还要分大牛小牛、公牛母牛……所有的数据都是有用的。当你回头发现你缺了什么,得能找到,不能等发现缺什么了再从头做一遍。” 整理数据的间隙,刘书言去东宁和延吉收照片,她会坐在现场拿着相机一睹为快。有时她翻了好几百张,看到了熊、梅花鹿、狍、黑麂、赤狐、草兔、野猪等动物,然后突然一下子看到了东北虎。“我不由得会想,自己现在待着的这块地就是老虎走过的。很激动,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是这个专业能给我的所有满足。”
2014年7月,第八届国际鹿类生物学大会在东北林业大学举行,老师推荐刘书言投稿,发布科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大会上,她介绍了东北虎的三种猎物——狍、野猪和梅花鹿的生活节律。这次会议让刘书言深深体会到初期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同一份数据可以生发出不同的研究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所有的细节都要记录,而不是单单记录当时认为‘有用的’。有时候是看到A的变化规律再看B的,会突然意识到两者之间可能有关系。但如果数据先期没做出来,后期就看不到了。”刘书言说。
刘书言和老虎之间的缘分,还没有结束。2014年5月,普京曾放生过三只东北虎,科学家给它们套上了跟踪器。因为和普京的渊源,这三只老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普京虎”。10月,一只普京虎发出了信号,它离开俄罗斯、游过黑龙江、进入中国境内。随即,黑龙江当地媒体联合组织了一场“循迹采访普京虎”的行动,招募志愿者。在报纸上看到“打虎英雄帖”,刘书言兴奋地报了名,成为第一站的志愿者。
第一站是苇河。根据俄方提供的定位信息,老虎两天前还在那里。到苇河一看,“淘气”的普京虎留下了很多痕迹。“一只老乡家的牛就剩下尾巴了……玉米地里还留着一个大大的虎脚印。”刘书言录下了老虎吃剩的牛的股骨和尾巴。“我们是借寻找普京虎的由头,引发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短暂的参与让刘书言收获了很多。“这次的体会和科研不一样。这一次是追寻热点,提起公众的兴趣。科研不是去看景,得沉下心;但新闻就是要深入浅出地去普及。”刘书言的想法通过媒体传达给了更多人,她得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觉得振奋。和当地老乡聊天后,她颇为感慨。“在边境的林区经常有熊、野猪、东北虎,不少村民听到过虎啸。我觉得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学应该向小孩子和老乡开放。”
出野外考察,把长发塞进遮阳帽,穿上迷彩服,系紧登山鞋,背上重行囊;有时连防晒霜都不能抹,因为有些动物对气味的感觉很灵敏;因为养了好多小动物,手从来没有“好”的时候,甚至脸上也曾被咬出血条……对刘书言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热爱。她坚定地说:“我以后一定会做跟动物保护有关的事儿,去动物园或者保护区……能在大学学习自己一生最爱的东西,我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