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论语〉选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为达此目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咬“文”嚼“字”,亲近《论语》;引导学生揣摩篇章,理解《论语》;关联作文,深入《论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论语〉选读》 咬“文”嚼“字” 揣摩篇章 关联作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浙江省被列为高中语文的1A选修课程(要学半个学期),并被确定为高考内容。
《论语》自诞生至今已经2500多年,是儒家经典;《论语》是对话体语录,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的片言只语,名人警句;《论语》是文言,对于文言基础薄弱的高中生来说,恐怕比学外语还难。
到底该怎样教学《〈论语〉选读》?我认为,我们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论语〉选读》,而非像“百家讲坛”那样向大众讲述《论语》,因此必须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切忌凌虚蹈空。事实也是如此,《〈论语〉选读》这本书每一课的课后,均有“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这三大块内容,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极好体现。我们应该龙虫并雕,既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使语文课不失为语文课。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课里学《论语》,而不是在历史课,或政治课,或其他学科里学《论语》。
《〈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在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而文章是语言和文化的中介物,是横跨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座必经的桥梁。
我曾尝试着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论语》。
一、咬“文”嚼“字”,亲近《论语》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由字型构造的巧妙性所带来的字义孳生的丰富性,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天地,其人文含蕴更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学习文言,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更离不开对汉字的重视。
1.从“字”开始,激发兴趣。
我检查学生背诵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的“闻斯行诸”章(《论语·先进》第22章),发现学生总是将最后一句“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中的“求”和“由”背颠倒了,这是由于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我问学生:“‘路由器’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那能否借‘路由器’来区别‘求’和‘由’?”反应快的学生恍然大悟:“噢!子路,字仲由。‘由’是‘经由,经历’的意思,与‘路’有关。”“那‘冉求’字‘子有’,‘求’与‘有’有何联系?”“求了才会有。”这样理解字义,再加上了解了冉有的退缩、子路的争强好胜,就不会将“求”和“由”背颠倒了。
引导学生探究字和名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近汉字,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并进而亲近《论语》,感受《论语》等古籍的博大精深。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找出一位有“字”的名人,说说他的“字”与“名”的关系;琢磨名人的“字”与“名”,根据父母给你起的“名”,给自己起个“字”,并从中领会父辈的期望(要求每位学生上台发言)。对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致很高,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现举例如下:陈露,字晨;林强强,字仁谦;余翔,字潜底;王舒君,字逸贤;翁天琪,字羽凌;张旸懿,字嘉旭;金梦依,字夕仁;华义杰,字正平;魏楚寒,字暄。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问我:“邱老师,你的名有什么含义?你给自己起什么字?”我回答:“我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存’取‘存念’之意;据此,我可以给自己起字为‘怀国’。”
2.懂得引申,善于迁移。
“字”从“文”来,“字”从“名”来。我问学生:“‘字’的本义是什么?”无一能回答。当我说出“生孩子”(“宀”为房屋,房屋内一个子)的时候,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最后,他们探究到了“字”的来龙去脉:孩子是父母的后代,代代繁殖,越来越多,而合体的“字”由独体的“文”繁殖而来,文字由象形发展为会意、形声等,越来越多;“字”是由“名”孳生出来的,“字”是“名”的意义的发展。
汉字的“繁殖”、“发展”就牵涉到汉字的引申,不懂得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及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就不能真正学好汉字。不能真正学好汉字,怎能真正学好汉语?学好汉语当然不能排斥文言,而只有学好文言,才能做到真正学好汉语,才能真正学好《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第十四课《中庸之道》,选自《论语·里仁》第10章),此中的“适(繁体字为‘適’)”“莫”,课本分别注释和翻译为“亲近”、“淡漠、疏远”,如果不了解“適”的本义为“往,到”(“适”的“走之儿”可作解义的标志),“莫”即“暮”的本字,其本义为“日落的时候”(字形:太阳落在草丛里了,“大”是“艹”的变形),那对课文的注释和翻译的理解肯定是盲目的或肤浅的;而了解了它的本义,但没去了解或了解不了它的引申过程,那对“无适也,无莫也”的理解也不可能是深刻的。这个引申的过程我就交给学生去探究了。
学生探究出“字”与“名”的关系,以后能将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探究出那些难以一下子理解的“字”与“名”的关系,以后拓展阅读时解决了一些问题,定能进一步享受到创造的喜悦。比如说,理解了“子路,字仲由”中的“路”和“由”,那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第八课《周而不比》,选自《论语·为政》第10章)、“虽欲从之,末由也”(第十二课《高山仰止》,选自《论语·子罕》第11章)中的“由”字就容易理解了。又如理解了“樊须,字子迟”中的“须”和“迟”均有“等待”的意思,那对“卬须我友”(《诗·邶风·匏有苦叶》)、“昨者有一人税此院,云迟中表之远至者”(白行简《李娃传》)中的“须”和“迟”的理解,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因为他们有了一个较好的记忆的凭借。当然,正确理解了“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诲人不倦》,选自《论语·为政》第22章),那理解“韩愈,字退之”也就容易了。
3.重视语境,贯通“言”“文”。
