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新闻的新面孔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真的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它操纵着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让世间正在进行着的荒诞生活,变得信誓旦旦,仿佛千真万确。而事后,它却又用那么令人啼笑皆非的形式,让事后的我们面对过去的所谓真实时,只感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1912年1月2日,上海《申报》头版刊登出标题为《中华民国新纪元》重要新闻:“沪军陈都督通告兹为出示晓谕事,本日(阴历十一月十二日)奉大总统孙文谕令,以本月十三日为阳历元旦,我民国百度维新,亟应及进更用阳历,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一新耳目等因。为此布告军民各界人等到知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孙大总统即择于元年元旦就任,发号施令,与天下更始。合亟出示晓谕,咸仰知悉。自明晶卢各界一律悬挂国旗,以昭庆贺,而光大典。切切,特示。”对于这个苦难深重、饱经沧桑、辗转递延已数千年的东方老大帝国而言,这条新闻的发布,无疑是宣布了它的寿终正寝,昭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的诞生。
  我是在八册一套的《老新闻》(珍藏版)第一册的第一页读到这条新闻的。这套以“新面孔”出现的老新闻集粹,从1912年中华民国纪元,一直选编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思想解放”,几乎是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而且这段历史既不是出自于历史家的手笔,也不是出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头脑,而是用纯粹资料汇编的方式,真实地呈现出了当时媒体新闻的原貌。对于我这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幸福儿童”来说,能读到那个时候的原汁原味的报纸新闻,已经是很奢侈了;又能设身处地感受到那个让千年皇基为之一倾的凝重时刻,就更是莫大的荣幸;而还能让我用独立的眼光,从上个世纪千奇百怪的非理性风潮巨浪中,淘出哪怕一点点属于理性的金沙——仅此一点,这套书就太值得我珍藏了。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常识告诉我,新闻必须是以真实的呈现为其生命;而另一个常识又告诉我,新闻的局限也正是对真实的要求。因为一切所谓的真实恰恰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真实”。那么,新闻能否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新闻怎样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新闻在反映历史的面目时候,如何审视自身的真实存在?——这几乎是一直困扰我的大问题。
  在这套书的另一册里,我读到1968年3月4日《大众日报》上一则题为《把“闹新房”变成斗私批修的好战场》的新闻通讯:“这一天是贫农社员李大叔的儿子李庆益的结婚日子,新媳妇是本大队的妇女主任许院芳。我们这位新时代的妇女主任即便是在新婚之夜,也依然飒爽英姿,阶级觉悟不减丝毫,她先带领闹洞房的亲友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然后领大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接着认真学习《毛主席语录》。最后,她用新媳妇特有的洪亮声音发言说:“毛主席指示我们‘要斗私批修’,今晚就算个斗私批修会吧!……我今天结婚,开始脑子里有一个想法:认为结婚啦,以后得多忙家务,不能像以前那样没白没黑地做工作啦。这种私心杂念在脑子里一闪,我就觉得不对头。特别是对比李文忠同志,更觉得惭愧。人家真正做到了:活着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生,死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献身;而我却想做个半截革命者,不想再革命,这是对毛主席的不忠。我要向李文忠同志学习,永远忠于毛主席,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忠不忠,看行动。让大家以后看我的行动吧!”
  新郎官李庆益在媳妇的高度觉悟面前,也开始了发自灵魂的自我批判:“……我过去受中国赫鲁晓夫的‘物质刺激’‘工分挂帅’的流毒,干活私字当头,‘工分第一’,这是对毛主席的不忠。今后要学习李文忠,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做个永远忠于毛主席的好青年!”
