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长,务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成了头等大事。然而,城市教育成本比农村教育的成本高两三倍,务工人员负担不起,因此,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留在农村上学,自然而然地成了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形式
(1)独立生活,这一类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偏大,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上学生,这类儿童已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2)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这一类留守儿童由于老人对孩子的溺爱,兼监护人年龄偏大,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跟不上,孩子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3)和亲戚或父母的朋友一起生活,这一类留守儿童由于亲戚朋友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对托管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容易轻也不是重也不是,容易让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有区别,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漠视一切及自尊受创等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以外的人生活在一起,心灵长期得不到呵护。监护人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留守儿童心灵的成长与亲情的向往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造成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变得冷漠、无情、自私。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留守儿童见一面,回来也只是过问学习,父母与子女由于时间的疏离产生了间隙。留守儿童带来了许多自身和社会问题。
(1)自身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监护人管教意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机会不够等原因,容易导致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集体法律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无助、缺乏安全感、道德失范甚至行为失控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长期处于压抑、茫然、恐惧、失控状态,这样时间久了,就将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孩子的未来蒙上浓重的阴影。
(2)家庭问题。孩子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满身戾气,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周围人身上,给家庭带来不和谐的氛围,导致家里冷冰冰的;留守儿童长期由父母以外的人带,容易溺爱,孩子则会疏于管教,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偷家长钱、打架,抢劫等;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父爱母爱,心灵找不到归属感,容易形成自私,孤僻的性格,缺乏感恩;留守儿童容易落单,则会通过抽烟、喝酒、泡网吧、夜不归宿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家庭成员则会因为留守儿童的问题产生矛盾,造成家庭不和谐。
(3)社会问题。第一是留守儿童容易失去家庭的监督和教育,尤其会出现家庭与学校的断层。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撒谎说生病、家中有事等缘故请假回家,而瞒着家里又说去学校上课了,自己则跑出去结伴与同学相聚吸烟、喝酒等,最后可能还出现群体抢劫、打架斗殴等恶劣社会事件。第二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关爱,容易早恋,造成意外怀孕等严重后果,给未成年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则提前结束学业,过早地步入成人世界,提前社会化,给成人后的家庭亦或是婚姻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第三是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人格有明显缺陷,暴力倾向比较严重,遇到事情只会用暴力解决,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极坏的影响,甚至能扩大到影响其身边正常家庭的孩子的言行和心理。最后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压力比较大,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他们内心极度自卑。想买的东西没钱买,又喜欢与同学攀比,容易造成入室抢劫、偷东西等不良后果。有些留守儿童则是结束义务教育后,以减轻家庭经濟负担,早早地步入社会进行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大部分受教育水平低,未来不得不干高强度的工作来维持生计。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关乎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全方位进行协调解决。
(1)家庭方面。家长虽然离开了家,但是离开不了关怀与爱。家长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着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启蒙是特别重要的,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网络特别发达,微信、QQ等社交软件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家长要勤和孩子通话、视频、语音等,关注孩子最近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变化,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成长。同时,家长应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夸赞孩子,对孩子做出的点点滴滴的成绩进行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2)社会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进行调整与分配,尤其是偏远农村,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整,例如,建立相关的农产品种植及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基地,增加就业机会,方便就近人员务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政府要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改善相关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减轻留守儿童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在学校能安心学习,不再为生计发愁。再次,政府要在农村建立一些休闲娱乐场所,让留守儿童有地方玩,利于放松身心。再次,政府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不定时搜查网吧,杜绝青少年上网。同时,要加强晚上执勤巡逻,减少青少年犯错的机会。最后,政府要对留守儿童提供健康、安全方面的援助,加强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的宣传,让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心灵积极向上发展。
(3)学校方面。首先,教师要对班级留守儿童的数量进行摸底统计,做到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熟知。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留心一点,对留守儿童要加以关怀。其次,学校要利用少年宫等场所开设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给予孩子在心理方面的正确疏导。再次,定期进行励志和感恩教育。班主任向学生讲解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现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在父母背井离乡、艰辛劳动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照顾和关心好在家的爷爷奶奶,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发扬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最后,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防止留守儿童两方面都撒谎现象的发生。同时,学校要督促家长起到监督的职责,督促家长看护好孩子在假期期间的安全,尤其要提醒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防止出现疏忽,发生溺水、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不安全事故,保证留守儿童的生命与健康。
(4)留守儿童自身方面。首先,留守儿童自己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做一个有骨气的人,用成绩来赢得他人的尊重,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其次,积极调整心态,做一个阳光、自信的人。遇到挫折与困难,善于向老师、家长、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通过写日记诉说,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或者打电话诉说,也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等方法,及时疏导心结,化解积郁,求得心理平衡。还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师长,倾吐悲伤、委屈、苦恼、愤怒等情绪,以解除内心的冲突。再次,要善于使用“自我暗示法”。当记恨念头产生的时候,要用语言自我暗示,强制压抑自己萌发错误的动机和欲望。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处理的很好”、“我不比别人差”,不轻言放弃。经常性的努力,不懈的锻炼,会使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最后,留守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建立独立、健全的人格。遇到事情能冷静分析,不会做出冲动的行为。学会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爱护并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情。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形式
