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告别香港》是1997年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在离别香港时所做的一次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彭定康最后一次向香港人展示了自己一流的文采与口才,同时也为了捍卫荣耀,故意埋下一个个"钉子"。与查尔斯王储的那两篇演讲词相比,彭定康更明确地表达出英国告别香港前最后一刻的心态。他用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来赞扬香港的成就,实际上是为英国管治摆列成绩单,并且他期望着香港这个"带有英国特色的中国城市"能继续坚守英国人留下的价值观。对于这篇小有名气的演说,中外都有过很多的评论与分析。本人尝试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从及物性系统角度对该篇演说进行分析,借此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功能语法经验功能与及物性系统
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纯理功能(metafunction),纯理功能包括三种,即: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我们可以用语言来与别人交谈,也可用它来谈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包括感情,信念,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称为经验功能,而经验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及物性分析(transitivity analysis)。及物性(transitivity)指的是描述小句的系统(见Halliday,1994;Thompson,1996)。根据活动和事件性质区分出六类不同的过程类型: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
三、对《告别香港》演说的及物性分析
不难看出,彭定康的整个演说主要突出两个主题:第一,强调英国对香港的繁荣昌盛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二,流露出对香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而这不仅代表了他在香港政治生涯的结束,更代表了英国正式退出香港的政治舞台。为了便于分析和节约篇幅,此处将原文省略。整个演说有64个过程,具体各过程的分布情况表格如下:
选择就是意义。一般来说,表示描述意义的过程是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而表示叙述意义的则多数是物质过程(见黄国文,2001: 93.)。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物质过程占据所有过程的28%,而关系过程占39%。物质过程涉及的是"动作"(如跑、跳、打、吹、做、写等);而关系过程则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所建立的一种关系。彭定康通过大量篇幅首先描述了香港在英国统治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继而表示香港的繁荣与昌盛是英国政府的功劳,是英国统治的结果。为突出这一主题,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占据较多的过程就是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共计23%。在三个言语过程中,彭定康都无不流露出即将离开香港时的忧伤之情,例如,三个言语过程的"说话内容"
例1中的"说话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演说开头提到的"But here and there, perhaps there will be a touch of personal sadness as is true of any departure"。所以它仍然流露出其个人的悲伤之情。此外,有12个心理过程,而心理过程是对个人心理世界最好的描述手段,表示的是 "情感"(affection)、"认知"(cognition)和"感觉"(perception)这类非动作过程,这种过程有两种参与者:"感觉者"(Senser)和"现象"(Phenomenon)。因此心理过程又无疑成为彭定康流露自己感情,表达自我心情的较好选择。另外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在这所有的心理过程中,大部分的感觉者(Senser)都是第一人称,比如: "None of us here….", "But we….", "we should remember…", "we are, I believe,…", "I have no doubt…", "All of us here tonight and I …", "my wife, my children and myself…"等等。而我们知道,在演说中大量重复使用第一人称,可以拉近演说者与听众(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距离,演说者也想通過此让听者与其产生共鸣,从而认同并支持他的观点、立场或政见等。彭定康确是个能言善辩、口才极好的政治家。在这里他再一次向香港市民展现出了他一流的文采和口才,同时也是为了很好地实现他演讲的主题与目的。因此,一方面彭定康流露出其离别情愁,这是真诚的;另一方面也为英国人体面下台赢得了不少香港人和国际舆论的同情。总的来说,这篇演说算是一篇很好的、很成功的演说,实现了其演说目的与主题。
四、结语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角度,对彭定康1997年香港回归时所做的告别演说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表明,该演说在过程选择上,很好地突出和实现了其主题与目的,也再次验证了"选择就是意义"的理论。同时,通过应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政治演说的语篇分析,更加证明了该理论对不同语篇分析的应用性和可行性。这也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很好的、应用性比较强的语篇分析指导理论。
