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真问题讲开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品质》时,依据以学定教、以问促思、以思导学的原则,被班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吸引,在课堂教学时,顺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认真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研讨,一样顺利完成了预期学习目标。
  一、不可忽视的“人”——格斯拉的哥哥
  在教学这篇小说时,经过细读品味,就可以注意到哥哥这个人物,看似着墨不多,而实际上却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品质”的内涵和悲剧意义。
  在文中的第5小节第一次提到格斯拉哥哥。这一段叙写是在三、四小节叙述了格斯拉对自己制鞋手艺的高超和品质的自信之后,是在描述了格斯拉的外貌之后。三、四小节的这些描写,作者充分将人物形象和职业精神融为一体,突出了格斯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自身职业的认真和自尊。“皮革制成的人”充分说明他们的固执和坚持。“迷恋着理想”更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理想的追寻和对品质的坚守。
  文本中第二次出现哥哥的字样是在第10小节。这一段叙写仍然是将他们兄弟二人“合二为一”来写的,只是再次强调兄弟二人的区分办法。
  文本第三次写到格斯拉哥哥是在34到41小节。这一段话一是从“我”的角度写出了哥哥的老实本分,突出他的性格和善,更请特别注意一下“我”对见到他哥哥的期盼;二是从格斯拉弟弟的角度写出他与哥哥相依为命、共度艰难的深厚情感;三是通过格斯拉弟弟的嘴,说出哥哥会做顶好的靴子,因为失去了一间店铺,而心里老想不开,表现了其哥哥对小店及制鞋工作的情感的执着和痴怨。
  综上所述,我认为哥哥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为了衬托格斯拉弟弟,更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一个比“格斯拉”更“格斯拉”的人物,他抢先离世,不仅仅因为他的年老体弱禁不住挨饿,而是因为他对于制鞋投入了更深的情感,生意惨淡对他造成了更大的打击,所谓”情深不寿”是也。
  二、不可忽略的“物”——橱窗中的靴子
  关于这一重要的物,学生一般都能够看到文本中的描写和预示人物命运的转变,但对于作者如何通过这个“物”来集中表现小说主题中的“品质”,却往往言之甚少。
  对橱窗中的靴子集中叙写是在课文的第二小节。作者经过一番铺垫之后,才具体描述那几双靴子的“外貌”,但还是“大音希声、大美无言”,无法正面描写,只能侧面启发你去想象它的美。一个是“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轻跳舞靴;一个是“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的漆皮靴;只有最后那双褐色长筒马靴,作者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但“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可见作者“做新如旧”的高超技艺,最后作者用“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来表达内心的极度赞美。小说开始这一段的叙写正为“品质”这个主题做了很好的蓄势和铺垫。
  而随着格斯拉兄弟坚守职业道德和产品质量的惨淡经营,第28小节中“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个靴匠的名字”暗示了他生意的惨淡,更形象逼真地说明了格斯拉兄弟发展空间的狭窄。
  小说最后写格斯拉彻底经营失败了,一个年轻人成为店面的主人。但我认为作者想说明,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们对于美的事物和品质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在不经意中失去了它,所以,这个不可忽视的“物”也是小说题旨所在,是作者的“物化理想”,也是格斯拉兄弟品质的“物化存在”。
  三、不可忽略的“情”——“我”的情感
  从结构角度看,“我”作为小说的线索人物,是格斯拉兄弟经营失败的见证者,也是小说的叙述者。无论是旁观者还是亲为者,他对格斯拉兄弟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好奇羞涩,到赞美惊叹,再到同情怜悯,以及最后的无限感慨,都说明了我的情感变化,也说明了“我”作为一个普通顾客人性的闪光。
  小说通过“我”与格斯拉的具体交往,塑造了诚实、守信、敬业,拥有高超制靴工艺的老手艺人形象。从情感角度看,“我”对格斯拉的情感又是复杂的。一方面,“我”对格斯拉的高超手艺和敬业精神无比敬佩,以至“我”走进他的店铺就像走进教堂那样,心灵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所以“我”总是不自觉地接近格斯拉;另一方面,“我”对格斯拉兄弟又有一种潜意识里的畏惧,“我”在潜意识里总是在逃避着格斯拉。文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周围的人,有时会“裹挟”着我们的意志。如第10小节文中的“我”正象征着那些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们。“我”敬重像格斯拉那样有着高尚品质,勇于追求理想的人,但潜意识中,“我”又在逃避着这种人。因为格斯拉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威压着“我”。虽然“我”并没有见到过这种无形力量的威力,但“我”可以感受到那深藏其中的巨大能量。或许正是这一股奇异的力量促使“我”产生了既想接近,又不愿接近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其实也是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投射在“我——高尔斯华绥”身上的具体表现,高尔斯华绥在当时条件下,也无法给“格斯拉兄弟们”指明一个好出路,只能是无限的同情和不尽的感慨而已。
  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提倡“学在问中,以问导学”,把“真正的学生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我们的课堂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活泼生动,也更多思考的碰撞和智慧的生成,这种基于真问题的课堂教学才是立足学情的“引领和建构”,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口岸中学。
其他文献
