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对数学不太有兴趣和非常讨厌数学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数学的时间加长,选择上两个选项的学生大幅度增加。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学已经忽视了孩子们的学习情感。新课标指出,学习情感的培养是所有目标中最应该为我们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把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情感放在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使每个学生都热爱数学,并且全力以赴地学习数学,消除那些可以避免的差异。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谈谈个人的几点想法:
一、捕捉数学的文化气息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关于“数学”的阐述提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有学生对我说:“数学就是抽象、枯燥,一点都没有趣味!”如果数学只是永远做不完的习题,只是令人沮丧的智力测试标准,那孩子的想法就不无道理了。数学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文化方式,孩子应该成为数学文化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如:(1)教学“一笔画”问题肘,教师导人:十八世纪的大数学家欧拉生活在有个叫哥尼斯堡的城市。城市里有一条河,河中有两个岛。两岸与两岛之间共架有七座桥。当时的居民热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散步者怎样才能不重复地一次走遍所有的七座桥而又回到出发点?这个问题似乎不难,所以谁都愿意试试,但结果谁也回答不出。千百人的失败使欧拉想到,也许那样的走法根本就不存在。后来,他用数学方法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一笔画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笔画问题。⑵有位教师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师:(在黑板上出示挂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结果大家的选择不外乎①、④、⑤3个)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做了这样一个同样的实验,评选结果和我们刚才的评选惊人的相似。那些长方形怎么被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儿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因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都是0.618,被称为“黄金分割比”。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比值为0.618的伟大发现,只是当时叫“神圣分割”,后来应用于美术是达芬奇称之为“黄金分割”。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形都符合“黄金分割”,其中世界公认最美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全身符合“黄金分割”的共七处……这两则案例,说明充分挖掘数学的文化气息,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数学的美,让孩子在欣赏数学文化中沉迷和满足,让孩子们在情感上更乐于接近数学。
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教材上的大部分知识都缺少问题情境,这样的数学缺乏趣味性,让学生非常枯燥、抽象,无法激起学生火热的思考。所以我们要创设数学知识情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我在教学“厘米和米”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学了用皮尺互量颈围、腰围、裤长、手臂长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想去做一套服装,可这个裁缝找不到皮尺,旁边只有一根木尺。这个裁缝师傅说:“颈围和腰围没办法量,等我找到皮尺再来量。”小朋友,假如你是裁缝师傅,你有什么办法吗?一会儿,有几个小朋友举手了,其中一个小朋友说:“量腰围把裤子压平,先量正面,再量反面,再把两面的数相加。”另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先量正面,再乘以2就行了。”老师给予表扬。另一个小朋友说:“量颈围,腰围,都可以找一根绳子围一围,再把绳子拉直在木尺上量就行了。”这个同学边说边做手势,他说后老师带头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样的教学情境,联系现实,让孩子的发言有挑战性,使孩子自觉地投入思考。这就为学生营造了创新氛围,激起了孩子火热的思考,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三、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应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从而加深对数学的情感。如: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把家庭装修、铺地砖、粉刷墙壁等问题引入课堂,讨论图形面积的有关问题;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把春游活动中门票、包车引入课堂,讨论春游活动中一系列问题;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把购物中的打折情况让学生讨论;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把小卖部的市场调查,垃圾清理中的分类问题,交通部门车流量的统计,及至衣食住行等的情况分析,金融投资等习题交给学生去做……利用这些形象、具体、生动、亲切的案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作用,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
四、增强学习的成功体验
新课标中提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功体验。“多元”主要指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2)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3)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4)解决问题的能力;(5)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等。如,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很强,对不懂的地方有提问的意识,并且作业认真,至少在这两点上他应该得到肯定的评价。这样他们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数学学习上体验成功,从而形成对数学积极的学习情感,从此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应该指出的是,对待学生表现不佳的方面不是避而不谈,应该用激励的评价,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已,明确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真诚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孩子,正视和尊重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感,让每一个孩子都热爱数学。
一、捕捉数学的文化气息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关于“数学”的阐述提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有学生对我说:“数学就是抽象、枯燥,一点都没有趣味!”如果数学只是永远做不完的习题,只是令人沮丧的智力测试标准,那孩子的想法就不无道理了。数学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文化方式,孩子应该成为数学文化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如:(1)教学“一笔画”问题肘,教师导人:十八世纪的大数学家欧拉生活在有个叫哥尼斯堡的城市。城市里有一条河,河中有两个岛。两岸与两岛之间共架有七座桥。当时的居民热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散步者怎样才能不重复地一次走遍所有的七座桥而又回到出发点?这个问题似乎不难,所以谁都愿意试试,但结果谁也回答不出。千百人的失败使欧拉想到,也许那样的走法根本就不存在。后来,他用数学方法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一笔画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笔画问题。⑵有位教师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师:(在黑板上出示挂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结果大家的选择不外乎①、④、⑤3个)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做了这样一个同样的实验,评选结果和我们刚才的评选惊人的相似。那些长方形怎么被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儿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因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都是0.618,被称为“黄金分割比”。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比值为0.618的伟大发现,只是当时叫“神圣分割”,后来应用于美术是达芬奇称之为“黄金分割”。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形都符合“黄金分割”,其中世界公认最美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全身符合“黄金分割”的共七处……这两则案例,说明充分挖掘数学的文化气息,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数学的美,让孩子在欣赏数学文化中沉迷和满足,让孩子们在情感上更乐于接近数学。
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教材上的大部分知识都缺少问题情境,这样的数学缺乏趣味性,让学生非常枯燥、抽象,无法激起学生火热的思考。所以我们要创设数学知识情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我在教学“厘米和米”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学了用皮尺互量颈围、腰围、裤长、手臂长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想去做一套服装,可这个裁缝找不到皮尺,旁边只有一根木尺。这个裁缝师傅说:“颈围和腰围没办法量,等我找到皮尺再来量。”小朋友,假如你是裁缝师傅,你有什么办法吗?一会儿,有几个小朋友举手了,其中一个小朋友说:“量腰围把裤子压平,先量正面,再量反面,再把两面的数相加。”另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先量正面,再乘以2就行了。”老师给予表扬。另一个小朋友说:“量颈围,腰围,都可以找一根绳子围一围,再把绳子拉直在木尺上量就行了。”这个同学边说边做手势,他说后老师带头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样的教学情境,联系现实,让孩子的发言有挑战性,使孩子自觉地投入思考。这就为学生营造了创新氛围,激起了孩子火热的思考,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三、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应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从而加深对数学的情感。如: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把家庭装修、铺地砖、粉刷墙壁等问题引入课堂,讨论图形面积的有关问题;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把春游活动中门票、包车引入课堂,讨论春游活动中一系列问题;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把购物中的打折情况让学生讨论;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把小卖部的市场调查,垃圾清理中的分类问题,交通部门车流量的统计,及至衣食住行等的情况分析,金融投资等习题交给学生去做……利用这些形象、具体、生动、亲切的案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作用,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
四、增强学习的成功体验
新课标中提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功体验。“多元”主要指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2)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3)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4)解决问题的能力;(5)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等。如,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很强,对不懂的地方有提问的意识,并且作业认真,至少在这两点上他应该得到肯定的评价。这样他们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数学学习上体验成功,从而形成对数学积极的学习情感,从此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应该指出的是,对待学生表现不佳的方面不是避而不谈,应该用激励的评价,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已,明确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真诚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孩子,正视和尊重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感,让每一个孩子都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