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金融业海外扩张的硝烟正在全球版图上不断燃起,现在看来,中国金融大军依然凯歌高奏,但境外收购向来被人称为是“冒险者的游戏”,其中蕴藏的风险系数不容小视,假以时日,中国金融大军远征的铁蹄还能无往而不利吗?
榜样“民生”
规模尚属中型的民生银行一不小心成了国内银行进军美国的先锋。不久前,它成为第一家以收购股权的方式进入美国银行业,而且将来还会成为第一家控股美国银行的中资银行。
2007年10月,中国民生银行与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下称联合银行)同时宣布结成战略合作联盟。根据协议,民生银行将在2007年后半年内以现金25亿元人民币收购联合银行9.9%股份,并有权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增持股份至20%,届时民生银行将成为联合银行第一大股东。
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评论中指出,两家都是轻量级的中小银行,市场化和透明度是交易成功的主要因素。
合作双方可谓“门当户对”,而联合银行总裁胡少杰与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也被媒体称为“最佳拍档”。
1974年成立的联合银行是一家美国旧金山的社区银行,目前是全美最大的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银行,在美国拥有70家分支机构,在香港设有分行。1998年联合银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截至 2007年二季度,总资产为106.51亿美元,过去4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6.9%。
民生银行于1996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4年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06年底,机构网点达到287家,总资产规模达7004亿元,净利润38.32亿元,不良贷款率1.23%,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从双方合作过程看,从美国国庆日7月4日开始谈判,到中国国庆日10月1日正式签署协议,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同时两个国庆日的巧合也成为双方津津乐道的话题。
胡少杰在美国的国庆日来到北京,第一次跟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会面,他对媒体称赞董“很有远见、做事很有效率”。胡少杰认为,民生银行的公司文化、做事方式和联合银行很相似,“只不过比我们大10倍。”
很快,民生银行和联合银行发现自己需要这样的联盟,双方非常互补,文化、语言方面的距离很小。联合银行的美国客户很多在中国内地投资做生意,把业务办到中国为这部分客户服务对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寻找内地的伙伴通过合作形式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民生银行华北区市场与销售总监任劲峰介绍,该行也有一些业务在国外,包括重要的大客户,收购联合银行有利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任劲峰表示,海外收购关键是要与自身发展战略相契合,民生银行国际化战略是采取逐步分阶段进行。
这次是典型的分步走。第一步以投资方式认购联合银行增发后股本的4.9%;第二步是在2008年年底前追加投资增持到联合银行合计9.9%的股权。此外,民生银行有权通过其他方式增持至20%的股权。
任劲峰认为,逐步分阶段增持主要为了降低风险,首先4.9%股权收购不需要美国监管部门批准,其次民生银行现阶段主要是参与学习、了解,这样就避免了决策的风险。“(海外收购)我们是稳扎稳打。”
世华财讯分析师陈凯认为,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国际化金融人才,并且风险控制和营业模式等方面不足是中资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民生银行的做法从短期来看是较为稳妥的方式。”陈凯表示,在各方面尚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中资银行通过参股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学习成熟市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仅有利于改善自身的经营模式,也为国际化战略布局打好基础,“等到具备了驾驭国际化、全球化的经营能力后,再实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将减少因大规模海外扩张带来的风险。”
全球收购
与国内各大银行如火如荼地海外并购相比,民生银行不过是小打小闹。
最近一次收购是在2007年11月19日,中银香港斥资40亿港元收购香港东亚银行约4.94%的股权。
同一天传出的消息更让业界震惊。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三大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与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淡马锡进行了接洽,以探讨收购其所持渣打银行17%股权事宜。不过,后来三大银行分别出面予以否认收购事项。
从2006年开始至今,中资银行兴起了一股大规模海外并购的风潮。2006年8月,建设银行以12.48亿美元将美国银行旗下的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在香港的14家及在澳门的3家营业机构收入囊中。
2007年以来,收购交易让人眼花缭乱。中国投资公司未成立便斥资30亿美元入股黑石集团,国家开发银行投资22亿美元并以百亿美元资金作为收购后盾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中信证券以10亿美元入股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2007年10月25日,并购规模再次被刷新,工商银行(下称工行)斥资54.6亿美元收购非洲第一大行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同时工行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工行战略部人士对媒体表示,今后工行还会继续关注新兴市场,巴基斯坦、南非、拉美、泰国、澳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将成为工行重点关注的市场。
据统计,截至2007年10月27日,中国银行业在这一年中共宣布6笔海外并购项目,并购交易额已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占中国海外并购总交易额50.7%,并购频率之高和金额之大前所未有。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股市的繁荣,中资银行的规模急剧膨胀,加上流动性过剩,到海外收购同行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题。从上述活跃的并购交易看,一支来自中国的金融大军已经远征到世界各地。
