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一个传承文化和生产文化的地方,学校文化只有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才能真正落地,并赋予其深刻内涵,彰显其强大育人功能。我们通过“三省”教育,让学生在晨会、日记、感言等校园日常活动中感受学校文化的魅力,进而构建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学校文化 ;实践活动; 抓手; “三省教育”学校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又对师生的发展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就学校而言,学生的行为方式是组成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创建学校文化就是建立文明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要形成文明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就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最终要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完成。
可以说,孕育学校文化就是培养习惯。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最难的工作。
对于大多数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来说,要在学校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易事。除了学校要建立制度规范和指导学生的行为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和觉察自己的行为。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着“认识自己”的神谕,苏格拉底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的无知。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也是每个人一生永远的课题。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人的转向”,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觉察、反思、反省。自省是一个人自我成长、培养德行乃至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途径。
中国近代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曾经指出:“人是唯一会犯错误的动物。”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动物依赖本能生存,而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反省。当人犯错误的时候,自我反省就成为进步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省吾身”这句《论语》中的名言之所以流传千古,成为一代代人进德修身的箴言,绝不是偶然的。
“省”有反省、自省、省察、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之意。在孔子看来,人常常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因此每天都需要多次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反思。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会无意识地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怕就怕知错不改,或者明知故犯。特别是初中生,如果都能时时反省,常常回顾,就会少犯同一类的错误。
我们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把这个做法命名为“三省教育”,并以此为抓手,不间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德者,得也。”真正的道德不是外铄而成的,不是他律式的对道德法则的简单遵守,而是一个人内得于己的道德体悟,是对道德的自觉自愿的践行。而一个人只有经过反思和体悟才能有所“得”,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精神,养成真正的德行。
“三省教育”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的事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生成道德体验和道德感悟,从而逐步构建起自己的道德。让学生通过“省吾身”,实现“成小事”,“善为人”。
“三省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规范言行举止,培养良好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一、设晨会,引导学生 “三省吾身”
每天早上10分钟的“三省晨会”上,组织学生读今日“三省”内容,或背今日“三省”内容,之后,让他们对昨天的行为进行反省,讨论昨天谁没有做到“三省”,谁做到了“三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和自我表扬。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三省”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做好小事的教育,小事天天做,就不再是小事;平凡事坚持做,就成了不平凡。
这项活动就是培养学生有一个终身受益的自省自律的良好习惯。“三省”晨会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学生王龙太表达了他对“三省教育”的理解与感悟:不能自省的人难成大器 。
二、写日记,内化“三省”内容
在开展“三省教育”活动中,我们提出了人人说‘三省’,人人做‘三省’,人人写‘三省’”的要求。引导学生写“三省”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对自身的举止言行进行自省和感悟,从而达到内化、自律的目的。
2012年1月20日 初一一班××× 天气晴
今天,我们全家都去姥爷家过年。经过了“艰苦奋战”,我们终于买到了回家的车票。
已经过了发车时间为什么还不出发呢?原来,售票员正在和一位乘客争吵,原因是乘客的票买错了。最后,这位无奈的乘客在车上又买了一张。车子开动了,此时距离发车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我想我们的“乘车三省”应该贴到交通车厢里。其实,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同情和帮助,多一些宽容和包涵,少一些争执和排斥。
2007年9月8日 初二三班×××天气 晴
今天下午,我和舅舅出去玩,每走一个地方都能看见清洁工在打扫大街,因为有的行人乱扔垃圾,雪糕棒,奶瓶,矿泉水瓶,卫生纸,烟头等等,特别是小吃区,满地都是垃圾,散发着一股怪味。
做“三省”不应只是对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对大人,对所有的人。
2009年4月27日 初三三班×××天气 晴
今天,我从餐厅出来的时候,见地上有一团纸,我顺势踢了一脚,这时一个女生跑过来,顺手捡起,扔到垃圾车里。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同样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我为什么不能主动捡脏物呢?
