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生为本,巧借范文,降低难度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开始习作,要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对于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年级作文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现有的语文教材选用的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是很好的范文。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时,就巧借教材,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兴趣,降低作文难读的。例如教学习作一时,教材中要求孩子们写什么都可以。本着爱护学生想说就说、敢说敢写的热情的原则,我决定作文起步的引导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要消除学生习作中的畏难情绪,多肯定和激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说、写两项能力一开始通过学习课文这个例子,掌握方法,进行模仿,渐渐地熟能生巧,形成技能的。于是我巧借《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以读代讲,读写结合。文中既有优美的景色描写,如“天空一碧如洗……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又有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如“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课文片段写好自己的文章。于是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孩子写到:天上的云儿千姿百态,在蓝天的映衬下,一会儿像奇异的小轿车,一会儿像呆呆的大南瓜,转眼间又变成了吃竹子的大熊猫……还有的学生模仿课文第一段写到: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青岛的秋天也就来了。瞧,孩子的文章也多了几分散文的味道。
儿童的个性是独特的,社会百态、天地万物在她们的眼里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有七情六欲。童心是纯真的,他们追求快乐,热爱幻想;童趣是丰富的,它们有自己的快乐王国、生活的情趣。作文教学就是要以生为本,顺应童心。
二、精心点拨,取舍得当,化虚为实
内容是建造一座大厦的砖石水泥钢筋,技巧是它的图纸。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如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如何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必要时,教师还需要大胆的对教材进行取舍,以最大限度的从学生角度考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记得在教学第五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时,教材中原有的例文杜小虎的自画像缺乏典型性,人物特点描写也不够突出。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大胆的舍弃原有的范文,引入三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灰太狼”导入新课。我是这样引入的:猜猜我是谁?“他悄悄地走了过来,全身灰色,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伤疤,贼溜溜的眼睛,缺了一块的左耳,大嘴巴里面缺了一块的牙齿,还有肚皮偏下那有着一个叉叉的肚脐眼。有一块黄色补丁的帽子,黄色围巾,他是狼族新一任族长、青青草原最聪明却又是最倒霉的一只狼。”孩子们一下子被这条谜语所吸引并且异口同声的猜出了他是谁。进而我引导学生说说看为什么一下子就能猜到是灰太狼?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答到:“全身灰色”“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伤疤”“缺了一块的左耳”“嘴巴里面缺了一块的牙齿”……显而易见这都是“灰太狼”的显著特点,我顺势点拨:看来描写一个人的自画像,首先要抓住这个人的“典型特点”。
在明确写法的基础上,很多孩子写作文难在无话可说也就是缺乏写作的素材。为此,教师应顺应孩子的需求,帮助学生寻找素材。于是,我为学生提供了人物外貌方面的一些词语,如与五官(写好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貌)有关的,如发型:马尾辫、学生头、羊角辫、披肩发、平头;脸型:苹果脸、鹅蛋脸、瓜子脸;眉毛:柳叶眉,浓黑、修长的眉毛;眼睛:浓眉大眼、单凤眼、圆溜溜、黑珍珠似的; 鼻子:高鼻梁、塌鼻子;嘴巴:厚嘴唇、薄嘴唇、大嘴巴、樱桃小嘴等。此外,还提供了“穿着”“体型、身高”等人物外貌方面的词语,“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素材。这样,教师给出写文章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也建立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口头作文,提纲作文等多次练习,化虚为实做到活学活用,手到擒来。
三、思维导图,智教慧学,收获硕果
去年暑假,我们青岛第五十三中进行了“思维导图”校本培训,帮助全体教师发展思维新路径,更好的探索生本智慧的真谛。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人脑放射性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帮你像局外人一样看见你头脑里“思想的地图”!将你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你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不仅自己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用于日常教学与管理,而且在自己的课堂中大胆尝试训练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将它用于与思考、记忆、计划和创造有关的一切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收获思维的非凡硕果。
虽然我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并不专业,但是它却使我的条理更加清晰,思维更具逻辑性;它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认识到它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让他们学会了质疑、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绽放出一朵朵富有个性的思维之花!
