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语文教师本身兼具的教育优势,使得他们相比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在中学阶段更容易成为班主任人选。本文将就“如何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结合起来”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班级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此阶段任职班主任的教师可说是任重道远。而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团体中的骨干。在此前提下,如何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下文提出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语文课可连带班会课
正常来讲,语文课是语文教师教授语文课本知识的,而班会课则是特意为班主任准备用来给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指导的。二者可以单独分开进行,但如果合在一起也未尝不可,因为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人文学科。
在中学阶段,很多语文教师会为了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书面上看得漂亮而只教授考试中学生需要的文本知识,这其实会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将学习到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假如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中的文学现象嵌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鲜活例子中,再启发学生由一个个例子展开更深入地思考,最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到文本乃至超越文本。
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教授学生,不仅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更深层面内容的掌握,还能使他们更自然地被教师健康引导其思想品德。此举便将班会课不露声色地融入到了语文教学中,一举两得。
二、以语文教师之情,动学生之心
语文教师相比其他学科教师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文学素养普遍偏高,在处理人与人感情这一方面比较细腻,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拿出阅读文本般能揣摩作者情感的敏锐心理去“阅读”学生。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很多学生可能还会有严重的叛逆心理,这就需要有个耐心且细心的人去引导他们。
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演绎这一角色,他们大多都是能言善辩 的,在以班主任的角色去教化学生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即使在接受教化时也能感到温暖贴心。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师也有许多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小方法。
(一)用文字传情
语文教师的文笔都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他们最厉害的“武 器”。有时候,有些话在平时生活中可能轻易是说不出口的,但是可以借助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当语文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的时候,如果只是改了一个分数在试卷上,未免有些干瘪。但如果,教师在试卷上划出亮点句,点出不足句,再整體地给学生写一个温暖带鼓励的读后感,相信学生在看到后会自然地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这就相当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地进行了一次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不知不觉便亲近起来。
(二)用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每个语文教师腹中皆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妨拿出来和学生分享分享。很多时候,上课的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可是教师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加上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轻松地被调动出来。好奇心起来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这时候,教师可以动用点小心机,把教育的内容巧妙合理地安排到故事中去,使学生既感到快乐又在无意间有所得。玩游戏的作用与讲故事大同小异,两者最重要的还是要使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里得到成长。
三、将语文文化注入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
生活中可谓处处皆有语文文化,语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自己体会出其中所包含的语文文化,从而达到提升其语文能力的目的。
语文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主持家长会前布置一个作文题目为“我的班会策划案”;又比如在一次运动会后,让学生写一篇经历后记,等等。此种方式可让学生将班级文化中的素材都运用到作文方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运用语言,组织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既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四、将做人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写作时必然会有一个明显的写作意向,亦即个人的价值 观、世界观等都会呈现在作文中,所以,学生有一个非常健康的三观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更多时候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所以要想学生言之有正物,先得让学生感受到正物。
让学生感受到正物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看到、感知到。在语文教师教育学生时保证所教授内容是健康向上的,这是最基本的。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师自然也应当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这样,语文教师无论是在上课时还是在班级管理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让学生由生活到语文、由语文到生活地感觉到受教育,使学生从学会做人到学会作文。
五、结语
综合以上所有观点,笔者发现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结合后真的会收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结合的方法应当是远远多于笔者在本文中所列举的,广大语文教师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应当会收获更多有效有益的方法造福人类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朝庄.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4(7).
(编辑:郭恒)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班级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此阶段任职班主任的教师可说是任重道远。而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团体中的骨干。在此前提下,如何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下文提出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语文课可连带班会课
正常来讲,语文课是语文教师教授语文课本知识的,而班会课则是特意为班主任准备用来给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指导的。二者可以单独分开进行,但如果合在一起也未尝不可,因为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人文学科。
在中学阶段,很多语文教师会为了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书面上看得漂亮而只教授考试中学生需要的文本知识,这其实会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将学习到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假如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中的文学现象嵌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鲜活例子中,再启发学生由一个个例子展开更深入地思考,最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到文本乃至超越文本。
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教授学生,不仅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更深层面内容的掌握,还能使他们更自然地被教师健康引导其思想品德。此举便将班会课不露声色地融入到了语文教学中,一举两得。
二、以语文教师之情,动学生之心
语文教师相比其他学科教师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文学素养普遍偏高,在处理人与人感情这一方面比较细腻,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拿出阅读文本般能揣摩作者情感的敏锐心理去“阅读”学生。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很多学生可能还会有严重的叛逆心理,这就需要有个耐心且细心的人去引导他们。
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演绎这一角色,他们大多都是能言善辩 的,在以班主任的角色去教化学生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即使在接受教化时也能感到温暖贴心。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师也有许多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小方法。
(一)用文字传情
语文教师的文笔都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他们最厉害的“武 器”。有时候,有些话在平时生活中可能轻易是说不出口的,但是可以借助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当语文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的时候,如果只是改了一个分数在试卷上,未免有些干瘪。但如果,教师在试卷上划出亮点句,点出不足句,再整體地给学生写一个温暖带鼓励的读后感,相信学生在看到后会自然地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这就相当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地进行了一次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不知不觉便亲近起来。
(二)用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每个语文教师腹中皆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妨拿出来和学生分享分享。很多时候,上课的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可是教师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加上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轻松地被调动出来。好奇心起来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这时候,教师可以动用点小心机,把教育的内容巧妙合理地安排到故事中去,使学生既感到快乐又在无意间有所得。玩游戏的作用与讲故事大同小异,两者最重要的还是要使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里得到成长。
三、将语文文化注入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
生活中可谓处处皆有语文文化,语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自己体会出其中所包含的语文文化,从而达到提升其语文能力的目的。
语文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主持家长会前布置一个作文题目为“我的班会策划案”;又比如在一次运动会后,让学生写一篇经历后记,等等。此种方式可让学生将班级文化中的素材都运用到作文方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运用语言,组织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既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四、将做人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写作时必然会有一个明显的写作意向,亦即个人的价值 观、世界观等都会呈现在作文中,所以,学生有一个非常健康的三观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更多时候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所以要想学生言之有正物,先得让学生感受到正物。
让学生感受到正物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看到、感知到。在语文教师教育学生时保证所教授内容是健康向上的,这是最基本的。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师自然也应当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这样,语文教师无论是在上课时还是在班级管理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让学生由生活到语文、由语文到生活地感觉到受教育,使学生从学会做人到学会作文。
五、结语
综合以上所有观点,笔者发现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结合后真的会收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结合的方法应当是远远多于笔者在本文中所列举的,广大语文教师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应当会收获更多有效有益的方法造福人类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朝庄.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4(7).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