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当代的生态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尝试探索解决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人们对当今科学技术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先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对其科学技术观进行深入分析,接着提出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发展策略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与人在实践上的辩证关系,探索的是人类生存及其发展的问题[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入完善。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类必须由工业文明的机械主义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迈步。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生态问题指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生态认知的偏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探究,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生态观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包括自然生态观与社会生态观两方面。
1、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内容
自然生态观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基础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所持有的理性认知观念。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精神的源泉,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人与自然应当和谐[2]。
2、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生产及因此产生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三方面是同一活动的“三个因素”,是同时存在并起作用的[3]。人自身生产是双重的:一方面是通过物质消费使人之体力与智力得到恢复的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指生产下一代生命的需要。而物质资料生产同人类自身生产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自工业革命实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度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开始遭受巨大破坏,空气污染、水质变化,这一系列问题开始引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为解决人们的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路[4]。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持有以下一系列观点:
1、科学技术是剥削自然资源的工具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伊斯曾经说过:“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诠释莱伊斯的这个观点。在远古时期,人类利用石器狩猎、砍树、切割兽肉,这是最早出现的技术产品。随后诞生了冶金技术,为人类开挖煤矿、耕种土地提供了工具。在农业社会中,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到了工业社会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娱乐和消费活动,这些活动以破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开始使自然界走入一场“噩梦”中。
2、科学技术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资产阶级眼中,生产商品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他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大生产、占据市场,当他们将科学技术“物尽其用”的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滥用科学技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谋取最大化的利润,而在资本家的严重,利润是没有上限的[5]。
3、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
科学技术的滥用不仅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剥削与污染,而且还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异化。
三、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的策略
生态马克思主义猛烈抨击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但是他们同时又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生态危机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即认为科学技术没有“原罪”性质,也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就停止发展科学技术。要想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中间技术
生态马克思主义强烈批判大规模的、高度集中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生“异化”,不利于人类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发展更有利于发挥人类智慧的中间技术,其具有规模小、分散化的基本特征[6]。
其一,发展小规模技术。这种技术由本·阿格尔提出。他认为生态危机之所以发生,与人类选择利用的技术规模密切相关。要想有效解决生态问题,就要用小规模的技术去代替大规模的技术。
其二,发展分散化技术。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分散化技术是针对技术官僚而言的,所谓技术官僚,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且在政府部门中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他们拥有教授或专家的荣誉身份,而且还有官僚作风与权威。分散化技术在生产领域表现出生产过程的非官僚化,应用、发展这种技术不为获得一些特殊荣誉,而是要反对集中的、大型的生产,反对官僚主义式的管理方式,从而真正着眼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7]。
(二)软技术
生态马克思主义强烈反对控制人类思想、污染生态环境的核能技术,要求发展那种能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软技术”,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一,发展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再生能源是针对不能再生能源而言的。所谓不能再生能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界的岩石、矿物、石油、煤炭、天然气等[8]。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想全面开展生态运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技术,而再生能源技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其二,发展洁净技术。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洁净技术,是指那些能够生产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技术。在洁净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中,使用不同的高纯介质,可以有效控制微量杂质[9],从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核技术、军事技术等都不属于洁净技术。
参考文献:
[1]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
[2]李伟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析[D].2007
[3]刘爽.略论生态马克思主义[D].2007
[4]刘仁胜.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2004
[5]孙磊.略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D].2007
[6]任暟.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J].江汉论坛,2007(7)
[7]华章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J].求索.2007(3)
[8]张慧珏.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意蕴[D].辽宁大学,2012年
[9]徐英男.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作者简介:莫莉(1992—),女,汉族,湖北赤壁市人,文学硕士,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发展策略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与人在实践上的辩证关系,探索的是人类生存及其发展的问题[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入完善。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类必须由工业文明的机械主义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迈步。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生态问题指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生态认知的偏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探究,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生态观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包括自然生态观与社会生态观两方面。
1、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内容
自然生态观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基础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所持有的理性认知观念。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精神的源泉,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人与自然应当和谐[2]。
2、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生产及因此产生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三方面是同一活动的“三个因素”,是同时存在并起作用的[3]。人自身生产是双重的:一方面是通过物质消费使人之体力与智力得到恢复的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指生产下一代生命的需要。而物质资料生产同人类自身生产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自工业革命实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度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开始遭受巨大破坏,空气污染、水质变化,这一系列问题开始引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为解决人们的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路[4]。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持有以下一系列观点:
1、科学技术是剥削自然资源的工具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伊斯曾经说过:“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诠释莱伊斯的这个观点。在远古时期,人类利用石器狩猎、砍树、切割兽肉,这是最早出现的技术产品。随后诞生了冶金技术,为人类开挖煤矿、耕种土地提供了工具。在农业社会中,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到了工业社会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娱乐和消费活动,这些活动以破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开始使自然界走入一场“噩梦”中。
2、科学技术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资产阶级眼中,生产商品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他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大生产、占据市场,当他们将科学技术“物尽其用”的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滥用科学技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谋取最大化的利润,而在资本家的严重,利润是没有上限的[5]。
3、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
科学技术的滥用不仅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剥削与污染,而且还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异化。
三、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的策略
生态马克思主义猛烈抨击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但是他们同时又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生态危机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即认为科学技术没有“原罪”性质,也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就停止发展科学技术。要想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中间技术
生态马克思主义强烈批判大规模的、高度集中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生“异化”,不利于人类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发展更有利于发挥人类智慧的中间技术,其具有规模小、分散化的基本特征[6]。
其一,发展小规模技术。这种技术由本·阿格尔提出。他认为生态危机之所以发生,与人类选择利用的技术规模密切相关。要想有效解决生态问题,就要用小规模的技术去代替大规模的技术。
其二,发展分散化技术。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分散化技术是针对技术官僚而言的,所谓技术官僚,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且在政府部门中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他们拥有教授或专家的荣誉身份,而且还有官僚作风与权威。分散化技术在生产领域表现出生产过程的非官僚化,应用、发展这种技术不为获得一些特殊荣誉,而是要反对集中的、大型的生产,反对官僚主义式的管理方式,从而真正着眼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7]。
(二)软技术
生态马克思主义强烈反对控制人类思想、污染生态环境的核能技术,要求发展那种能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软技术”,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一,发展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再生能源是针对不能再生能源而言的。所谓不能再生能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界的岩石、矿物、石油、煤炭、天然气等[8]。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想全面开展生态运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技术,而再生能源技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其二,发展洁净技术。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洁净技术,是指那些能够生产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技术。在洁净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中,使用不同的高纯介质,可以有效控制微量杂质[9],从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核技术、军事技术等都不属于洁净技术。
参考文献:
[1]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
[2]李伟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析[D].2007
[3]刘爽.略论生态马克思主义[D].2007
[4]刘仁胜.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2004
[5]孙磊.略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D].2007
[6]任暟.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J].江汉论坛,2007(7)
[7]华章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J].求索.2007(3)
[8]张慧珏.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意蕴[D].辽宁大学,2012年
[9]徐英男.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作者简介:莫莉(1992—),女,汉族,湖北赤壁市人,文学硕士,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