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芒与黑暗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李尔王》吸引了诸多人的兴趣。因此,许多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李尔王》中对比和烘托写作手法的运用。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读者可以了解到人性的光芒与黑暗。
  关键词: 悲剧 《李尔王》 莎士比亚 对比
  
  一、引言
  《李尔王》的故事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刚愎自用的老国王李尔年迈体衰,决定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和考狄利娅,他要根据女儿们所表达的爱来分配每人所得的一份。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用甜言蜜语,骗取了父亲的欢心分得了国土;他最宠爱的三女儿说了真实的想法,却被视为不爱父亲的不肖女,一无所获,被赶出家门。三女儿走后,悲剧立即发生。两个大女儿在事成后,嫌弃一无所有的父亲,鄙视嫌厌的言语不断,最后李尔王愤而出走,成为居无定所的流浪老人。流浪日久,李尔王因内心苦痛不堪而发疯。后来通过忠实仆人的帮助,李尔王终于与三女儿见面,并在半清醒半疯傻的状态下,恳求三女儿原谅,三女儿拥抱了他,破碎的心得到安慰。但剧情急转直下:三个女儿之间爆发了战争,三女儿惨败被俘。尽管两个女儿也恶有恶报,但三女儿已被绞杀,李尔最终也心碎而死。剧情以大悲剧告终。
  二、文献综述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历来的学者和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褒贬不一。西方三百年的《李尔王》评论,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得出了相异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诗的正义”原则
  这以英国戏剧家泰特(Nahum Tate)为代表。泰特希望弥补莎士比亚此剧中他所认为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剧作的悲惨结局,特别是考狄利亚的死,他认为这是观众和读者难以忍受的。所以他重写了《李尔王》的结局,以考狄利娅军队的最后胜利和李尔老王重新恢复王位替代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两位主人公的死,并且构思了埃德加和考狄利娅之间的爱情,剧情在考狄利娅和埃德加二人的婚礼中结束。泰特的改编本替代莎士比亚的原作占领英国戏剧舞台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并受到了18世纪许多批评家的一致赞同,如Charles Gildm、Samuel Johnson等。
  2.宗教角度评论《李尔王》
  这方面以钱伯斯(R.W.Chambers)为先驱,还有坎贝尔(O.J.Campbell)等。这些评论家的评论虽然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都认为李尔在历经苦难、饱受风雨之苦后认识了自我,并且通过考狄利亚所代表的基督之爱而最后获得了救赎。
  3.神话原型批评方法
  追溯起源,弗洛伊德的评论具有神话原型批评的倾向,他从心理角度对《李尔王》予以分析。他认为考狄利亚代表了死亡,甚至是死神本身。这一传统的源头是古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中的最后一个,名字是阿特洛波斯(Atropos)。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想象拒绝承认阿特洛波斯神话所代表的事实,因此以爱神和最接近爱神的人形来代替死神,结果“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不再是死神,而是女人中最美丽、最优秀、最称心、最可爱的一位”。
  三、对比手法的运用
  1.考狄利娅和两个姐姐的对比
  戏剧刚开场时,李尔要在三个女儿中进行一场测试,谁对李尔表达的爱意多,谁就会得到大片的国土。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都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考狄利娅知道两个姐姐是为了获得父亲的权力和财富,轮到她回答父亲的话时,她本着诚实的原则,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爱您只是按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虽然她最后被李尔驱逐出境,但是她没有怨恨李尔。当李尔没有权势以后,高纳里尔和里根露出了本性。她们无情地抛弃了年迈的父亲,任他在暴风雨中挨冻,最终李尔发疯。考狄利娅知道了李尔的境况以后,非常伤心。她一方面找医生给李尔治病,另一方面出师讨伐两个无情无义的姐姐,替父亲伸张正义。当她为李尔治病时,道出的都是肺腑之言,催人泪下。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人性的不同方面:高纳里尔和里根自私、残忍、冷酷、无情;考狄利娅纯洁、忠诚、诚实、善良。
  2.爱德蒙和埃德加的对比
  私生子爱德蒙为了在家庭中得到家产土地,设计陷害了他仁慈的哥哥埃德加,迫使他装作疯丐,衣不遮体,风餐露宿。赶走了哥哥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的父亲。当他的父亲将法军暗中登陆的密报告诉他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将它向康华尔和里根和盘托出。为此葛罗斯特失去了一切,并被挖去双眼。在李尔和考狄利娅被捕以后,爱德蒙秘密下令将二人绞死,其罪恶行径令人发指。埃德加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后,不得已伪装成乞丐汤姆。在了解了父亲的悲惨遭遇以后,埃德加十分痛心。在父亲产生自杀念头的时候,埃德加略施计策,让父亲有了重新活下去的信心。这两人阐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一个狡猾透顶、毫无同情心;一个忠实可信、充满爱心。
