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发展繁荣问题研究之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虽然说企业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但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常常适用企业类型单位,而对民营、事业单位文化发展繁荣的建设相对较少,也正是因为这些单位的特殊性,本文以此为基础,运用企业文化理念将民营企业文化与教育的财政全额拨款、医疗财政差额拨款类型的事业单位文化分别阐述,将企业文化的发展繁荣问题,融入其中、相互结合、彼此借鉴并取长补短。以期尝试探索出全新的文化发展繁荣建设之路。
  【关键词】 企业;文化;民营;医疗;事业单位;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在我国,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已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形式,而企业未来宏观发展也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由于企业单位经营范畴属于自负盈亏,所以使得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文化发展的好与坏直接体现到经营层面上。特别对于民营企业,因为它受到管理体系、家族形式、企业内外部运营状况等因素困扰,导致文化发展繁荣困难重重。
  而事业单位按财政拨款情况通常分三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3、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随着经济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那些全额拨款的教育事业单位,特别是对已经成为财政差额拨款的医疗单位来说,均已感到自负盈亏、品牌宣传趋势的发展已越来越敏感,是否企业文化繁荣对事业单位经营越来越重要了呢?答案自然是不可否认的。
  1、企业文化的概念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由一种团体或组织体系将其理念、价值观、符号、仪式、环境氛围、处事方式等构成特有的文化形象[1]。
  2、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文化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民营企业更是百花齐放,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民营企业经营的如何可以说是参差不齐的。但是,其中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家民营企业的繁荣都与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繁荣密不可分,在市场环境中是先有企业,后有文化,还是先有文化后有企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与其说论先后不如说二者是具有半生性的一种状态,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
  就现今国内民营企业来看,大多数只注重运营而忽视文化,这样会导致很多后果。例如:员工凝聚力不强、跳槽频繁;企业家知识性、创造性受到局限、领导者我行我素;家族性太强从而导致任人唯亲;地方性、习惯性等内容无法融入市场经济等等。
  纵观种种,既然民营企业的经营与企业文化是具有共生性的,那么对于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来说,就不应该是一次性的产生或创造出来的,而是应该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一定时期我们所看到的该民营企业的人文、风气、状态等氛围就能反映出该民营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了。
  试想一下,既然一定时期内民营企业的状况可以反映当时的民营企业文化态势,这是一种民营企业经营带动民营企业文化,那么可否逆向思考一下:“让一定时期内的民营企业文化状况来带动民营企业运营的发展呢”?
  本文认为是可以的。原因有三:
  第一、民营企业文化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相对独特性、例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存在的意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形成的根基,它不会受到任何其它附加物的干扰,更不会受到时间或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转变。所以民营企业文化可以带动民营企业运营。
  第二、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老百姓有句俗语叫做:“屁股决定脑袋。”意思是说:“在什么位置思考什么问题”。所以,对于民营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大多数不仅仅是领导者,更是创始人、创业者的身份去思考问题,他们要担负着自负盈亏的压力和风险来做出每一项决定。因此,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文化直接受到其领导者自身的影响,而不知不觉的形成了。从而可以看出,民营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带动了企业运营。
  第三、时代引领民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非物质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虚拟的,但恰恰是这种思想、这种灵魂让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标,我们都知道:做事情都是先有目标后有实践的。那么谁是企业的目标呢?自然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哪里来?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一定时期的市场经济不断的变化而变化来的。因此,企业文化代表时代发展状况,代表市场发展状况,企业文化的形成带动了企业运营。
  国内也有学者将企业文化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次,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种。
  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民企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核心层。沿着核心层一次扩展出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起着统筹全局的作用,它是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其起反作用。民营企业文化应该是沿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新的精神文化的轨迹不断发展、丰富和提高的[2]。
  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历程的企业决定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可以看作有生命的个体,是具有灵魂一样的思想。不同时期所看待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尽相同的,它需要经过不断的打磨,它体现出民营企业的根本、发展和一定时期的成长过程。
  所以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像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一样,具有生老病死的模式特征,即:‘初创期的规划、成长期的发展、成熟期的市场和衰退期的变革’四个阶段”。
