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64年10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建立的。作为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高校,校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改革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贡献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学校事业发展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
把握方向,统领全局,坚定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越来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学校如何既能传承现有的学科积淀和文化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地在北京教育的大格局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系到学校能否发展、怎样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校党委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一所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找准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梳理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厘清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同时,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政府、社会和师生对学校的价值期待,认真研讨了学校背负的压力、遇到的困难,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校党委认为,必须牢固树立紧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谋划与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目前,校党委结合“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为: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统领,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以学科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为支撑,建设高满意度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校党委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凝练出了“四个坚持、一个提高”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
1.必须坚持服务北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这是学校增强事业贡献力的标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同时正在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建设目标的首都,其城市的文化创新程度、国际服务水平、人文关怀意识等,既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样一所以文化交往为主导、以语言学科为优势、以旅游学科为特色的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发展步伐,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影响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积极为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主战场服好务,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好务,以服务求出路、以贡献谋发展、以特色占优势、以品质铸品牌。
2.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学校形成事业竞争力的核心
今天的世界与中国,构筑起一个日新月异、不断变革的社会大背景。新的挑战不断出现,新的机遇转瞬即失。任何一个组织如果不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警醒的危机意识和强烈的变革意识,本身就是衰败的开始。面对北京市和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必须以整体性的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以系统性的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以综合性的改革创新形成特色,用不断的改革创新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提升学校事业的竞争力。为此,校党委提出了“一拓一强”两大发展战略,即实施国际化拓展战略,加大国际化的推进力度,在国际化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争取走在北京市高校的前列;实施特色提升强化战略,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打造特色,铸造品牌,并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3.必须坚持大学的文化品格与人文情怀,这是学校保持事业凝聚力的源泉
大学的文化品格与人文情怀,既是大学历久弥新的独特传承,也是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积极贡献。就大学的使命而言,大学文化不仅要完成对内部师生的发展引领,而且还要承担对社会文化的价值引领。面对大学的四项社会职能,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创建“人本、人和、人文”的校园文化,以共同愿景形成发展共识,以共同参与凝聚发展力量,明德勤学、求是竞先、育人为本、踏实教研、和谐共赢,不断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中人与学校的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为此,校党委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优质服务战略,建设高满意度大学的办学目标,力争做到使师生员工满意,使社会公众满意,使主管部门满意。
4.必须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学校提升事业生命力的根本
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靠的是发展,改善教职工待遇和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仍然要靠发展。面对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集全校师生的智慧,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5.必须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建设水平,这是学校巩固事业向心力的关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际,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思想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组织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机制建设,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建设水平,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发展的力量”为主线,不断提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共产党员真正成为师生员工身边的榜样。
奋发有为,彰显优势与特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凸显办学优势与特色
校党委按照“全面规划、分层建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方针,完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积极推进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建设与完善语言文学和经济管理两大优势学科群;建立一批有利于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创新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注重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积极推进校级、市级、国家级三级特色专业体系建设,实现梯次建设、滚动发展;重点发展翻译(多语种)等特色专业,形成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学校紧紧抓住新一轮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的发展契机,新增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成功获得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二级学科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增加到18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实现了零的突破,拥有翻译硕士(MTI)、旅游管理硕士(MTA)、工商管理硕士(MBA)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5部;荣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建成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拥有市级精品课程6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精品教材9部,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校党委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创新工程的实施,着力构建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国际化、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经过全校上下反复调研论证,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此,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以学科竞赛、科研训练项目为主要依托,完善创新学分奖励制度,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本科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大力开展国内外联合培养和假期学生赴境外交流等项目,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授课访学,着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计划”,以改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校内实训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为依托,拓展国际化社会实践渠道,健全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仅近5年,学校共有300多人次的学生获得国际性或全国性各类竞赛的奖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左右。学校的毕业生由于外语优势突出、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在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公布的《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中,学校的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位居《毕业半年后薪资最高的非211本科院校排行榜》第一名。
3.坚持完善科研创新平台,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
学校坚持“主题本土化、方法国际化、传播全球化、管理规范化”的科研工作方针,通过整合优化科研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种子战略孵化器计划”的推行,遴选、培育科研骨干,构建学术研究高地,鼓励学科、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创新团队进行跨学科的国际化高质量研究;同时注重学术成果的社会应用与转化,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优质的智力服务。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连续取得突破。主办或承办了“国际旅游科学院双年会”“国际普世对话学会第八届世界大会”“中阿文明对话——语言与文化交流研讨会”“同声传译与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旅游理事会与亚太旅游协会联合分会”“第二届中俄旅游教育论坛”等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构筑高层次研究平台,先后与国家旅游局、文化部、中国翻译协会合作建立了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4.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校党委树立“惟人才以强校,惟人才以兴业”的办学理念,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培养、稳定和引进相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积极实施“135人才工程”,推进学术梯队与创新团队建设。学校从人才引进、培养、聘任、考核等各个环节入手,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近5年,学校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3人、学术创新人才3人、教学创新人才3人、学术创新团队7个、教学创新团队3个、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共获得以北京市“人才强教”项目为代表的各种人才资助项目经费共计2,678余万元, 128人次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师资队伍的学历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5.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拓展
