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打破了讲授式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的模式。教学内容也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转变。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成为了我们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更应是使用者、开发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应只做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更应该成为教材的研究者、使用者和开发者。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对教师在教学上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根据教材和教参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而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拓展、延伸。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不再只是死板的课本知识,而应该是可供学生选择的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从根本上转变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让课程的难度和所教班级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根据需要变化难度,从而达到较高水平的成功率,提高学生对成功的期待水平。
  除了研究使用基本教材,教师还承担着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工作。在工作中,教师被赋予了决策者的权力,他可以自由选择哪些知识作为由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的授课内容。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他可以使知识的拓展延伸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贴近社会的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促进基本教材的学习。
  教材的研究应用和编写过程,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对他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得更多更深入,这样他准确、完整地讲述本学科的有关知识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更高。而研究者阿斯顿和韦布发现,高效能感的教师可以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也能够支持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顾及学生的需求。因此,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好于那些低效能感的教师。
  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能再将学生排除在教学活动之外,必须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责任感,要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主动当好配角,为学生搭建积极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首先要合理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地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最后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去。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失误,及时解答他们遇到的疑难,使教学朝着最富成果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意见发生分歧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要通过对他们学习成果的比较使学生自己认识到最准确的结果是什么,最终形成正确的一致意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应用相关知识,通过教给学生在各种情况下应用的规则、方法及所需的知识,并提供反馈,使学生了解技能和策略对他们学习的作用,使他们在学习中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形成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者
  课堂气氛是一种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发生互动,并浸染其中的气氛或情绪。教师行使权威,展示对学生的温情和支持,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允许学生独立判断和选择的方式和程度,就创造了课堂气氛。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在课堂气氛的创建中教师拥有主导地位。教师选择了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这种民主、平等包括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两类。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我们就要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独裁者。课堂不能是“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独到见解。要让他们认识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教无类,带头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回答问题,展示自我的机会,肯定他们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用那些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师生一起参与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生厌学的现象,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升提供了可能,也为师生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牢牢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诗意,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它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而在教学工作中,常常是教师的理性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直观感悟,使一篇篇美文味同嚼蜡,美感全无。这种急功近利的硬性灌输,使语文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熏陶功能消失殆尽,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水一潭。  一、用诗人的素养和激情奏响学生心中诗的琴弦。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小说题材的课文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中间接的了解一些社会现象,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小说题材的文章,培养学生感受并理解美的能力。  一、审美教学在初中小说教学中的效力  小说,这类文学体裁往往是通过对环境和故事内容的描写,突出体现人物的特征,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初中教材中选
学术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原本是从依附于意识形态的状态中获得自主的路径,结果反而导致了学术的异化。据说从西方引进的量化指标管理模式,在中国国情里却具有了学术教条主义、学术
为帮助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笔者在给高一新生上课之初,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跟学生们交流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语文;二、如何学语文。  一、为什么要学语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但是,教学的全部不仅仅是课堂。实践证明,要想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就必须贯彻好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因而,如何让学生“有备而来”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有备而来”,语文教学的必要前提  1.“有备而来”,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通
文本阅读中对话主要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交流。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学习中,对话是学生与文本融合的过程。让学生对话文本,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文本,让他们融入作品,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感受文字的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增强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能力。  语文文本阅读关键就是抓好几个对话:  一、对话文本语义结构  文本里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既指向文本的核心意义,又同时疏离于文本之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