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有效课堂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围绕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下面笔者谈几点实践中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要有深度。在这一方面,专家们有四点共识:其一,“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其二,“深度”课堂是对常态课的超越;其三,“深度”课堂是“生本”课堂;其四,“深度”课堂是有“后招”的课堂。
具体到历史课,笔者有这样的看法:历史是悠远的,历史课应该是深刻的,有深度、有内涵的。作为历史教师,要努力使历史课既有趣味又有深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提高其学以致用的分析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有效的历史课堂首先要有深度。浅易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向纵深挖掘;较有难度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深入。我们授课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还要挖掘“为什么”,有时还要解决“怎么办”。当然,这得益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内涵,把学生由教材的表面导向内在的本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体验得到升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提倡的历史有效课堂,旨在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合作与探究的欲望,但是并不是为了迎合学生口味,用貌似活跃的课堂掩盖内容的深度。课堂的有效不是看学生活动了几次,更不是看有多少人回答了问题,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如何学到的。内容决定形式,一堂课,无论形式如何,如果没有内容作为支撑,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问题设计要有高度。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有适度的高度,需做好以下几点:首先,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那就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内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梯度。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就没有思考的价值,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设计过于综合,学生又无从下手,课堂就会陷入冷场,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思考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课堂就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历史本身纷繁复杂、头绪众多,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抓住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内容不停地设问、不停地追问,学生高兴,教师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容易偏离教学的目标,造成课堂时间的流失。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点不同,问题的设计就应围绕教学目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通过梯度形式,步步提高问题高度,应该是有效课堂遵循的基本规律。
三、问题设计要有“新度”。历史知识无非这几个要素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主,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问题的设计,这样的设问会使课堂异常沉闷,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欲望,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设计的问题有“新度”,才能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课堂的有效。笔者讲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涉及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时,不是直接设问“会议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会议内容、影响”这些枯燥简单的问题,而是引入了一个情境:美国有一个在全球都很有名的有悠久历史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往往是在当时有比较大影响力的人物。特别是每一年《时代周刊》所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更是在当时的世界上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在《时代周刊》百余年的历史上,一共有了5000位以上的封面人物,但中美由于特殊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中国人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的并不多,特别是政治人物更是很少。可是,中国有一位领导人,居然先后八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而且形象很好,他就是邓小平!而且,在《时代周刊》100余位年度风云人物当中,邓小平居然两次当选(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享受到这一待遇的,至今只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设问: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成为《时代周刊》两个年度的风云人物呢?他做了什么事情使美国人将年度风云人物的称号给了他呢?从这个角度,引入邓小平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国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的相关学习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顿时生机盎然。
四、课堂讨论要适度。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因此,合作探究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课堂的合作讨论要适度。对此,笔者认为,课堂讨论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延伸,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那种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讨论,是讨论不出有价值的结论来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思考的讨论,只是接受了个别思维较快的学生的观点而已,其实质还是被动学习。这样的课堂,也不能称为有效课堂。同时,学生讨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因为过于简单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造成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而问题的设计也不能太难,如果那样,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由此,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既要有学生充满激情的热烈讨论,又要有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回答;既要看群体的精神状态,又要看个体的思维活动状况;既要看活动情况,又要看获得情况;既要看获得了什么,又要看如何获得。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一、课堂教学要有深度。在这一方面,专家们有四点共识:其一,“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其二,“深度”课堂是对常态课的超越;其三,“深度”课堂是“生本”课堂;其四,“深度”课堂是有“后招”的课堂。
具体到历史课,笔者有这样的看法:历史是悠远的,历史课应该是深刻的,有深度、有内涵的。作为历史教师,要努力使历史课既有趣味又有深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提高其学以致用的分析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有效的历史课堂首先要有深度。浅易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向纵深挖掘;较有难度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深入。我们授课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还要挖掘“为什么”,有时还要解决“怎么办”。当然,这得益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内涵,把学生由教材的表面导向内在的本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体验得到升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提倡的历史有效课堂,旨在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合作与探究的欲望,但是并不是为了迎合学生口味,用貌似活跃的课堂掩盖内容的深度。课堂的有效不是看学生活动了几次,更不是看有多少人回答了问题,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如何学到的。内容决定形式,一堂课,无论形式如何,如果没有内容作为支撑,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问题设计要有高度。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有适度的高度,需做好以下几点:首先,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那就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内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梯度。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就没有思考的价值,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设计过于综合,学生又无从下手,课堂就会陷入冷场,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思考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课堂就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历史本身纷繁复杂、头绪众多,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抓住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内容不停地设问、不停地追问,学生高兴,教师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容易偏离教学的目标,造成课堂时间的流失。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点不同,问题的设计就应围绕教学目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通过梯度形式,步步提高问题高度,应该是有效课堂遵循的基本规律。
三、问题设计要有“新度”。历史知识无非这几个要素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主,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问题的设计,这样的设问会使课堂异常沉闷,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欲望,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设计的问题有“新度”,才能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课堂的有效。笔者讲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涉及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时,不是直接设问“会议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会议内容、影响”这些枯燥简单的问题,而是引入了一个情境:美国有一个在全球都很有名的有悠久历史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往往是在当时有比较大影响力的人物。特别是每一年《时代周刊》所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更是在当时的世界上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在《时代周刊》百余年的历史上,一共有了5000位以上的封面人物,但中美由于特殊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中国人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的并不多,特别是政治人物更是很少。可是,中国有一位领导人,居然先后八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而且形象很好,他就是邓小平!而且,在《时代周刊》100余位年度风云人物当中,邓小平居然两次当选(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享受到这一待遇的,至今只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设问: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成为《时代周刊》两个年度的风云人物呢?他做了什么事情使美国人将年度风云人物的称号给了他呢?从这个角度,引入邓小平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国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的相关学习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顿时生机盎然。
四、课堂讨论要适度。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因此,合作探究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课堂的合作讨论要适度。对此,笔者认为,课堂讨论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延伸,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那种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讨论,是讨论不出有价值的结论来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思考的讨论,只是接受了个别思维较快的学生的观点而已,其实质还是被动学习。这样的课堂,也不能称为有效课堂。同时,学生讨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因为过于简单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造成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而问题的设计也不能太难,如果那样,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由此,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既要有学生充满激情的热烈讨论,又要有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回答;既要看群体的精神状态,又要看个体的思维活动状况;既要看活动情况,又要看获得情况;既要看获得了什么,又要看如何获得。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