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带给阅读者的5个好处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不只是在学校,而是需要终身学习。学习是学生摆脱贫穷、找到一份好工作、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的手段。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这其中有不小的挑战。
  首先,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困难各不相同,有的需要基本的语音学习,有的则存在理解和流畅性的问题,有的已经落后数年之久。除此之外,有一些学生的阅读量在平均水平线之下,甚至一些学生有学习的深度障碍。学生的需求几乎各不相同,即使是最好的教师也难以一一解决。
  其次,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帮助,学生需要深思熟虑,强化技能,并在合适的水平上练习,这对于一个班额超过20人的集体来讲,是难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
  再次,有些学生阅读的历史就是失败的历史,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他们觉得学习没有意思,或者根本不知道读一本书的价值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辍学的原因。
  次之,有些学生已经落后于别人2年、3年甚至4年了,想要达到平均水平已经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有一个巨大的知识背景的差距需要克服。
  那我们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呢?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20多年来,美国的很多学校一直研究如何精心设计技术来帮助学生战胜阅读和数学中的困难,一些学校在此方面取得了成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复制这种成功并使其规模化。
  以下五个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阅读困难的学生。
  自适应技术
  典型的如初中或者高中的英语课,学生需求各不相同,教师很难教好15个不同水平层次的人,他们只能针对中等水平的人教学,而每个人都想做到最好,怎么办呢?
  自适应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软件可以不断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时回应学生的进步,提供教学和实践的最佳指导。如一个九年级的学生读到关于1812年战争的历史时,自适应技术会给他一篇相应的文章,为他的阅读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使他能够成功。如果一个学生难以张口发言,电脑也会识别他,并提供教学和指导,直到该学生掌握技能为止。
  技术擅长促进反复训练
  每个人都受益于有针对性的反复训练,如一个高尔夫球员可以一次次地练习击球,直到熟练为止。学生学习阅读也需要反复实践,在教室里纠结于学习阅读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教师没有时间来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实践演练,而智能技术在这方面得心应手。这在于它的适应性,它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儿,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它知道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技术可以随时随地
  我们的生活中技术无处不在,它为学生创造了课堂之外的学习机会。旧时的学习,受限于教室的四壁,以及有限的课堂时间,时空限制很死。而现在,技术允许更多的教室与家庭之间的无缝对接,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无缝对接,它创造出协同教育的机会。此外,虚拟学习也会让学生感到自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的费用昂贵、网络安全等,但我们正在接近这样一个时代: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套设备,学习都装在口袋中。
  技术强在收集和处理数据
  人类的大脑是非常强大和成熟的,但它在某些方面也有欠缺,如数据的采集、加工等方面。利用技术,按一下按钮,就可以看到曾经在学习中挣扎的学生是如何日益进步的,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创建个性化的学习规划。
  在今天的课堂上,只需花少许的时间,计算机就可以迅速评估学生的技能,然后组织数据,提供针对教师、家长、学生专门定制的信息。可以想象有一天,学生将使用专门的电子阅读设备来监视眼球的转动,从而评估他们在阅读时的流畅性和适应性。
  技术的激励作用
  几乎任何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失败的学生,最大的动力来自成功的激励。你可能已经看到了耐克就是这样做的,每次出去慢跑,都会在智能手机中进行监督和存储,运动员可以看到过去的一年中跑多少里程,他们的个人最好成绩是多少,每周的平均速度等,这是非常激励人的。
  在帮助人阅读方面,技术可以做类似的工作,它可以处理数据,哪怕是细微的改善都能体现,对于在学校中从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学生来讲,看到阅读水平的提高,得到的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激励。
  教与学都来自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许并不关注周围的电脑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他们记住的只是教师启发了他们,没有放弃他们。
  我们需要让电脑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好,就像士兵们在战斗中穿着精良的装甲,运动员在游泳池中使用更专业的服装减少阻力,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战胜更多的困难。
  不要去听“我没有用电脑,也一样教得好”这样的论调,这些人就像没有穿上最好的盔甲就去上战场一样。
  我们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技术在教育中该不该存在,而是如何使用技术。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好处所在——
  · 支持科学地学习
  · 帮助我们教学生阅读
  · 帮助我们教学生识字
  如果能回答好如何应用技术的问题,技术的好处就已经使学生受益了,我们还担心他们不能进步吗?
