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单亲孩子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五年级男孩小森是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母亲在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离开了他,只有父亲和爷爷带着他。平时,父亲对他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的温暖。久而久之,森变得不再有欢笑,不再合群,在学校里,他当起了“黑老大”,看谁不顺眼就打谁,谁不听他使唤就对谜拳打脚踢。慑于他的暴力,班上的很多男同学都屈从了他,并成立了一支专门捣蛋搞破坏的队伍。甚至抢、偷同学的东西。
  在社会上,小森也千尽了坏事。最恶劣的是入户偷村民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他把偷来的车子砸坏,再把零件拆散,拿到废旧收购处变卖。为此。派出所民警在调查取证后,传唤了他多次。
  这样的一个学生,或许有人认为已经无药可治了,但是经过老师长时间共同的耐心教育,这个学生最终又回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怀抱。以下是对森进行教育辅导的一些策略与取得的成效。
  1、真诚沟通,理解孩子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
  经过长时间我们不断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发现他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而老师的耐心引导对他来说是多么需要啊!
  2、爱心关怀,抚慰创伤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森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于是,我们开始引导他端正学习态度。在课堂上,为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把他单独叫到身边,送他一个小礼物。在我们的一次次肯定中,他找回了自信,脸上渐渐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3、鼓励信任,走出阴霾
  在森渐渐开朗起来后,我们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参加学校、班务、学科管理。在他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在他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森的任性渐渐地少了,变得爱学习、懂礼貌了。他不但学习成绩飞速提升到了班级的前茅,而且活泼、开朗的性格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喜爱。在六年级时。他取得了“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令人骄傲的成绩。
  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引导和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孩子呢?本人认为要教育好他们,主要是“以爱为动力,以导为策略”。
  
  一、进行信任教育,在心理上疏导
  
  1、“心病终需心药医”
  在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要抓住突破点多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使学生能敞开紧闭的心扉,把心里的想法都掏出来,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
  2、找到“心病”的根源后,教师还要找到“心药”的“药引”才能达到疏导的目的。必须让学生知道身为“单亲族”并不是他们的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也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帮他们形成一种“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的积极观念,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立志,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适,从而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取,健康地发展。
  
  二、进行实践教育,在言行上指导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所应具备怎样的品质,首先自己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在你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时,你的学生就会像接受阳光、呼吸空气一样把它们“据为己有”,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树立合格“品牌”。
  
  三、进行合作教育,在活动上引导
  
  “以学生教育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法,是培养学生社会性的有效措施。班主任鼓励班上几个同学结成互助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多组织集体活动,让单亲家庭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的群体生活恢复正常。
  
  四、进行肯定教育,培养健康、自信的人格
  
  单亲家庭的学生只享受到一份父(母)亲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像正常同学获得两份关爱。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父亲(母亲),作为父亲(母亲)教师。培养一股浓浓的亲子情。我们要做到让学生知道:一路上。还有老师为自己加油、喝彩。
  
  五、进行体验教育,感受亲情,珍惜幸福
  
  作为班主任要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体验到亲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减少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仇恨、伤害。
  
  六、进行家校合作教育,缝合孩子的心灵创伤
  
  学校要与家长进行合作教育,共同创造相互信任、配合的教育育人氛围,用爱心和耐心一起促使孩子成才。
其他文献
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精神。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思维活动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情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真正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它应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激发情感    1.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波动性和感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寓情于教,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感染作用,让学生情感激荡。在课堂上,教师和蔼
每个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都会遇到学生的差异问题。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一样的高度。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使得我们必须直面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差异当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开放的、弹性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好、中、差三类学生同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在操作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
新课标实施以来,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成了一线教师热心关注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有了民主就没了常规,课堂就乱了套,因此把民主和常规放在了两个对立面,似乎水火不兼容;也有的人认为,课堂上实行民主固然是好,但怎样去营造,一时摸不着头脑。在课堂上,面对活泼好动、“无法无天”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的患上了恐惧症,既怕抓紧常规会扼制学生的个性,又怕实施了民主而使课堂乱糟糟。那么
世界著名学者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也认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因此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一、设计课前预习,培养自
作业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无声的“对话”过程,通过这种“对话”可以从中获得教与学的信息反馈。批改作业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充满教师教学智慧的过程,需要教师赋予它新的理念和新的做法。教学中,我对小学英语作业的批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1.学生互改。小学英语课的容量不大,完成新授内容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机动时间,
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在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他们的审美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全面发展有直接深远的影响。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读书吗?他们在读什么书?他们是如何读书的?这些都是关系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建立起学习型社会的大问题。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不久前,我们在本市几所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8%的小学生喜欢读一些卡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