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3章的内容。学生学会预防传染病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能力。学生对传染病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传染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获取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艾滋病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教材单列出这部分内容,以便在青少年中强化教育。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双重效果,共同对抗艾滋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调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视频等各种信息素材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染病预防措施,艾滋病的有关知识。
难点:传染病预防措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常见的传染病和艾滋病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发新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1)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的血吸虫病的中间寄主钉螺被消灭后,血吸虫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钉螺是血吸虫病流行的________。
(2)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3)资料分析:合肥自2004年12月20日~2005年1月28日,已有8人死亡、7人隔离、49人治愈、61个“新型C群流行性脑膜炎病例”。1896年后我国经历过三次流脑病毒大爆发,之后由于流脑疫苗的广泛接种,再没有过大流行。
流脑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危害大,儿童是该病的易感人群,尤其是6个月至15岁的儿童。预防流脑必须及时接种流脑疫苗,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青少年要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①你能说出流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
②如何预防流脑?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一方面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体验合作,探究新知
1.感悟体验,获取新知
师:当教室里有一个人患了流行性感冒,就会引起其他人患感冒,请问这种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和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学生讨论交流,针对自己得过的感冒(切身体会)进行讨论,找出各种预防措施和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很自然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传染病预防的理性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传染病流行时,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来预防传染病呢?
2.自主学习,知晓道理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从书本、网络等途径获取的信息。
生:我们可以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只要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师:那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学生对每种措施进行适当的分析。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信息资源,对从网络、书本等渠道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归纳,形成统一的认识,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
3.联系实际,强化认知
师:请同学们分析消灭疯狗和消灭苍蝇、蚊子各属于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消灭疯狗和消灭苍蝇、蚊子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师:禽流感流行时,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求同学们测量体温,为什么这样做?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学生对具体情况进行思考解释,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学校还做了哪些工作?各是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进行分析说明。
师:同学们在课前做了调查,说说我们当地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如何预防?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调用学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挖掘和合理应用,学生的感知就会比较深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就会比较全面、透彻。学生记忆持久,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比较牢固。
4.火眼金睛,同化认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分析其各采取了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多媒体展示8幅图片(略)。
学生交流、读图、识图,分析各幅图所代表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师:第2幅图,对小孩来说是什么措施?
学生若有分歧,教师可以让他们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图片比文字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拉近学生的认知距离,激活学生的思维,同化学生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5.分析资料,提升能力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关于我国血吸虫病人呈上升趋势的内容,这对你认识传染病的预防有什么启发?
学生仔细阅读、全面分析、讨论、交流。
教师评价与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延伸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目前在全世界流行,并让人非常害怕的传染病是什么?
生:艾滋病。
师:下面我们共同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三)关注艾滋病,共创美好生活
1.交流调查,共享资源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课前的调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了课堂资源。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2.分析视频,达成共识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什么?(2)病原体是什么?存在于人体的哪里?(3)传染源和易感人群。(4)传播途径有哪些?(5)艾滋病有什么危害?
教师播放视频:(1)什么是艾滋病;(2)艾滋病防护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上5个问题。
学生交流。不同的问题可由不同的学生回答,对于回答不完全的,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或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效地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具体、全面、深刻。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识图,说出图中所表示的传播途径。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判断力。
3.综合分析,探寻方法
师: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学生看书并结合视频讨论,分析、交流、相互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把握知识,培养能力。
4.关爱与帮助,共创美好生活
师: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或者患者,我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建造美好的明天。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略)。
师:看过这几幅图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交流展示。
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国家领导人和艾滋病人握手及其他人活动的图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艾滋病患者伸出关爱之手,不歧视他们,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拓展应用
举办一期黑板报,宣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写一篇有关艾滋病的科普文章。
(五)师生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不解和疑惑?