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其女性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对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中所包含的意识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成原因等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大多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在描写男女情爱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冲突中描绘女性形象,表达女性意识。在封建宗法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他姓,一直是作为外在、附属、异姓而存在的,她们大多处于家庭和社
文言文以充满生命张力的语言文字,美不胜收的形式,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可观察我们的课堂发现,文言文却已成为学生“三怕”之首,文言文课堂教学已成为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笔者在观摩了安吉高级中学顾文年老师执教的《逍遥游》后,一些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碎片逐渐被唤醒拼凑起来。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这篇文章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一篇自主赏析篇目。这篇文章堪称经典,值得学习,值得探究。《侍坐》可谓诗意的课堂,睿智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课堂教学智慧,比如善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侍坐》中值得探究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孔子为何与点”。  《侍坐》以“言志”为线索,
作为一个班主任,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盲目地生活着,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不明白自己为了什么而存在。所以,我们能做得还有很多,那就是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对于一位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就是学习,每天三分一的时间用于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尝尽学习的苦味。久而久之,学生们都会心生倦意;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学生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看着学生日以继夜的学习,我们疼在心里。但是,我们却
课堂应该是具有温度的,特别是语文课。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性学科,直接关乎人的精神领域,影响学生喜怒哀乐的情绪,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不例外。其实,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够找到许许多多调动学生情绪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温度。下面具体谈谈三种方法。  一、展示专业特长,培养学生兴趣  通常而言,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但实话实说,在我所带的班级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质疑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深入阅读,精心设问必然成为关键。由此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心设问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
当下,各种语文流派纷杂热闹,仅以笔者所在区域而言,就有“文化语文”“情意语文”“诗意语文”“智慧语文”等,有些已经开枝散叶,自成气候,打出了自己的招牌。然而,笔者一直有种疑惑,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所谓的流派,都与语文学科的特质“情”与“境”,“文”与“法”脱不了干系,因此,流派的名头五花八门,其实其本质的追求依然大同小异。基于此,笔者尝试索性回归原点,研究“原味语文”,这里的“原味”有三
读李义山的诗,总是给人几多期冀,几多沉重和迷茫,总觉得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愁萦绕在心头,让人欲罢不能。在那迷离多变的意象群中,诗的主旨显得隐晦而难以把握。因此,李义山的诗成为诗界争议性最大的作品。  一、隐晦主题下的多元诠释  李商隐的爱情诗,大都主题隐晦,主旨不够明确,并且多以“无题”命题,更增加了诗歌理解上的难度。以《锦瑟》为例,尽管对本诗的主旨探讨解说众多,但仍无法得其真相。可见,要真正解读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一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缺如,也称隐缺、隐语、漏字,在对联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故意将尾字或联句中的一字隐去,并以联中展现之字向读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该联的用意往往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联句仍能形成很规矩的对仗。仔细玩味,顺藤摸瓜,从展现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联中所藏之意。用漏字方法
我用“教灌”这个概念,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灌输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适当延伸,以阅读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非机械地讲解教材。笔者以我最近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说明。我们手中有一本苏教版的语文书,还有一本教研室统一发送的辅导书《语文同步练习》,这就是我“教灌”的基本素材。  一、用朗读来“教灌”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到位的朗读训练会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