校党委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学校召开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制定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教师为主角、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积极营造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努力实现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培养模式的国际化;鼓励教师到国外研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成果、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同时力争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高水平学者来校讲学、参与学校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学校每年招收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000多人,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每年派出300多名在校生赴海外学习;近5年,学校共组织了7次成团制的教师海外培训,选派110多名专业教师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培训,对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积极服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承办了4所孔子学院,与北京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共建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储备基地”,为国家的汉语推广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凝心聚力,构建和谐,推进高满意度大学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以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做创建和谐社会的典范。校党委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努力建设使师生员工满意、使社会公众满意、使主管部门满意的高满意度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真情关爱服务师生员工,努力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师生员工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与此同时,十分注重向政府、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赢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校党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一个基础(学生管理工作),强化一种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服务一个目标(学生成长成才)”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内容、新模式、新机制,努力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
学校立足学生思想成长,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党团组织和学生自律组织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提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精心策划主题,精心设计形式,借助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形成了学生评优表彰大会、周一升旗仪式、文明修身活动、“五四”文化月等主题教育品牌活动。
学校立足学风校风建设,坚持以科学管理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充分征求学生和学生工作干部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对50多个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完善学生学业标准、素质测评、奖惩、日常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给予学生学业创新、素质拓展等更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支持力度,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创先争优。
学校立足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构筑了学生学业发展服务体系、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奖、贷、助、补、减、勤”相结合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素质拓展体系、日常生活安全服务体系等6大服务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学习、就业、素质提升等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立足学生社会化成长,通过打造实践平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开展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活动,形成了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其他社会实践模式共同发展、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社会实践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知荣辱、长才干、作贡献。5年来,学校累计完成社会实践人数18万人次以上,获得国家、北京市等各级集体荣誉20余项,获得先进个人称号的学生近万人次。
学校以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满意度为办学宗旨,注重学习氛围、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营造。在《中国新闻周刊》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名列前茅,居第28位。本次调查以学生满意度为唯一评选维度,能够全面展现国内各大高校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学习氛围、学术实力和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
2.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真情关爱服务师生员工
校党委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努力构建高满意度校园。
第一,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坚持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党政合作,切实发挥党委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党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了重大事项的决策、咨询与论证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水平。学校在制定涉及改革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时,实行重大事项公示制和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听证会制度,充分听取、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建立完善密切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的沟通机制。校党委建立了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联系基层单位和调查研究制度、校长信箱及电子信箱制度、校领导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和团学组织关心师生利益、反映师生呼声、解决师生困难、团结引导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疏通民意表达的常设渠道,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作为重要职责,密切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血肉联系。其中,“我与校领导话家常”活动,通过每周1名校领导走进1个新生班级,倾听学生意见建议,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方式,实现了校领导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开辟了新渠道。
第三,关心教职工生活,努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教职工反映的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积极与朝阳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委沟通,将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附中改建为二外附中;通过组织青年教工团购通州“大方居”两限房、在学校周边寻找周转房源等举措,积极改善青年教工住房困难问题;为改善老干部活动场所条件、丰富活动场所内容,学校先后投入40余万元用于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认可与好评。
3.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提升社会贡献力
学校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服务。2009年,在走访调研上级有关部门的基础上,围绕“三个北京”建设和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实际需求,学校研究制定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服务首都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肯定。
学校紧密围绕北京市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学校与新疆自治区旅游局、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西藏自治区等政府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首都旅游集团、中国港中旅集团等全国大型旅游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承担了一大批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各省市旅游局以及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科研课题和研究任务。学校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旅游局合作共建了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坚持对北京旅游产业的热点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包括北京市旅游产业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旅游业对首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传导机制与提升战略、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与跨国经营等一系列有关北京旅游产业运行的战略发展问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学校依托外语优势,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工作。2007年率先与朝阳区合作,开设了“奥运社区外语大讲堂”,致力于提高北京市民的外语应用水平;为适应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组织专家对北京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标准化进行研究指导,推出了《公示语汉英翻译手册》,直接为北京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援;组织学生志愿者为2008年奥运会、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和赛事活动提供涉外志愿服务,学校志愿者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多次荣获特别贡献奖。此外,由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学校还获批为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和北京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示范基地。
建设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是时代赋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光荣使命,也是全体二外人的共同愿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的力量”为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共同愿景形成发展共识,以共同参与凝聚发展力量,加快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的建设步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于 洋]
