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随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力,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那么如何演绎精彩动态生成,从而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呢?
一、“随意”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生的尝试越是五花八门,探究活动越是新颖灵活,就越有可能得到异乎寻常的结果。”在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要善待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耐心、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每一次思维颤动,也许它会让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爸爸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请问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面对这道题,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汇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用扳手指的方法数出来的;②以12时为界线,分成了上午和下午,上午有4小时,下午有5小时,一共有9个小时;③把下午5时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17时,再用17-8=9(小时)。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三种方法最容易接受。这时,一个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8-5=3。”这时,教室里一片哗然。“怎么可以用8减5呢?”同学们讨论。我示意大家安静,并鼓励这位学生把话说完。这位学生接下去说:“上午8时到下午8时经过12小时,下午8时和下午5时相差3小时,再用12-3=9(小时)。”全班同学都认同这种做法。原来让人感到“头疼”的意外,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倾听和真诚等待中,竟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待这些“意外”,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外”,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源自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二、“随时”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敏锐地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展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精彩的“游乐园”,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以过山车为例:有5节车厢,每节车厢坐4人,一共坐了多少个人?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踊跃发言,很快列出了连加算式:4 4 4 4 4=20(人)。如此,又引出玩小火车的人有3 3 3 3=12(人)等类似的式子,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我问:“你还能列出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的反应十分积极。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一口气列出了20个4相加的情况。我心里十分高兴,忙让他发言,其他学生一听,都傻了。“到底有多少个4呀?”“写这么多4相加多麻烦呀?”“一行写不完,要写好几行吧?”听到学生的窃窃私语,我喜在心头,紧接着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加法算式变得更简便吗?”有学生说:“用乘法。”我乘机问:“怎样用乘法列出算式呢?”本来我打算以此作为切入点,讲解这一知识点,没想到有学生很快地说:“20×4。”其他学生都认真地听着。他很骄傲地说:“因为有20个4相加,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4。”我肯定了他的说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将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随性”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张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当做精妙的课堂资源进行开发。
例如,我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先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给它们取名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指出它的周长,再互相讨论,理解周长的定义。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和选择,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形成对周长不同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后,我又组织全班同学探究自己喜欢图形的周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了,整个探究过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每个学生都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深刻理解了周长的定义。
智慧的老师会使有限的课堂时空得以扩展。教师多一分关注、多一分演绎,使学生多一份成长、多一份发展,从而使课堂多一些活力、多一些精彩。
一、“随意”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生的尝试越是五花八门,探究活动越是新颖灵活,就越有可能得到异乎寻常的结果。”在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要善待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耐心、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每一次思维颤动,也许它会让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爸爸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请问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面对这道题,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汇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用扳手指的方法数出来的;②以12时为界线,分成了上午和下午,上午有4小时,下午有5小时,一共有9个小时;③把下午5时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17时,再用17-8=9(小时)。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三种方法最容易接受。这时,一个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8-5=3。”这时,教室里一片哗然。“怎么可以用8减5呢?”同学们讨论。我示意大家安静,并鼓励这位学生把话说完。这位学生接下去说:“上午8时到下午8时经过12小时,下午8时和下午5时相差3小时,再用12-3=9(小时)。”全班同学都认同这种做法。原来让人感到“头疼”的意外,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倾听和真诚等待中,竟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待这些“意外”,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外”,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源自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二、“随时”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敏锐地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展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精彩的“游乐园”,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以过山车为例:有5节车厢,每节车厢坐4人,一共坐了多少个人?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踊跃发言,很快列出了连加算式:4 4 4 4 4=20(人)。如此,又引出玩小火车的人有3 3 3 3=12(人)等类似的式子,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我问:“你还能列出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的反应十分积极。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一口气列出了20个4相加的情况。我心里十分高兴,忙让他发言,其他学生一听,都傻了。“到底有多少个4呀?”“写这么多4相加多麻烦呀?”“一行写不完,要写好几行吧?”听到学生的窃窃私语,我喜在心头,紧接着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加法算式变得更简便吗?”有学生说:“用乘法。”我乘机问:“怎样用乘法列出算式呢?”本来我打算以此作为切入点,讲解这一知识点,没想到有学生很快地说:“20×4。”其他学生都认真地听着。他很骄傲地说:“因为有20个4相加,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4。”我肯定了他的说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将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随性”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张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当做精妙的课堂资源进行开发。
例如,我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先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给它们取名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指出它的周长,再互相讨论,理解周长的定义。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和选择,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形成对周长不同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后,我又组织全班同学探究自己喜欢图形的周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了,整个探究过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每个学生都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深刻理解了周长的定义。
智慧的老师会使有限的课堂时空得以扩展。教师多一分关注、多一分演绎,使学生多一份成长、多一份发展,从而使课堂多一些活力、多一些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