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有效性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0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油然而生。由于初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各异,在教学中需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分析、统计和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促进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材;活动;有效性;粤教版
  目前,遵循教材“一标多本”的原则,通过审查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实验教材共有8个版本。在教材表述上,由以文字为主向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增加了图和活动。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桥梁,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构建的手段。目前,对于义务教育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分析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其成因,并提出对策,为新一轮课改提供参考,以及指导广大一线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存在的问题
  1. 活動缺乏详细而必要的指导。如实验需要准备的器材、步骤、注意的事项和搜集资料的网址(或报刊书籍等)、方法、步骤等具体的指导过程在活动中并未明确、详细地写出,学生独立甚至合作都难以完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量过多,过于庞杂。(如表一)八年级下册活动题全书共62大题,各大题下平均有2-3道小题。素质教育并不是用图和活动的多少来衡量,虽然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图和活动过多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倦,无法准确地把握图所要表达的信息。
  3. 教材对学生智力发展尚重视不够。纯属资料性的内容显得过多,利于发展智能的内容显得单薄。启发分析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也较少。很多活动直接提供了结论性知识。
  4. 活动形式单一化,局限在教室和学校范围内。这有违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教材中的活动大多是读图或资料回答问题(以八年级下册为例,统计图如图一),这样的设计趣味性较低,体现不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教师也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在活动开展上。
  5. 地理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差,学校实施情况差距较大。现在虽然在教学理念上肯定了能力教育的教学思想,但是在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为升学而教的现象,升学率成为学校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这势必会降低能力的培养效果。
  综合以上问题,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没有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造成活动有效性偏低,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其原因所在,为教学和教材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 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有效性偏低的成因
  从教材的编写到学生的认识,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活动的有效性把握程度不准,由此到学习的终端,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1. 教材编写与课标之间。标准规定了大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向作为参考,各版本教材根据此标准进行编写,但是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对于图和活动认识各异,这就给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惑,难以实现课标。
  2. 课时紧张。通过调查一线教师,发现地理实践活动时间难以安排,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活动所占的教学时间如果纳入正常的教学中,会造成课时不够,学生学习时间紧,学生课余时间并不多。
  3. 目前地理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地位依然偏低。(如下表二、表三所示)教师基础文明的教养程度——即学历决定着他们胜任工作的程度,学历与学力即使不成正比,也一定成正相关。这些因素使一些活动操作起来存在较大难度,这也降低了活动的有效性。当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师的学历等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4.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时间有限。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只有12.88%。43.35%的同学认为地理考试很难,要花很多时间复习,24.03%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受地理教材编排的趣味性影响。
  5. 中考指挥棒的影响。由于中考地理满分与其他科目相比所占比重较低(江西中考地理总分30分),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各120分,甚至有些省区地理只作为会考,在这种重要的升学考试中,学科地位较低,无疑会降低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地理的教学和学习态度。
  6. 学校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有限。目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缺少实践活动基地,实践活动基地的缺失使部分实践活动没有实施的场所,导致实践活动无法开展。部分学校虽有实践活动基地但是闲置现象非常严重,不能有效利用。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学设施条件较差,开展一些活动类所需的器材或教具不足。
  7. 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学生的安全问题是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出现安全问题,其他工作几乎一票否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和教师出于安全顾虑,不得不减少活动,特别是离开教室的参观考察类活动。
  三、 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改进意见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结合国外教材的活动设计优点,我国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适当压缩和整合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地里课文系统中,叙述式课文一般是地理教材地理逻辑结构的主体,活动式课文与其相辅相成,在评价机制和教师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地理活动式课文的活动量不能太大。适当把内容相关的活动放在一起进行整合,能够用叙述的方式表现的应该用叙述表示。
  2. 活动的形式应多样化。借鉴美国教材的编写优点,适当增加实验,并把实验所需的器材、步骤、注意事项等指导性语言细致地纳入其中,方便学生和教师开展,也能让学生课后自己按照要求顺利完成。
  3. 适当增加初中地理课时,中考地理考纲应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标,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试题。现在的中考地理试题涉及面较广,综合性强,考试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使得教师和学生难以把握考点,而且考点越来越多,所以在平时教学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讲授和复习。
  4. 教材的陈述性知识应该增加,不能一味地增加图片,减少文字,给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带来额外的负担,从而增加地理教学所需的时间,这样就很难兼顾图和活动的有效性。
  5. 适当考虑地区差异,兼顾不同的办学条件来设计教材活动。可以借鉴高中地理教材和国外地理教材的编写,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把初中地理教材分成必修和选修,适当把一些不必要的活动编辑成册放在选修教材中,作为教师和教学参考和可供选择的活动,或者作为附录集中放在教材后面,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本研究的区域范围局限于江西、湖南地区,只作为个例研究。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改进意见仅从教材编写本身进行了阐述,没有从外部的教育管理者、教师等层面进行剖析。
  参考文献:
  [1]王民.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肇和.建地国以来我国中学理教材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7.08.
