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再现:在上历史新课之前,我们应当备好学情和教材,从而进一步拟定授课的三维目标。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三维目标为:
本课的三维目标已经确立了,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在授课中得到体现?本文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拟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问题解决:何兆武在《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中提出历史学的“二分法”即历史学Ⅰ和历史学Ⅱ。历史学Ⅰ是科学,历史学Ⅱ是哲学。何兆武认为历史学的这两层有着一定的联系:前者是对事实或史料知识的认定,属于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后者是对前者的理解或诠释,属于人文世界,是人文的。历史学之所以能够成其为历史学,全依赖于历史学Ⅱ赋予它生命。历史学Ⅱ又包括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两者的综合便成为了历史理性。理性思维是使历史学认同于科学的东西,体验能力则是使历史学认同于艺术而有别于科学的东西。张耕华在《历史哲学引论》一书中又进一步将历史学“一分为四”,即事实的确认、事实的理解、历史规律的概括和历史意义的评价。把历史学“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四”,其实都是将历史学分为了史实和解释,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历史学包括“事实的硬核”和“裹在外面的、果肉似的、有待争论的解释”。
关于历史的学习,学生认为只有一个方法即“贝多芬”(谐音“背多分”),只要把课本的内容背下来就能拿高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关注的也只是史实的认定和确认,硬啃“史实的硬核”难免痛苦和无趣。正如上所述,历史具有人文性,人性有多复杂,历史就有多复杂。史学中最诱人的或最就有生命力的便是人们对史实的解释和阐述。英国历史学教学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因此,在历史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上,而要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
根据历史认识论分层的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分层,即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史事的评价。“确认”、“理解”和“评价”是层层递进的一种关系,史事的“理解”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至关重要。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凡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和从兴趣而来的东西,凡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确认的史实经过理解后才能够掌握,理解的知识经过评价或批判才能得以升华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处理好“确认”、“理解”、“评价”三者的联系也就不难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三维目标。史实的“确认”是对知识体系的充实,“过程与方法”贯穿于学生史事的“理解”和“评价”,“情感和价值”在“确认”中有了最初印象,在“理解”中更加了解、增强情感,在“评价”中得以发挥和体现。
掌握知识即“确认史实”是第一步,解决的是“是什么”(what)的问题,这一任务主要由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第二步为“解构知识”即史实的理解,解决的是“为什么”(why)的问题,主要由师生、生生之间的质疑、合作来共同达成共识,生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最后为历史知识的价值和有效性即史实的评价,解决的是“怎么样”(how)的问题,主要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练习或开放性的题目进一步发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三维目标表格中“识记”的内容便属于史实的确认,例如: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对于这些史实,要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的有关填空题,大体了解本节课三个子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基本内容,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思考。
第二步为史实的理解,体现为对知识的解构和整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基本史实如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在课前已有所了解,课上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进一步梳理知识点,用表格或网络知识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步呈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系统化的认识。本节课的知识导图可作如图所示:
理解史实一般要带着问题意识,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师生共同探讨下将书本上的“隐形知识”挖掘出来。像本节课可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2)探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结合课文有关史实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问题的解决可使用“过程与方法”中提到的分析讨论图文资料、情景再现、创设情境、对比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对原有史实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
第三步,史实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些情景体验、开放性的题目以及一些巩固练习中。假设你生活在鸦片战争后,作为一个农民谈谈你的所见所闻,或者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民主资本家谈谈你的企业经营状况,这两个情景体验题目都是基于史实理解中(1)和(3)的答案,是对知识理解后的运用。同样结合(2)探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了解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以及它的影响。可将学生分成正反两个小组辩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辩论的情况,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自己同意的看法,并阐明自己的理由,写成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在情景体验和辩论活动中使所学问题“起死回生”,“情感和价值观”也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思考延伸:对于历史知识的讲授,“有所不教”指的是史实的确认,主要由学生完成;“有所教”应当指的是史实的理解和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师生共同完成。对讲授知识的分层也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整合,另外在教和不教中也要注意把握教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活力!