经常听到有人将《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如果这是用其后起义,那是可以的,而解释原文,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原意是“学习上有余力就去做官”,“优”字应解为“有余力”,因为原文中整个句子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不重语境,是要闹笑话的。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讲述为:“《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而丝毫未涉及“友直,友谅,友多闻”“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中的“友”字的活用。于丹不是在上语文课,她可以不受此约束,但高中语文老师却不能对此“友”字视而不见,更不能将此“友”字当作“朋友”解释。“友”的字形是:□“ナ”和“又”都是“手”的变形;一只手覆于另一只手之上即是友,表示友好;“友”最初就兼作动词和名词。在《论语》原著和《〈论语〉选读》第八课《周而不比》中,这个“友”都作动词用,因为这几句话都是讲“应该交怎样的朋友”;还有,在原著《论语·季氏》中,紧接着有这样一章:“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这两章的句式相同,可印证“友”的用法。可见,“言”和“文”是如此不可分割,语文学习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做到“以篇解句,以句解词”。
二、揣摩篇章,理解《论语》
1.紧扣题目,了解关联。
《〈论语〉选读》是编者按照一定的意图编写的,有它的内在联系,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但由于《论语》是语录体著作,《〈论语〉选读》虽经重新编排,仍会给人以跳跃飘忽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来,紧扣各篇的题目,了解篇中各章节的关联,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论语》的文化内涵,又掌握写作中的立意布局等本领。比如说,《〈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是《为政以德》,共12章,主要是按“为政以德的好处”、“为政以德的具体内容”、“为政以德的前提——在位者以身作则”这三方面来编排,条理井然,逻辑严密。第1、2章讲“为政以德的好处”:第1章中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明“为政以德”的好处是可以无为而治;第2章中的“有耻且格”,说明“为政以德”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地遵守。第3章至第8章,是“为政以德”的具体做法:富民,足兵,教民,正己,修文德,取得百姓的信任;节约用度,爱护百姓,役使百姓注意不违农时;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第9章至第12章,是“为政以德”的前提,即在位者的以身作则: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爱,办事严肃认真,恪守信用,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心竭力;当政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学生一开始觉得第6章(“季氏将伐颛臾”章)与“为政以德”关系不大,经探究,懂得季氏的做法是对“为政以德”的挑战,因此,紧接着的第7章写道:“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可以说第一课《为政以德》具有议论文的典型格局:为什么,怎么样;正面说,反面议。学生这样学习,既了解了《为政以德》的文化内涵和编者的意图,又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第五课是《高山仰止》,很多学生认为,“高山仰止”一语很难统领所选的章节,因为此课一大半章节是讲孔子怎样教育学生的。我因势利导,提了这样的问题:从孔子跟学生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学生的眼中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经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从孔子跟弟子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感受到了孔子的为人和性格,了解到孔子被人景仰的原因——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亦师亦友,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坚持原则,善于识人,富有人情味。而颜渊、子贡眼中的孔子是一个学问高,道德修养高,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这一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孔子的高大,正是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得出来的,因此“高山仰止”一语能统领所选的章节。
2.拓展延伸,有机整合。
《〈论语〉选读》全书15课,每课倾注了编者的思想,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但它统领的章节并非只能为该课所用。教学时将别课有关章节与本课整合贯通,会有很好的效果。如《中庸之道》这一课,当然集中体现了中庸思想,但中庸思想在《〈论语〉选读》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如第六课《君子之风》的12.8章(文质关系)、第八课《周而不比》的15.22章(群而不党)和14.34章(以直报怨),第十一课的11.22章(闻斯行诸),等等。教学《中庸之道》时有机整合这些章节,会加深学生对中庸思想的认识。
又如理解孔子的“仁爱观”,仅凭第五课《仁者爱人》所说的“忠”“恕”来理解,是不够全面的。结合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的13.24章(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和17.13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第八课的4.3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和14.34章(子曰:“……以直报怨……”)的学习,才能了解孔子不是好好先生,他的“仁爱”有很强的原则性。
三、关联作文,深入《论语》
关联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它以教材作为聚焦源或辐射源,教师或学生或师生共同设计学习方案,即拓展学习视野、承设一种或多种阅读情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鉴赏与理解,对其构思立意、写作技巧、语言信息等进行加工提炼和多角度转换,从而在对文本的再创造中不断地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进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用于《〈论语〉选读》的教学,收到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论语》内涵并提高写作水平之效。
关联作文可以针对一篇课文,也可针对一本教材;既可以有平时作文,又可以有考试作文。在教学《〈论语〉选读》时,我出过以下一些题目:
●《论语》中的《侍坐》章,我们所学的《〈论语〉选读》中题为“沂水春风”,原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子路在《〈论语〉选读》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孔子对子路的态度也比较复杂,你是怎样看待子路的?
