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一阅读教学的启智发轫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而运作起来,城乡差别不小:城市学生,接受新事物多,视野比较开阔,不少家长是知识分子,耳濡目染,因而他们智力开发比较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容易为孩子们所接纳。农村学生,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孩子,尽管已经小学毕业,却相对比较闭塞,他们感觉不到太多的现代文明,多数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因而他们的智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开发。在课堂上,他们一般不会质疑,“唯先生是听”已成习惯,也缺乏想象力,不善于思考,书上怎么写的,事态如何发展,都以为“应该如此”,“只能这样”。教师提问,他们回答比较谨慎,少有“越雷池”者,答案可能会令教师发笑,但没有让教师大感意外,拍案惊奇的;至于讨论,学生们则惴惴乎,难开口……这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施行带来一定困难。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农村孩子纯朴、勤劳,生活在“广阔天地里”,智力开发虽然不够,但有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只要老师善于诱导,及时地启智发轫,只要师生始终如一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们也会像城里孩子一样善学善问,达到“师逸而功倍,学勤以业成”的境界。
  
  一、知已知彼 未雨绸缪
  
  学生刚进中学,新奇不已。发下新书,往往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尤其是语文书,因为语言文字障碍不多,文章又写得美,有的课文还富有故事性,情节生动,学生爱看。这固然给语文教学带来不少方便,但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大多数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语文不过如此,故事书似的,老师何必费时间讲解呢?于是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学生这种心态,教师必须了解,并能因势利导,将农村初中新生的阅读教学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引向“合作、探究”的层面。
  从教师角度考虑,除了解学生外,还必须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钻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条件的话,还须扩大阅读面,进行必要的拓展、迁移,以便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更多启发和更大兴趣,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知己知彼”。如初一教材,阅读部分共30篇文章,教师通常要另阅读2倍以上的相关文章,这样方可“以十桶水之储应一桶水之需”。
  至于探究,教师亦须先行一步。可设计若干问题交给学生,以便在课堂上合作互动。如教完第一册第二单元,设计如下问题:
  ①《背影》为什么如此感人?
  ②你写父亲,可否考虑从父亲的五官或四肢下笔?
  ③《背影》和《父子情》,你更喜欢哪一篇?
  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导。如第一题,要点明先生“情深意切”,第二题,要在“背影”的细节描述中获得启示,第三题,首先必须肯定两篇都好,再看副词“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学习第一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可结合本地特点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写景文章在课堂上朗读,然后向学生介绍马致远的《天净沙》春夏秋冬四支小令(春山暖日和风/云收雨过波添/孤村落日残霞/一声画角樵门),再布置学生写一篇描写家乡某季节景色的作文,学生自然会跃跃欲试。
  
  二、引而不发授人以渔
  
  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的体验,重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但农村中学的学生却很难跨出这一步。所以,教师的启智发轫,循循善诱至关重要。须知,启智发轫仅止于启发,决不可越俎代庖。孟子曰:“引而不发,跃如也。”这种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如讲授《羚羊木雕》,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思考:
  ①假如万芳不肯原谅我,事态将可能如何发展?
  ②奶奶这个人物可有可无吗?假如将奶奶换成万芳的爸爸,你认为行不行?怎么写?
  ③爸爸的做法有理由吗?
  ④你与爸爸妈妈有矛盾吗?写一次矛盾冲突,在班上朗读。
  要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反复披读文章,而在课堂上的各抒已见又很容易引起争论,这样,“探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仅八句话,40个字,背诵不难,倘进一步探究,学生便有了兴趣:
  ①就“客路”与“归雁”在意义上的关联和情感上的承接谈自己的看法。
  ②“潮平”与“两岸阔”,“风正”与“一帆悬”有什么关系?倘将“正”字改为“顺”、“和”、“平”、“逆”、“疾”等,为何不可?
  ③你喜欢哪两句诗?为什么?
  学生们如能回答其中的一道题,哪怕是只言片语,则其阅读水平已有所提升。
  实践证明,这样启发学生思维、讨论,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三、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读”可范“写”,“写”能促“读”,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所以,读写结合这一工作一定要从初中一年级抓起。学了两篇《我的老师》,让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莺》等文章,要学生描一种天气现象,绘一种熟悉的动物;学了《社戏》、《安塞腰鼓》,令学生述一种民俗民风……学生确实意兴盎然。比之城市学生,他们要写的内容也许更加实在。如果老师亲自下水,也写一两篇文章念给学生听,则有“火上浇油”的效果。如写《我的老师》,有一学生竟能反其意而作。在他的笔下,其老师既不像蔡老师那样可亲可敬,也没有海伦·凯勒生命中的莎利文老师那样重要,那是一个以自己严厉的面孔去掩盖其知识浅陋的误人子弟者,“黔之驴”似的。这学生竟然用上了“色厉内荏”一词来形容该老师,令人大感意外,喜悦非常。应该说,这是“读”的结果,也是“读”的升华!
  农村中学起始年级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速度显然比不上城市。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了一种合力,有了一种氛围,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定会深入人心,为师生所接受,并开花结果。
  (高满初,湖南桃源县九中;朱巧玲,湖南桃源县漆河镇中学)
其他文献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性、适应性运动,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任何心理过程的活动总是表现为有注意参加才能实现,它保证人能够及时地反映客观规律及其变化,使人更好地认识思考问题。运用注意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守财奴》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教学任务,提出要求,引起注意    可
众所周知,背诵对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要学习一门语言,就离不开背诵。对于背诵的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背诵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虽说现代教育已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大量地死记硬背,但是,适量的背诵还是必需的,尤其对语文这门功课而言。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背诵在这四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背诵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比喻听和说,孩子从“咿呀
就基于海量网管信息,依据其数据波动规律,对其短期频谱资源使用态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波动的短期态势分析方案.在保持网络稳定性及网络覆盖的基础上,
北宋时期的周敦颐人品高尚,学问高深,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互为表里,建立了一整套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名廉表志,爱莲取德,修己治人,追求美好情操。他爱莲,更爱廉,借助冰清玉洁的莲花,进一步表达了他的爱廉思想,《爱莲说》是周敦颐爱廉思想的真情流露。    一、“官清赢得梦魂安”    周敦颐(1017-1073),湖南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字茂叔,号濂溪。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检察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183;齐策>)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历史散文,好多选本,像<古文观止>、<古文鉴赏辞典>以及中文专业各种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了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