把握方向,统领全局,坚定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越来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学校如何既能传承现有的学科积淀和文化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地在北京教育的大格局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系到学校能否发展、怎样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校党委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一所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找准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梳理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厘清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同时,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政府、社会和师生对学校的价值期待,认真研讨了学校背负的压力、遇到的困难,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校党委认为,必须牢固树立紧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谋划与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目前,校党委结合“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为: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统领,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以学科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为支撑,建设高满意度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校党委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凝练出了“四个坚持、一个提高”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
1.必须坚持服务北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这是学校增强事业贡献力的标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同时正在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建设目标的首都,其城市的文化创新程度、国际服务水平、人文关怀意识等,既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样一所以文化交往为主导、以语言学科为优势、以旅游学科为特色的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发展步伐,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影响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积极为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主战场服好务,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好务,以服务求出路、以贡献谋发展、以特色占优势、以品质铸品牌。
2.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学校形成事业竞争力的核心
今天的世界与中国,构筑起一个日新月异、不断变革的社会大背景。新的挑战不断出现,新的机遇转瞬即失。任何一个组织如果不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警醒的危机意识和强烈的变革意识,本身就是衰败的开始。面对北京市和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必须以整体性的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以系统性的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以综合性的改革创新形成特色,用不断的改革创新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提升学校事业的竞争力。为此,校党委提出了“一拓一强”两大发展战略,即实施国际化拓展战略,加大国际化的推进力度,在国际化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争取走在北京市高校的前列;实施特色提升强化战略,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打造特色,铸造品牌,并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3.必须坚持大学的文化品格与人文情怀,这是学校保持事业凝聚力的源泉
大学的文化品格与人文情怀,既是大学历久弥新的独特传承,也是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积极贡献。就大学的使命而言,大学文化不仅要完成对内部师生的发展引领,而且还要承担对社会文化的价值引领。面对大学的四项社会职能,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创建“人本、人和、人文”的校园文化,以共同愿景形成发展共识,以共同参与凝聚发展力量,明德勤学、求是竞先、育人为本、踏实教研、和谐共赢,不断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中人与学校的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为此,校党委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优质服务战略,建设高满意度大学的办学目标,力争做到使师生员工满意,使社会公众满意,使主管部门满意。
4.必须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学校提升事业生命力的根本
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靠的是发展,改善教职工待遇和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仍然要靠发展。面对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集全校师生的智慧,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5.必须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建设水平,这是学校巩固事业向心力的关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际,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思想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组织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机制建设,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建设水平,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发展的力量”为主线,不断提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共产党员真正成为师生员工身边的榜样。
奋发有为,彰显优势与特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凸显办学优势与特色
校党委按照“全面规划、分层建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方针,完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积极推进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建设与完善语言文学和经济管理两大优势学科群;建立一批有利于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创新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注重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积极推进校级、市级、国家级三级特色专业体系建设,实现梯次建设、滚动发展;重点发展翻译(多语种)等特色专业,形成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学校紧紧抓住新一轮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的发展契机,新增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成功获得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工商管理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二级学科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增加到18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实现了零的突破,拥有翻译硕士(MTI)、旅游管理硕士(MTA)、工商管理硕士(MBA)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5部;荣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建成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拥有市级精品课程6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精品教材9部,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校党委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创新工程的实施,着力构建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国际化、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经过全校上下反复调研论证,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此,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以学科竞赛、科研训练项目为主要依托,完善创新学分奖励制度,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本科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大力开展国内外联合培养和假期学生赴境外交流等项目,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授课访学,着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计划”,以改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校内实训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为依托,拓展国际化社会实践渠道,健全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仅近5年,学校共有300多人次的学生获得国际性或全国性各类竞赛的奖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左右。学校的毕业生由于外语优势突出、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在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公布的《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中,学校的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位居《毕业半年后薪资最高的非211本科院校排行榜》第一名。
3.坚持完善科研创新平台,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
学校坚持“主题本土化、方法国际化、传播全球化、管理规范化”的科研工作方针,通过整合优化科研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种子战略孵化器计划”的推行,遴选、培育科研骨干,构建学术研究高地,鼓励学科、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创新团队进行跨学科的国际化高质量研究;同时注重学术成果的社会应用与转化,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优质的智力服务。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连续取得突破。主办或承办了“国际旅游科学院双年会”“国际普世对话学会第八届世界大会”“中阿文明对话——语言与文化交流研讨会”“同声传译与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旅游理事会与亚太旅游协会联合分会”“第二届中俄旅游教育论坛”等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构筑高层次研究平台,先后与国家旅游局、文化部、中国翻译协会合作建立了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4.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校党委树立“惟人才以强校,惟人才以兴业”的办学理念,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培养、稳定和引进相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积极实施“135人才工程”,推进学术梯队与创新团队建设。学校从人才引进、培养、聘任、考核等各个环节入手,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近5年,学校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3人、学术创新人才3人、教学创新人才3人、学术创新团队7个、教学创新团队3个、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共获得以北京市“人才强教”项目为代表的各种人才资助项目经费共计2,678余万元, 128人次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师资队伍的学历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5.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拓展