  3.奥斯沃德和肯特的对比
  高纳里尔的仆人奥斯沃德乐意行使女主人的一切指令。他粗暴底对待李尔,一点都不尊重李尔。而且,他还乐意做高纳里尔和爱德蒙的信使,让两人有机会勾搭。他甚至还试图杀害瞎了眼的葛罗斯特伯爵。可见奥斯沃德是一个十足的奴仆。肯特对李尔也非常忠心,在李尔将他赶出英国后,肯特伪装成仆人,伴随在李尔身边。在李尔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挺身而出,维护李尔的尊严。在李尔发疯以后,他派人将消息通知给了考狄利娅。可见肯特是一个有原则而且又忠实的下属。
  4.勃艮第伯爵和法国国王的对比
  在考狄利娅失去嫁妆,一无所有时,两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勃艮第伯爵放弃了对考狄利娅的追求,他只在乎考狄利娅的嫁妆和随之而来的利益。法国国王却十分欣赏考狄利娅的真实与善良,他看到了考狄利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更在乎考狄利娅的人品。
  四、烘托手法的运用
  葛罗斯特伯爵是李尔的烘托,丰富了李尔的形象。这两位父亲的命运非常相同,葛罗斯特就像是李尔的影子。李尔变疯了,葛罗斯特被挖了眼睛;李尔变疯了,却看清了世间炎凉;葛罗斯特失明了,却学会了用心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葛罗斯特说:“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初我能看见的时候,我倒失足颠扑了。”李尔说:“要是你愿意为我的命运痛哭,那么把我的眼睛拿了去吧。”葛罗斯特是第二个李尔。这两个人是一而二,二而一。他们是同一理念中分出的两个形象,从两个方面映照出同一条理念。
  1.李尔和葛罗斯特的悲剧命运
  李尔开始的行动非常不理智,而且很愚蠢。他划分王国的动机似乎比较合理:自己年事已高,想把王国让年轻人来管理。而且,李尔还希望能够制止未来的争端。但是,他的这一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他划分完王国以后,矛盾和问题就随之而来。他还希望在交出王权以后,保留国王的头衔和名誉,这一想法也是愚蠢的。
  李尔被两个女儿的甜言蜜语所蒙骗,冲动地把整个王国给了这两个虚伪的女儿。而忠诚的小女儿则被流放。受到大女儿和二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李尔伤心欲绝,也看到了她们的本来面目。在风雨交加的晚上,他愤怒地诅咒这两个女儿。同时,李尔由于精神上的刺激,终于发疯了。
  听闻李尔的情况,考狄利娅率法国军队前来营救。众人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李尔。李尔苏醒以后,向考狄利娅承认了过错,坦白自己是个“很愚蠢的老人”,并且恳求考狄利娅的原谅。在法国军队战败、自己和考狄利娅下狱后,李尔没有觉得很悲伤。只要和考狄利娅一起,李尔就觉得幸福。最后,考狄利娅死去,李尔伤心欲绝,也悲痛地死去。
  同样,葛罗斯特也经历了一番痛苦最终死去。被爱德蒙欺骗,葛罗斯特误以为埃德加要杀死他。当葛罗斯特的双眼被挖去以后,他才明白自己误会了埃德加。由此,葛罗斯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在他从“悬崖”上跳下而没被摔死以后,葛罗斯特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个奇迹。最后,埃德加向葛罗斯特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葛罗斯特在欢乐和悲伤中死去。最终葛罗斯特还是死了,就像李尔含悲而逝一样。葛罗斯特是另一个李尔,是李尔的另一种生命经历。
  2.在痛苦中明智
  在葛罗斯特发现真相的道路上,光明和黑暗交叉进行;在李尔明智的道路上,聪明和愚蠢、清醒和疯狂也是交替发生。这两条线索平行发生。在第三幕,一场暴风雨降临了。这场暴风雨把李尔带到了疯狂的边缘,但是同时也使他更加清晰地看清了周围,明白了自己以前的愚蠢行为。他变得更加人性化,了解了穷人的痛苦和无奈。
  同样,葛罗斯特在双眼被挖出以后,才明白了爱德蒙的丑陋嘴脸。他说道:“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跌足摔倒。”葛罗斯特想通过死亡得到解脱,在乞丐(儿子埃德加)的带领下,走上悬崖。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他的感情受到了进一步的折磨,不仅达到了人生苦难的顶点,而且越过了生命线,进入死亡,最后穿过死亡又折返回来。他经历了死亡,又经历了再生。悬崖这场闹戏,表达的是人性和人生命的极致。这是他再生的标志,如同李尔在暴风雨中重生一样。这场未遂的自杀,被描写成一场奇怪的闹剧,充满黑色幽默。这场戏同李尔面对暴风雨狂怒的古典场面,形成有趣的映照。
  五、结语
  在《李尔王》中,通过对比,人性的光芒和黑暗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阐述。莎士比亚运用葛罗斯特这一辅助线索使读者不只一次地感受到强烈的戏剧冲突。双线索的使用不仅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通过双线索中并列的场景、行为和语言,让读者对其进行比较、联系,从而使主题的意义更加深刻。从某种程度上说,辅线索就仿佛是主线的“回音”,加强了悲剧效果,使戏剧更加震撼人心。同时,读者也可以明白:世界不是单纯用眼睛来看的,还需要用心来感受。
  
  参考文献:
  [1]Bevington,David.How to Read A Shakespeare Pla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2]Bradley,A.C.Shakespeare Tragedy-Lectures on King Lear.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5.
