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同追求,小学数学教师也不例外。要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立足三大问题的解决,一是学生兴趣问题,二是教学手段问题,三是作业评价问题。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作业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兴趣;手段;作业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联系实际生活,放下对数学的恐惧。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数学学习内容变得浅显易懂起来。比如在加减法的学习中,课本上经常会说,小明的妈妈去街上买了5个苹果,小明吃了两个,还有几个?但是小明是谁呢,孩子们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小明换成班级里某个大家都知道的同学,讲到此处时,让这个同学来到讲台上向大家提问:我的妈妈今天买了5个苹果,我吃了两个,大家知道我家现在还有几个苹果吗?这样,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更高,也不会感觉数学距离自己很遥远了。
(二)营造故事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对动画片接触较多,因此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故事营造教学氛围,将教学内容用故事呈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应用题教授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讲: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去地里拔萝卜,第一次拔了4个,第二次拔了6个。第三次拔得数目比前两次加起来少2个。如果要我们大家来提问题的话,我们会提些什么问题。相信此时,一定有很多学生站起来踊跃发言,有些同学会说,小白兔第三次拔了几个萝卜?教师就请同学到黑板上列下式子4+6-2=8.有些同学会问,前两次一共拔了几个萝卜?再找一位同学列下式子4+6=10.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数学,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多采用肯定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学,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要强过其他同学,教师提问的问题,他们能够更快的举一反三。同样的,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相对较差,同样的问题,他们总是要花上别人数倍的时间才能够掌握。对于前者,教师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就感,因此,会经常性地夸奖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整个数学课堂上的主流。对于后者,教师的耐心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会说:为什么别人都会了你还不会呢?你怎么这样呢?放学后留下来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才可以回家。前后两种对比,受夸奖的同学会逐渐变得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受批评的就会对数学课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对于数学教学极其不利,不仅让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的状态,还会在心理上给同学们以创伤。教师对于优秀的同学,要适当的夸奖,防止其骄傲。在课堂上,应多给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较差的同学,教师要耐心的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关注他们,多鼓励他们。学生减轻了心理压力和浮躁,就会对学习数学更有兴趣。
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高年级阶段一些概念定义学生不是很好理解,比如分数的意义,体积与容积,圆锥的高,圆柱的高,圆周率,圆的周长,半径等等概念,仅仅依靠教师单一的口头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同时把文字,线段,声音,图片,动画等信息在同一时间内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使静止的文字符号变得鲜活起来,变静为动,动静结合,使直观形象的概念定义公式变成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概念时,可以就平时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品入手,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圆锥,哪些是圆柱,然后结合多媒体在屏幕上呈现出水杯,瓶子等跟圆柱相似的物体的画面,再运用多媒体特效把具体的物品简化成抽象的数学图形,接着在圆柱的图形中演示出圆锥的形象,通過比较观察,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圆柱与圆锥的具体区别,这种直观形象的演示,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两个锐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通过举一反三,积极思考,有效拓展了学生思维,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尊重学生的主体写完,切实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兴趣;手段;作业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联系实际生活,放下对数学的恐惧。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数学学习内容变得浅显易懂起来。比如在加减法的学习中,课本上经常会说,小明的妈妈去街上买了5个苹果,小明吃了两个,还有几个?但是小明是谁呢,孩子们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小明换成班级里某个大家都知道的同学,讲到此处时,让这个同学来到讲台上向大家提问:我的妈妈今天买了5个苹果,我吃了两个,大家知道我家现在还有几个苹果吗?这样,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更高,也不会感觉数学距离自己很遥远了。
(二)营造故事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对动画片接触较多,因此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故事营造教学氛围,将教学内容用故事呈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应用题教授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讲: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去地里拔萝卜,第一次拔了4个,第二次拔了6个。第三次拔得数目比前两次加起来少2个。如果要我们大家来提问题的话,我们会提些什么问题。相信此时,一定有很多学生站起来踊跃发言,有些同学会说,小白兔第三次拔了几个萝卜?教师就请同学到黑板上列下式子4+6-2=8.有些同学会问,前两次一共拔了几个萝卜?再找一位同学列下式子4+6=10.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数学,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多采用肯定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学,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要强过其他同学,教师提问的问题,他们能够更快的举一反三。同样的,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相对较差,同样的问题,他们总是要花上别人数倍的时间才能够掌握。对于前者,教师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就感,因此,会经常性地夸奖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整个数学课堂上的主流。对于后者,教师的耐心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会说:为什么别人都会了你还不会呢?你怎么这样呢?放学后留下来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才可以回家。前后两种对比,受夸奖的同学会逐渐变得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受批评的就会对数学课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对于数学教学极其不利,不仅让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的状态,还会在心理上给同学们以创伤。教师对于优秀的同学,要适当的夸奖,防止其骄傲。在课堂上,应多给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较差的同学,教师要耐心的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关注他们,多鼓励他们。学生减轻了心理压力和浮躁,就会对学习数学更有兴趣。
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高年级阶段一些概念定义学生不是很好理解,比如分数的意义,体积与容积,圆锥的高,圆柱的高,圆周率,圆的周长,半径等等概念,仅仅依靠教师单一的口头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同时把文字,线段,声音,图片,动画等信息在同一时间内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使静止的文字符号变得鲜活起来,变静为动,动静结合,使直观形象的概念定义公式变成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概念时,可以就平时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品入手,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圆锥,哪些是圆柱,然后结合多媒体在屏幕上呈现出水杯,瓶子等跟圆柱相似的物体的画面,再运用多媒体特效把具体的物品简化成抽象的数学图形,接着在圆柱的图形中演示出圆锥的形象,通過比较观察,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圆柱与圆锥的具体区别,这种直观形象的演示,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两个锐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通过举一反三,积极思考,有效拓展了学生思维,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尊重学生的主体写完,切实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