请以“子路其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于丹特意在《〈论语〉心得》封面写道:“《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你同意于丹的观点吗?为什么?
请以“《论语》的真谛”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校《〈论语〉选读》学分认定考试——
易中天在《〈于丹论语心得〉序》中写道: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你同意于丹“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的说法吗?
请以“?摇?摇?摇的孔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注意:①题目横线上的文字由你自己填写,但必须与色彩有关。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
这样的题目可以说是力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学生写好这样的作文,既要有扎实掌握教材并拓展延伸的功力,又要有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班学生曹丹琦写出了《澄澈的孔子》一文:
如同一坛千年的美酒,颜色由黄转青,最终澄澈。当所有杂质都沉于坛底,那一坛清冽,方才称得上酒中佳品。千年的争议,神化、丑化,或许只有像于丹所说,拂去那层层色彩,用温度,才能感知最真实而客观的孔老夫子。
那么,孔夫子是什么时候被刷上第一层色的呢?是了,是汉天子统治下的时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与汉武帝为他刷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从此,百家争鸣变成了独尊儒术,戴着国学的光环,孔夫子在国人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一占便是两千年。
可是,带有这种政治色彩的儒学不是孔夫子的儒学,那是董仲舒的儒学。
要说政治色彩,不可否认,儒学中的确有为奴隶制服务的成分,只是后来被封建的独裁者窃取了去,将人民的思想牢牢禁锢在自己的手中。可是,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孔夫子,却真不可不说是荒谬了。
“三从四德”,中国古代妇女最沉重的一副枷锁。守妇道守妻义,却一定要在这之前加一句“圣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被演绎为孔子思想的精华。真不知孔夫子面对自己坚持一生的“周礼”被阉割成这样会作何感想。
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儒学,绝不是孔子的儒学,它是朱熹之流的儒学。打着孔子的旗号,中国大地上竖起无数可悲的“贞节牌坊”。
孔夫子和他的儒学还被刷上了什么色彩呢?在未中举时的范进、咸亨酒店的孔乙己眼中,儒学怕是灰得让人黯然神伤吧?在推行科举制,主张八股文的统治者眼中,儒学会是金光闪闪的吧?
在“史无前例”中,孔老夫子真是黑得暗无天日。
只是,这一切都不该是孔子该有的色彩。
时岁变迁,孔子身上被涂抹的色彩被层层剥去,尽头是春秋时代那位慈祥的长者——为了推行礼义而奔走各国,为了启发学生而循循善诱……孔子该有的恐怕不是色彩,而是温度,他的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包裹着仁与礼的炽热的心。
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人,不会只是一味地说教,一味地用繁复的形式禁锢人的思想,他所做的,只是使活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流传下来,启迪后人,温暖后人,让后人在感知他的温度里受益非浅。
那是一坛沉淀了千年的佳酿,曾被搅起浑浊。当一切都风平浪静,舀起一勺清澈美酒,绵软醇香。启唇轻抿,你醉了吗?