  [3]Brown Richard,David Johnson.A Shakespeare Reader:Sources and Critici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2000.
  [4]矫福军.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3-5.
  [5]王维昌.莎士比亚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62-63.
  [6]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497.
  [7]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称谓语 中西文的差异
期刊
摘 要: 本文试从人物形象、创作意图、语言风格、叙事艺术等方面比较中国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日本江户读本小说《江口侠妓愤薄情怒沉珠宝》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翻案小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江口侠妓愤薄情怒沉珠宝》 形成原因    《古今奇谈繁野话》是日本读本作家都贺庭钟的代表作。其中,卷四的《江口侠妓愤薄情怒沉珠宝》(以下简称为《江口》)是以中国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奇葩《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期刊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解决技工院校学生对语文学习懈怠、厌学的问题。本文从关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以提高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技工院校 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考和高考成为优等生与后进生之分水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普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得以升上高一层次的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国民的学历水平不断提升,这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个人来说,要获得更高的学历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但个人为何做出如此的选择?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个人学历追求的缘由和无意识性后果。  关键词: 学历追求 理性选择 博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国民的学历水平不断提升,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证实了
期刊
摘 要: 韩寒代表作《长安乱》和郭敬明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两部小说的出版发行,不仅奠定了他们各自文学创作的基调,而且使得“80后”文学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韩寒和郭敬明两个人在文学创作的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  关键词: 韩寒 郭敬明 文学创作 不同点    “80后”作家,指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具有自由、个性思想的少年作家。由于文化和社
期刊
摘 要: 加拿大籍海外华文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交错的彼岸》以侦探小说的结构讲述了东西方的人向彼岸大陆寻找理想人生的故事,其适彼乐土的行为更具形而上寻觅灵魂栖息家园的意味,形成了一种中西交错的和谐美和洞察人类精神的深邃感。  关键词: 张翎 小说《交错的彼岸》 彼岸 寻找主题    彼岸有崇山峻岭,彼岸有芳草萋萋,彼岸有柏拉图的理想,彼岸有富饶与荣光,彼岸是诗意栖居的乐土。太平洋那边的人萦绕着深深的中
期刊
摘 要: 川上弘美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奇幻的童话世界。构筑这个神奇世界的支柱,是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异化生物形象。本文通过对其早期文学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异化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尝试理顺出作品中异化生物的发展变化,指出其存在及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川上弘美 早期作品 “异化”形象    川上弘美,旧姓山田,1958生于东京。她从小学时开始接触儿童文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御茶水女子大学理学部生物学科
期刊
摘 要: 中学《〈论语〉选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为达此目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咬“文”嚼“字”,亲近《论语》;引导学生揣摩篇章,理解《论语》;关联作文,深入《论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论语〉选读》 咬“文”嚼“字” 揣摩篇章 关联作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浙江省被列为高中语文的1A选修课程(要学半个学期),并被
期刊
摘 要: 生本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由于导师制改变了单纯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转而从生命的独特性、完整性、差异性角度关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可以真正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导师制 教育评价机制    一、对生命的皈依,生本教育的灵魂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在“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及教
期刊
摘 要: 注重“生成资源”,追求“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指导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深度解读,准确把握,有效预设;紧扣重点,留有空白,弹性预设;营造氛围,和谐互动,利于生成等五方面就教学中如何有效预设与促成生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一、深度解读,准确把握,有效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