  本文译自:
  http://www.ascd.org/publications/educational-leadership/mar12/vol69/num06/Five-Reasons-Readers-Need-Technology.aspx
  (译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华富中学)
其他文献
本学期,王继华老师采用Scratch开展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实验,采用他们提出的“为创作而教”的模型进行教学。“为创作而教”的教学模型中包括5个过程,即:提出创作主题→范例研习→模仿设计→自由创作→分享交流。王老师已经尝试引导学生运用Scratch软件创作了一些简单的作品,如火柴人游泳、舞蹈表演等。本课例教学的内容是用Scratch软件创作乒乓球游戏,体现“为创作而教”模型中的前三个阶段。  第
中国人自己编写文学史的历史,到现在至少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迄今为止,相关的文学史著作不止上千部。但是人们还是在不断地推出新著。何以如此?我想原因不外有两个,第一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发展本身就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值得后人不断地总结梳理;第二是希望通过史的描述,让人们更好地把握和学习中国文学,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一部优秀的文学史著作,往往成为一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或一个时期古典文学研究
网络教研以其跨越时空的优势提高了区域教研的效率,弥补了实地教研带来的交通不便、时间短暂等不足,并给教师提供了话语权,让他们都有机会与外校教师交流。但有些地区的网络教研仍停留在个人教学心得的畅谈层次,研讨的主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组织形式也较为松散,不利于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产生更高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对区域专题教研的理解    区域专题研究是以区域中相应年级的所有教师为参与主体,以本学科中的重
一次课堂练习,教师需要多长时间了解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每道题的正确率?答案是:练习结束的瞬间。这就是平板电脑课堂教学的神奇之处。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如果想了解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有很多办法,比如让学生举手、请每位学生汇报、请小组长统计汇报等。但这些办法,都无法实现瞬间、清晰地呈现答题情况和每道题的正确率,更无法留下每位学生的答题痕迹。  2013年10月24日~25日,由本刊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教师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中心小学利用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开发的游戏化学习社区“学习村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案例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评价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一系列教学过程极大地提升了游戏化学习社区的学习作用,也促使更多的研究者思考是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游戏本身的设计上呢,还是应该放在游戏与学习的结合上。从本文来看,我个人觉得后者更重要,研究者确实不能孤立地考虑游戏,
无线网络覆盖的校园环境,学生每人一台触摸屏式的电子课本,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有幸,我亲自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变革。过去,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师电脑演示课件这种学习方式情有独钟,都渴求亲自动手,但课堂中一般只是教师展示或学生排队操作课件,费时且参与率低。2007年,小笔记本电脑进入课堂后,孩子们人手一机通过笔记本电脑进行学习。这一变化给我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孩子们开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  在低年级语文教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本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对实现教育的普及与公平、实施终身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乃至教育国际化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体系,也把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3章的内容。学生学会预防传染病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能力。学生对传染病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传染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获取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艾滋病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教材单列出这部分内容,以便在青少年中强化教育。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
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曾出现了海上画派、金陵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等五大画派,这些画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的繁荣,全国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画派,比如关东画派、敦煌画派、漓江画派、黄山画派、冰雪画派、巴蜀画派、沂蒙画派等。在陕西,继长安画派之后出现了黄土画派,黄土画派自诞生以来,就遭到多方面的质疑甚至攻击,褒贬不一。一个画派能不能站得住,能不能被世人所认可,有没有生命力,首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在获取信息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是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三种类型之一。本课通过引入《象棋与麦粒》的故事,阐述了用编程实现信息加工的主要过程。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同时也为学习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算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