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拉尼奥,这个无所皈依的边缘人,在死后成为世界文坛的新图腾。
他在墨西哥和西班牙都长期生活过,始终只持有智利护照。但他去世后却被整个西班牙语文坛定义为“最后一位拉美作家”和唯一能与“文学爆炸”相抗衡的后起之秀。
拜读波拉尼奥的《2666》,读者或许会发现,仅仅把他定义为“拉美作家”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波拉尼奥本人表示,自己这部作品是对墨西哥历史与现状以及拉美不确定未来的隐喻。但此书的关注和表现对象,绝不仅限于拉美,更休说墨西哥。波拉尼奥在书中还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欧洲(伦敦、巴黎、马德里、都灵)文学评论工作者的生存和工作环境、画家的成名之路和归宿、西班牙“失败一代”的流浪历程、纽约下层黑人记者的生存状态、布鲁克林区老美共产党员的暮年悲歌等。
塞万提斯在创作《堂吉诃德》时,曾以为自己笔下的文字不过是对骑士小说的戏仿与嘲讽,却无意中开创了诸多现代小说艺术。或许波拉尼奥在创作之初,也不过是想写一部关于拉美的隐喻。但在作者和死神的赛跑中,小说获得了更为宽广的生命内涵。而且,这本有着百科全书规模的大部头小说,实现了百科全书式的视野,更写尽人类在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20世纪,所经历的心理伤痛以及寻不到出路的怅然、放弃与坚持。
临终前,波拉尼奥出于经济考量,曾希望将这部小说分拆为五部分出版。版权继承人和出版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牺牲经济利益来成全小说的艺术魅力。这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游戏。
小说第一部分描写了四位欧洲文学评论家因喜爱和研究阿琴波尔迪结缘,他们混乱虚空的生存状态,是对都会文化人灵魂的世纪末集体展示。
第二部分名为“阿玛尔菲塔诺”,主角却是他那选择流浪的妻子劳拉。劳拉在书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见证了西班牙并不美好的真实一面,并断言“西班牙的文学之路是为野心家、投机分子和马屁精铺设的”。
第三部分的主人公是一位纽约黑人记者,他在丧母之后过着浑噩麻木的生活,因为他,读者得以了解黑人“布道者”塞阿曼和布鲁克林老共产党员琼斯。他们对世事和20世纪的诸多信仰有着精准而独到的认知。
接下来的内容如同犯罪全景图,它旨在说明在枪支泛滥、暴力盛行、没有稳定情爱和家庭关系的环境中,很难孕育出懂爱懂温柔的灵魂。其中的很多人物既是施暴者,同时也是暴力的受害人。最后一部分则是全书的归宿所在,那位隐约而又难忘的阿琴波尔迪终于在这里显露出清晰的轮廓。他本名汉斯·赖特尔,父亲是一位“一战”老兵。
阿琴波尔迪自幼流浪,后被希特勒推上“二战”战车,转战波兰、马其诺、诺曼底和苏联,经历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机缘巧合下,他读到已被纳粹从肉体上消灭的犹太裔俄罗斯作家波利斯·安斯基的莫斯科生活实录。这位作家在莫斯科的年月里,越来越看清,“十月革命”已不是理想,而是噩梦。
将《2666》称为百科全书丝毫不过分,因为任何一位专业人士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所关注领域的切入点。心理学家能找到丰富的犯罪心理学一手资料;社会学家能从中窥见欧美两大陆的社会生存现状;历史学家能借此深究“二战”史、当代德国史、苏联史;文学评论家如同步入了馆藏丰富的波拉尼奥宫,那里充斥着自我指涉、反英雄、互文性、戏仿、反讽、拼贴、片段、不确定性、穿插。若对《2666》进行一次全面的批评与解读,各类最新理论皆能粉墨登场,它们可能包括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等。
苏珊·桑塔格曾说过,波拉尼奥的作品是不可不读的“必须”。而今,波拉尼奥在英语文学界和读者中,甚至一度获得了比在伊比利亚世界更多的赞赏与认同。尽管墨西哥社会与智利政变一直是波拉尼奥早期作品中的关注焦点,而且也有很多评论家认为波拉尼奥是用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书写。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都与他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即都是“失败一代”,是社会主义理想破灭的受害者,更是拉美社会发展停滞的受害者。
博尔赫斯说“或许世界史不过是数个语调不同的寓言罢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说《2666》是波拉尼奥对人类存在和书写的世纪寓言。《2666》以它厚重的主题与内容向读者证明:波拉尼奥与他的精神导师博尔赫斯一样,不仅是拉美的,更是世界的。人类的存在和书写,才是他所关注的全部内容。
作者为北京大学西语系讲师