这篇考场作文不久(2008年5月)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金奖。作者把书读实、读活、读薄,并处处扣着“历史的孔子”、“真实的孔子”的政治色彩、生活色彩、命运色彩来写,写得符合逻辑,写得富有诗意。我为什么不以“孔子其人”之类的题目要求学生作文呢?就是因为要引导学生“死”“活”相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深入课文,跳出课文,显示出一定的创造能力。当然,这样有利于理解孔子和《论语》的内蕴,进而达成《〈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 《〈论语〉选读》 咬“文”嚼“字” 揣摩篇章 关联作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浙江省被列为高中语文的1A选修课程(要学半个学期),并被确定为高考内容。
《论语》自诞生至今已经2500多年,是儒家经典;《论语》是对话体语录,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的片言只语,名人警句;《论语》是文言,对于文言基础薄弱的高中生来说,恐怕比学外语还难。
到底该怎样教学《〈论语〉选读》?我认为,我们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论语〉选读》,而非像“百家讲坛”那样向大众讲述《论语》,因此必须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切忌凌虚蹈空。事实也是如此,《〈论语〉选读》这本书每一课的课后,均有“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这三大块内容,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极好体现。我们应该龙虫并雕,既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使语文课不失为语文课。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课里学《论语》,而不是在历史课,或政治课,或其他学科里学《论语》。
《〈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在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而文章是语言和文化的中介物,是横跨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座必经的桥梁。
我曾尝试着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论语》。
一、咬“文”嚼“字”,亲近《论语》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由字型构造的巧妙性所带来的字义孳生的丰富性,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天地,其人文含蕴更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学习文言,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更离不开对汉字的重视。
1.从“字”开始,激发兴趣。
我检查学生背诵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的“闻斯行诸”章(《论语·先进》第22章),发现学生总是将最后一句“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中的“求”和“由”背颠倒了,这是由于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我问学生:“‘路由器’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那能否借‘路由器’来区别‘求’和‘由’?”反应快的学生恍然大悟:“噢!子路,字仲由。‘由’是‘经由,经历’的意思,与‘路’有关。”“那‘冉求’字‘子有’,‘求’与‘有’有何联系?”“求了才会有。”这样理解字义,再加上了解了冉有的退缩、子路的争强好胜,就不会将“求”和“由”背颠倒了。
引导学生探究字和名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近汉字,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并进而亲近《论语》,感受《论语》等古籍的博大精深。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找出一位有“字”的名人,说说他的“字”与“名”的关系;琢磨名人的“字”与“名”,根据父母给你起的“名”,给自己起个“字”,并从中领会父辈的期望(要求每位学生上台发言)。对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致很高,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现举例如下:陈露,字晨;林强强,字仁谦;余翔,字潜底;王舒君,字逸贤;翁天琪,字羽凌;张旸懿,字嘉旭;金梦依,字夕仁;华义杰,字正平;魏楚寒,字暄。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问我:“邱老师,你的名有什么含义?你给自己起什么字?”我回答:“我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存’取‘存念’之意;据此,我可以给自己起字为‘怀国’。”
2.懂得引申,善于迁移。
“字”从“文”来,“字”从“名”来。我问学生:“‘字’的本义是什么?”无一能回答。当我说出“生孩子”(“宀”为房屋,房屋内一个子)的时候,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最后,他们探究到了“字”的来龙去脉:孩子是父母的后代,代代繁殖,越来越多,而合体的“字”由独体的“文”繁殖而来,文字由象形发展为会意、形声等,越来越多;“字”是由“名”孳生出来的,“字”是“名”的意义的发展。
汉字的“繁殖”、“发展”就牵涉到汉字的引申,不懂得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及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就不能真正学好汉字。不能真正学好汉字,怎能真正学好汉语?学好汉语当然不能排斥文言,而只有学好文言,才能做到真正学好汉语,才能真正学好《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第十四课《中庸之道》,选自《论语·里仁》第10章),此中的“适(繁体字为‘適’)”“莫”,课本分别注释和翻译为“亲近”、“淡漠、疏远”,如果不了解“適”的本义为“往,到”(“适”的“走之儿”可作解义的标志),“莫”即“暮”的本字,其本义为“日落的时候”(字形:太阳落在草丛里了,“大”是“艹”的变形),那对课文的注释和翻译的理解肯定是盲目的或肤浅的;而了解了它的本义,但没去了解或了解不了它的引申过程,那对“无适也,无莫也”的理解也不可能是深刻的。这个引申的过程我就交给学生去探究了。
学生探究出“字”与“名”的关系,以后能将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探究出那些难以一下子理解的“字”与“名”的关系,以后拓展阅读时解决了一些问题,定能进一步享受到创造的喜悦。比如说,理解了“子路,字仲由”中的“路”和“由”,那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第八课《周而不比》,选自《论语·为政》第10章)、“虽欲从之,末由也”(第十二课《高山仰止》,选自《论语·子罕》第11章)中的“由”字就容易理解了。又如理解了“樊须,字子迟”中的“须”和“迟”均有“等待”的意思,那对“卬须我友”(《诗·邶风·匏有苦叶》)、“昨者有一人税此院,云迟中表之远至者”(白行简《李娃传》)中的“须”和“迟”的理解,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因为他们有了一个较好的记忆的凭借。当然,正确理解了“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诲人不倦》,选自《论语·为政》第22章),那理解“韩愈,字退之”也就容易了。
3.重视语境,贯通“言”“文”。
