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第十册《暖流》,讲的是江泽民主席对南开大学的视察引发全校师生心里产生了一股暖流,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文学功底、他的人格魅力在文本的召唤下变得那样地亲切、温暖。当它入选苏教版课文时,引来的是一片质疑,因为一种“政治阶级为纲”的色彩又隐约出现,《暖流》的“入住”似乎又让教材背上了“政治的包袱”。
事是真实的,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添加了作者的个人思想?我想这是肯定的,因为文学——无论是纪实文学还是想象文学都带有虚构的成分,这样才符合文学。
但教材进入文本之后,我们的出发点是去关注它的“政治思想因素”还是它作为“学习载体”的“文本因素”是很重要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文本似乎习惯了站在“政治的角度”去揣摩“文本的感情色彩及价值取向”,于是,《暖流》被大多数人看作“政治的宣传品”,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但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来看,文本提供给学生的正是我们时代需要宣扬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在《暖流》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化,江泽民主席并没有因为地位的不同而高高在上,相反他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走进南开大学,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自己身份的不同会导致师生的顾虑,于是在交谈中想方设法地去消除这种距离感,以一种亲切走近师生,比如“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一个“走”字巧妙地将江主席的平易近人的形象展示了出来。这正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主流思想——一切皆平等,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最好例证。这不仅是一种展现,更是对学生未来做人的一种教育,我们如果站在这样的思想层面去考虑,就会自然消除“伟人崇拜论”这样的“政治阴影”。
我们再来站在教学的层面看。语文教育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经历感情的体验外,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语言、修辞、句式的魅力不可忽视。记得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强调过“语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言语智能”,言语的发展从何处来?从师生的交流与引导中来,从文本所提供的范例来——这就印证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站在范例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发现文本的许多优点:比如本文在对话的描写上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有语言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示范;在对话的描写中,不同提示语的运用展现不同环境下人物的不同心理,用语言展现了人物本身,用语言串联了事情的发展过程。所以,语言的描写是文本在“文”上学习的重点。那我们如何来引导“对话教学”?
“看,在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过程中,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一个过程的?”自然引出“人物对话”的主题,于是,朗读对话、体会提示语、改写对话便成为课堂的经历。在这样的经历中,人物的形象、文本的情感、读者的情感便能自然渗透。抓住对话就是抓住本文教学的根基。因此,在人物对话的朗读上应更加注重在交流中认识人物,体会人物。
第一,要读出人物的轮廓。开始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的对话内容与文中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语文教学不只是以理解内容为目的,所以这个环节我们应讲究的是一个“实”字,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在初读过程中让学生对人物的身份有所了解。比如,要让孩子了解到国家主席的工作是繁忙的,而在百忙中能来到一所学校看望师生,师生终于可以面对面地与国家主席交流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语言的把握上就有了底。
第二,要关注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生情”,却不一定能“传情”。在本文中“江主席和蔼地说……”怎样读出“和蔼”,我便说:“你过年了,一些长辈如爷爷、外公怎样问你的呀?”一提醒,学生的脑海里便有了感觉,这样进入“角色”读起来便好了。还有文中有些地方没有提示语,该怎样读?如“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都能背,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这里的“告诉”要怎样的语气读?应该让学生首先了解当时王辉的矛盾心理,能背但又没有信心,想背但又怕出错,毕竟场合不一样,这种矛盾在孩子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出现过,让他们说当时的感受再来读这句“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这样感觉就出来了。
第三,指导写法。这是高年级语言训练的重点,这里的对话描写不仅是语言的亮点更是反映人物形象的方法。描写对话时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还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在本文中对话的写法上关注了人物的身份;在人物语言的写作上注意人物自身的语言。应该让人物自己说话,使文本的教学真正成为“语言训练点”。
其实,当编者将文本引入教科书时,我们的教学就注定与文本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的关注点更应从文本本身的价值去考虑。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作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的出发点要寻求儿童与文本相处的基点,这个基点就是让孩子真正用心灵去接受时代的洗礼,让孩子真正用思维去接受言语的训练。我们的目光不能总是寻找文本的“阴影”,而应该着力去感受它所带给我们和孩子的“光亮”。