当然,本文仅仅从功能语言学三个元(纯理)功能之经验功能方面对该篇演说进行了及物性分析,有一定局限性。如果我们尝试从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等方面来着手分析,相信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刘德强.现代演讲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告别香港》是1997年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在离别香港时所做的一次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彭定康最后一次向香港人展示了自己一流的文采与口才,同时也为了捍卫荣耀,故意埋下一个个"钉子"。与查尔斯王储的那两篇演讲词相比,彭定康更明确地表达出英国告别香港前最后一刻的心态。他用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来赞扬香港的成就,实际上是为英国管治摆列成绩单,并且他期望着香港这个"带有英国特色的中国城市"能继续坚守英国人留下的价值观。对于这篇小有名气的演说,中外都有过很多的评论与分析。本人尝试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从及物性系统角度对该篇演说进行分析,借此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功能语法经验功能与及物性系统
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纯理功能(metafunction),纯理功能包括三种,即: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我们可以用语言来与别人交谈,也可用它来谈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包括感情,信念,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称为经验功能,而经验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及物性分析(transitivity analysis)。及物性(transitivity)指的是描述小句的系统(见Halliday,1994;Thompson,1996)。根据活动和事件性质区分出六类不同的过程类型: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
三、对《告别香港》演说的及物性分析
不难看出,彭定康的整个演说主要突出两个主题:第一,强调英国对香港的繁荣昌盛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二,流露出对香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而这不仅代表了他在香港政治生涯的结束,更代表了英国正式退出香港的政治舞台。为了便于分析和节约篇幅,此处将原文省略。整个演说有64个过程,具体各过程的分布情况表格如下:
选择就是意义。一般来说,表示描述意义的过程是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而表示叙述意义的则多数是物质过程(见黄国文,2001: 93.)。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物质过程占据所有过程的28%,而关系过程占39%。物质过程涉及的是"动作"(如跑、跳、打、吹、做、写等);而关系过程则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所建立的一种关系。彭定康通过大量篇幅首先描述了香港在英国统治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继而表示香港的繁荣与昌盛是英国政府的功劳,是英国统治的结果。为突出这一主题,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占据较多的过程就是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共计23%。在三个言语过程中,彭定康都无不流露出即将离开香港时的忧伤之情,例如,三个言语过程的"说话内容"
例1中的"说话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演说开头提到的"But here and there, perhaps there will be a touch of personal sadness as is true of any departure"。所以它仍然流露出其个人的悲伤之情。此外,有12个心理过程,而心理过程是对个人心理世界最好的描述手段,表示的是 "情感"(affection)、"认知"(cognition)和"感觉"(perception)这类非动作过程,这种过程有两种参与者:"感觉者"(Senser)和"现象"(Phenomenon)。因此心理过程又无疑成为彭定康流露自己感情,表达自我心情的较好选择。另外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在这所有的心理过程中,大部分的感觉者(Senser)都是第一人称,比如: "None of us here….", "But we….", "we should remember…", "we are, I believe,…", "I have no doubt…", "All of us here tonight and I …", "my wife, my children and myself…"等等。而我们知道,在演说中大量重复使用第一人称,可以拉近演说者与听众(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距离,演说者也想通過此让听者与其产生共鸣,从而认同并支持他的观点、立场或政见等。彭定康确是个能言善辩、口才极好的政治家。在这里他再一次向香港市民展现出了他一流的文采和口才,同时也是为了很好地实现他演讲的主题与目的。因此,一方面彭定康流露出其离别情愁,这是真诚的;另一方面也为英国人体面下台赢得了不少香港人和国际舆论的同情。总的来说,这篇演说算是一篇很好的、很成功的演说,实现了其演说目的与主题。
四、结语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角度,对彭定康1997年香港回归时所做的告别演说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表明,该演说在过程选择上,很好地突出和实现了其主题与目的,也再次验证了"选择就是意义"的理论。同时,通过应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政治演说的语篇分析,更加证明了该理论对不同语篇分析的应用性和可行性。这也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很好的、应用性比较强的语篇分析指导理论。
当然,本文仅仅从功能语言学三个元(纯理)功能之经验功能方面对该篇演说进行了及物性分析,有一定局限性。如果我们尝试从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等方面来着手分析,相信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刘德强.现代演讲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