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教育的持续发展,在满足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的严格要求下,提高我国国民对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认识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强高中生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认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应在相关地理课程学习上进行相应改革,加强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充分认识,进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科学的理解与掌握。关于地理学科的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是地理学科的学习重点,针对其教育教学提出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学生对基本地理事物运动演变的分析能力,是本文讨论重点。
关键词:地理课程;地理环境科学;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分析能力;提升策略
统观地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科学地位,作为研究地理环境、探索人类活动与其关联的综合性学科,集中展现了地理事物空间状态的运动演变规律,以及地理环境的主要构成。高中地理学科主要以科学和人文社会为学习基础,针对当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进行相应讨论探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对其提出看法见解。而对于地理学科课程中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主要以掌握地理环境为主,认识当前各区域自然地理情况,分析其演变过程,通过学习提升区域自然地理的相关分析能力。
一、区域自然地理的描述
自然地理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研究,其覆盖层面包括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动态分布规律,在研究相關自然、区域、水文、生物等地理学科分支中,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而区域自然地理,是自然地理学中特定研究某一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与地区自然要素相关联的综合性分支学科。区域自然地理主要根据当前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结构变化,在人文、气候、地形地势、水文植被、土壤环境等方面进行相关探索研究,主要分析当前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原因以及演变过程。
二、区域自然地理的特征描述
区域自然地理主要依据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区域自然要素做出相应分析。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主要分布在各个地理位置的具体阐述,即绝对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和战略位置的具体表述。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其所在的地形地势也大不相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区域方位和相邻关系都是造成区域自然地理形成的原因。除了地理位置的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同样离不开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及土壤的影响,这五大要素与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结构,展现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三、区域自然地理的要素分析
区域自然地理的特征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以区域自然要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其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中,地形特征对其影响主要在于地形类别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地形覆盖不同,地势地貌特点,即海拔、起伏高低等都不尽相同,各类地形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地区自然环境的形成。在经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相关影响下,地区不同的气候,其降水量和气温大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形成也不同。除了地形气候,地区的水文环境,即河流分布特征同样存在差异,地区环境的植被覆盖对其水文系统也具有一定影响。环境结构的变化在于各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的要素分析过程则是有关于地区自然环境结构的变化过程。
四、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学习
(一)课程标准下的区域自然地理学习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相应学习标准提供重点学习纲要计划。而课程标准下有关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在框架内容、大体结构上有一定的改革、变化。课程标准下高中区域自然地理的课程学习,要求相关自然地理的具体内容的学习,专注于统一集中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构建自然地理知识模块体系,联系地球科学与地理环境结构,理解掌握地球结构环境演化规律,分析其中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课程标准下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复杂,总体知识呈现的难度体系大幅度减弱,但在个别部分,即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变分析中存在较大难度要求。
在学生的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学习中,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原因分析,能够利用其相应的地理知识对演变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教学以实践为主,采取实践教学方法,对相关自然地理知识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体验、观察、实验等不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对区域自然地理的理解,从而推导出其演变原因。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型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维,提出问题,带着相关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提高高中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分析能力,熟练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二)区域自然地理的过程演变
在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其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的各个要素都对其地理环境的形成有不同方面的作用。依据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区域自然环境构成中,各个自然环境因素的存在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配合,相互作用,以致区域形成的地理环境结构各不相同。
学生要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角度认识各个要素对其环境结构的影响作用,将认识结果推至当前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建构,综合自然要素影响,加深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理解印象。基于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性,通过对地形地势、水文植被、气候降水等各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结构体现,展现其复杂的演变过程。
观察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结构特点可以发现,其相关性的地理位置特征的不同,经纬度、海岸线、海拔高度等不同的地理地形影响着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都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相对应的,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各要素的发展和变化也是相对统一的。每一个要素的演化都是区域自然地理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
五、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分析及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学生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
针对相关的地理环境学习过程,要让学生认识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主要在于各地理要素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地理要素的发展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一个方面的变化。自然地理要素对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系统造成深远影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提升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举措。关于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其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提升对其相关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解释能力,从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在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变主要是特定地区的事物以及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从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地理环境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而在高中阶段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演变集中于大氣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个生态系统的地理结构变化。高中阶段对于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主要基于学生对相关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掌握。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呢?