学生总结,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师:只要我们履行承诺,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远离艾滋病,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六、教学反思
1.每个学生都有对传染病的亲身经历,我在教学中加以巧妙地利用,唤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加以分析,使学生领悟到怎样做才能科学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2.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效地把学生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学得轻松、灵活,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中,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3.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结构。
(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实验中学)
本节课为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3章的内容。学生学会预防传染病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能力。学生对传染病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传染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获取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艾滋病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教材单列出这部分内容,以便在青少年中强化教育。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双重效果,共同对抗艾滋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调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视频等各种信息素材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染病预防措施,艾滋病的有关知识。
难点:传染病预防措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常见的传染病和艾滋病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发新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1)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的血吸虫病的中间寄主钉螺被消灭后,血吸虫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钉螺是血吸虫病流行的________。
(2)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3)资料分析:合肥自2004年12月20日~2005年1月28日,已有8人死亡、7人隔离、49人治愈、61个“新型C群流行性脑膜炎病例”。1896年后我国经历过三次流脑病毒大爆发,之后由于流脑疫苗的广泛接种,再没有过大流行。
流脑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危害大,儿童是该病的易感人群,尤其是6个月至15岁的儿童。预防流脑必须及时接种流脑疫苗,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青少年要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①你能说出流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
②如何预防流脑?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一方面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体验合作,探究新知
1.感悟体验,获取新知
师:当教室里有一个人患了流行性感冒,就会引起其他人患感冒,请问这种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和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学生讨论交流,针对自己得过的感冒(切身体会)进行讨论,找出各种预防措施和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很自然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传染病预防的理性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传染病流行时,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来预防传染病呢?
2.自主学习,知晓道理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从书本、网络等途径获取的信息。
生:我们可以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只要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师:那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学生对每种措施进行适当的分析。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信息资源,对从网络、书本等渠道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归纳,形成统一的认识,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
3.联系实际,强化认知
师:请同学们分析消灭疯狗和消灭苍蝇、蚊子各属于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消灭疯狗和消灭苍蝇、蚊子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师:禽流感流行时,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求同学们测量体温,为什么这样做?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学生对具体情况进行思考解释,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学校还做了哪些工作?各是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进行分析说明。
师:同学们在课前做了调查,说说我们当地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如何预防?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调用学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挖掘和合理应用,学生的感知就会比较深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就会比较全面、透彻。学生记忆持久,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比较牢固。
4.火眼金睛,同化认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分析其各采取了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多媒体展示8幅图片(略)。
学生交流、读图、识图,分析各幅图所代表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师:第2幅图,对小孩来说是什么措施?
学生若有分歧,教师可以让他们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图片比文字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拉近学生的认知距离,激活学生的思维,同化学生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5.分析资料,提升能力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关于我国血吸虫病人呈上升趋势的内容,这对你认识传染病的预防有什么启发?
学生仔细阅读、全面分析、讨论、交流。
教师评价与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延伸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目前在全世界流行,并让人非常害怕的传染病是什么?
生:艾滋病。
师:下面我们共同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三)关注艾滋病,共创美好生活
1.交流调查,共享资源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课前的调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了课堂资源。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2.分析视频,达成共识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什么?(2)病原体是什么?存在于人体的哪里?(3)传染源和易感人群。(4)传播途径有哪些?(5)艾滋病有什么危害?
教师播放视频:(1)什么是艾滋病;(2)艾滋病防护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上5个问题。
学生交流。不同的问题可由不同的学生回答,对于回答不完全的,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或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效地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具体、全面、深刻。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识图,说出图中所表示的传播途径。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判断力。
3.综合分析,探寻方法
师: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学生看书并结合视频讨论,分析、交流、相互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把握知识,培养能力。
4.关爱与帮助,共创美好生活
师: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或者患者,我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建造美好的明天。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略)。
师:看过这几幅图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交流展示。
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国家领导人和艾滋病人握手及其他人活动的图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艾滋病患者伸出关爱之手,不歧视他们,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拓展应用
举办一期黑板报,宣传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写一篇有关艾滋病的科普文章。
(五)师生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不解和疑惑?
学生总结,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师:只要我们履行承诺,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远离艾滋病,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六、教学反思
1.每个学生都有对传染病的亲身经历,我在教学中加以巧妙地利用,唤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加以分析,使学生领悟到怎样做才能科学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2.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效地把学生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学得轻松、灵活,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中,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3.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结构。
(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