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国由满清过渡而来,它的官僚阶层当然要以清末的官僚为基础。而处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式,审时度势,于历史浮沉中或退或进,自有抉择,他们的抉择既可以反映时代更替的历史,也反映了各自之间不同的心理。
【关键词】:民国;清吏;态度;行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议和一直绵延至1912年,直到2月,清帝退位,后来袁世凯成为大总统,满清民国的鼎革才逐渐完成。民国由满清过渡而来,它的官僚阶层当然要以清末的官僚为基础,而处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式,审时度势,于历史浮沉中或退或进,自有抉择,他们的抉择既可以反映时代更替的历史,也反映了各自之间不同的心理。清吏于民国初年出仕与否,原因颇为复杂。出仕者,或是能以冷静的眼光看待时局,择木而栖;或是初出茅庐的热血少年,希望能凭借才干,抓住机会,急進仕途;或本是满清高官显吏,仍以官吏直接出仕民国;或是因各种关系得到如袁世凯等人的赏识、提拔,平步青云;或是袁氏旧属体系,自然为官。退隐者,或是屈从已老的年龄,不意再经宦海浮沉;或是忠于清室,以满清遗老自居;或是不齿袁氏所为,淡于仕途等等。各人之心理也因此可见。本文将以清末民国的官僚阶层为对象,试剖析时代更替之际的士大夫心理。
一
例如民国时期被称为“广济五杰”的饶汉祥,本是清末举人。他考入过京师大学堂,在福建学务所担任过视学近,其时不过二十来岁,而且颇有诗文之才。福建提学使姚文倬颇为赞赏,“览其诗文而异之,延之其家,授子女读。”[1]而正当在他年轻有为之际,亲历了辛亥之变,然而他抓住机会,投入黎元洪军政府幕,反而大有发挥。史料记载如下:
“辛亥秋,黄陂建牙武昌,首以网络人才为亟务,一时宿儒名士闻风而集者众。祥方任财政司科员,拟一稿,科长掷诸地,祥不能堪,欲拂袖去。某太史器其才,白于黄陂曰‘共和初基,人才难得,吾鄂有似陆敬舆其人者,方屈为下僚,不求人知,人亦罕知之者,公盍罗致为己用?差比于晋公之于韩黎也。’黄陂大喜,礼延入幕。”[2]
饶汉祥能积极投于黎元洪幕下,是渴求仕宦的名士的代表。尽管因被某科长看不起,意欲离开黎幕,但他追求仕途的意愿仍然可以看得出。这一类民初的青年俊杰,最需要一些人的提拔与赏誉,“某太史”正是饶汉祥的幕后贵人,至于这位太史与饶汉祥有无关系,关系如何,则是另当别论的事,我们应从中看到如果不是饶汉祥本身的才华使然,也不会得到幕后人的推荐。饶汉祥也因此得以大展拳脚,“祥居恒熟读宣集,所为公牍,摹拟略似,累为黄陂草长文,以电达天下,缠绵悱恻,哀感动人,大抵天下人所欲言而不敢言者,于是国人意响,不期集于江汉之间,黄陂声誉因以渐著,遂以祥领袖幕僚,荐授内务司长,擢省长。”[3]从这里我们看出了一个学生时代在清末,而仕途生涯发展于民国初年的积极入仕的青年形象,他们大抵上也属于新生的知识分子(虽在清末也有些许政治活动),支持革命,也看出了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统治者积极求才的动态,这类青年才俊在民初出仕是比较流行的。
