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这要求学校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们各项综合素质,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书法课堂作为小学阶段的素质拓展课程,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大推动作用,因此促进小学书法教学走进校园对小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探究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书法教学;有效策略
前言
如今的小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业成绩,更要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书法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的一项优秀传统艺术,将书法教育纳入小学阶段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们感受中华优秀的文化瑰宝,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书法训练,自身书法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因此,促进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用新媒体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因此在许多时候,丰富的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们共鸣,课堂氛围也会随之变得沉闷,学生们难以理解所学知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知识讲解之前进行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有趣而生动的课堂导入。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应当利用已有的教学条件为学生们进行丰富的课堂展示,积极开拓学生们的思维与视野,让学生们体会到课本之外的文化,因此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进行一个轻松导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
例如在书法课程的总体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先抽取一节课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鉴赏古今优秀的书法作品,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在学习书法之前先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从心理上接受书法,才能促进教学活动高效、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将颜真卿、柳公权等历史上书法大家的作品进行汇总,以便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感性故事向学生们讲述书法家的事迹,比如王羲之“永字八法”的由来就可以作为优秀案例来引起学生们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书法的美丽,从而体会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动画、视频讲解等形式,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们后续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临摹,提高实践能力
在书法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并对书法历史发展有所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教授学生一定的书法技巧,不仅让学生们鉴赏课本或是资料上的书法作品,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们亲自尝试书法创作,真切地感受到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提高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书法知识、运笔技巧等,让学生们的书法水平得到提升,注重培养学生书法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四年级《弯钩》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对学生们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从而促进学生们对于书法的掌握以及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在课堂上的正式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鉴赏书法家的艺术作品,重点放在对于优秀作品中“弯钩”的鉴赏,先让学生们体会到“弯钩”的正确书写,让学生们对所学内容先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其次,教师则可以开始进行正式授课,通过让学生们临摹名师大家字帖的方式,亲自创作书法作品,形成亲身体验。临摹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创作,同时教师要配合一定的技术指导,在课堂中进行巡视,及时规范学生们的用笔姿势、纠正学生们的书写错误、对学生们及时进行指导。经过学生们亲自动手临摹、书写,他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同时书写能力也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和及时指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们自由创作的过程,让学生们形成一个正确的鉴赏观,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书写水平,促进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设置课外活动,增添学习趣味
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活跃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手段让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以此来提升教学有效性,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对于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师来说,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课外活动来增添学习趣味,带给学生们浓厚的参与感。学生们通过积极响应,课后生活得到了丰富,同时又强化了课程知识,并且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得到了亲身的体验。
例如,在四年级书法课程综合与实践《写贺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与课程相关的课下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参加。教师在课上布置任务:让学生们为自己的好朋友做贺卡,要求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书法字体在贺卡上书写上祝福内容,然后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换,让学生们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同时让学生更乐于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法,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贺卡中所写的祝福内容与中国的古诗词相联系,并通过书法形式进行呈现,帮助学生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关联,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并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奥秘,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书法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入能够引起其学习兴趣的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汲取知识,进行必要的课外活动就是提升书法课堂有效性的可行措施之一。
总结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书法课堂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提升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可行措施,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书法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彬彬.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164.
[2]于明珠.小学书法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9(09):137-139.
关键词:小学阶段;书法教学;有效策略
前言
如今的小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业成绩,更要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书法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的一项优秀传统艺术,将书法教育纳入小学阶段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们感受中华优秀的文化瑰宝,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书法训练,自身书法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因此,促进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用新媒体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因此在许多时候,丰富的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们共鸣,课堂氛围也会随之变得沉闷,学生们难以理解所学知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知识讲解之前进行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有趣而生动的课堂导入。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应当利用已有的教学条件为学生们进行丰富的课堂展示,积极开拓学生们的思维与视野,让学生们体会到课本之外的文化,因此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进行一个轻松导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
例如在书法课程的总体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先抽取一节课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鉴赏古今优秀的书法作品,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在学习书法之前先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从心理上接受书法,才能促进教学活动高效、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将颜真卿、柳公权等历史上书法大家的作品进行汇总,以便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感性故事向学生们讲述书法家的事迹,比如王羲之“永字八法”的由来就可以作为优秀案例来引起学生们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书法的美丽,从而体会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动画、视频讲解等形式,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们后续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临摹,提高实践能力
在书法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并对书法历史发展有所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教授学生一定的书法技巧,不仅让学生们鉴赏课本或是资料上的书法作品,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们亲自尝试书法创作,真切地感受到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提高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书法知识、运笔技巧等,让学生们的书法水平得到提升,注重培养学生书法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四年级《弯钩》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对学生们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从而促进学生们对于书法的掌握以及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在课堂上的正式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鉴赏书法家的艺术作品,重点放在对于优秀作品中“弯钩”的鉴赏,先让学生们体会到“弯钩”的正确书写,让学生们对所学内容先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其次,教师则可以开始进行正式授课,通过让学生们临摹名师大家字帖的方式,亲自创作书法作品,形成亲身体验。临摹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创作,同时教师要配合一定的技术指导,在课堂中进行巡视,及时规范学生们的用笔姿势、纠正学生们的书写错误、对学生们及时进行指导。经过学生们亲自动手临摹、书写,他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同时书写能力也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和及时指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们自由创作的过程,让学生们形成一个正确的鉴赏观,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书写水平,促进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设置课外活动,增添学习趣味
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活跃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手段让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以此来提升教学有效性,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对于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师来说,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课外活动来增添学习趣味,带给学生们浓厚的参与感。学生们通过积极响应,课后生活得到了丰富,同时又强化了课程知识,并且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得到了亲身的体验。
例如,在四年级书法课程综合与实践《写贺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与课程相关的课下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参加。教师在课上布置任务:让学生们为自己的好朋友做贺卡,要求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书法字体在贺卡上书写上祝福内容,然后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换,让学生们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同时让学生更乐于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法,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贺卡中所写的祝福内容与中国的古诗词相联系,并通过书法形式进行呈现,帮助学生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关联,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并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奥秘,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书法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入能够引起其学习兴趣的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汲取知识,进行必要的课外活动就是提升书法课堂有效性的可行措施之一。
总结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书法课堂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提升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可行措施,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书法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彬彬.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164.
[2]于明珠.小学书法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9(09):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