  2.1 民营企业文化的初创期——萌动诞生的规划
  初创期的民营企业文化主要是以初期的目标、企业诞生的目的为愿景,常伴随着创业者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一阶段是建立制度与开拓市场共同开展的阶段,也是这种理念、价值观、文化体系的融合与积累的阶段。打好坚实的文化根基不但是为目前的工作做好铺垫,更为了今后良性发展做好前提。初创期的企业文化应在规划宏观目标、企业存在的目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愿景等方面。   初创期的文化实际工作大致有如下四种:
  第一种,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3]。例如:厂训、企业理论、经营宗旨、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等。
  第二种,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4]。例如:统一的服装、标示、品牌、口号、企业之歌等内外在形象,这些都可以在提升本企业凝聚力的同时带动对外宣传力度。
  第三种,企业使命: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也就是经营观念。经营观念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思想,其中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即“为什么而经营”是最重要的[5]。
  第四种,企业制度: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6]。例如: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等。
  2.2 民营企业文化的成长期——升级换代的发展
  在承接了初创期文化建设的铺垫以后,企业所要面临的就是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内外在文化动力,它同时也是伴随着企业各方面发展而发展的。该阶段文化建设需要整合、升级、创新、自我改造与被改造等逐步形成体系。
  成长期的文化实际工作大致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整合文化: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相互吸引、融合、趋同等一系列现象而逐渐形成一体的内容。例如:企业精神与企业理念相结合;企业现场员工与办公室员工服装统一;企业内因职能、文化、理念近似的部门相结合(如行政部与后勤部等)。
  第二种,升级文化: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固然会出现文化随时间的推移或企业经营过程的演绎而变化的现象,所进行的更新、提升、维护等手段、措施和方法,以其与现阶段相符合。
  第三种,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7]。
  2.3 民营企业文化的成熟期——完善补缺的市场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成长一样都如同人的成长,从婴儿期的蹒跚学步、到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再到成熟期的步伐稳健。此时的企业通过不断的积聚、磨炼,已在各方面均处于最佳状态,此时要戒骄戒躁、避免人浮于事,对于企业文化来讲,应该不断的自问:
  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否彻底融入本企业的方方面面了?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否已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关键作用?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否已经成为本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不过这样不断的自我检验与被检验,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补缺。
  2.4 民营企业文化的衰退期——更新重组的变革
  当企业运营进入稳定阶段之后,各方面的发展均稳步前进,在平稳安逸当中,如若不思进取,就会出现腐化之风从而使企业衰败,此时的企业文化也会由成熟期转变为衰退期,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更新重组,我们常成为“换血”,其目的就是要将企业的陈旧而无法带来新的发展的东西摒弃,换来新的蓬勃发展,从而是企业进入下一轮周期循环。
  企业文化重组是指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磨合以及企业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经营目标、工作作风和道德风尚等方面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鼓舞士气、加强沟通、优化管理的核心因素,对企业重组的成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重组时,企业文化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应该把握这种变迁的方向,并且有意识地将它塑造成一种理想的模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整合的涵义,即将若干种不同的文化质,经过合并、分拆、增强、减弱等方式,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质[8]。
  3、市场经济下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9]。因此,教育部门、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也均属于事业单位范畴,随着近些年来改革开放,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院校的事业单位性质,由原来的财政全额拨款转变为财政差额拨款,这样就使得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教育院校就会出现,如同企业一样自负盈亏的现象了。既然如此,将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无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1 市场经济下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突出的问题
  当今时代无论是物质的建设还是非物质的建设都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国当前的文化教育建设工作,相对于先进发达国家来说仍然任重道远,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质量上不去必然会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在教育文化管理方面离不开人,而人又被思想所主导,思想来自哪里?思想来自文化建设工作。转变文化建设方向就是转变思想,就是在教育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上学会变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
  3.1.1 市场经济利益化对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的影响