  而新郎他爹、因犯错误而下课的前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大叔,显然也受到了这对革命青年的感染,他的发言同样真诚而深刻:“我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贫下中农批评了我,我怨气很大,下决心不当干部了。今晚看到你们斗私批修、无限忠于毛主席,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完全错了。千怨万怨都怨我没听毛主席的话……明天我就向大家公开检查,把咱队的革命生产搞好,紧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
  当场发言的还有邻居李大婶等众多“革命战友”。最后,新房成了“让毛泽东思想占领一切的阵地”“大家一起学习最高指示,共唱毛主席语录歌,尽欢而散。”该文署名是“沂水县双沟公社石旺官庄大队 白兆德”,估计是一位觉悟颇高的农村通讯员。
  与这则新闻通讯同类的还有《公共车辆上也有阶级斗争》《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就是好》《从阶级关系看邻里关系》等,这类“老新闻”只要一看标题,就绝对有把握吸引住现代读者的眼球。更何况我们还能读到徐悲鸿大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对新中国《一年来的感想》、侯宝林大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新社会教育了我》、汤用彤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我的决心书》等大师奇文。这些新闻对于当年大多数人来说,无疑都是“真实”的,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思想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今天,过往的真实已摇身一变,成为一场笑料。
  我现在想,追求新闻的真实性也许永远只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的梦而已。历史的真实面目其实早已逸出了我们那并不保险的理性。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一些时间的碎片而已,这些碎片艰难地维持着我们迟早总会醒来的大梦,让我们还能煞有介事地思索,煞有介事地生活。
  也许,只要还处在时间之流中,卑微如我等的芸芸众生,就永远也不可能见到所谓历史的真实。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即便是现在的一瞬,也因其纷纭莫测的变幻让人无从把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滑入澹澹虚空。更何况,人的个体之小永远也无法抵达世界的整体之大。作为个体的人,你又怎么可能抓得住作为整体的真实世界呢?佛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许用此“不可得之心”,去探究那“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世界,方可能对所谓的“真实”有所领悟吧?
  我又想,如果几十年后,有人也能从今天这铺天盖地的传媒信息之海中,整理出一套可以概括我们这个时代风起云涌、光怪陆离的世相百态和人心趋向的“老新闻”集,那沙里淘金一般的功夫和眼光,可真算得上是匪夷所思了。
其他文献
还是那个百万富翁和渔夫的旧笑话:百万富翁看到懒洋洋晒太阳的渔夫,上去建议说:“你为什么不更努力地工作,赚更多的钱?”渔夫说:“赚更多的钱干嘛?”百万富翁更着急:“赚到足够的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晒太阳享受人生了啊!”渔夫还是懒洋洋地看着他,说:“那你以为我现在是在干嘛?”  这实际上是两种人,一种是一定要有足够安全感,例如他自己认为足够的钱,他才能稍微放松地晒太阳。这种人一定是在吃饭的时候把好菜留
期刊
