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舞鹤 节义千秋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道周被人们认为是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以魏晋为宗,遒劲峭拔。黄道周真、草、隶各有特色,行笔严峻,亦如其人。他的小楷取法钟繇,清秀、飘逸,丰腴中不乏遒媚。其用笔生辣,点画浑厚,结字奇崛,章法浑然得体,他能以茂密寓散落,创造出随意不羁的楷书风格。比较而言,钟书古拙中显浑厚,而黄书则见清健,可以明显看到他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黄道周《书品论》云:“楷法初带八分,以章草《急就》中端的者为准。”可知他的用笔是迥异时流的,其远取汉魏两晋并以此为通古今之变的枢纽。其隶书清劲遒媚,与楷书的古拙刚健风格迥异。而他的行、草书参以索靖草法,追求“二王”,一反元、明以来柔弱、流丽的弊病,以刚健的笔锋和方整的体势来表达晋人的丰韵。他的草书波磔多,含蓄少,方笔多,圆笔少,表现出雄强奔放的美感。其笔势稍纵,以短线条为主,牵丝不作过多夸张,少见缠绕。他下笔果断,略带侧势而微露方折,运行则中锋凛然,沉着痛快,使转多于提按。其草书的结字也别具一格,横画常常左低右高,竖画则略向左偏,转折处摇曳生姿。黄道周的草书作品,字形大小不作夸张变化,每行有明显的中轴线,在纸幅上上下伸展,敢于大胆拉开行距,字距则较为紧密,弥补了由于行距疏松而产生的松散感。疏密相间,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行间的大片空白,虽疏可走马,却真气弥漫,毫不窘迫局促,反而显得精彩充溢。
  何绍基评黄道周书曰:“根据晋人,兼涉北朝,刚劲之中,自成精熟,迥非文、董辈所敢望。”宋荦《漫堂书画跋》称:“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清王文治称:“楷法格调适媚,直逼钟(繇)、王(羲之)。”秦祖永云:“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
  很难用文献资料去考证黄道周的书风与其人格、信仰的必然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应该存在。笔者想要说明的是,很多事情并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算真实,迫于人类自身接受能力的限制,大自然中存在着的许多事实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比如所谓的超声波就是在人的听力范围之外的声音。情感、人格与作品风格的联系,必须通过求证才愿意相信其有无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要比人类所知的多之又多。在浩渺的宇宙之中,黄道周不偏不倚地降落在明王朝破产之时。作为明末高官,他不逃避,不回避,竭尽所能地维护着这个王朝的安全,一马当先地和满清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这样的举动,回归于当时的情景来看,无疑是积极的,更是可歌可泣的。不幸的是,腐朽的朝廷已经使忠臣良将无力回天,他的所有努力换回的,只是烈士风骨罢了。
  笔者时常想,在政务之余,在吟诗作赋、仰观天象之间,黄道周挥毫作书时,那刚健果敢的线条是否是他对扭转现实的折射,那疏可走马的章法安排是否是他驰骋疆场的豪迈,那遒劲奇崛的个性是否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那遒媚不羁的书风是否是他已经觉察到了南明王朝命运的释然?
其他文献
【摘要】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乌兰牧骑经典歌曲演唱会(二)以贴近乌兰牧骑实际、再现乌兰牧骑风采为原则,邀请自治区优秀歌手以蒙语演唱乌兰牧骑经典歌曲为主,是对乌兰牧骑经典地传承。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地改变对乌兰牧骑经典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做到在传承中与历史进行互动,将经典再经典化进行解读。  【关键词】乌兰牧骑;经典歌曲;内蒙古艺术学院;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
【摘要】纸质类文物的展览因其展品形态的平面性,容易给观众单调、缺乏变化的感受。因此,在做此类展览的形式设计时应注重借助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综合考虑空间设计、装饰符号、色彩、灯光等因素创造良好的空间艺术美,将展览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有效地传递给观众。  【关键词】纸质类文物;空间;符号;色彩;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纸质类文物一般是指字画、古书、文档、文献、奏折、信函、
【摘要】昆曲作为大传统的文人戏曲,与作为小传统民间戏曲的川剧目连戏,存在着诸多差异。审美上,表现为文人性、全国性与民间性、地方性的差异;功能上,表现为“寓教于乐”与“受教于乐”的差异;受众上,表现为小众性与大众性的差异;看点上,表现为“文”与“武”的差异;剧目上,表现为单一与宏大的差异。近年来新编目连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能替代传统川目连,保护与传承传统川剧目连戏任重道远。  【关键词】川剧;目连
【摘要】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人类向来认为音乐是一种跨界的文化形式,音乐所具有的交流与沟通的功能早就被人类青睐,音乐也全面承担人类思想感情与交流的任务。长兴的西河大鼓是20世纪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它表达出了长兴及其周边地区老百姓最为真实的民俗、生活和感受,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极为喜爱和认可,并在长兴地区及其周边的广大农村广为流传,长盛不衰。本文将以长兴地区西河大鼓的传播和
【摘要】生态翻译学始于我国,标志着我国翻译学国际化发展的新起点,为译学理论领域增添了全新的研究范式。社科类文本涉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文体多样,受众广泛,贴合生态翻译学整体关联、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大主要特点,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社科类文本;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2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东方引进、学习了大量西方翻译理论,但中国乃至亚洲待需赢得在翻译理论研
【摘要】随着我国六十多年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大部分人们都养成了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教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条件,在普通话教学的道路上也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县级以及村镇地区使用方言教学的显现依然屡见不鲜,关于课堂教学语言的讨论依然激烈。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普通话普及和
「论学两篇」  体志气韵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馀师录》曰:“文不可无者有四:曰体、曰志、曰气、曰韵。”作诗亦然。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雄浑,韵贵隽永。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  此所谓“体”“志”“气”“韵”,其含义可意会而难言传。如果要试做一简单的说明,似乎可以这样说:“体”是主体、本体的体,包括体性、体貌、体势、体器等意思,是格局、规模所构成的总
【摘要】关埠地区族人崇尚“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的传统观念,当地人传统祭祀观念深厚,祠堂建筑是区别于一般民居的建筑存在。本文通过研究潮汕关埠三座不同的陈氏祠堂,探讨祠堂建筑在历史传承与村落民俗文化保留的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地方宗族文化、祠堂建筑艺术的关注。  【关键词】潮汕关埠;祠堂建筑;宗族祭祀;节俗礼仪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陈氏祠堂历史溯源  潮
【摘要】绘画“六法”(以下简称“六法”),即南齐理论家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是对我国古代绘画理论的系统总结和高度凝练。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成为中国绘画创作和评价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文件。古往今来,对此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绘画技法本身展开,鲜有穷根究底之说。从认识论层面而言,这至多解决了“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绘画理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城市景观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不仅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需满足精神及文化需求。目前,我国景观设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新颖独特的规律性、创新性,无法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文章通过对尧文化丰富内涵的深刻剖析以及尧都公园景观现状的分析,笔者遵循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园区的地方文化设计,营造出临汾市特色文化长廊,更好的将地方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