本课的三维目标已经确立了,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在授课中得到体现?本文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拟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问题解决:何兆武在《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中提出历史学的“二分法”即历史学Ⅰ和历史学Ⅱ。历史学Ⅰ是科学,历史学Ⅱ是哲学。何兆武认为历史学的这两层有着一定的联系:前者是对事实或史料知识的认定,属于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后者是对前者的理解或诠释,属于人文世界,是人文的。历史学之所以能够成其为历史学,全依赖于历史学Ⅱ赋予它生命。历史学Ⅱ又包括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两者的综合便成为了历史理性。理性思维是使历史学认同于科学的东西,体验能力则是使历史学认同于艺术而有别于科学的东西。张耕华在《历史哲学引论》一书中又进一步将历史学“一分为四”,即事实的确认、事实的理解、历史规律的概括和历史意义的评价。把历史学“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四”,其实都是将历史学分为了史实和解释,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历史学包括“事实的硬核”和“裹在外面的、果肉似的、有待争论的解释”。
关于历史的学习,学生认为只有一个方法即“贝多芬”(谐音“背多分”),只要把课本的内容背下来就能拿高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关注的也只是史实的认定和确认,硬啃“史实的硬核”难免痛苦和无趣。正如上所述,历史具有人文性,人性有多复杂,历史就有多复杂。史学中最诱人的或最就有生命力的便是人们对史实的解释和阐述。英国历史学教学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因此,在历史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上,而要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
根据历史认识论分层的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分层,即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史事的评价。“确认”、“理解”和“评价”是层层递进的一种关系,史事的“理解”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至关重要。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凡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和从兴趣而来的东西,凡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确认的史实经过理解后才能够掌握,理解的知识经过评价或批判才能得以升华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处理好“确认”、“理解”、“评价”三者的联系也就不难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三维目标。史实的“确认”是对知识体系的充实,“过程与方法”贯穿于学生史事的“理解”和“评价”,“情感和价值”在“确认”中有了最初印象,在“理解”中更加了解、增强情感,在“评价”中得以发挥和体现。
掌握知识即“确认史实”是第一步,解决的是“是什么”(what)的问题,这一任务主要由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第二步为“解构知识”即史实的理解,解决的是“为什么”(why)的问题,主要由师生、生生之间的质疑、合作来共同达成共识,生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最后为历史知识的价值和有效性即史实的评价,解决的是“怎么样”(how)的问题,主要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练习或开放性的题目进一步发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三维目标表格中“识记”的内容便属于史实的确认,例如: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对于这些史实,要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的有关填空题,大体了解本节课三个子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基本内容,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思考。
第二步为史实的理解,体现为对知识的解构和整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基本史实如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在课前已有所了解,课上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进一步梳理知识点,用表格或网络知识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步呈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系统化的认识。本节课的知识导图可作如图所示:
理解史实一般要带着问题意识,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师生共同探讨下将书本上的“隐形知识”挖掘出来。像本节课可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2)探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结合课文有关史实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问题的解决可使用“过程与方法”中提到的分析讨论图文资料、情景再现、创设情境、对比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对原有史实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
第三步,史实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些情景体验、开放性的题目以及一些巩固练习中。假设你生活在鸦片战争后,作为一个农民谈谈你的所见所闻,或者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民主资本家谈谈你的企业经营状况,这两个情景体验题目都是基于史实理解中(1)和(3)的答案,是对知识理解后的运用。同样结合(2)探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了解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以及它的影响。可将学生分成正反两个小组辩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辩论的情况,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自己同意的看法,并阐明自己的理由,写成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在情景体验和辩论活动中使所学问题“起死回生”,“情感和价值观”也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思考延伸:对于历史知识的讲授,“有所不教”指的是史实的确认,主要由学生完成;“有所教”应当指的是史实的理解和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师生共同完成。对讲授知识的分层也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整合,另外在教和不教中也要注意把握教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