日记中的感悟就是学生受到的最有效的教育,这是自我教育,是内化于心的教育,是内化于心的学校文化。对学生而言,真正的学校文化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
三、写感言,形成“三省”文化
在“三省教育”活动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让学生写一次“三省感言”,就是把自己的所作、所想、所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孝敬父母最简单的方法是做好人,做好事,不让他们操心。” “向脏物弯腰的人,一旦挺起胸来,将顶天立地。” “不费劲就拿到别人的东西,是一门艺术,但会这门艺术的人是会受到惩罚的。”“坏习惯比无知更可怕。”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为了营造浓厚的 “三省教育”氛围,学校把筛选出的感言及其学生的照片做成精美的条幅挂到墙上,我们把它称之为“名人名言”。除了学生的感言以外,还有很多教师和校长的感言,已挂满了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楼道。
已经形成了浓厚的“三省教育”文化氛围,师生在这个氛围里享受着和谐与文明。学生在校园里,看到的是“三省”,听到的是“三省”,谈论的是“三省”,自己做的自然就是“三省”了。
四、编词曲,唱响“三省”主旋律
在“三省教育”活动中,学校不仅让学生说“三省”, 做“三省”,悟“三省”,写“三省”,而且还要让学生唱“三省”。由学校音乐教师作词谱曲,编写“三省”之歌。歌词如下:
靠近阳光就会感到温暖,推开了窗就会看到蓝天。播下一粒种子就会收获希望,有一个好习惯会成就明天。啊,每日三省!啊,每日三省!你使我懂得了敬老尊师,学会了为人处事。你使我规范了言行举止,树立了优良品行……你是我远航时前方的灯塔,照亮了我的航程。你使我养成了好习惯,伴随我成长,引导我前行。
三省之歌作为学校文化的亮点,那优美的旋律每天都在校园里此起彼伏,不断回荡在学生心中,让他们在嘹亮的歌声中享受“三省”,品味“三省”、升华“三省”。
五、树典型,增强“三省”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扩大“三省”教育影响,我们每学期都要召开“三省”总结表彰大会,设立了“三省优秀生”,“行为习惯进步奖”,“助人为乐奖”,“拾金不昧奖”,“热爱劳动奖”等奖项。颁奖会上,给受奖学生的家长佩戴红花,并与其孩子合影留念,将照片装入精美的镜框发给受奖的学生,作为他们成长与进步见证。学校给受到特别奖的学生致颁奖词。
下面是我们写给获得拾金不昧奖的同学的颁奖词:
同学:
从学会说话起,父母就给你说:“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从戴红领巾时起,老师就教你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在书本中,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你心灵中震撼;在影视里,众人慷慨解囊,排忧解难的场面使你激动得泪水涟涟。你听话,你学习,你认知,你自勉。为爷爷奶奶让座,给叔叔阿姨推车,曾使你心花怒放。偶尔,你眼前出现了谁遗失的纸币、物品,你及时捡回送还失主,大家赞美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而你感到这很“自然”。这就是你,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少年!
给受奖学生及其家长拍照合影,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学校宣传栏内展出,在校广播站连续播,让同学们学有标兵,赶有榜样。在榜样的带动下,“三省教育”荡涤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陶冶着每一位学生的情操,规范着每一位学生的行为。
六、走出去,扩大“三省”成果
当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做好“三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到社会上做好“三省”。每学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做一次 “三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打着校旗,唱着校歌,手提垃圾袋,身披“三省”彩带,在集市上,马路边,公园里捡垃圾,擦洗护栏,散发”三省教育”宣传单。通过实践活动让社会了解“三省”,让 “三省”走向社会,大大深化了学生“三省吾身”,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省教育”的开展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教学楼到办公室,再到操场,看不到一点纸屑、塑料袋、烟头等垃圾。无论是在教室或是寝室,学生没有丢过一分钱或一件物品。
相反,拾金不昧的事例层出不穷,有的学生捡到手表和钱等,都及时交给了学校。上课前校园有学生在散步聊天,有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有学生在打扫清洁区。教室里的学生或读书或交流,无打闹喧哗。
更可喜的是学生养成了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的良好风尚。没有了家长为孩子给父母顶嘴找老师诉苦,校园里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老师好”“老师再见”“老师我来帮您”。特别是课堂上,老师边讲课边维持纪律的现象已被学生读书的声音、交流的声音、抢答的声音、展示的声音彻底替代了。
事实上,做“三省教育”就是解决问题,规范行为,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开展“三省”,如“餐厅三省”、“寝室三省”、“家庭三省”、“公交三省”、“旅游三省”,等等。在开展“三省教育”活动中虽然不谈成绩,不谈升学,但是优秀的升学成绩却悄然而至。学校由本地区倒数第一的升学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升不上学的学生突变成了一个较小的一位数。
“三省教育”的实施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正是创建校园文化力求实现的目标。创建校园文化,重在找准抓手,把创建文化转化成具体的活动,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如此最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实践证明,“三省教育”是孕育校园文化的得力抓手。