辛亥之年,如岑春煊这种识时务者大有人在,而以此又能牵出多少关系。比如春煊的旧部龙济光、陆荣廷这些人,在民国初年作为实力派,都很活跃,而如前清官吏张鸣岐这些人,又可以以“卑词厚币”与之结交,颇为玲珑,而获要职。张鸣岐仕于前清,因为妹夫夏淑清的关系颇受岑春煊倚重,岑评价他是“有胡林翼之谋,左宗棠之才”[4],对待他甚好,曾力荐他作广西巡抚。但张或许把官位看的太重,当出仕民初时,作风竟颇使人唏嘘。有人向袁世凯报张是岑的亲近,而袁世凯与岑春煊不和已久,袁世凯却评价他“有富贵之癖,不富贵不乐,倘宠以高官,畀以特权,其不叛岑而附吾者,可剜吾眸子。”[5]袁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张名岐在民初也作了广西、广东的巡按,当1916丙辰之役时,岑春煊抗袁甚为卖力,劝说龙济光、张鸣岐举兵北伐,龙济光唯唯否否,而张鸣岐则是“正色拒之,密报于世凯,谓春煊谋乱。”[6]时代混乱之际,人心最易混乱,人心混乱在于人欲,人欲又并非不正常,所以这种动乱是最能考验人心的时刻,而能做到如岑春煊那样,已经颇为不易了。毕竟辛亥鼎沸,清政府的灭亡已是大局,假如此时期正值个人仕途生涯的起步期或关键期,他的选择或许不能简单归为是非功罪。
程德全就更为果断,辛亥时期,他反正最先,投入革命党派,以清末江苏巡抚,摇身一变为民初江苏都督。政权变化、统治者变化,而如程德全这种地方大员,虽然官名也起变化,但官员仕途、政治生涯却得以延续,所以不欲断绝政治生涯的,不得不投身民国。在满清也是做官,在民国也是做官,在專制之下可以做官,在民主名下也能做官,所以就不要多问统治者是满清,是民国,政体是专制,是民主,官职是巡抚,是都督。除了做江苏地方要员,因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程德全被任命为内务总长,“日追随伟人之间,俨然以开国元勋自况”[7],辛亥革命时,程德全已是知天命之年,本是满清遗老,旦夕间为民国开国元勋,时代的变化,政权的更替使得人物的心理与行动也变得复杂,变得充满了变化。1913年的癸丑之役,程德全也参与了讨袁,等到败落时,又能先于一步密报袁世凯自己是被逼的,为宦之巧可见一斑。这只是为官的态度与作风方面,至于为官的政见、作法、政绩方面,则要另当别论。
二
而在动乱之际能坚持立场,忠心为主的也有,但这又是与各人的不同派别、不同主张、个人名利,还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的,这类官吏行动与心理也颇为复杂。
以林绍年为例。按道理,林绍年没有做过民国的官,他只是清末的一个官僚,他的行为本可以不考虑在“入民国之清吏”这个行列,但他的心理却是可以反映这个时代更替之际的复杂的。林绍年是清末一开明官僚,主张宪政,在1906年入军机、做了邮传部侍郎后,参与了“预备立宪”,所以他是为清末的“新政”、“预备立宪”贡献了自己心血的。入军机前,他也是有着丰富的地方官经历,相继在广西、云南、贵州、山西做官,颇有政绩,得到了中央枢府鹿传霖和地方疆吏岑春煊的举荐,更是被慈禧太后称为“亮直清操”,入军机仅一年,其后又被外简为河南巡抚,在河南,“弹劾道府以下不职者近百人,将去,犹劾罢数十人”,对他人说“终不留为汴民害”[8],实在大快人心,其后又被召回中央。他其实也看到了清政府立宪的假意,当清政府正以立宪诏告天下,改官制、设内阁时,他告病回乡,退出了政坛,具体是在宣统二年,其时他已经近七十岁了,他辞官后一年,辛亥事起,清朝灭亡。所以像林绍年这种官吏,和前面的饶汉祥、岑春煊、程德全等人就不同了,一是年龄的不同,年龄是客观因素,二是同处复杂政局之中,宦海的心气也不同,心气不同则有进有退,林绍年则是在晚年想趋于平淡,至少是在清末民初动乱之际不意仕途。
三