  [3]孙博.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调查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06.
  [4]冯辉.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师素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5]桂丽.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科技教育,2012第17页.
  [6]严明堂.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式课文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05.
其他文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公众意识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a/2015/02/023。  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九年级思品课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课程贴近生活实际,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人生哲理、丰富的人生体验等息息相关。万物皆入字,因此,笔者借汉字的魅力,解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学生悟透汉字的基础上,用大智慧浓缩的精
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目前各大高校都开始与企业实行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校企合作形式不仅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关于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虽然高校学生有更多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但是却并不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而且也不利于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鉴
摘 要:“构造法”是近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必考的一种方法。“构造法”的本质特征是“构造”,用“构造法”解题,无一定之规,表现出思维的试探性、不规则性和创造性。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压轴题的解题方法启示,通过四种常见的构造模型对运用“构造法”做了一些归纳。  关键词:构造法;高考数学;解题;运用  2014年和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压轴题是一道函数综合问题,第(2)小题都是证
摘要:文章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出发,深入剖析如何采取有效活动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掌握实践活动能力和语文知识,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实践;探究策略;评价;素养;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
摘 要:本文阐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功能定位的背景分析,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功能的定位,围绕数学教学功能定位,分析如何推进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专业;数学教学;功能定位;内容与要求  一、对中职服务类专业数学教学功能定位的两个背景  (一) 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在普通高考热急剧升温的情况下,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在普遍下滑,特别是他们的文化基础
摘 要:当今社会,心理问题正向低龄化发展,偷窃行为就是发生在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从身边的一例偷窃行为入手,浅谈了作者对此案例的分析处理、辅导策略以及案例反思。  关键词:学生;偷窃行为;案例分析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心理问题正在向年轻化低龄化发展。心理疾病的蔓延正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常做出违背思想道德规范的事情,偷窃,就是其中的一种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并运用好预习单,将单元整合、目标导学、学法渗透、合作探究、拓展积累等预习方法与步骤预设其中,让学生有法可循,使预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预习单;设计运用  预习是学习的开端,是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的知识点预先进行了解、求疑、思考的求知过程。预习单则是引领学生初次进入文本的“梯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并运用好预习单是保障学生课前先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
摘要: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学习数学某一领域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它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的一种素养。本文将以对数函数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中的探索、交流、反思,来培养、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自主发展;学会学习;自主适应与创新  什么是“核心素养”?是指学
摘 要:十一学校课改教改为什么能成功?他们自己总结了七大因素:校长、队伍、理念与共同的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其实归纳起来就三点:一是改革之“道”;二是改革之“器”;三是改革之“法”。三者统一作用于面向撼动全盘又指向关键一发的改革,所以才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构架。  关键词:学校课改教改;理念与共同的价值观;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  一、 改革之道:夯实学校文化
摘 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利用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探究学习方式,重视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概念的建立、科学规律的发现、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发展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提高科学实验课堂活动实效。  关键词:科学探究;知识构建;思维方式  一、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参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