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撷博采才能笔下生花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便学生正确地掌握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作文教学。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怕作文,他们对作文望而却步,并非不愿也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感觉没有东西可写,词汇贫乏,材料匮乏,东拼西凑。由此看来,平时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尤为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如何帮助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阅读积累
  (一)课内阅读积累 语文教材是编者与作者智慧的成果,是课内接触、积累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平时所了解到的故事,如,“拨苗助长”“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大多是通过学习课文获得的。此外,在教材中直接涉及到贤士名人的课文也很多,虽然详略各异,但是如果稍微留心,每个人物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潇洒飘逸、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不甘清闲浪费时间而勤学善思终成书圣的王羲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无不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让学生掩卷沉思。学生平时要留心积累,真正地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这是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最简便的方法。
  (二)课外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和写的关系。大量的阅读材料,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兼容。特别是文学作品,无论题材、体裁,还是内容、数量,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对生活阅历还很浅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素材来源之一。很多聪明的学生,都善于从平时的阅读中提取素材。如,2012年满分作文《我在李白的引领下》取材于诗仙李白,2013年满分作文《风雨过后》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与吴国的战争,2014年满分作文《晶莹雪寂寞林》取材地《红楼梦》,这些,仅仅是取材于阅读的成功范例中的几个代表。文学作品不但为学生提供故事和道理,多读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使用语言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同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写作方法,也为学生构思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注重生活积累
  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是火热的生活,是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生活:
  (一)经历积累 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的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参与较多,富于变化。如,学生平时从课堂到操场,从学习到同学交往,从成长的感悟到情窦初开,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当成作文素材写入文章。当然,语文教师平时还可以积极开展语文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这些活动,学生记忆牢固,再现容易,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能够达到文情并茂。
  (二)社会积累 平时学生通过读报、看电视、听新闻,可以获得—些社会热点素材。如,钓鱼岛事件,老人摔倒帮扶,食品安全,等等。对于思想逐渐成熟、认识逐渐提高、个性逐渐独立的学生来说,对这些事件和现象,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果把它们写到文章中去,不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也体现了自身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三)爱好积累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的年龄,兴趣爱好丰富而广泛。如,星光大道、篮球、足球、音乐、舞蹈等,无不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在他们关注的世界里,正在发生着的那些让他们津津乐道的趣事,他们的偶像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偶像身上的奋发上进的故事和精神,正是作文的非常好的素材。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中寻找作文素材,不但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也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爱好中发现兴趣之外的信息,获得人生的启迪。
  总之,作文的素材比比皆是。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所缺少的就是认真的思考和积累。只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广撷博采,学生作文的材料就会越来越丰富,这样学生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做到笔下生花。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改革和发展的机会。课堂教学依然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专业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忽视了课堂中的育人知识就会失去教学应有的作用,教师的职责就是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从一个侧面展示现实世界,这本身就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脱离语文知识的教育是空洞的,牵强附会的教育是不受欢迎的。即使在相关问题中,要占用较长时间也是不可能的。因而,
期刊
我是一个有26年教龄的乡村初中语文教师,26年的教学生涯,我送走了数千名学生,送走了九千多个昼夜,更送走了我的青春年华。今天,我想把我26年教学生涯中的苦与乐,与我的朋友们分享。但我不是“名师”,也不是“新秀”,我从事的是平平凡凡的工作,过的是普普通通的生活——一个山区教师的生活:清贫而不感到空虚,奉献但不求报答,身处尘世却又超然于物外。我热爱山区教师这份工作,就像热爱我的生命——用凝重的感情,用
期刊
在规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除审题立意外,事例论据的选择与处理也是决定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事例论据的选择上,学生的普遍问题:一是因为平时的阅读面太窄,积累的素材太少,难以找到典型事例去论证观点,只好随便找一个能扯得上关系的凑数;二是所选事例虽然能论证观点,却又处理不好事例的详略取舍;三是事例处理没有问题,便是对中心论点、分论点处理不当。下面,就一次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这次
期刊
一、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  预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新课文的预习,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对问题进行了探究。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通过预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要解决的问题等。通过预习,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标记,在课堂教学时重点解决。例如,在让学
期刊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文字的能力,同时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的情感,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对语文课堂“有效设计和实施”的看法。  一、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学生能力相当的教育,让语文课堂“慢”下来  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学生能力相当的教育,一篇课文,特别是名篇,其内涵十分丰富,教师不可能
期刊
刚刚教授完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琵琶行》,读到那句“四弦一声如裂帛”,心里颇有感慨。因为我钟爱的一个服装品牌就叫“裂帛”,于是想对“裂帛”一词做一点小分析。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女的第二次琵琶演奏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在乐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进入最高潮之后,乐曲结束,就像撕裂绢帛一般干脆利落,只留下意犹未尽的听众还沉浸其中,“东船西舫悄无言”。“裂帛”声我也没听到过
期刊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要求教师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呢?  一、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要重视教师理
期刊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文本,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突出学生的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感悟、分析、对话等,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把握阅读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落实新课标、实施有效的语文阅
期刊
桃李芳菲,灼灼其华,然后才有沉甸甸的果实,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只有在春花烂漫、万紫千红之后,才会有青春的、充实的、不事张扬的果实。虽然开花过程是华彩的,但它最后都要回归生命的精华——“秋实”。开花结果如此,而语文教学更须返璞归真,回归本真。  报纸上有这样一首诗《一碗油盐饭》:  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
期刊
一、“亮”出效率  运用多媒体,可以在加大课堂容量,让课堂充实起来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的目的。教师可省下大量的板书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上。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更羸是怎样一步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时,把“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高处飞”“伤口裂开”“掉了下来”这一推理过程直接用投影显示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