因戊戌变法出名的康有为,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也渴望仕途,但他的仕途之路颇不如意。戊戌维新时期,施展政治拳脚不过百日,民初更是不如意。清朝覆亡,康有为回国后,拒绝了袁世凯封官的优待,不仕民国,他和袁世凯之间“宿怨未解”,自然不会到袁府为官。而当张勋在北京起事,“伪诏任百官,授有为弼德院副院长,大失所望,面斥勋不解政事。”[9]他认为张勋“不解政事”,更不用说张勋复辟仅是一场丑剧。康有为的仕途更多的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派别的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和他的老师比起来,梁启超的仕途又不同。梁启超起初对袁世凯的优待也抱以置若罔闻的态度,回答袁说“非其时不仕,非其官不为”[10],只是在民间创建报刊,挥毫弄墨,议论币制。后来袁世凯欲起用他做币制局总裁,启超回答“不才之才,为无用之用”[11]。然而在1913年,梁启超还是参加了熊希龄组织的所谓“第一流内阁”。当袁世凯企图复辟时,梁启超终于看清了对方的面目,承认多年来“不惜竭吾才力,且牺牲一切,以谋辅翼袁氏”[12],所以撰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一文,讽刺袁世凯,继而投身到护国战争中,做了广东军务院的政务委员长。梁启超的仕途经历伴随着民初到北洋军阀时期复杂变换的政局。
结语
时代更替之际,因为政局的复杂,世事的难料,历史中的各人也进行了不同的抉择。有些满清大官僚顺利过渡到民国,风光依旧,而有些清吏则选择了留存自己的气节。且不论各人的选择,毕竟是各人之事,但动荡的时代给予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考验和各人的不同实践,将极大的影响着以后中国的这个阶层。
注释:
[1]陈赣一:《睇向斋秘录》(附二种),《逞臆谈·饶汉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1页。
[2]同上,第101-102页。
[3]同上,第102页。
[4]同上,第122页。
[5]同上,第123页。
[6]同上,第123页。
[7]同上,第134页。
[8]同上,第138页。
[9]同上,第109页。
[10]同上,第111页。
[11]同上,第111页。
[12]同上,第110页。
【关键词】:民国;清吏;态度;行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议和一直绵延至1912年,直到2月,清帝退位,后来袁世凯成为大总统,满清民国的鼎革才逐渐完成。民国由满清过渡而来,它的官僚阶层当然要以清末的官僚为基础,而处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式,审时度势,于历史浮沉中或退或进,自有抉择,他们的抉择既可以反映时代更替的历史,也反映了各自之间不同的心理。清吏于民国初年出仕与否,原因颇为复杂。出仕者,或是能以冷静的眼光看待时局,择木而栖;或是初出茅庐的热血少年,希望能凭借才干,抓住机会,急進仕途;或本是满清高官显吏,仍以官吏直接出仕民国;或是因各种关系得到如袁世凯等人的赏识、提拔,平步青云;或是袁氏旧属体系,自然为官。退隐者,或是屈从已老的年龄,不意再经宦海浮沉;或是忠于清室,以满清遗老自居;或是不齿袁氏所为,淡于仕途等等。各人之心理也因此可见。本文将以清末民国的官僚阶层为对象,试剖析时代更替之际的士大夫心理。
一
例如民国时期被称为“广济五杰”的饶汉祥,本是清末举人。他考入过京师大学堂,在福建学务所担任过视学近,其时不过二十来岁,而且颇有诗文之才。福建提学使姚文倬颇为赞赏,“览其诗文而异之,延之其家,授子女读。”[1]而正当在他年轻有为之际,亲历了辛亥之变,然而他抓住机会,投入黎元洪军政府幕,反而大有发挥。史料记载如下:
“辛亥秋,黄陂建牙武昌,首以网络人才为亟务,一时宿儒名士闻风而集者众。祥方任财政司科员,拟一稿,科长掷诸地,祥不能堪,欲拂袖去。某太史器其才,白于黄陂曰‘共和初基,人才难得,吾鄂有似陆敬舆其人者,方屈为下僚,不求人知,人亦罕知之者,公盍罗致为己用?差比于晋公之于韩黎也。’黄陂大喜,礼延入幕。”[2]
