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化、合作化、综合化的新时期,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等跨国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构建创新型与学习型国家、增强国际教育竞争优势、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已形成“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格局,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构建“六维度”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可切实提升中外联合办学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运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化、合作化、综合化的新时期,跨国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构建创新型与学习型国家、增强国际教育竞争优势、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现状
根据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格局、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内在需求、高等教育客观现状等,我国积极探索中外联合办学等跨国高等教育形式,努力形成“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格局。截止2017年,教育部审批申核的高等教育中外联合办学本科机构47个,中外联合办学项目930个,国外合作院校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联合办学项目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计算机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且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呈现国家多元化、专业应用化、领域复杂化、趋势增长化等特征。“双校园”模式是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最常见形式,是国内高等院校和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对国内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多模块、多部分、多阶段的学历教育,以“2+2”(即国内接受教育2年,国外合作院校接受教育2年)、“3+1”或“3+2”等模式组成。通常而言,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国内阶段的学历教育主要以英语等留学国家的语言训练为主,并进行必要的基础专业课、通识课教育;国外阶段的学历教育主要是依托国外的教育资源,进行高等专业课程学习、职业技能训练等。
二、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思考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群体,其在国内接受的留学预备教育将直接影响其国外学习质量;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留学阶段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语言难关大、思维意识不同、交际方式差异、饮食与环境不适、学历教育压力大等诸多困境;并将因中外文化差异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偏见感知,而觉得不受尊重、不受重视、不受认可等,极大地影响了项目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生活状态。从文化自觉角度来看,大学生长期生存于中国而形成了固定的价值观念、逻辑思维、行为习惯、生活意识与心理特征,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往往难以与其化文化氛围中的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且只有当大学生到了外国,才能真正反思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文明的高度自觉。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持续的多元过程,其能否以开放的、科学的、自主的、积极的、客观的态度适应异域文化,能否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高度文化自觉与能动的自主意识,是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完成学历教育、维持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具体状况如何?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以切实提升中外联合办学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这是提升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增强我国中外联合办学整体效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郭丽君等人提出在中外联合办学中,合作双方应不断丰富与完善办学质量保障标准,不断优化联合办学管理模式;宋鸿立认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国内准备阶段的课程设置与学习实践对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英语语言实践环节越充分、跨文化知识传递越全面,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管理能力越强,其国外学习与生活的适应力越大。陈业玮等人认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应培养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管理能力,应构建立体化的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全方位的语言环境、系统化的教学教辅支持环节、雙向互动的教学格局、多元化的语境实践。董良峰、林金辉等提出中外高校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学分配置、课程内容安排、学校行政管理的差异加大了项目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与生活压力,使其出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与学习适应问题且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文化培训等均对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产生多元影响。黑龙江科技大学李一鸣副教授等提出的“六维度”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很强的应用性。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研究可从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的概念,阐释社会个体的跨文化适应过程,通过压力应对理论、文化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与客观性的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研问卷,重点考察项目大学生的留学动机与期望、个体特质、涵化态度、社会支持、国内培养等维度,同时理清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个体特质、留学动机与期望、涵化态度、社会支持、国内培养满意度等对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基于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的体系化、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方式的系统化、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化等基本定位,构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六维度”培养模式,从强化语言训练、业务环境模拟、课程体系创新、加强国际交流、扎实专业技能和了解历史文化等六维度构建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体系,为验证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可以针对某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对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六维度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修正。
参考文献:
[1] 李一鸣,王锐,李卓妮.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以文理渗透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150-151.
作者简介:苏东辉,男,讲师,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接待干事;
张婷婷,女,黑龙江科技大学英语本科专业2014级学生;
陈艺芬,女,黑龙江科技大学英语本科专业2014级学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JG2013010500);2016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语言文化差异性的语言情景展示平台》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10219044)。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运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化、合作化、综合化的新时期,跨国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构建创新型与学习型国家、增强国际教育竞争优势、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现状
根据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格局、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内在需求、高等教育客观现状等,我国积极探索中外联合办学等跨国高等教育形式,努力形成“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格局。截止2017年,教育部审批申核的高等教育中外联合办学本科机构47个,中外联合办学项目930个,国外合作院校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联合办学项目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计算机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且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呈现国家多元化、专业应用化、领域复杂化、趋势增长化等特征。“双校园”模式是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最常见形式,是国内高等院校和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对国内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多模块、多部分、多阶段的学历教育,以“2+2”(即国内接受教育2年,国外合作院校接受教育2年)、“3+1”或“3+2”等模式组成。通常而言,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国内阶段的学历教育主要以英语等留学国家的语言训练为主,并进行必要的基础专业课、通识课教育;国外阶段的学历教育主要是依托国外的教育资源,进行高等专业课程学习、职业技能训练等。
二、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思考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群体,其在国内接受的留学预备教育将直接影响其国外学习质量;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留学阶段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语言难关大、思维意识不同、交际方式差异、饮食与环境不适、学历教育压力大等诸多困境;并将因中外文化差异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偏见感知,而觉得不受尊重、不受重视、不受认可等,极大地影响了项目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生活状态。从文化自觉角度来看,大学生长期生存于中国而形成了固定的价值观念、逻辑思维、行为习惯、生活意识与心理特征,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往往难以与其化文化氛围中的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且只有当大学生到了外国,才能真正反思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文明的高度自觉。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持续的多元过程,其能否以开放的、科学的、自主的、积极的、客观的态度适应异域文化,能否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高度文化自觉与能动的自主意识,是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完成学历教育、维持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具体状况如何?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以切实提升中外联合办学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这是提升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增强我国中外联合办学整体效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郭丽君等人提出在中外联合办学中,合作双方应不断丰富与完善办学质量保障标准,不断优化联合办学管理模式;宋鸿立认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国内准备阶段的课程设置与学习实践对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英语语言实践环节越充分、跨文化知识传递越全面,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管理能力越强,其国外学习与生活的适应力越大。陈业玮等人认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应培养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管理能力,应构建立体化的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全方位的语言环境、系统化的教学教辅支持环节、雙向互动的教学格局、多元化的语境实践。董良峰、林金辉等提出中外高校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学分配置、课程内容安排、学校行政管理的差异加大了项目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与生活压力,使其出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与学习适应问题且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文化培训等均对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产生多元影响。黑龙江科技大学李一鸣副教授等提出的“六维度”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很强的应用性。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研究可从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的概念,阐释社会个体的跨文化适应过程,通过压力应对理论、文化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与客观性的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研问卷,重点考察项目大学生的留学动机与期望、个体特质、涵化态度、社会支持、国内培养等维度,同时理清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个体特质、留学动机与期望、涵化态度、社会支持、国内培养满意度等对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基于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的体系化、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方式的系统化、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化等基本定位,构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六维度”培养模式,从强化语言训练、业务环境模拟、课程体系创新、加强国际交流、扎实专业技能和了解历史文化等六维度构建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体系,为验证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可以针对某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对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六维度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修正。
参考文献:
[1] 李一鸣,王锐,李卓妮.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以文理渗透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150-151.
作者简介:苏东辉,男,讲师,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接待干事;
张婷婷,女,黑龙江科技大学英语本科专业2014级学生;
陈艺芬,女,黑龙江科技大学英语本科专业2014级学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JG2013010500);2016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语言文化差异性的语言情景展示平台》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1021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