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自由学习的新理念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义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呢?
  
  1 和谐教学,促学生思维
  
   所谓和谐教学,指的是改善教学关系,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培养最佳的精神状态,优化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罗杰斯曾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验学习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温暖和同情。一旦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随之而来的就是儿童的自我指向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应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随便喝斥学生,平易近人,亲近孩子,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控制知识和信息的权威,要充分尊重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独特理解,做循循善诱的导师,做学生共同发展的“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教学中有了这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的思维积极而活跃,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欲望就强烈。“亲其师,信其道”,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质疑问难,引学生探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地质疑是学生主动精神的体现。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大胆地提出疑问,并在相互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这些问题。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贯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中理解、课后温习都应该让学生质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潜能。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大游峰景色那么美,作者为什么不写大游峰的好山好水,而写不起眼的扫路人呢?游人爬天都峰都感到累,七十岁的老人为何却说不累?作者为什么不写三年后去看老人,而要说三十年后去看老人?老人能活一百岁吗?围绕这些问题,师生再次与文本对话,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积极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义使学生对文本的中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恰当评价,增学生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要以情感人,用比较精当的语言、表情、动作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让每个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表扬、赞赏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我们在课堂上时常听到教师夸奖学生的语言:“你读得真流利!”“你的回答很精彩,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你的说话能力很棒,回答问题是那么完整!”有时还给学生的额头贴上一颗小红星。这样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当然,教师的评价要合理公正,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强化,坚持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还要委婉地适时引导,如:“你的回答不错,但不够响亮,声音再大些更好!”“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是太正确,再好好读读课文,好吗?”教师要用这样恰当的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要从小放手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评价同学的读、答,评价教材的精彩和不足。通过评,能拓展学生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认识的飞跃。
  
  4 有效调控,重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学、胡乱读,而教师只充当旁观者、局外人。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也必须进行适时适度的有效调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毕竟教师的知识、阅历、理解问题的深度要比学生高出一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使学生的认知能力、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如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后,我让大家想像小骆驼又遇到小红马时,它们会怎么做怎么说。不少扮演小红马的学生口气中带着嘲笑,态度傲慢,很有看不起小红马的意思,这与课文的中心发生了明显的偏差。于是,我耐心地启发:“这难道是课文中的小骆驼吗?小红马难道没有自己的优点吗?”学生在争论中渐渐明白课文蕴涵的道理,说话的语气和善了,能互相欣赏对方了,大家都为各自的优点而感到自豪。当然,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应该尊重,但不能违背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教师的有效调控不仅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顺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自主学习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真正做到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他们学习的情趣,放飞了他们智慧的心灵,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贵生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有悟才有新。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1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必要性     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2001年,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来到上海考察中国的科学课,上海市安排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授课.这节课上,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泼,老师提出的问题学
期刊
“三主五步”教学法是具有桑植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三主”指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五步”指的是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升。“三主五步”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乐学因素,激发学生热情,使之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提问并乐于为问题而探讨,把本来枯燥、烦琐的学习生活变得愉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近一年的教学中,笔者在不断地尝试和探
期刊
活用文本,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读促写,激发作文兴趣,这是攻克小学生作文难关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从实践中学习,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立即可以实践于写作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它也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儿童模仿性强。读了一篇范文,便能尝试写出与范文相类似的文章;它还降低了习作的难度,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且有了参照、借鉴,使学生乐于表达。    1 从文本的字词入手,推敲替换
期刊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大大改善了学生被动发展的处境。于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多了许多新颖的形式和有趣的活动,学生热热闹闹参与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但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这些数学活动,不难发现当今有些课堂上的活
期刊
1 数学符号化思想的作用是什么    1.1 数学符号化思想让人们以约定的、规范的形式来表达数学思想。它以浓缩的形式表达信息,从而加快了数学思维的速度,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1.2 大大缩短了人们学习数学的时间。  1.3 数学符号化思想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 小学生常用的符号有哪些及如何使用    2.1 元素符号。我们把表示数或几何图形的符号叫做元素符号。①阿拉伯数字:1、2、3、4、5
期刊
1 注意课堂上问题的设计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易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
期刊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每个学期一般要安排三至四项体育教材的考核。考核课次至少要占全学期教学总课次的八分之一,多雨地区甚至要占室外体育课的五分之一。因此,上好考核课,提高考核课的质量,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也是很重要的。考核课是以具体检查每个学生对某项体育教材的掌握程度和表现能力为特征的,一般通过达标和技评两条途径来评定成绩。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该着手于课的各个方面,完善体育考核课。下面笔者结
期刊
1 快乐阅读,增长见识,转变学生的个性     笔者班里有个学生,.刚插班的时候真是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不要说他的成绩了,就是他的言行,真的让人难以想像他就是一个才8岁的小孩儿,简直就是一社会小青年,读书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混日子。这真是一大挑战。在这种寄宿制学校,家长几乎是一个学期才来看一次,也就是说所有的责任都在老师这里了。笔者真有点儿不知所措……   机缘巧合,我们学校这个学期刚好开展“书香校园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 利用计算机图、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