饶汉祥能积极投于黎元洪幕下,是渴求仕宦的名士的代表。尽管因被某科长看不起,意欲离开黎幕,但他追求仕途的意愿仍然可以看得出。这一类民初的青年俊杰,最需要一些人的提拔与赏誉,“某太史”正是饶汉祥的幕后贵人,至于这位太史与饶汉祥有无关系,关系如何,则是另当别论的事,我们应从中看到如果不是饶汉祥本身的才华使然,也不会得到幕后人的推荐。饶汉祥也因此得以大展拳脚,“祥居恒熟读宣集,所为公牍,摹拟略似,累为黄陂草长文,以电达天下,缠绵悱恻,哀感动人,大抵天下人所欲言而不敢言者,于是国人意响,不期集于江汉之间,黄陂声誉因以渐著,遂以祥领袖幕僚,荐授内务司长,擢省长。”[3]从这里我们看出了一个学生时代在清末,而仕途生涯发展于民国初年的积极入仕的青年形象,他们大抵上也属于新生的知识分子(虽在清末也有些许政治活动),支持革命,也看出了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统治者积极求才的动态,这类青年才俊在民初出仕是比较流行的。
辛亥之年,如岑春煊这种识时务者大有人在,而以此又能牵出多少关系。比如春煊的旧部龙济光、陆荣廷这些人,在民国初年作为实力派,都很活跃,而如前清官吏张鸣岐这些人,又可以以“卑词厚币”与之结交,颇为玲珑,而获要职。张鸣岐仕于前清,因为妹夫夏淑清的关系颇受岑春煊倚重,岑评价他是“有胡林翼之谋,左宗棠之才”[4],对待他甚好,曾力荐他作广西巡抚。但张或许把官位看的太重,当出仕民初时,作风竟颇使人唏嘘。有人向袁世凯报张是岑的亲近,而袁世凯与岑春煊不和已久,袁世凯却评价他“有富贵之癖,不富贵不乐,倘宠以高官,畀以特权,其不叛岑而附吾者,可剜吾眸子。”[5]袁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张名岐在民初也作了广西、广东的巡按,当1916丙辰之役时,岑春煊抗袁甚为卖力,劝说龙济光、张鸣岐举兵北伐,龙济光唯唯否否,而张鸣岐则是“正色拒之,密报于世凯,谓春煊谋乱。”[6]时代混乱之际,人心最易混乱,人心混乱在于人欲,人欲又并非不正常,所以这种动乱是最能考验人心的时刻,而能做到如岑春煊那样,已经颇为不易了。毕竟辛亥鼎沸,清政府的灭亡已是大局,假如此时期正值个人仕途生涯的起步期或关键期,他的选择或许不能简单归为是非功罪。
程德全就更为果断,辛亥时期,他反正最先,投入革命党派,以清末江苏巡抚,摇身一变为民初江苏都督。政权变化、统治者变化,而如程德全这种地方大员,虽然官名也起变化,但官员仕途、政治生涯却得以延续,所以不欲断绝政治生涯的,不得不投身民国。在满清也是做官,在民国也是做官,在專制之下可以做官,在民主名下也能做官,所以就不要多问统治者是满清,是民国,政体是专制,是民主,官职是巡抚,是都督。除了做江苏地方要员,因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程德全被任命为内务总长,“日追随伟人之间,俨然以开国元勋自况”[7],辛亥革命时,程德全已是知天命之年,本是满清遗老,旦夕间为民国开国元勋,时代的变化,政权的更替使得人物的心理与行动也变得复杂,变得充满了变化。1913年的癸丑之役,程德全也参与了讨袁,等到败落时,又能先于一步密报袁世凯自己是被逼的,为宦之巧可见一斑。这只是为官的态度与作风方面,至于为官的政见、作法、政绩方面,则要另当别论。
二
而在动乱之际能坚持立场,忠心为主的也有,但这又是与各人的不同派别、不同主张、个人名利,还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的,这类官吏行动与心理也颇为复杂。