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今天的教要立足于学生明天的发展。除了关注技能与方法以外,语文还承担着人文教育,文化构建的任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创新自己的教育智慧,让我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开始习作,要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对于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年级作文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现有的语文教材选用的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是很好的范文。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时,就巧借教材,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兴趣,降低作文难读的。例如教学习作一时,教材中要求孩子们写什么都可以。本着爱护学生想说就说、敢说敢写的热情的原则,我决定作文起步的引导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要消除学生习作中的畏难情绪,多肯定和激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说、写两项能力一开始通过学习课文这个例子,掌握方法,进行模仿,渐渐地熟能生巧,形成技能的。于是我巧借《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以读代讲,读写结合。文中既有优美的景色描写,如“天空一碧如洗……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又有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如“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课文片段写好自己的文章。于是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孩子写到:天上的云儿千姿百态,在蓝天的映衬下,一会儿像奇异的小轿车,一会儿像呆呆的大南瓜,转眼间又变成了吃竹子的大熊猫……还有的学生模仿课文第一段写到: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青岛的秋天也就来了。瞧,孩子的文章也多了几分散文的味道。
儿童的个性是独特的,社会百态、天地万物在她们的眼里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有七情六欲。童心是纯真的,他们追求快乐,热爱幻想;童趣是丰富的,它们有自己的快乐王国、生活的情趣。作文教学就是要以生为本,顺应童心。
二、精心点拨,取舍得当,化虚为实
内容是建造一座大厦的砖石水泥钢筋,技巧是它的图纸。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如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如何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必要时,教师还需要大胆的对教材进行取舍,以最大限度的从学生角度考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记得在教学第五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时,教材中原有的例文杜小虎的自画像缺乏典型性,人物特点描写也不够突出。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大胆的舍弃原有的范文,引入三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灰太狼”导入新课。我是这样引入的:猜猜我是谁?“他悄悄地走了过来,全身灰色,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伤疤,贼溜溜的眼睛,缺了一块的左耳,大嘴巴里面缺了一块的牙齿,还有肚皮偏下那有着一个叉叉的肚脐眼。有一块黄色补丁的帽子,黄色围巾,他是狼族新一任族长、青青草原最聪明却又是最倒霉的一只狼。”孩子们一下子被这条谜语所吸引并且异口同声的猜出了他是谁。进而我引导学生说说看为什么一下子就能猜到是灰太狼?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答到:“全身灰色”“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伤疤”“缺了一块的左耳”“嘴巴里面缺了一块的牙齿”……显而易见这都是“灰太狼”的显著特点,我顺势点拨:看来描写一个人的自画像,首先要抓住这个人的“典型特点”。
在明确写法的基础上,很多孩子写作文难在无话可说也就是缺乏写作的素材。为此,教师应顺应孩子的需求,帮助学生寻找素材。于是,我为学生提供了人物外貌方面的一些词语,如与五官(写好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貌)有关的,如发型:马尾辫、学生头、羊角辫、披肩发、平头;脸型:苹果脸、鹅蛋脸、瓜子脸;眉毛:柳叶眉,浓黑、修长的眉毛;眼睛:浓眉大眼、单凤眼、圆溜溜、黑珍珠似的; 鼻子:高鼻梁、塌鼻子;嘴巴:厚嘴唇、薄嘴唇、大嘴巴、樱桃小嘴等。此外,还提供了“穿着”“体型、身高”等人物外貌方面的词语,“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素材。这样,教师给出写文章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也建立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口头作文,提纲作文等多次练习,化虚为实做到活学活用,手到擒来。
三、思维导图,智教慧学,收获硕果
去年暑假,我们青岛第五十三中进行了“思维导图”校本培训,帮助全体教师发展思维新路径,更好的探索生本智慧的真谛。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人脑放射性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帮你像局外人一样看见你头脑里“思想的地图”!将你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你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不仅自己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用于日常教学与管理,而且在自己的课堂中大胆尝试训练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将它用于与思考、记忆、计划和创造有关的一切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收获思维的非凡硕果。
虽然我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并不专业,但是它却使我的条理更加清晰,思维更具逻辑性;它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认识到它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让他们学会了质疑、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绽放出一朵朵富有个性的思维之花!
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今天的教要立足于学生明天的发展。除了关注技能与方法以外,语文还承担着人文教育,文化构建的任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创新自己的教育智慧,让我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