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悟解•添味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适时引用诗歌、谜语、对联、故事等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语文教学中课前引用谜语,能激发学生追索情趣;课中引用诗歌,能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尾引用诗歌,能让学生回味无穷。
  【关键词】语文教学引用艺术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进相关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强情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悟解课文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其关键在于选准资料,适时安排,注意引用的艺术性。
  1.课始引用,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之一。许多优秀教师往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用”便是一条效果显著的途径。比如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蜘蛛》的文章,以记叙的形式说明蜘蛛怎样捉虫以及它所遇到的危险,虽然也有描写,但是毕竟比较平实。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周建人先生在1936年1月出版的《花鸟虫鱼》一书中也有一篇《蜘蛛》,开篇就引进谜语: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这则谜语的谜底正是蜘蛛。教学《蜘蛛》时,不妨转引周建人用过的谜语:先让学生试猜;接着将学生猜得的谜底“蜘蛛”写上黑板,自然地出示课题;再简要提示——“诸葛亮”比什么?(蜘蛛)、“中军帐”比什么?(指挥部)、“八卦阵”比什么?(蛛网,像八卦形)、“飞来将”比什么?(飞虫);进而引导学生根据谜语内容和平时观察,分析蜘蛛的形态和习性,蜘蛛究竟是怎样捉虫的?它会遇到什么危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追索情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
  2.课中引用,增进理解
  有的课文取材于古代,有的本身就是古诗,与我们相距很远,给理解增加了困难。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想要透彻理解诗歌所反映的作者的喜悦之情,就必须弄清背景,详细解析,但又常常免不了就诗解诗,缺少比较,哪会真切可感呢?有的老师翻阅李白诗歌,找出了作者遇赦前不久写的一首诗歌《上三峡》,在讲析课文过程中将其引进课堂: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样一来,《上三峡》与《早发白帝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来上三峡逆水行舟,速度缓慢,“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更何况李白被流放,满心愁苦,所以经过黄牛山时,三朝三暮,鬓发变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行程漫长迟缓,心情愁苦不堪;待他遇赦而还,早上从白帝城出发,顺流直下,一泻千里,晚上就到达江陵——彩云缭绕,景色怡人,声声猿鸣抛于舟后,重重青山一掠而过,岂止行程迅速,更是心情欢快啊……
  两相比较,一慢一快,一愁一欢,学生联系背景积极思维,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能很快地理解。而且通过“三朝”、“三暮”、“行太迟”、“鬓成思”与“彩云”、“千里”、“一日”、“轻舟”的对比,对诗歌怎样表达作者的心情,体会的更加真切了。
  3.课终引用,留有余味
  古人云:“收篇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文章如此,教学也不例外。许多老师讲课富有艺术性,留有余地,使学生寻味不尽,“引用”也是可取之途。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一文,结束时屏幕上打出了四句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这是《三国演义》上的一首诗,用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才干的。教者引用这首诗,引导学生诵读,并且简要地作了提示——这首诗精炼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其中的“骤雨飞蝗”用来比喻曹军射来那么多箭。学生经过提示,回顾刚才学过的课文内容,不仅增进了理解,而且会自然地产生联想,脑海甚至会浮现出诸葛亮趁着大雾弥漫前往曹军水寨借箭的形象,从心底佩里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味。
  总之,引用是一种教学艺术,因文制宜地引进诗歌,引进谜语,引进对联,引进故事等等,往往能事半功倍,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述只是举隅谈片罢了,愿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模式以学生先学,合作交流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又是学习的重点和关键,它是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为目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分组,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合作学习进行初探。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教学运用    物理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是系统向学生介绍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向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中学阶段正处于学生人格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仅关系到未来学生学业上更进一步的深造,也关系到他们的一生。因此语文教学开展美育,对学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文化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它也是美的,是一朵灿烂的奇葩,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同时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同时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学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和有味,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兴趣情趣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厌烦数学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更不理解一些知识点的形成,不喜欢老师单调而古板的教学模式。这与课程改革和素质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轻松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做到:丰富感性认识,为思维打下良好基础;以问题为桥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以与同行商榷。①营造轻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②合理创设各种条件,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爱问;③培养学生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
期刊
【摘要】我经过多年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浅显的看法,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注重创设学习情景;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解答数学问题;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原则,利用实例阐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常用方法。  【关键词】物理探究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  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因,正是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才能积极思维,从而
期刊
【摘要】诱发质疑是激发互动的关键。教师要努力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励学生参与互动。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活起来”,真正实现师生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教师要鄙弃“师者为尊”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才能实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知识和感情层面才能产生碰撞和共鸣,形成实质上的互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