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瓣飘香》一文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亲情,通过写一个小女孩为了给生病的妈妈送花,而在花丛中摘下一片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好孩子。
在体会花瓣飘香,领悟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上,我是这样分三步进行教学的:
一、抓住矛盾处,体会香飘妈妈心上
小女孩摘了花瓣,还说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可她毕竟摘了花瓣,这不是说她不爱花了吗?教师抓住“舍不得”一词引导学生进行换词练习。学生换成了“不忍心”“不舍得”“不甘心”等。教师借此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比较,发现“舍不得”是说小女孩虽然为了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是却不忍心摘下整朵鲜花,是心疼花朵,舍不得将整朵花摘下,想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花朵的美丽。她这样做绝不仅仅是爱花,在爱花和让妈妈高兴这两个方面上比较,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这份孝心促使小女孩去摘了自己喜欢的、又舍不得摘的花朵。摘下的这花瓣上凝聚着小女孩的浓浓爱母之情,体现着小女孩一片孝心。
二、抓住结尾处,体会香飘作者心上
教师质疑:课文写到“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之后,为什么还要保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去掉它,行吗?
学生经过讨论发现,作者买了两盆花,一盆送给小女孩,是为了让小女孩更好地表达对母亲的孝心,这是对小女孩的行为的一种肯定和奖赏;一盆送给母亲,是表达自己被小女孩的孝敬所熏陶、所感染,激发自己对母亲的爱意与孝敬。这花瓣之香已经飘进作者的心里,飘得多远呀!
三、抓住学生生活实践,激发孩子的孝心。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中花瓣飘香的含义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愿意让这花香飘得更远吗?你认为你回家应该做什么?你可以怎样做?”学生立刻议论纷纷,有的想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有的想给妈妈洗一次脚,有的想改掉自己的一个缺点,有的想把自己最好的作业献给妈妈,有的还想帮爸爸来次按摩……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回家行动。于是,课堂上学生们激情澎湃,边回忆着小女孩的做法,边将自己的孝心融入每一字每一句中。这孝敬父母的香气,岂能不悄悄地飘入每位孩子的心中?
(作者联通:266300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
在体会花瓣飘香,领悟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上,我是这样分三步进行教学的:
一、抓住矛盾处,体会香飘妈妈心上
小女孩摘了花瓣,还说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可她毕竟摘了花瓣,这不是说她不爱花了吗?教师抓住“舍不得”一词引导学生进行换词练习。学生换成了“不忍心”“不舍得”“不甘心”等。教师借此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比较,发现“舍不得”是说小女孩虽然为了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是却不忍心摘下整朵鲜花,是心疼花朵,舍不得将整朵花摘下,想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花朵的美丽。她这样做绝不仅仅是爱花,在爱花和让妈妈高兴这两个方面上比较,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这份孝心促使小女孩去摘了自己喜欢的、又舍不得摘的花朵。摘下的这花瓣上凝聚着小女孩的浓浓爱母之情,体现着小女孩一片孝心。
二、抓住结尾处,体会香飘作者心上
教师质疑:课文写到“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之后,为什么还要保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去掉它,行吗?
学生经过讨论发现,作者买了两盆花,一盆送给小女孩,是为了让小女孩更好地表达对母亲的孝心,这是对小女孩的行为的一种肯定和奖赏;一盆送给母亲,是表达自己被小女孩的孝敬所熏陶、所感染,激发自己对母亲的爱意与孝敬。这花瓣之香已经飘进作者的心里,飘得多远呀!
三、抓住学生生活实践,激发孩子的孝心。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中花瓣飘香的含义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愿意让这花香飘得更远吗?你认为你回家应该做什么?你可以怎样做?”学生立刻议论纷纷,有的想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有的想给妈妈洗一次脚,有的想改掉自己的一个缺点,有的想把自己最好的作业献给妈妈,有的还想帮爸爸来次按摩……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回家行动。于是,课堂上学生们激情澎湃,边回忆着小女孩的做法,边将自己的孝心融入每一字每一句中。这孝敬父母的香气,岂能不悄悄地飘入每位孩子的心中?
(作者联通:266300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