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展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都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体育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体育教学;个性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情商加智商、全面加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定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当然作为学校重要教育手段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是通过有效的体育手段,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正如钟启泉教授说的,“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这也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一、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表现最为直接,通过体育活动,可把少年儿童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通过形体语言表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体育需要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个人在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人的本性,当然接受教育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身体的发展需要体育的支撑。在他们的身体发展中,不管是身体的平衡、协调、力量、速度还是心理健康,都离不开体育运动。他们对体育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体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如在课堂中有些学生会对某些球类项目特别感兴趣,会尽可能地参加有球的活动,而有些学生会对某个游戏特别感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区别对待。
2.体育兴趣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内在趋向性与选择性的表现。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正如有些学生喜欢游戏而厌恶单纯的跑和跳,有些喜欢球类而厌恶其他项目。因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倾向性。通过体育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这种个性倾向性既可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也可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提倡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3.体育智力这里主要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一种综合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动作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其因人而异,其中能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并能将有关知识转移成另一种形式的思维力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活动的核心。
4.体育能力它是学生完成各种体育动作的综合能力,由自我评价能力、运动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和组织能力等几种基本因素组成。在體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建立其体育能力的基础。
5.体育气质它是在体育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从心理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与倾向性等综合特征。气质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和教学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气质类型与学生个体的生理素质关系尤为密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认真观察他们的不同气质,因材施教,才能使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培养,就是不限制和抑制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的理解以及各种活动形式。当然,它并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教学,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有目的、有组织的自愿参与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形式,为此,可尝试以下具体实施办法。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增强学生自觉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气质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体验快乐体育、健康体育。让体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环境,在教学当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能动性,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追求。
2.增加乡土体育教材,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除了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生平时喜欢的切实可行的乡土教材内容。在体育课程和教材建设中,应从体育教育的内容、体育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方面渗透乡土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不顾学生个性和差异千篇一律、单调一致的状况。在小学阶段,儿童乐于跑跳和游戏,学校可以组织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引导他们参与体育运动,认识体育教育,形成初步的体育兴趣,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让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时代新人。
3.体育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体育项目的空间。首先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特别是山村学校,争取让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能在学校开展。体育课上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气质爱好,在完成统一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活动。其次,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让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掌握身体练习的主动权。
4.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团队”主要指班集体或练习小组。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小组或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的条件,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加特长、情商加智商的新时代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丁小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贾跃飞,《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魅力中国;
[3]张丽丹,《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研究青少年教育;
[4]侍崇艳,《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游戏运用特征研究》,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学校教育;体育教学;个性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情商加智商、全面加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定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成了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当然作为学校重要教育手段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是通过有效的体育手段,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正如钟启泉教授说的,“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这也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一、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表现最为直接,通过体育活动,可把少年儿童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通过形体语言表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体育需要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个人在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人的本性,当然接受教育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身体的发展需要体育的支撑。在他们的身体发展中,不管是身体的平衡、协调、力量、速度还是心理健康,都离不开体育运动。他们对体育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体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如在课堂中有些学生会对某些球类项目特别感兴趣,会尽可能地参加有球的活动,而有些学生会对某个游戏特别感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区别对待。
2.体育兴趣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内在趋向性与选择性的表现。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正如有些学生喜欢游戏而厌恶单纯的跑和跳,有些喜欢球类而厌恶其他项目。因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倾向性。通过体育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这种个性倾向性既可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也可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提倡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3.体育智力这里主要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一种综合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动作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其因人而异,其中能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并能将有关知识转移成另一种形式的思维力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活动的核心。
4.体育能力它是学生完成各种体育动作的综合能力,由自我评价能力、运动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和组织能力等几种基本因素组成。在體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建立其体育能力的基础。
5.体育气质它是在体育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从心理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与倾向性等综合特征。气质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和教学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气质类型与学生个体的生理素质关系尤为密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认真观察他们的不同气质,因材施教,才能使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培养,就是不限制和抑制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的理解以及各种活动形式。当然,它并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教学,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有目的、有组织的自愿参与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形式,为此,可尝试以下具体实施办法。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增强学生自觉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气质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体验快乐体育、健康体育。让体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环境,在教学当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能动性,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追求。
2.增加乡土体育教材,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除了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生平时喜欢的切实可行的乡土教材内容。在体育课程和教材建设中,应从体育教育的内容、体育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方面渗透乡土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不顾学生个性和差异千篇一律、单调一致的状况。在小学阶段,儿童乐于跑跳和游戏,学校可以组织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引导他们参与体育运动,认识体育教育,形成初步的体育兴趣,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让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时代新人。
3.体育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体育项目的空间。首先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特别是山村学校,争取让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能在学校开展。体育课上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气质爱好,在完成统一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活动。其次,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让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掌握身体练习的主动权。
4.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团队”主要指班集体或练习小组。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小组或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的条件,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加特长、情商加智商的新时代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丁小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贾跃飞,《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魅力中国;
[3]张丽丹,《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研究青少年教育;
[4]侍崇艳,《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游戏运用特征研究》,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