区域自然地理主要以地球表面空间为单位,学生在观察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时,通过对各个自然要素的影响分析,可以基于地势地貌变化、大气天气变化、水文变化等演变过程对区域自然地理的相关演变进一步剖析。通过学生对地理相关知识的认识,在当前知识体系下,学生主要考虑到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将地壳活动和岩浆活动导致的地表内部活动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学生针对地形地貌因素对区域自然地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相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大范围理解不同地域不同地势地貌以及板块运动的形成构造入手。深入缩小范围针对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从区域所在位置开始进行剖析,借助相关地理特征构建独特的地形地貌,完备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应多加利用地球地域结构,结合相关地理变化过程,从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入手,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分析地形、地理空间分布形成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通过习题进行相关能力的提升训练,为学生在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中的分析能力提升打下基础。
(三)运用对比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特征,有效提高分析能力
从各个地理要素的不同变化过程出发,教师依照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将不同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整理,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深入对比研究,继而做出相应的结论分析。引导学生除了考虑地形地势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同样观察分析大气圈、气候降水对相应区域自然地理的形成的一定影响,对比两种地理自然要素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异同,接着联系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解释。同样的,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的不同,也能导致该地区水文地理呈现不同的地貌系统。
通过对各个自然要素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学生可以从中总结,不同地区的气候气压不同,气候带来的降水量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了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中的地理过程变化,最后导致地区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因此,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自然要素都是相互作用、息息相关的,各大要素相互配合影响,导致地区形成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联系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特征,总结相应的地理要素影响结果,形成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分析思路。
(四)引导学生提问式学习,提出质疑,解决相关分析问题
在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学习中,研究对比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例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各影响因素造成的结果,在对要素演变分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从而带着相关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方法,通过不同的区域自然地理变化,向学生展现不同的自然地理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质疑,深入学生学习过程,针对相关区域地理专题进行深度剖析总结。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发现探索能力。
结束语
依据课程标准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部分的学习要求,其学习过程主要注重知识实践能力,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的原因分析和实践假设推演,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深入探索,将提升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其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自然地理的结构变化影响。有效利用区域自然地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相关区域自然地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学习分析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伟伟,郑昭佩.设计科学问题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过程的认知水平[J].山东教育,2018(27):41-42.
[2]丁继昭.“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地理教学,2017(08):43-45+47.
[3]肖苗.高中地理区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究: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8):26-27.
[4]李兴科,周飚.基于区域认知提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以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J].教学考试,2018(54):71-7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学生地理区域案例分析能力提升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D/2020/02/49。
关键词:地理课程;地理环境科学;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分析能力;提升策略
统观地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科学地位,作为研究地理环境、探索人类活动与其关联的综合性学科,集中展现了地理事物空间状态的运动演变规律,以及地理环境的主要构成。高中地理学科主要以科学和人文社会为学习基础,针对当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进行相应讨论探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对其提出看法见解。而对于地理学科课程中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主要以掌握地理环境为主,认识当前各区域自然地理情况,分析其演变过程,通过学习提升区域自然地理的相关分析能力。
一、区域自然地理的描述
自然地理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研究,其覆盖层面包括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动态分布规律,在研究相關自然、区域、水文、生物等地理学科分支中,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而区域自然地理,是自然地理学中特定研究某一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与地区自然要素相关联的综合性分支学科。区域自然地理主要根据当前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结构变化,在人文、气候、地形地势、水文植被、土壤环境等方面进行相关探索研究,主要分析当前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原因以及演变过程。
二、区域自然地理的特征描述
区域自然地理主要依据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区域自然要素做出相应分析。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主要分布在各个地理位置的具体阐述,即绝对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和战略位置的具体表述。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其所在的地形地势也大不相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区域方位和相邻关系都是造成区域自然地理形成的原因。除了地理位置的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同样离不开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及土壤的影响,这五大要素与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结构,展现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三、区域自然地理的要素分析
区域自然地理的特征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以区域自然要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其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中,地形特征对其影响主要在于地形类别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地形覆盖不同,地势地貌特点,即海拔、起伏高低等都不尽相同,各类地形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地区自然环境的形成。在经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相关影响下,地区不同的气候,其降水量和气温大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形成也不同。除了地形气候,地区的水文环境,即河流分布特征同样存在差异,地区环境的植被覆盖对其水文系统也具有一定影响。环境结构的变化在于各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的要素分析过程则是有关于地区自然环境结构的变化过程。
四、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学习
(一)课程标准下的区域自然地理学习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相应学习标准提供重点学习纲要计划。而课程标准下有关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在框架内容、大体结构上有一定的改革、变化。课程标准下高中区域自然地理的课程学习,要求相关自然地理的具体内容的学习,专注于统一集中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构建自然地理知识模块体系,联系地球科学与地理环境结构,理解掌握地球结构环境演化规律,分析其中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课程标准下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复杂,总体知识呈现的难度体系大幅度减弱,但在个别部分,即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变分析中存在较大难度要求。