  我国对教育事业单位的定义是指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要,提供社会文化教育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形式。因此,但凡教育在开创初期均以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承、文化创造为宗旨的职能服务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呈现出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科技信息日新月异。自然对于教育事业单位来说,在利益的追求难免会波及高校教育工作者。使得很多教师不能专心致志的从事教育事业传承、科学事业研究,也使得很多学生不能专心致志的读书、做研究。特别是高等类院校,面对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吃紧,一大批以就业为主的大学生,当步入学校的那天起就抱着就业的心态前来,而从未思考能学到什么,更未思考过能从做哪些科学研究。自然这就会造成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根深蒂固。   3.1.2 市场经济多元化对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的影响
  无论哪一所教育事业单位,在创立初期都会富有自身文化教育特色。这也是我们常常称为的“文化底蕴”,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文化底蕴缺失或变味会怎样?自然不用说,会失去本身的核心价值。品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忽视,树立良好的品牌就是树立核心价值观。当下由于市场经济多样化、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育单位为了吸引生源,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率采取转行或转变自身文化教育特色,从而失去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底蕴,造成短期性或长期的精神内涵流失。
  3.1.3 市场经济卓越性对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的影响
  社会常说千校一面、普遍存在求大求全现象,校风、校级、校训、校园文化等千篇一律,这即难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又难提高教育事业单位的卓越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文化建设也依然如此,做最好的教育事业单位离不开最好的卓越文化建设。这不但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特别是国家近些年来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可以看出来,这不但需要教育事业单位的良好教育体系,更需要富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工作,所有这些都是能否被市场认可,而不是被市场淘汰。
  3.1.4 市场经济创新性对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的影响
  创新是在求异的前提下找到不同点,而后进行提升、创造、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创新可以说如火如荼,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士农工商、方方面面的各个领域当中。因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在这个大普天下有所发展,特别是以教育为主的事业单位,大多数仍然在沿用二十年、三十年前的制度、规划、措施、方法去管理、去建设,毫无文化创新意识,这样是不可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步伐的。在教育文化创新方面要努力朝着求同存异的目标建设,才是教育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
  3.2市场经济下教育事业单位文化繁荣建设分析建议
  市场经济下教育事业单位面临的前景如同企业面临的问题日趋一致。而企业中运用企业文化的有关理念进行管理成效显而易见。既然如此,将企业文化相关理念、方法、措施引入教育为主的事业单位中想必也定是一剂“良药”。
  3.2.1 以人为本、制度优先的教育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理念
  中国历来有“人”治天下的思想观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法治社会理念已深入人心,处处依法,时时讲法是每一位公民都懂得道理,但是等到执行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相关的依据,这种现象在教育事业单位时会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不是相关制度不到位,而是宣传与执行力度不够。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做好制度的建设、执行与宣传。要保证一起活动离不开人,要让教育事业单位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生都能够明白,单位、学校的发展为了你们,而单位、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你们,这二者是一种相互的关系,是“鱼与水”的纽带。
  要时时处处为本单位教育工作者、学生灌输这种“鱼与水”的关系,不但要靠制度作为保障,更要靠思想作为保障。
  3.2.1.1 制度保障
  制定强有效的保障制度,赏罚分明。尽量让制度、规定融入到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依,避免规定、措施出现盲点、漏点,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要能让每一位职工都明白双方所应有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
  3.2.1.2 思想保障
  要让职工、学生与单位、学校形成心里的凝聚,认同单位、学校的经营理念、文化精神,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形成一致,化被动管理变为自主管理,要能够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一样,要尊重每位职工、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提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追求和发展空间。将文化思想融入到每一位人的心中,积极关爱、了解职工、学生状况,做到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将教育事业单位的文化变为每一位教职员工、学生的共同奋斗目标和理想,并以此为骄傲。
  为了做到以上两点文化建设,要能够加大宣与执行监督力度,在运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制度与理想的文化氛围充分融入到每个人中去。坚决抵制不良的腐化之风,还教育以书香之气,形成良好的教育事业单位文化之风,这不单单是喊几句口号,发几次号召就可以的,而是要能够长治久抓才行。
  3.2.2 文化底蕴、品牌优先的教育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理念
  经济全球化,从事教育的事业单位是否也一样全球化了呢?想必不一定。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市场滩头不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只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均要思考如何才能被市场、消费者所欢迎这样的问题。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语言,是打开市场最有利的武器,好的品牌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更能提升销售业绩。在市场经济白热化的今天,它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品牌不再是企业的代名词,它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中去了。在人们有意无意中都会体现出品牌的价值,甚至连人的姓名,如今也都属于品牌价值,足以可见维护和塑造品牌的重要性。