【关键词】学校文化 ;实践活动; 抓手; “三省教育”学校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又对师生的发展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就学校而言,学生的行为方式是组成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创建学校文化就是建立文明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要形成文明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就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最终要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完成。
可以说,孕育学校文化就是培养习惯。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最难的工作。
对于大多数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来说,要在学校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易事。除了学校要建立制度规范和指导学生的行为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和觉察自己的行为。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着“认识自己”的神谕,苏格拉底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的无知。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也是每个人一生永远的课题。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人的转向”,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觉察、反思、反省。自省是一个人自我成长、培养德行乃至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途径。
中国近代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曾经指出:“人是唯一会犯错误的动物。”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动物依赖本能生存,而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反省。当人犯错误的时候,自我反省就成为进步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省吾身”这句《论语》中的名言之所以流传千古,成为一代代人进德修身的箴言,绝不是偶然的。
“省”有反省、自省、省察、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之意。在孔子看来,人常常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因此每天都需要多次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反思。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会无意识地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怕就怕知错不改,或者明知故犯。特别是初中生,如果都能时时反省,常常回顾,就会少犯同一类的错误。
我们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把这个做法命名为“三省教育”,并以此为抓手,不间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德者,得也。”真正的道德不是外铄而成的,不是他律式的对道德法则的简单遵守,而是一个人内得于己的道德体悟,是对道德的自觉自愿的践行。而一个人只有经过反思和体悟才能有所“得”,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精神,养成真正的德行。
“三省教育”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的事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生成道德体验和道德感悟,从而逐步构建起自己的道德。让学生通过“省吾身”,实现“成小事”,“善为人”。
“三省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规范言行举止,培养良好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一、设晨会,引导学生 “三省吾身”
每天早上10分钟的“三省晨会”上,组织学生读今日“三省”内容,或背今日“三省”内容,之后,让他们对昨天的行为进行反省,讨论昨天谁没有做到“三省”,谁做到了“三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和自我表扬。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三省”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做好小事的教育,小事天天做,就不再是小事;平凡事坚持做,就成了不平凡。
这项活动就是培养学生有一个终身受益的自省自律的良好习惯。“三省”晨会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学生王龙太表达了他对“三省教育”的理解与感悟:不能自省的人难成大器 。
二、写日记,内化“三省”内容
在开展“三省教育”活动中,我们提出了人人说‘三省’,人人做‘三省’,人人写‘三省’”的要求。引导学生写“三省”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对自身的举止言行进行自省和感悟,从而达到内化、自律的目的。
2012年1月20日 初一一班××× 天气晴
今天,我们全家都去姥爷家过年。经过了“艰苦奋战”,我们终于买到了回家的车票。
已经过了发车时间为什么还不出发呢?原来,售票员正在和一位乘客争吵,原因是乘客的票买错了。最后,这位无奈的乘客在车上又买了一张。车子开动了,此时距离发车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我想我们的“乘车三省”应该贴到交通车厢里。其实,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同情和帮助,多一些宽容和包涵,少一些争执和排斥。
2007年9月8日 初二三班×××天气 晴
今天下午,我和舅舅出去玩,每走一个地方都能看见清洁工在打扫大街,因为有的行人乱扔垃圾,雪糕棒,奶瓶,矿泉水瓶,卫生纸,烟头等等,特别是小吃区,满地都是垃圾,散发着一股怪味。
做“三省”不应只是对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对大人,对所有的人。
2009年4月27日 初三三班×××天气 晴
今天,我从餐厅出来的时候,见地上有一团纸,我顺势踢了一脚,这时一个女生跑过来,顺手捡起,扔到垃圾车里。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同样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我为什么不能主动捡脏物呢?