在学生的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学习中,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原因分析,能够利用其相应的地理知识对演变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教学以实践为主,采取实践教学方法,对相关自然地理知识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体验、观察、实验等不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对区域自然地理的理解,从而推导出其演变原因。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型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维,提出问题,带着相关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提高高中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分析能力,熟练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二)区域自然地理的过程演变
在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其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的各个要素都对其地理环境的形成有不同方面的作用。依据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区域自然环境构成中,各个自然环境因素的存在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配合,相互作用,以致区域形成的地理环境结构各不相同。
学生要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角度认识各个要素对其环境结构的影响作用,将认识结果推至当前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建构,综合自然要素影响,加深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理解印象。基于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性,通过对地形地势、水文植被、气候降水等各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结构体现,展现其复杂的演变过程。
观察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结构特点可以发现,其相关性的地理位置特征的不同,经纬度、海岸线、海拔高度等不同的地理地形影响着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都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相对应的,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各要素的发展和变化也是相对统一的。每一个要素的演化都是区域自然地理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
五、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分析及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学生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
针对相关的地理环境学习过程,要让学生认识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主要在于各地理要素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地理要素的发展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一个方面的变化。自然地理要素对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系统造成深远影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提升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举措。关于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其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提升对其相关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解释能力,从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在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变主要是特定地区的事物以及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从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地理环境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而在高中阶段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演变集中于大氣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个生态系统的地理结构变化。高中阶段对于区域自然地理的学习主要基于学生对相关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掌握。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呢?
区域自然地理主要以地球表面空间为单位,学生在观察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时,通过对各个自然要素的影响分析,可以基于地势地貌变化、大气天气变化、水文变化等演变过程对区域自然地理的相关演变进一步剖析。通过学生对地理相关知识的认识,在当前知识体系下,学生主要考虑到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将地壳活动和岩浆活动导致的地表内部活动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学生针对地形地貌因素对区域自然地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相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大范围理解不同地域不同地势地貌以及板块运动的形成构造入手。深入缩小范围针对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从区域所在位置开始进行剖析,借助相关地理特征构建独特的地形地貌,完备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应多加利用地球地域结构,结合相关地理变化过程,从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入手,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分析地形、地理空间分布形成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通过习题进行相关能力的提升训练,为学生在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中的分析能力提升打下基础。
(三)运用对比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特征,有效提高分析能力
从各个地理要素的不同变化过程出发,教师依照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将不同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整理,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深入对比研究,继而做出相应的结论分析。引导学生除了考虑地形地势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同样观察分析大气圈、气候降水对相应区域自然地理的形成的一定影响,对比两种地理自然要素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异同,接着联系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解释。同样的,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的不同,也能导致该地区水文地理呈现不同的地貌系统。
通过对各个自然要素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学生可以从中总结,不同地区的气候气压不同,气候带来的降水量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了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中的地理过程变化,最后导致地区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因此,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自然要素都是相互作用、息息相关的,各大要素相互配合影响,导致地区形成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联系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特征,总结相应的地理要素影响结果,形成区域自然地理过程演变的分析思路。
(四)引导学生提问式学习,提出质疑,解决相关分析问题
在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学习中,研究对比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例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各影响因素造成的结果,在对要素演变分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从而带着相关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方法,通过不同的区域自然地理变化,向学生展现不同的自然地理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质疑,深入学生学习过程,针对相关区域地理专题进行深度剖析总结。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发现探索能力。
结束语
依据课程标准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部分的学习要求,其学习过程主要注重知识实践能力,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的原因分析和实践假设推演,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深入探索,将提升对区域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其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自然地理的结构变化影响。有效利用区域自然地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相关区域自然地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学习分析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伟伟,郑昭佩.设计科学问题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过程的认知水平[J].山东教育,2018(27):41-42.
[2]丁继昭.“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地理教学,2017(08):43-45+47.
[3]肖苗.高中地理区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究: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8):26-27.
[4]李兴科,周飚.基于区域认知提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以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J].教学考试,2018(54):71-7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学生地理区域案例分析能力提升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D/2020/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