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反映作文课难上,学生反映作文难写。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作文的内涵,作文本身就是将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小学生初学作文或因教师要求过高,或因读书学习与作文练习相脱节,或因看问题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故而在作文时,要么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要么写成了流水账,没有重点,缺乏条理。要么就千篇一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几点,和同志们共同商榷。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1、从训练时间上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从训练的空间上来看,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①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这种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②实验。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运用自然课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
   ③制作。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如制作一个蛋壳娃娃,然后让学生将制作过程记录下来。
   ④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①情节扩展式。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邱少云的外表,推想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②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子真的来到了天堂》;根据《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结写了《凡卡梦见了爷爷》。③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3)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园地。
   (4)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摆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5)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
   二、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
   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系及教材体系
   1、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的热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實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2、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动空间。所们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3、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
   以上使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粗浅看法,愿与同仁共勉。当然涉及小学生作文的方面很多,作为人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全面提高,适应时代需要。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包括听和说。听和说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们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生理活动,同时也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存在问题的表现   学生不认真做品德课的作业,或者不愿做,不做。即使是老师逐天检查有的还是不做不交。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呈现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课堂练习作业。老师讲课时或者上课小结后设置少量题目让学生去做;一种是课后作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针对以上的两种作业内容学生做作业不脑筋去做
期刊
创新能力的形成决非自发的,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我们认为,创造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具有浓烈探究色彩的活动过程。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一是由于语言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英国语言学家皮特·科德指出:“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息传递的一个显
期刊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有的学生会觉得平淡无奇;不少教师讲起文学作 品来劲头十足,一教说明文则有气无力,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么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 ”。如果“主导”者就抱着这样的态度,说明文教学中出现“低气压”、学生没劲头的现象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 下面就如何写好说明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文艺作品,能以其生动
期刊
在现代作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他的《背影》开创了中国散文的“亲情”模式,至今似乎仍无一人能走出《背影》的影子。   《背影》的最大的特点,也是以后的作家极力模仿而又无法摆脱的套路,是通过微小事件来表现浓浓的父(母)子之情。我在《中国青年报》11月4日“作家专栏”版看到一篇郭雪波的文章《父亲的鞭子》写的很让人感动,但之后发现这感动之处在手法上和《背影》中买桔子那段并无二样: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小学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平台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图、文、声、像集于一体,深受老师和学
期刊
【摘要】 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发挥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计算机应用两方面的教育,论述了如何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應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
期刊
【摘要】 目前,在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忽视过程性和功利主义的严重倾向。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和教学。   【关键词】 校本课程;价值取向;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实施单位,其教育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这就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集体。我认为,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践者——教师的素质,应符合下列新要求: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对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课堂教学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结合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怍,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谈谈。   一、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