校党委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学校召开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制定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教师为主角、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积极营造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努力实现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培养模式的国际化;鼓励教师到国外研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成果、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同时力争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高水平学者来校讲学、参与学校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学校每年招收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000多人,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每年派出300多名在校生赴海外学习;近5年,学校共组织了7次成团制的教师海外培训,选派110多名专业教师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培训,对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积极服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承办了4所孔子学院,与北京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共建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储备基地”,为国家的汉语推广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凝心聚力,构建和谐,推进高满意度大学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以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做创建和谐社会的典范。校党委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努力建设使师生员工满意、使社会公众满意、使主管部门满意的高满意度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真情关爱服务师生员工,努力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师生员工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与此同时,十分注重向政府、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赢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校党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一个基础(学生管理工作),强化一种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服务一个目标(学生成长成才)”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内容、新模式、新机制,努力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
学校立足学生思想成长,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党团组织和学生自律组织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提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精心策划主题,精心设计形式,借助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形成了学生评优表彰大会、周一升旗仪式、文明修身活动、“五四”文化月等主题教育品牌活动。
学校立足学风校风建设,坚持以科学管理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充分征求学生和学生工作干部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对50多个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完善学生学业标准、素质测评、奖惩、日常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给予学生学业创新、素质拓展等更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支持力度,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创先争优。
学校立足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构筑了学生学业发展服务体系、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奖、贷、助、补、减、勤”相结合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素质拓展体系、日常生活安全服务体系等6大服务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学习、就业、素质提升等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立足学生社会化成长,通过打造实践平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开展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活动,形成了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其他社会实践模式共同发展、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社会实践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知荣辱、长才干、作贡献。5年来,学校累计完成社会实践人数18万人次以上,获得国家、北京市等各级集体荣誉20余项,获得先进个人称号的学生近万人次。
学校以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满意度为办学宗旨,注重学习氛围、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营造。在《中国新闻周刊》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名列前茅,居第28位。本次调查以学生满意度为唯一评选维度,能够全面展现国内各大高校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学习氛围、学术实力和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
2.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真情关爱服务师生员工
校党委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努力构建高满意度校园。
第一,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坚持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党政合作,切实发挥党委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党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了重大事项的决策、咨询与论证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水平。学校在制定涉及改革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时,实行重大事项公示制和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听证会制度,充分听取、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建立完善密切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的沟通机制。校党委建立了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联系基层单位和调查研究制度、校长信箱及电子信箱制度、校领导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和团学组织关心师生利益、反映师生呼声、解决师生困难、团结引导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疏通民意表达的常设渠道,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作为重要职责,密切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血肉联系。其中,“我与校领导话家常”活动,通过每周1名校领导走进1个新生班级,倾听学生意见建议,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方式,实现了校领导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开辟了新渠道。
第三,关心教职工生活,努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教职工反映的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积极与朝阳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委沟通,将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附中改建为二外附中;通过组织青年教工团购通州“大方居”两限房、在学校周边寻找周转房源等举措,积极改善青年教工住房困难问题;为改善老干部活动场所条件、丰富活动场所内容,学校先后投入40余万元用于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认可与好评。
3.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提升社会贡献力
学校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服务。2009年,在走访调研上级有关部门的基础上,围绕“三个北京”建设和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实际需求,学校研究制定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服务首都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肯定。
学校紧密围绕北京市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学校与新疆自治区旅游局、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西藏自治区等政府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首都旅游集团、中国港中旅集团等全国大型旅游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承担了一大批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各省市旅游局以及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科研课题和研究任务。学校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旅游局合作共建了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坚持对北京旅游产业的热点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包括北京市旅游产业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旅游业对首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传导机制与提升战略、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与跨国经营等一系列有关北京旅游产业运行的战略发展问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学校依托外语优势,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工作。2007年率先与朝阳区合作,开设了“奥运社区外语大讲堂”,致力于提高北京市民的外语应用水平;为适应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组织专家对北京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标准化进行研究指导,推出了《公示语汉英翻译手册》,直接为北京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援;组织学生志愿者为2008年奥运会、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和赛事活动提供涉外志愿服务,学校志愿者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多次荣获特别贡献奖。此外,由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学校还获批为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和北京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示范基地。
建设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是时代赋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光荣使命,也是全体二外人的共同愿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的力量”为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共同愿景形成发展共识,以共同参与凝聚发展力量,加快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的建设步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