(1)独立生活,这一类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偏大,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上学生,这类儿童已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2)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这一类留守儿童由于老人对孩子的溺爱,兼监护人年龄偏大,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跟不上,孩子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3)和亲戚或父母的朋友一起生活,这一类留守儿童由于亲戚朋友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对托管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容易轻也不是重也不是,容易让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有区别,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漠视一切及自尊受创等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以外的人生活在一起,心灵长期得不到呵护。监护人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留守儿童心灵的成长与亲情的向往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造成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变得冷漠、无情、自私。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留守儿童见一面,回来也只是过问学习,父母与子女由于时间的疏离产生了间隙。留守儿童带来了许多自身和社会问题。
(1)自身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监护人管教意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机会不够等原因,容易导致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集体法律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无助、缺乏安全感、道德失范甚至行为失控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长期处于压抑、茫然、恐惧、失控状态,这样时间久了,就将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孩子的未来蒙上浓重的阴影。
(2)家庭问题。孩子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满身戾气,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周围人身上,给家庭带来不和谐的氛围,导致家里冷冰冰的;留守儿童长期由父母以外的人带,容易溺爱,孩子则会疏于管教,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偷家长钱、打架,抢劫等;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父爱母爱,心灵找不到归属感,容易形成自私,孤僻的性格,缺乏感恩;留守儿童容易落单,则会通过抽烟、喝酒、泡网吧、夜不归宿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家庭成员则会因为留守儿童的问题产生矛盾,造成家庭不和谐。
(3)社会问题。第一是留守儿童容易失去家庭的监督和教育,尤其会出现家庭与学校的断层。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撒谎说生病、家中有事等缘故请假回家,而瞒着家里又说去学校上课了,自己则跑出去结伴与同学相聚吸烟、喝酒等,最后可能还出现群体抢劫、打架斗殴等恶劣社会事件。第二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关爱,容易早恋,造成意外怀孕等严重后果,给未成年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则提前结束学业,过早地步入成人世界,提前社会化,给成人后的家庭亦或是婚姻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第三是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人格有明显缺陷,暴力倾向比较严重,遇到事情只会用暴力解决,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极坏的影响,甚至能扩大到影响其身边正常家庭的孩子的言行和心理。最后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压力比较大,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他们内心极度自卑。想买的东西没钱买,又喜欢与同学攀比,容易造成入室抢劫、偷东西等不良后果。有些留守儿童则是结束义务教育后,以减轻家庭经濟负担,早早地步入社会进行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大部分受教育水平低,未来不得不干高强度的工作来维持生计。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关乎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全方位进行协调解决。
(1)家庭方面。家长虽然离开了家,但是离开不了关怀与爱。家长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着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启蒙是特别重要的,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现在的网络特别发达,微信、QQ等社交软件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家长要勤和孩子通话、视频、语音等,关注孩子最近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变化,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成长。同时,家长应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夸赞孩子,对孩子做出的点点滴滴的成绩进行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2)社会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进行调整与分配,尤其是偏远农村,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整,例如,建立相关的农产品种植及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基地,增加就业机会,方便就近人员务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政府要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改善相关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减轻留守儿童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在学校能安心学习,不再为生计发愁。再次,政府要在农村建立一些休闲娱乐场所,让留守儿童有地方玩,利于放松身心。再次,政府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不定时搜查网吧,杜绝青少年上网。同时,要加强晚上执勤巡逻,减少青少年犯错的机会。最后,政府要对留守儿童提供健康、安全方面的援助,加强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的宣传,让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心灵积极向上发展。
(3)学校方面。首先,教师要对班级留守儿童的数量进行摸底统计,做到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熟知。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留心一点,对留守儿童要加以关怀。其次,学校要利用少年宫等场所开设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给予孩子在心理方面的正确疏导。再次,定期进行励志和感恩教育。班主任向学生讲解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现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在父母背井离乡、艰辛劳动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照顾和关心好在家的爷爷奶奶,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发扬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最后,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防止留守儿童两方面都撒谎现象的发生。同时,学校要督促家长起到监督的职责,督促家长看护好孩子在假期期间的安全,尤其要提醒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防止出现疏忽,发生溺水、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不安全事故,保证留守儿童的生命与健康。
(4)留守儿童自身方面。首先,留守儿童自己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做一个有骨气的人,用成绩来赢得他人的尊重,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其次,积极调整心态,做一个阳光、自信的人。遇到挫折与困难,善于向老师、家长、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通过写日记诉说,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或者打电话诉说,也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等方法,及时疏导心结,化解积郁,求得心理平衡。还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师长,倾吐悲伤、委屈、苦恼、愤怒等情绪,以解除内心的冲突。再次,要善于使用“自我暗示法”。当记恨念头产生的时候,要用语言自我暗示,强制压抑自己萌发错误的动机和欲望。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处理的很好”、“我不比别人差”,不轻言放弃。经常性的努力,不懈的锻炼,会使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最后,留守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建立独立、健全的人格。遇到事情能冷静分析,不会做出冲动的行为。学会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爱护并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情。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