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在实际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开发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里面的各个美学因素,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达到真正渗透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渗透美学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教学途径,有意识地进行美育渗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在语文课堂上,朗读中感知语言之美
美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头脑里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化的。而具备美的对象却是很多的,随时随地都有,那么就必须引领学生去感知去认识。而感知是一个过程,需要进行有意识地引领。
例如,我在讲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时,特别是第一首《暮江吟》,首先,我先范读一遍给学生们聆听,让他们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和平仄起伏音律之美。接着,要求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理解文本的水平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让他们初步感知音律之美。最后,我借助多媒体里面的视频和声音,让学生在美景熏陶下,在有感情伴读下,在一定情境下,感受那种回味无穷的音律之美。
二、在语文课堂上,品味文本之美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感受文本里面展示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如果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么对美学教育的渗透就完全到位了,教学效果也一定是很好的。
例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黄山奇石》时,我不仅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深刻地感受音律之美,还让学生把“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意象画出来。他们都认真画在他们自己的本子上,各种各样的画面,一切都充满了童真与童趣。作为语文老师,我不在乎他画得美不美,我在乎的是他画出了他们心中的美石,这样在无形之中训练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美的创造力,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学生在画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文本内容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会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感受和阅历,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它们画出来了,展现在本子上。他们各自感受到的意象绝对是不一样的,这正是审美教育魅力所在,意义所在了。
三、在语文课堂中,领略精神意志之美
部编版教材里面的很多文本,塑造了很多古人的伟大形象,那都是浓缩了中国人的精神意志的。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谚语:“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它的意思就是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了。智商驱使一个人会不会做,而精神意志却是决定一个人愿不愿意去做。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通过构建多条审美途径,有意识地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我特别赞同这句话。我也是按照这种理念去落实的。
例如,我在讲授部编版的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四课《司马光》时,就特别重视精神意志之美的渗透。文本是这样描述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而“光持石击瓮破之”,最后“水迸,儿得活”。于是,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危险关头,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有何不同的表现呢?”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情绪特别激动,大家各抒己见。我都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我还引导学生感受古文音律之美背后的另一种精神意志之美:在面對危急关头的时候,司马光能够临危不乱,能够随机应变,这本身就是一份坚强的精神意志,还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语文老师引领学生学习语文核心素养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 黄博彦
一、在语文课堂上,朗读中感知语言之美
美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头脑里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化的。而具备美的对象却是很多的,随时随地都有,那么就必须引领学生去感知去认识。而感知是一个过程,需要进行有意识地引领。
例如,我在讲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时,特别是第一首《暮江吟》,首先,我先范读一遍给学生们聆听,让他们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和平仄起伏音律之美。接着,要求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理解文本的水平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让他们初步感知音律之美。最后,我借助多媒体里面的视频和声音,让学生在美景熏陶下,在有感情伴读下,在一定情境下,感受那种回味无穷的音律之美。
二、在语文课堂上,品味文本之美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感受文本里面展示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如果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么对美学教育的渗透就完全到位了,教学效果也一定是很好的。
例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黄山奇石》时,我不仅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深刻地感受音律之美,还让学生把“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意象画出来。他们都认真画在他们自己的本子上,各种各样的画面,一切都充满了童真与童趣。作为语文老师,我不在乎他画得美不美,我在乎的是他画出了他们心中的美石,这样在无形之中训练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美的创造力,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学生在画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文本内容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会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感受和阅历,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它们画出来了,展现在本子上。他们各自感受到的意象绝对是不一样的,这正是审美教育魅力所在,意义所在了。
三、在语文课堂中,领略精神意志之美
部编版教材里面的很多文本,塑造了很多古人的伟大形象,那都是浓缩了中国人的精神意志的。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谚语:“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它的意思就是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了。智商驱使一个人会不会做,而精神意志却是决定一个人愿不愿意去做。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通过构建多条审美途径,有意识地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我特别赞同这句话。我也是按照这种理念去落实的。
例如,我在讲授部编版的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四课《司马光》时,就特别重视精神意志之美的渗透。文本是这样描述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而“光持石击瓮破之”,最后“水迸,儿得活”。于是,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危险关头,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有何不同的表现呢?”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情绪特别激动,大家各抒己见。我都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我还引导学生感受古文音律之美背后的另一种精神意志之美:在面對危急关头的时候,司马光能够临危不乱,能够随机应变,这本身就是一份坚强的精神意志,还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语文老师引领学生学习语文核心素养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