《2666》,(智利)波拉尼奥著,赵德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他在墨西哥和西班牙都长期生活过,始终只持有智利护照。但他去世后却被整个西班牙语文坛定义为“最后一位拉美作家”和唯一能与“文学爆炸”相抗衡的后起之秀。
拜读波拉尼奥的《2666》,读者或许会发现,仅仅把他定义为“拉美作家”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波拉尼奥本人表示,自己这部作品是对墨西哥历史与现状以及拉美不确定未来的隐喻。但此书的关注和表现对象,绝不仅限于拉美,更休说墨西哥。波拉尼奥在书中还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欧洲(伦敦、巴黎、马德里、都灵)文学评论工作者的生存和工作环境、画家的成名之路和归宿、西班牙“失败一代”的流浪历程、纽约下层黑人记者的生存状态、布鲁克林区老美共产党员的暮年悲歌等。
塞万提斯在创作《堂吉诃德》时,曾以为自己笔下的文字不过是对骑士小说的戏仿与嘲讽,却无意中开创了诸多现代小说艺术。或许波拉尼奥在创作之初,也不过是想写一部关于拉美的隐喻。但在作者和死神的赛跑中,小说获得了更为宽广的生命内涵。而且,这本有着百科全书规模的大部头小说,实现了百科全书式的视野,更写尽人类在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20世纪,所经历的心理伤痛以及寻不到出路的怅然、放弃与坚持。
临终前,波拉尼奥出于经济考量,曾希望将这部小说分拆为五部分出版。版权继承人和出版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牺牲经济利益来成全小说的艺术魅力。这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游戏。
小说第一部分描写了四位欧洲文学评论家因喜爱和研究阿琴波尔迪结缘,他们混乱虚空的生存状态,是对都会文化人灵魂的世纪末集体展示。
第二部分名为“阿玛尔菲塔诺”,主角却是他那选择流浪的妻子劳拉。劳拉在书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见证了西班牙并不美好的真实一面,并断言“西班牙的文学之路是为野心家、投机分子和马屁精铺设的”。
第三部分的主人公是一位纽约黑人记者,他在丧母之后过着浑噩麻木的生活,因为他,读者得以了解黑人“布道者”塞阿曼和布鲁克林老共产党员琼斯。他们对世事和20世纪的诸多信仰有着精准而独到的认知。
接下来的内容如同犯罪全景图,它旨在说明在枪支泛滥、暴力盛行、没有稳定情爱和家庭关系的环境中,很难孕育出懂爱懂温柔的灵魂。其中的很多人物既是施暴者,同时也是暴力的受害人。最后一部分则是全书的归宿所在,那位隐约而又难忘的阿琴波尔迪终于在这里显露出清晰的轮廓。他本名汉斯·赖特尔,父亲是一位“一战”老兵。
阿琴波尔迪自幼流浪,后被希特勒推上“二战”战车,转战波兰、马其诺、诺曼底和苏联,经历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机缘巧合下,他读到已被纳粹从肉体上消灭的犹太裔俄罗斯作家波利斯·安斯基的莫斯科生活实录。这位作家在莫斯科的年月里,越来越看清,“十月革命”已不是理想,而是噩梦。
将《2666》称为百科全书丝毫不过分,因为任何一位专业人士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所关注领域的切入点。心理学家能找到丰富的犯罪心理学一手资料;社会学家能从中窥见欧美两大陆的社会生存现状;历史学家能借此深究“二战”史、当代德国史、苏联史;文学评论家如同步入了馆藏丰富的波拉尼奥宫,那里充斥着自我指涉、反英雄、互文性、戏仿、反讽、拼贴、片段、不确定性、穿插。若对《2666》进行一次全面的批评与解读,各类最新理论皆能粉墨登场,它们可能包括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等。
苏珊·桑塔格曾说过,波拉尼奥的作品是不可不读的“必须”。而今,波拉尼奥在英语文学界和读者中,甚至一度获得了比在伊比利亚世界更多的赞赏与认同。尽管墨西哥社会与智利政变一直是波拉尼奥早期作品中的关注焦点,而且也有很多评论家认为波拉尼奥是用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书写。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都与他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即都是“失败一代”,是社会主义理想破灭的受害者,更是拉美社会发展停滞的受害者。
博尔赫斯说“或许世界史不过是数个语调不同的寓言罢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说《2666》是波拉尼奥对人类存在和书写的世纪寓言。《2666》以它厚重的主题与内容向读者证明:波拉尼奥与他的精神导师博尔赫斯一样,不仅是拉美的,更是世界的。人类的存在和书写,才是他所关注的全部内容。
作者为北京大学西语系讲师
《2666》,(智利)波拉尼奥著,赵德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