  从事教育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底蕴,这个文化底蕴它能够体现出创立的宗旨、教育思想、管理理念等等。它是全体人员为之努力的目标,对内我们视之为“灵魂”,对外这个“灵魂”就会转化为品牌。品牌文化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形象化建设。
  品牌文化,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10]。
  品牌与宣传不分家,宣传更是品牌走出去的唯一途径。但宣传的前提是要讲品牌做好,如何做好品牌,在这之前需要过硬的文化底蕴。   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可上溯较久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也是人或群体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11]。
  从定义可以看出,每家教育事业单位都会有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这个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而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完善和提高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底蕴同时,招收高质量的生源和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创新体系;将传播知识与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不断加强社会影响力度;充分利用社会有效资源,探索、转变传统思维的“先学后工”的方式,尝试“先工后学或边工边学”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样即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真正将所学用到实处。
  增强教育文化事业单位内的凝聚力,充分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学生的就业率、提高教科研水准、维护富有特色的文化底蕴不变,将这三种因素相结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品牌文化建设自然游刃有余。
  3.2.3 三个一流,战略为先的教育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理念
  树立卓越的文化教育理念是当今时代大势所趋,若想在竞争激烈地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将思想、将目光放到世界的高度范围内,不能只局限于“井底”,成功的教育事业单位必定尤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若想走向成功必定要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直接竞争力,要让教育事业的教职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压力”,压力来自哪里?压力来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要让人们有目标、有理想、有方向,而这些目标、理想、方向又来自哪里呢?当自己所处的企业、单位与世界范围内先进的同行业相比较的时候,发现差距是那么的大自然想起为了振兴民族事业而努力缩小差距,就会感到自身肩上的神圣使命,这份使命不能模糊,要明确,模糊就会让员工迷茫,只有明确了,员工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为了自己的这份使命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做一流人才、产一流质量、创一流事业,人才永远都是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人,任何事都做不了,要想创造一流的事业单位,没有一流的人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引进人才之初就要严格筛选,来之均为精英,能为我所用,否则招之无用之人会拖累企业的负担。要紧密结合文化特色引进人才,要打造出一座一流的人才平台,要能够既有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深厚的科研人才,又有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人员;要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将外面的人才引进来,将里面的人才送出去,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考察、学习、培训等内容拓展视野,跟随专业最前沿,争取走在世界专业的前列。
  作为教育事业单位所能产出的“产品”是知识、科研、教育,这些通过一流的人才亲手打造出,把这样一批批素质过硬的学生、科研产品从一流的教育机构送出去,这不单单是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更是一种对本单位无形的强有力的宣传。若想做到就必须要从最初做起,例如产出一流的学生,就要在招生之时严格筛选,择优录取,对那些参差不齐,素质不佳者要能够说:“不”,正所谓“根正方能苗红”。在“产、学、研”方面要能够紧随世界级课题进行遴选,要有勇气肯定自己,“眼高方能手高”。
  创造出一流的事业,除了要具备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质量以外,更需要一流的战略和思路,要以赶超世界先进的教育水平作为己任,虽然有差距但是不能被眼前的现实难道,要将战略思想分步骤实施,去学习、去创造,制定清晰的远景和明确发展目标,克服慢、懒、散的问题,建立快速反应的制度和机制不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调整自身前进的步伐。
  3.2.4 求同存异、创新发展的教育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理念
  积极创造在建设中求发展,在普遍中求不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表象,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将演变成企业文化的竞争,要真正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中市场经济的新趋势、新动向将教育事业单位的特色优势与创新性相结合。把教育事业单位过时的口号、标语演变为新时期富有朝气、又能体现出新颖独特精神亮点。在知识、管理、技术等方面要能积极与国际接轨,把持新鲜的活力,积极吸取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文化精髓,增强员工与单位之间的和谐发展的统一。营造开放的、包容的、海纳百川文化氛围,将世界范围内先进的知识、文化体系,尽最大努力融入到自身建设当中。不断地营造一种个性化的文化内涵,让这种创新性、独特性的文化特征在众多的同行业当中大放异彩。要能时时遵循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创,人创我学”的经营理念,坚持正确的创新精神、营造与自身发展相符个性化发展之道,努力向着该行业有朝一日能够引领世界同行业的决心,必定辉煌就在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建东.可否像管理企业员工一样管理高职类学生?[J].企业文化,2012,(04):1-3;
  [2] 王红海.中国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略[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4:12-13;
  [3] 百度百科.企业精神,http://baike.baidu.com/view/638505.htm
  [4] 百度百科.企业形象,http://baike.baidu.com/view/472651.htm
  [5] 百度百科.经营观念,http://baike.baidu.com/view/3062133.htm