经常听到有人将《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如果这是用其后起义,那是可以的,而解释原文,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原意是“学习上有余力就去做官”,“优”字应解为“有余力”,因为原文中整个句子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不重语境,是要闹笑话的。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讲述为:“《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而丝毫未涉及“友直,友谅,友多闻”“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中的“友”字的活用。于丹不是在上语文课,她可以不受此约束,但高中语文老师却不能对此“友”字视而不见,更不能将此“友”字当作“朋友”解释。“友”的字形是:□“ナ”和“又”都是“手”的变形;一只手覆于另一只手之上即是友,表示友好;“友”最初就兼作动词和名词。在《论语》原著和《〈论语〉选读》第八课《周而不比》中,这个“友”都作动词用,因为这几句话都是讲“应该交怎样的朋友”;还有,在原著《论语·季氏》中,紧接着有这样一章:“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这两章的句式相同,可印证“友”的用法。可见,“言”和“文”是如此不可分割,语文学习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做到“以篇解句,以句解词”。
二、揣摩篇章,理解《论语》
1.紧扣题目,了解关联。
《〈论语〉选读》是编者按照一定的意图编写的,有它的内在联系,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但由于《论语》是语录体著作,《〈论语〉选读》虽经重新编排,仍会给人以跳跃飘忽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来,紧扣各篇的题目,了解篇中各章节的关联,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论语》的文化内涵,又掌握写作中的立意布局等本领。比如说,《〈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是《为政以德》,共12章,主要是按“为政以德的好处”、“为政以德的具体内容”、“为政以德的前提——在位者以身作则”这三方面来编排,条理井然,逻辑严密。第1、2章讲“为政以德的好处”:第1章中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明“为政以德”的好处是可以无为而治;第2章中的“有耻且格”,说明“为政以德”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地遵守。第3章至第8章,是“为政以德”的具体做法:富民,足兵,教民,正己,修文德,取得百姓的信任;节约用度,爱护百姓,役使百姓注意不违农时;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第9章至第12章,是“为政以德”的前提,即在位者的以身作则: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爱,办事严肃认真,恪守信用,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心竭力;当政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学生一开始觉得第6章(“季氏将伐颛臾”章)与“为政以德”关系不大,经探究,懂得季氏的做法是对“为政以德”的挑战,因此,紧接着的第7章写道:“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可以说第一课《为政以德》具有议论文的典型格局:为什么,怎么样;正面说,反面议。学生这样学习,既了解了《为政以德》的文化内涵和编者的意图,又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第五课是《高山仰止》,很多学生认为,“高山仰止”一语很难统领所选的章节,因为此课一大半章节是讲孔子怎样教育学生的。我因势利导,提了这样的问题:从孔子跟学生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学生的眼中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经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从孔子跟弟子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感受到了孔子的为人和性格,了解到孔子被人景仰的原因——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亦师亦友,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坚持原则,善于识人,富有人情味。而颜渊、子贡眼中的孔子是一个学问高,道德修养高,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这一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孔子的高大,正是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得出来的,因此“高山仰止”一语能统领所选的章节。
2.拓展延伸,有机整合。
《〈论语〉选读》全书15课,每课倾注了编者的思想,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但它统领的章节并非只能为该课所用。教学时将别课有关章节与本课整合贯通,会有很好的效果。如《中庸之道》这一课,当然集中体现了中庸思想,但中庸思想在《〈论语〉选读》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如第六课《君子之风》的12.8章(文质关系)、第八课《周而不比》的15.22章(群而不党)和14.34章(以直报怨),第十一课的11.22章(闻斯行诸),等等。教学《中庸之道》时有机整合这些章节,会加深学生对中庸思想的认识。
又如理解孔子的“仁爱观”,仅凭第五课《仁者爱人》所说的“忠”“恕”来理解,是不够全面的。结合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的13.24章(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和17.13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第八课的4.3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和14.34章(子曰:“……以直报怨……”)的学习,才能了解孔子不是好好先生,他的“仁爱”有很强的原则性。
三、关联作文,深入《论语》
关联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它以教材作为聚焦源或辐射源,教师或学生或师生共同设计学习方案,即拓展学习视野、承设一种或多种阅读情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鉴赏与理解,对其构思立意、写作技巧、语言信息等进行加工提炼和多角度转换,从而在对文本的再创造中不断地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进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用于《〈论语〉选读》的教学,收到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论语》内涵并提高写作水平之效。
关联作文可以针对一篇课文,也可针对一本教材;既可以有平时作文,又可以有考试作文。在教学《〈论语〉选读》时,我出过以下一些题目:
●《论语》中的《侍坐》章,我们所学的《〈论语〉选读》中题为“沂水春风”,原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子路在《〈论语〉选读》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孔子对子路的态度也比较复杂,你是怎样看待子路的?
