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从我县上河溪乡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背景及存在普遍问题入手,充分认识了我校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环境,深入挖掘了我校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一、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大。所以,对比而言,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建设上。相对城市里的教育而言,农村教育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不齐全”。学生知识面狭隘,,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自然而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弱,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不足。更谈不上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学习当中的实际问题了。
(一)信息技术师资匮乏,技术能力水平欠缺
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很少有专职的信息课程教师任教。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自学成才”型的,没有系统的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只是略知一二。本身知识缺乏,上信息课时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支撑,传授出来的知识不能深入学生的思维。也起不到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课不被重视
信息技术课一直作为副科对待,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的足够重视,学校应试教育观念深根蒂固。主宰课堂的一直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在有些学校,甚至信息技术课经常被这些主课挤占,尤其是到考试复习阶段,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上信息技术课,也没有对应的电脑室信息室可以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电脑等多媒体现代化的运用了解非常之少。普通的电脑操作只会开关机。所以就谈不上对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甚至利用信息的自主性学习了。总而言之,农村信息技术科完全不能满足信息课程的要求[1]。
(三)农村缺乏多种多样的信息知识来源
城市里,各种杂志,报纸期刊读物应有尽有,信息更新进程非常快,城区学生从小就接触到这些,自然而然,见多识广。读取信息,运用信息自知自觉、应用自如。而农村,对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等信息源各类接触本来就少,使用也只是简单的浏览,无法提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应用和掌握了。
(四)缺乏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虽然农村里面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有限,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仍有很多中途径。比如与村里人的日常交流。农村生活相对城市来讲,自由并且散漫,倘若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念,就很容易产生偏差。而学生的是非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无法合情,合法、合理的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利用价值。不知道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界限十分模糊,没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觀念]。
二、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既然我们找出了困扰农村中小学师生信息素质不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提升师生们的信息素养,更好地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硬件投入力度
眼下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电脑,建设多媒体教室,完善农村远程教育配套工程,上光纤宽带等,诸如此类。只有硬件跟上了师生们的信息素养的提升就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让农村中小学的师生充分利用网络化,增长知识,了解世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加大对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力度
组织教师进行校内的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或教学研究等。教师通过网络、阅读等途径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自我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上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学习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教师情境创设的素材,而且这种素材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很自然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之中。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经常分学段举行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竞赛活动,如,电子贺卡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电脑绘画创作赛,电脑动画制作竞赛,网页制作竞赛等,以此调动师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师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2]。
(四)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在农村,为了保证经济来源,大多数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所以造就了农村留守儿童层出不穷的现象。这些孩子在家没有约束力,学习跟不上,各类品质也低劣。上网没有抵制力,沉溺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所以,作为家长应主动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至少对网络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家长是有责任的。家长应抽出时间与老师联系,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的情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周末,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陪自己的子女,与他们聊聊天,加强沟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多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制力,不浏览暴力等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
结语:
总之,为了全面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主动迎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挑战,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自身素质。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完整个体,信息素养作为人的一部分必然也会与人的其他因素存在联系与作用。所以对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探索、培养还需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庞党辉,陈光英,庞大昌,李玉莲.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74-181.
[2]黄佳钰.中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现状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16(11):24-26.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一、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大。所以,对比而言,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建设上。相对城市里的教育而言,农村教育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不齐全”。学生知识面狭隘,,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自然而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弱,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不足。更谈不上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学习当中的实际问题了。
(一)信息技术师资匮乏,技术能力水平欠缺
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很少有专职的信息课程教师任教。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自学成才”型的,没有系统的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只是略知一二。本身知识缺乏,上信息课时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支撑,传授出来的知识不能深入学生的思维。也起不到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课不被重视
信息技术课一直作为副科对待,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的足够重视,学校应试教育观念深根蒂固。主宰课堂的一直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在有些学校,甚至信息技术课经常被这些主课挤占,尤其是到考试复习阶段,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上信息技术课,也没有对应的电脑室信息室可以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电脑等多媒体现代化的运用了解非常之少。普通的电脑操作只会开关机。所以就谈不上对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甚至利用信息的自主性学习了。总而言之,农村信息技术科完全不能满足信息课程的要求[1]。
(三)农村缺乏多种多样的信息知识来源
城市里,各种杂志,报纸期刊读物应有尽有,信息更新进程非常快,城区学生从小就接触到这些,自然而然,见多识广。读取信息,运用信息自知自觉、应用自如。而农村,对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等信息源各类接触本来就少,使用也只是简单的浏览,无法提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应用和掌握了。
(四)缺乏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虽然农村里面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有限,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仍有很多中途径。比如与村里人的日常交流。农村生活相对城市来讲,自由并且散漫,倘若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念,就很容易产生偏差。而学生的是非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无法合情,合法、合理的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利用价值。不知道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界限十分模糊,没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觀念]。
二、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既然我们找出了困扰农村中小学师生信息素质不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提升师生们的信息素养,更好地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硬件投入力度
眼下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电脑,建设多媒体教室,完善农村远程教育配套工程,上光纤宽带等,诸如此类。只有硬件跟上了师生们的信息素养的提升就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让农村中小学的师生充分利用网络化,增长知识,了解世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加大对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力度
组织教师进行校内的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或教学研究等。教师通过网络、阅读等途径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自我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上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学习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教师情境创设的素材,而且这种素材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很自然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之中。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经常分学段举行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竞赛活动,如,电子贺卡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电脑绘画创作赛,电脑动画制作竞赛,网页制作竞赛等,以此调动师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师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2]。
(四)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在农村,为了保证经济来源,大多数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所以造就了农村留守儿童层出不穷的现象。这些孩子在家没有约束力,学习跟不上,各类品质也低劣。上网没有抵制力,沉溺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所以,作为家长应主动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至少对网络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家长是有责任的。家长应抽出时间与老师联系,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的情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周末,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陪自己的子女,与他们聊聊天,加强沟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多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制力,不浏览暴力等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
结语:
总之,为了全面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主动迎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挑战,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自身素质。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完整个体,信息素养作为人的一部分必然也会与人的其他因素存在联系与作用。所以对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探索、培养还需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庞党辉,陈光英,庞大昌,李玉莲.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74-181.
[2]黄佳钰.中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现状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16(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