日记中的感悟就是学生受到的最有效的教育,这是自我教育,是内化于心的教育,是内化于心的学校文化。对学生而言,真正的学校文化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
三、写感言,形成“三省”文化
在“三省教育”活动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让学生写一次“三省感言”,就是把自己的所作、所想、所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孝敬父母最简单的方法是做好人,做好事,不让他们操心。” “向脏物弯腰的人,一旦挺起胸来,将顶天立地。” “不费劲就拿到别人的东西,是一门艺术,但会这门艺术的人是会受到惩罚的。”“坏习惯比无知更可怕。”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为了营造浓厚的 “三省教育”氛围,学校把筛选出的感言及其学生的照片做成精美的条幅挂到墙上,我们把它称之为“名人名言”。除了学生的感言以外,还有很多教师和校长的感言,已挂满了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楼道。
已经形成了浓厚的“三省教育”文化氛围,师生在这个氛围里享受着和谐与文明。学生在校园里,看到的是“三省”,听到的是“三省”,谈论的是“三省”,自己做的自然就是“三省”了。
四、编词曲,唱响“三省”主旋律
在“三省教育”活动中,学校不仅让学生说“三省”, 做“三省”,悟“三省”,写“三省”,而且还要让学生唱“三省”。由学校音乐教师作词谱曲,编写“三省”之歌。歌词如下:
靠近阳光就会感到温暖,推开了窗就会看到蓝天。播下一粒种子就会收获希望,有一个好习惯会成就明天。啊,每日三省!啊,每日三省!你使我懂得了敬老尊师,学会了为人处事。你使我规范了言行举止,树立了优良品行……你是我远航时前方的灯塔,照亮了我的航程。你使我养成了好习惯,伴随我成长,引导我前行。
三省之歌作为学校文化的亮点,那优美的旋律每天都在校园里此起彼伏,不断回荡在学生心中,让他们在嘹亮的歌声中享受“三省”,品味“三省”、升华“三省”。
五、树典型,增强“三省”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扩大“三省”教育影响,我们每学期都要召开“三省”总结表彰大会,设立了“三省优秀生”,“行为习惯进步奖”,“助人为乐奖”,“拾金不昧奖”,“热爱劳动奖”等奖项。颁奖会上,给受奖学生的家长佩戴红花,并与其孩子合影留念,将照片装入精美的镜框发给受奖的学生,作为他们成长与进步见证。学校给受到特别奖的学生致颁奖词。
下面是我们写给获得拾金不昧奖的同学的颁奖词:
同学:
从学会说话起,父母就给你说:“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从戴红领巾时起,老师就教你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在书本中,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你心灵中震撼;在影视里,众人慷慨解囊,排忧解难的场面使你激动得泪水涟涟。你听话,你学习,你认知,你自勉。为爷爷奶奶让座,给叔叔阿姨推车,曾使你心花怒放。偶尔,你眼前出现了谁遗失的纸币、物品,你及时捡回送还失主,大家赞美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而你感到这很“自然”。这就是你,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少年!
给受奖学生及其家长拍照合影,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学校宣传栏内展出,在校广播站连续播,让同学们学有标兵,赶有榜样。在榜样的带动下,“三省教育”荡涤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陶冶着每一位学生的情操,规范着每一位学生的行为。
六、走出去,扩大“三省”成果
当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做好“三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到社会上做好“三省”。每学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做一次 “三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打着校旗,唱着校歌,手提垃圾袋,身披“三省”彩带,在集市上,马路边,公园里捡垃圾,擦洗护栏,散发”三省教育”宣传单。通过实践活动让社会了解“三省”,让 “三省”走向社会,大大深化了学生“三省吾身”,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省教育”的开展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教学楼到办公室,再到操场,看不到一点纸屑、塑料袋、烟头等垃圾。无论是在教室或是寝室,学生没有丢过一分钱或一件物品。
相反,拾金不昧的事例层出不穷,有的学生捡到手表和钱等,都及时交给了学校。上课前校园有学生在散步聊天,有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有学生在打扫清洁区。教室里的学生或读书或交流,无打闹喧哗。
更可喜的是学生养成了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的良好风尚。没有了家长为孩子给父母顶嘴找老师诉苦,校园里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老师好”“老师再见”“老师我来帮您”。特别是课堂上,老师边讲课边维持纪律的现象已被学生读书的声音、交流的声音、抢答的声音、展示的声音彻底替代了。
事实上,做“三省教育”就是解决问题,规范行为,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开展“三省”,如“餐厅三省”、“寝室三省”、“家庭三省”、“公交三省”、“旅游三省”,等等。在开展“三省教育”活动中虽然不谈成绩,不谈升学,但是优秀的升学成绩却悄然而至。学校由本地区倒数第一的升学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升不上学的学生突变成了一个较小的一位数。
“三省教育”的实施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正是创建校园文化力求实现的目标。创建校园文化,重在找准抓手,把创建文化转化成具体的活动,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如此最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实践证明,“三省教育”是孕育校园文化的得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