  [6] 百度百科.企业制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78834.htm
  [7] MBA智库百科.创新文化,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81%E4%B8%9A%E5%88%9B%E6%96%B0%E6%96%87%E5%8C%96
  [8] MBA智库百科.企业文化重组,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81%E4%B8%9A%E6%96%87%E5%8C%96%E9%87%8D%E7%BB%84
  [9] 百度百科.事业单位,http://baike.baidu.com/view/65492.htm#6
  [10] 百度百科.品牌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135721.htm
  [11] 百度百科.文化底蕴,http://baike.baidu.com/view/658086.htm
  本文系吉林省、吉林市社科联 “企业文化发展繁荣问题研究之——论市场经济下民营、教育、医疗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繁荣的建设”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如果要想让我国少年儿童的歌声真正的走向世界,那只注重自己民族的唱法与教法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国际的有影响力的方法。但目前在我国虽然有很多教师也在摸索与实验将两者的方法相结合,但真正来自于西方的、详细介绍童声的书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只能以听觉来汲取分辨隐藏在那些孩子歌声中的“秘笈”。多听那些优秀的来自国外少年儿童的歌声,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家长也会慢慢接受这种自然得声音,教师也
期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来部署,这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为企业基层党组织提高执企能力,发挥先进性作用指明了方向。华电能源佳木斯热电厂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在活动中坚持以强化学习提高执企能力,以学习成果推动创新突破,以工作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形成了抓学习、提
期刊
【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看世界的眼睛,先进的文化将会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的更远。本文着重阐述了新时期管道储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它的薄弱环节,对管道储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管道储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建设途径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炼化企业
期刊
摘 要:高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高校不仅仅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入手,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 思政教育 问题及对策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有朝气和最有希望的队伍,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为教学、科研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对当前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则发现,也有
期刊
党建工作是媒体单位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而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媒体基层党建工作更是如此:侧重于做职工的思想、政治等工作,用理论知识渗透影响职工的行为,实现职工的劳动价值,达到党建工作的实质性目的。联系《致富时代》杂志社党支部的工作实际,本文就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谈一些
期刊
【摘 要】 和谐文化旨在倡导、阐释和传播和谐理念的文十七形态,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深度的精神支撑。  【关键词】 构建;和谐;文化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女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旨在倡导、阐释和传播和谐理念的文
期刊
【摘 要】 企业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市场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管理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期刊
为做好新时期企业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陕西华县金钼集团人口计生工作,推行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内涵,全面提升企业人口计生工作品质。  一、推行规范管理,强化基础工作  根据《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结合企业现状,出台了《职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规范从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职工权益与责任、服务程序、避孕节育、统计报表制度等八方面强化管理,细化工作。在制定推行中,始终立足三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电网应用程序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体现了电网管理应注重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并通过电网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制定控制措施 —实施控制措施 —测试效果 —再评估形成一个封闭的环节,实现了电网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风险管理;电网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提高电网正常运作可靠性,避免电网事故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造成影响,
期刊
【摘 要】 班组管理是企业最终端的管理,各项生产任务地完成、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在班组实现。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而班组长是班组成绩好坏的关键。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在企业基层管理要做到上对领导负责,下对员工负责,班组长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日常的工作中担任着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  【关键词】 班组长;能力;管理  班组长应具备执行力要强、关注细节等管理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