陈凯认为,随着金融业开放程度增加,越来越多的海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国内金融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加,如不发展将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随着 WTO过渡期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海外寻求发展,也需要国内金融企业的海外业务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美国次级债问题爆发后,导致美欧银行遭受重创。陈凯认为,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及国内流动性过剩,中资银行的购买力相应提高,使对外投资热情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难进入欧美成熟市场,在一些新兴市场,中资银行已经出现在海外“同室操戈”的局面,比如建设银行和工行打算或已经在越南建立分支机构。业内人士指出,在海外客户群体还比较有限的状况下,中资银行应尽可能错开竞争。
冒险者的游戏
人们一致的看法是,现在正是中国金融业海外扩张的良好时机。不过,业界人士也指出,境外收购堪称“冒险者的游戏”,本身蕴涵着极大风险。
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金融企业的工行,无论在每股收益、赢利构成以及利润等方面均落后于美国花旗集团。2006年工行凭借赢利6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但还是比花旗集团少了1/3。
2007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最新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在排名全球前10大银行中,美国美洲银行以911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主要由注冊股本构成)荣登榜首,而美国花旗集团以909亿美元位居第二位。英国汇丰集团凭借878亿美元的一级资本排在第三位。工行仅以592亿美元的一级资本居全球第七位。
目前,国内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的比重普遍偏低,即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其海外业务的利润也主要来源于港澳地区,除去该地区以外其他境外市场的经营贡献也不过3%~4%。而工行境外利润和资产分别只占总利润和总资产的3%,建行更低,这一比例仅为约2%。
陈凯认为,中资银行走向国际市场仍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次级债问题暴露之后,国际运作风险也在逐渐加大。“金融业人才短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风险管理不足,都增加了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
另外,中资金融机构普遍运营模式比较单一,也不适应海外机构多元化的金融运营模式。比如国内银行目前仍然高度依赖存贷差作为其主要收入,所占比例达九成以上,而国外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整个业务构成中所占比例多为一半。
據此陈凯认为,不论是业务还是管理,中资银行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目前还不具备全方位出击的条件。
对于已经在全球展开并购的中资银行来说,面临的最大难题将是收购后的整合之路。
最为敏感和棘手的将是人力资源的整合。陈凯认为,缺乏国际化金融人才使得企业国际化经验严重不足。工行在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后,成为其最大股东,派驻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和高管等)将是最迫切的工作,而派驻数量以及如何与当地高管融合,使之既能发挥大股东的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原有人员的积极性,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业务的整合也非常关键。中资银行应该深入分析自身和并购对象的业务特点、机构设置,寻找重叠部分与合作机会,将产品、客户、市场与前后台各部门形成矩阵式的模型,更好地配套整合。
前些年,进军海外市场的实业类中国企业的失败教训值得中资银行吸取。TCL收购汤姆逊以及阿尔卡特手机部门后整合不利,业务锐减,陷入亏损境地;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1年后最终以退出欧洲市场告终。贝恩咨询公司的调查表明,80%左右的失败案例直接或间接源于并购后的整合。
“理论上,金融扩张的风险会更大,因为它可通过全球资本市场传染给其他国家。”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便是最好的例证。
日本的教训
杀入世界各地的中国金融大军虽然气势不凡,但如果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内功”,顶多也只是一群毫无战斗力的“游兵散勇”。
眼前不远的例子是日本银行业扩张后酿下的苦果。“中国银行业境外扩张跟当年日本相类似。”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彭继民认为,无论从区域文化上还是从发展阶段上看,目前中国跟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就是正在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其中银行业在资本输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储蓄率高居,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银行风险降低,规模实力大增,银行自身扩张的欲望,加上政府鼓动支持,日本的银行业开始疯狂地在全球各地收购海外资产。
日本银行业在国外的机构猛增,截至1991年底,日本银行在海外的分行增加到318家,办事处为424家,当地的金融法人为304家。所有加起来,总数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
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1984年日本银行海外资产达3411亿美元,10年后海外资产猛烈膨胀至21810亿美元。1980年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只有1家,而1988年世界10大银行全部是日本银行。
但仅仅 10 年之后,由于过度扩张,导致资产质量和赢利能力双双下降,不少银行纷纷撤出了海外市场,遭遇“滑铁卢”的日本银行部分国际化成果随之化为乌有。
日本银行犯下的大忌依然是只片面追求规模最大化,“身体长高了,但严重营养不良。”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表面上当时的日本银行资产规模很大,但其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功不足,造成其国际化缺乏持续性。
业内人士提醒中资银行,启动海外并购的同时,勿忘做实国内发展。虽然中资银行占据着国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但随着国外机构的不断进入,竞争压力会大增;在业务上,尤其是在私人理财方面应加快缩小与国外银行的差距,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
彭继民认为,从整体上来看,中国金融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必然要经历不断尝试和摸索过程。
陈凯认为,金融业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其国际化进程则需步步推进,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逐步向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