(李强,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212300)
责任编辑:赵赟
事是真实的,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添加了作者的个人思想?我想这是肯定的,因为文学——无论是纪实文学还是想象文学都带有虚构的成分,这样才符合文学。
但教材进入文本之后,我们的出发点是去关注它的“政治思想因素”还是它作为“学习载体”的“文本因素”是很重要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文本似乎习惯了站在“政治的角度”去揣摩“文本的感情色彩及价值取向”,于是,《暖流》被大多数人看作“政治的宣传品”,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但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来看,文本提供给学生的正是我们时代需要宣扬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在《暖流》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化,江泽民主席并没有因为地位的不同而高高在上,相反他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走进南开大学,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自己身份的不同会导致师生的顾虑,于是在交谈中想方设法地去消除这种距离感,以一种亲切走近师生,比如“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一个“走”字巧妙地将江主席的平易近人的形象展示了出来。这正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主流思想——一切皆平等,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最好例证。这不仅是一种展现,更是对学生未来做人的一种教育,我们如果站在这样的思想层面去考虑,就会自然消除“伟人崇拜论”这样的“政治阴影”。
我们再来站在教学的层面看。语文教育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经历感情的体验外,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语言、修辞、句式的魅力不可忽视。记得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强调过“语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言语智能”,言语的发展从何处来?从师生的交流与引导中来,从文本所提供的范例来——这就印证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站在范例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发现文本的许多优点:比如本文在对话的描写上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有语言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示范;在对话的描写中,不同提示语的运用展现不同环境下人物的不同心理,用语言展现了人物本身,用语言串联了事情的发展过程。所以,语言的描写是文本在“文”上学习的重点。那我们如何来引导“对话教学”?
“看,在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过程中,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一个过程的?”自然引出“人物对话”的主题,于是,朗读对话、体会提示语、改写对话便成为课堂的经历。在这样的经历中,人物的形象、文本的情感、读者的情感便能自然渗透。抓住对话就是抓住本文教学的根基。因此,在人物对话的朗读上应更加注重在交流中认识人物,体会人物。
第一,要读出人物的轮廓。开始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的对话内容与文中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语文教学不只是以理解内容为目的,所以这个环节我们应讲究的是一个“实”字,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在初读过程中让学生对人物的身份有所了解。比如,要让孩子了解到国家主席的工作是繁忙的,而在百忙中能来到一所学校看望师生,师生终于可以面对面地与国家主席交流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语言的把握上就有了底。
第二,要关注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生情”,却不一定能“传情”。在本文中“江主席和蔼地说……”怎样读出“和蔼”,我便说:“你过年了,一些长辈如爷爷、外公怎样问你的呀?”一提醒,学生的脑海里便有了感觉,这样进入“角色”读起来便好了。还有文中有些地方没有提示语,该怎样读?如“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都能背,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这里的“告诉”要怎样的语气读?应该让学生首先了解当时王辉的矛盾心理,能背但又没有信心,想背但又怕出错,毕竟场合不一样,这种矛盾在孩子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出现过,让他们说当时的感受再来读这句“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这样感觉就出来了。
第三,指导写法。这是高年级语言训练的重点,这里的对话描写不仅是语言的亮点更是反映人物形象的方法。描写对话时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还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在本文中对话的写法上关注了人物的身份;在人物语言的写作上注意人物自身的语言。应该让人物自己说话,使文本的教学真正成为“语言训练点”。
其实,当编者将文本引入教科书时,我们的教学就注定与文本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的关注点更应从文本本身的价值去考虑。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作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的出发点要寻求儿童与文本相处的基点,这个基点就是让孩子真正用心灵去接受时代的洗礼,让孩子真正用思维去接受言语的训练。我们的目光不能总是寻找文本的“阴影”,而应该着力去感受它所带给我们和孩子的“光亮”。
(李强,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2123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