请以“子路其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于丹特意在《〈论语〉心得》封面写道:“《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你同意于丹的观点吗?为什么?
请以“《论语》的真谛”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校《〈论语〉选读》学分认定考试——
易中天在《〈于丹论语心得〉序》中写道: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你同意于丹“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的说法吗?
请以“?摇?摇?摇的孔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注意:①题目横线上的文字由你自己填写,但必须与色彩有关。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
这样的题目可以说是力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学生写好这样的作文,既要有扎实掌握教材并拓展延伸的功力,又要有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班学生曹丹琦写出了《澄澈的孔子》一文:
如同一坛千年的美酒,颜色由黄转青,最终澄澈。当所有杂质都沉于坛底,那一坛清冽,方才称得上酒中佳品。千年的争议,神化、丑化,或许只有像于丹所说,拂去那层层色彩,用温度,才能感知最真实而客观的孔老夫子。
那么,孔夫子是什么时候被刷上第一层色的呢?是了,是汉天子统治下的时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与汉武帝为他刷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从此,百家争鸣变成了独尊儒术,戴着国学的光环,孔夫子在国人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一占便是两千年。
可是,带有这种政治色彩的儒学不是孔夫子的儒学,那是董仲舒的儒学。
要说政治色彩,不可否认,儒学中的确有为奴隶制服务的成分,只是后来被封建的独裁者窃取了去,将人民的思想牢牢禁锢在自己的手中。可是,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孔夫子,却真不可不说是荒谬了。
“三从四德”,中国古代妇女最沉重的一副枷锁。守妇道守妻义,却一定要在这之前加一句“圣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被演绎为孔子思想的精华。真不知孔夫子面对自己坚持一生的“周礼”被阉割成这样会作何感想。
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儒学,绝不是孔子的儒学,它是朱熹之流的儒学。打着孔子的旗号,中国大地上竖起无数可悲的“贞节牌坊”。
孔夫子和他的儒学还被刷上了什么色彩呢?在未中举时的范进、咸亨酒店的孔乙己眼中,儒学怕是灰得让人黯然神伤吧?在推行科举制,主张八股文的统治者眼中,儒学会是金光闪闪的吧?
在“史无前例”中,孔老夫子真是黑得暗无天日。
只是,这一切都不该是孔子该有的色彩。
时岁变迁,孔子身上被涂抹的色彩被层层剥去,尽头是春秋时代那位慈祥的长者——为了推行礼义而奔走各国,为了启发学生而循循善诱……孔子该有的恐怕不是色彩,而是温度,他的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包裹着仁与礼的炽热的心。
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人,不会只是一味地说教,一味地用繁复的形式禁锢人的思想,他所做的,只是使活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流传下来,启迪后人,温暖后人,让后人在感知他的温度里受益非浅。
那是一坛沉淀了千年的佳酿,曾被搅起浑浊。当一切都风平浪静,舀起一勺清澈美酒,绵软醇香。启唇轻抿,你醉了吗?
这篇考场作文不久(2008年5月)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金奖。作者把书读实、读活、读薄,并处处扣着“历史的孔子”、“真实的孔子”的政治色彩、生活色彩、命运色彩来写,写得符合逻辑,写得富有诗意。我为什么不以“孔子其人”之类的题目要求学生作文呢?就是因为要引导学生“死”“活”相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深入课文,跳出课文,显示出一定的创造能力。当然,这样有利于理解孔子和《论语》的内蕴,进而达成《〈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