以林绍年为例。按道理,林绍年没有做过民国的官,他只是清末的一个官僚,他的行为本可以不考虑在“入民国之清吏”这个行列,但他的心理却是可以反映这个时代更替之际的复杂的。林绍年是清末一开明官僚,主张宪政,在1906年入军机、做了邮传部侍郎后,参与了“预备立宪”,所以他是为清末的“新政”、“预备立宪”贡献了自己心血的。入军机前,他也是有着丰富的地方官经历,相继在广西、云南、贵州、山西做官,颇有政绩,得到了中央枢府鹿传霖和地方疆吏岑春煊的举荐,更是被慈禧太后称为“亮直清操”,入军机仅一年,其后又被外简为河南巡抚,在河南,“弹劾道府以下不职者近百人,将去,犹劾罢数十人”,对他人说“终不留为汴民害”[8],实在大快人心,其后又被召回中央。他其实也看到了清政府立宪的假意,当清政府正以立宪诏告天下,改官制、设内阁时,他告病回乡,退出了政坛,具体是在宣统二年,其时他已经近七十岁了,他辞官后一年,辛亥事起,清朝灭亡。所以像林绍年这种官吏,和前面的饶汉祥、岑春煊、程德全等人就不同了,一是年龄的不同,年龄是客观因素,二是同处复杂政局之中,宦海的心气也不同,心气不同则有进有退,林绍年则是在晚年想趋于平淡,至少是在清末民初动乱之际不意仕途。
三
因戊戌变法出名的康有为,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也渴望仕途,但他的仕途之路颇不如意。戊戌维新时期,施展政治拳脚不过百日,民初更是不如意。清朝覆亡,康有为回国后,拒绝了袁世凯封官的优待,不仕民国,他和袁世凯之间“宿怨未解”,自然不会到袁府为官。而当张勋在北京起事,“伪诏任百官,授有为弼德院副院长,大失所望,面斥勋不解政事。”[9]他认为张勋“不解政事”,更不用说张勋复辟仅是一场丑剧。康有为的仕途更多的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派别的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和他的老师比起来,梁启超的仕途又不同。梁启超起初对袁世凯的优待也抱以置若罔闻的态度,回答袁说“非其时不仕,非其官不为”[10],只是在民间创建报刊,挥毫弄墨,议论币制。后来袁世凯欲起用他做币制局总裁,启超回答“不才之才,为无用之用”[11]。然而在1913年,梁启超还是参加了熊希龄组织的所谓“第一流内阁”。当袁世凯企图复辟时,梁启超终于看清了对方的面目,承认多年来“不惜竭吾才力,且牺牲一切,以谋辅翼袁氏”[12],所以撰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一文,讽刺袁世凯,继而投身到护国战争中,做了广东军务院的政务委员长。梁启超的仕途经历伴随着民初到北洋军阀时期复杂变换的政局。
结语
时代更替之际,因为政局的复杂,世事的难料,历史中的各人也进行了不同的抉择。有些满清大官僚顺利过渡到民国,风光依旧,而有些清吏则选择了留存自己的气节。且不论各人的选择,毕竟是各人之事,但动荡的时代给予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考验和各人的不同实践,将极大的影响着以后中国的这个阶层。
注释:
[1]陈赣一:《睇向斋秘录》(附二种),《逞臆谈·饶汉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1页。
[2]同上,第101-102页。
[3]同上,第102页。
[4]同上,第122页。
[5]同上,第123页。
[6]同上,第123页。
[7]同上,第134页。
[8]同上,第138页。
[9]同上,第109页。
[10]同上,第111页。
[11]同上,第111页。
[12]同上,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