球星越来越多,但产生“君临天下”的巨星却越来越难。学者们说,诗人总生活在诗歌传统和前辈诗人的阴影之下。同样,球星除了面对对手和观众外,也生活在足球传统和前辈球星的阴影下。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球星传统呢?让我们从头开始一路看过去。  英国的马修斯爵士是足球世界里第一个能称为星的选手。他不仅球技精湛,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绅士,他奠定了球星“好好先生”的传统。当然,在那个西装革履“坐”着看球的时代,这也是
期刊
按古龙的说法,性产业是最古老的职业,“堪为百代祖师”,那时候没有钞票,人们拿贝壳换粮换米,我怀疑有些人收藏贝壳就是想回到原始社会。根据伪学者慕容雪村的考证,“性”这东西可以算是另一种贝壳,每一单位的性资源换多少张狍子皮,换几捧高粱米,大概早有定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性依然是万能结算工具,可以换彩电,换房子,换工作,换城镇户口,有个美女还拿它换了一个法官当。所以英国前首相狄斯赖利说“货币是惟一比爱情
期刊
老冉在老房子办公,楼外一小园,桃红遍地。  一日阴雨,门房老赵,告诉我老冉刚上楼。  园里桃花,前几日还开得好好的,一夜风雨,几乎落尽了。  上楼,发现窗门都关着,满楼的风声雨味,正诧异,门窗有些声响,素来听说这楼里有狐仙,今天空无一人,不免害怕,连忙又下来。老赵说:老冉确实刚上楼。我将信将疑,又上楼来。  一排长窗依旧关着,老冉却分明端端正正坐在那里,面前一杯茶,手里一支烟。  我推门进去,一房
期刊
有个星期,去一家刊社玩,遇到很搞笑的事。  那里的人说,一个作者跟医院里的一个爱滋病患者建立起某种关系,要给他们写稿,要半年才登得完。刊社给的稿酬很高,好像有10万元,还说有一家境外的电视台要来拍节目,还给1000万买版权,大概是追踪报道(应该是连续剧吧?),不过怎么这么贵?我想他们是一不留神就多写了两个0。当然,这不算什么。那天中午,我就坐在那里,无比神往地偷听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神话,那个同时拥有
期刊
其时,我正在图书馆二楼看书。读累了,想放松一下,把疲软的目光从缺了玻璃的窗户里扔出去,没碰着蓝天、白云,也没碰着燕子、蜻蜓,只看见绿得发黛的护城河、河边的墙,墙上的这个三十多岁的钓者。按理说,有河,就有岸。这条护城河,在流经图书馆的时候,只有此岸。也就是说:图书馆的院子,有一部分是属于她的领土。却没有彼岸。彼岸是一个政府部门,大概是怕小孩子胡乱泅渡之类的原因,就垒了一堵墙。  也许,是怕河走累了,
期刊
现在有许多朋友喜欢动漫,也有人希望能以漫画为职业,其实要实现这个梦想很难,中国的漫画市场还很稚嫩,养不了那么多人。  同样的学历能力,进入动漫这个行业要比去广告公司等其他绘画领域付出更多,得到更少。  然而,曾经动漫难为水,在热血少年的青春期喜欢上漫画的我们,终究还是有许多人坚持下来,付出了多少,已算不清。  只牢牢记得《篮球飞人》中那段歌词,“阳光和汗水的味道”,便是要在这个领域坚持下来的人必须
期刊
猫在沙发上捏了遥控器看电视,某台放一个韩剧,一片绿得让人生疑的草地,帅哥对身边的靓妹说:“ …… 可是,你知道,我和她之间已经完全没有了爱情,你也知道,我是个必须依靠爱情才能活下去的人。”所谓青春偶像剧,一则主人公都是些漂亮得如同布娃娃的时尚男女,二则好像活在没有人间烟火的瑶池,动不动就孤独啊爱情啊相思的,等等。  真正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并不曾多么孤独,也不会有多少爱情。至于相思,不过是偶然
期刊
据说,女人的构造是一部最复杂也最精密的仪器,但,同时也最易受伤。多少年来,男人似乎一直想修理女人,但是,男人这个冒牌的工程师,对他的这根肋骨早就变得陌生了,就像面对一把陌生的再也打不开心灵之锁的钥匙。所以,指望男人只有失望的份儿,更多的时候,女人只能自检自修。  以前的女人,自检自修的方式很多。如果你看到一个在河边低着头,溜达来溜达去而又黯然神伤的女人,一般来说,这有可能意味着你又有了一次见义勇为
期刊
我和二嘎走在村口的路上,再翻过一条河,二嘎就到新家了,那一年的雪真大,少年的眼里,只有苍茫,落叶乱飞,如无家可归的鸟儿。  再过三天就过春节了,患病的父亲,非得让我给大队书记送礼去。我的父亲,方圆十里八里的闻名,因为一件莫名其妙的事儿,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至今我还记得他带着纸糊的帽子游街的情形。父亲之所以要把二嘎送给大队书记,现在想来,可能是为了来年不再游街,或者说少游两次街。二嘎不想走,像明白了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