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将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是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开发、建设和运用,努力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是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是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一、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影响。“网络所产生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变革,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使社会产生一种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之上的网络文化,进而使整个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不同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它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经济为支撑,以网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体”,而且其影响力业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时代的到来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网络这一信息传递和交流平台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和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
互联网上具有海量的信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几乎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相关内容。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从娱乐、交往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过去,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书本和老师,而在在网络时代,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比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要方便快捷得多。因此,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要渠道,上网也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交流平台纷纷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关注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在当今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到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从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到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无不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
网络在满足大学生学习要求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首先,互联网上所包含的人类优秀文化,既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也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重要的精神食粮;其次,网络上的各种交流互动平台,如校园BBS、腾讯QQ、电子邮件以及各种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都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满足了大学生的交往需要;再次,网络上的各种视频、音频资源以及网络游戏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充分享受网络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做到劳逸结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承载和传播先进文化,也藏匿和倾倒各种垃圾信息;既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可能将其引入歧途,致使其消极沉沦、荒废学业。网络上的各种淫秽、色情、暴力、凶杀以及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迷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是这样凭借自身优势建立其网络话语霸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严重的冲击,造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和社会主义信念淡化。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必要条件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互联网上,网民无需登记,完全匿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持不同政治观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的人们都可以平等自由的交流;没有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一切都使得网络难以控制,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森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广阔的信息环境中,没有一个机构或部门能够支配或控制信息流向。”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汇集并发布信息的大众传媒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得到长足、迅猛发展。很多时候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大众传媒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对于身在校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则更多地依赖于大众传媒。” 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在当今时代,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互联网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一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开发和建设,通过网络时刻关注和掌握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大学生思想活跃,网络技术娴熟,喜欢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发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有的喜欢在网上发帖、跟帖、转帖,有的喜欢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交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深入到网络空间,一方面,及时收集大学生在网上的各种言论、观点、态度、行为等信息,并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主动与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从中捕捉到一些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疑虑和困惑。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食粮;网络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实现教育双方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一)互联网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书刊、网络课程以及各种学术报告和讲座的影音资料等等。这些资源既可以充分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并加强了与其他高校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网络,这既加快了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有效地促进了各高校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也都蕴含着各种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些教育资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这些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的个人主页或者博客上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网络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它可以在瞬间将信息传递给接收方。特别是当前手机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更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大学生发布最新的政治舆论动态以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各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最新进展情况,从而有效消除各种疑虑和谣言,确保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三)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网络载体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只要具备了上网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施,就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四)网络可以实现教育双方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网络载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和个人身份的隐匿性。这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展开平等对话和交流,促使大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毫无顾虑地表达出来,以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其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有助于吸引大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无形之中受到启迪和感化,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弱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生动形象,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增加了教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委托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8B-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辅导员)
注释:
王文宏.网络文化多棱镜—奇异的赛博空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美]T.R.莫里森.远距离教育的未来.海燕译.国外社会科学.1989(11).
丁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河南社会科学.2009(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开发、建设和运用,努力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是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是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一、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影响。“网络所产生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变革,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使社会产生一种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之上的网络文化,进而使整个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不同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它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经济为支撑,以网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体”,而且其影响力业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时代的到来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网络这一信息传递和交流平台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和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
互联网上具有海量的信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几乎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相关内容。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从娱乐、交往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过去,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书本和老师,而在在网络时代,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比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要方便快捷得多。因此,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要渠道,上网也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交流平台纷纷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关注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在当今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到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从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到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无不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
网络在满足大学生学习要求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首先,互联网上所包含的人类优秀文化,既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也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重要的精神食粮;其次,网络上的各种交流互动平台,如校园BBS、腾讯QQ、电子邮件以及各种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都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满足了大学生的交往需要;再次,网络上的各种视频、音频资源以及网络游戏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充分享受网络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做到劳逸结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承载和传播先进文化,也藏匿和倾倒各种垃圾信息;既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可能将其引入歧途,致使其消极沉沦、荒废学业。网络上的各种淫秽、色情、暴力、凶杀以及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迷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是这样凭借自身优势建立其网络话语霸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严重的冲击,造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和社会主义信念淡化。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必要条件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互联网上,网民无需登记,完全匿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持不同政治观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的人们都可以平等自由的交流;没有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一切都使得网络难以控制,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森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广阔的信息环境中,没有一个机构或部门能够支配或控制信息流向。”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汇集并发布信息的大众传媒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得到长足、迅猛发展。很多时候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大众传媒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对于身在校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则更多地依赖于大众传媒。” 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在当今时代,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互联网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一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开发和建设,通过网络时刻关注和掌握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大学生思想活跃,网络技术娴熟,喜欢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发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有的喜欢在网上发帖、跟帖、转帖,有的喜欢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交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深入到网络空间,一方面,及时收集大学生在网上的各种言论、观点、态度、行为等信息,并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主动与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从中捕捉到一些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疑虑和困惑。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食粮;网络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实现教育双方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一)互联网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书刊、网络课程以及各种学术报告和讲座的影音资料等等。这些资源既可以充分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并加强了与其他高校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网络,这既加快了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有效地促进了各高校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也都蕴含着各种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些教育资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这些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的个人主页或者博客上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网络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它可以在瞬间将信息传递给接收方。特别是当前手机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更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大学生发布最新的政治舆论动态以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各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最新进展情况,从而有效消除各种疑虑和谣言,确保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三)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网络载体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只要具备了上网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施,就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四)网络可以实现教育双方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网络载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和个人身份的隐匿性。这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展开平等对话和交流,促使大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毫无顾虑地表达出来,以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其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有助于吸引大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无形之中受到启迪和感化,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弱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生动形象,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增加了教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委托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8B-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辅导员)
注释:
王文宏.网络文化多棱镜—奇异的赛博空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美]T.R.莫里森.远距离教育的未来.海燕译.国外社会科学.1989(11).
丁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河南社会科学.2009(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