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大大改善了学生被动发展的处境。于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多了许多新颖的形式和有趣的活动,学生热热闹闹参与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但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这些数学活动,不难发现当今有些课堂上的活动却出现了种种偏差,如盲日地追求活动的形式、过多关注活动的气氛,却忽视数学活动的本真,影响了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堂活动不应是花架子,理应成为课堂上最迷人的风景。因此,我们要确立效率意识,从“有效”入手,摒弃那些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活动,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数学”与“活动”的有效融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 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认知的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将文本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和开发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如果活动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活动内容即使再丰富,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的例l时,我并不是直接把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拿来主义”,而是对教材进行了有机重组。首先出示文具价格的情境图,(钢笔8元,笔记本3.4元,讲义夹4.75元,水彩笔2.65元)问学生:如果你去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会列式求一共要付的钱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相应的六个加法式子,并在板书时对加数的前后位置有目的地进行调整:4.75+3.4、3.4+2.65、4.75+2.65、8+3.4、8+4.75、2.65+8。接着,我选择4.75+3.4作为例题进行教学引入。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讨论算法是否正确。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中的错误算法,引导争论,化谬为明。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即把“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然后依次逐题计算余下五题。在全班交流中明确“满十进一”和“化简”的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竖式的格式。到此,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的内容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的要求,案例中简简单单的六个式子,却涵盖了小数加法的各种类型,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有效。
2 数学活动过程的组织要有序
数学课堂活动的质量如何,与活动过程的组织密切相关。再有价值的活动,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活动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数学活动的组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面向全体。课堂并不是一部分学生活动的舞台,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机会。如果课堂活动成了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那么其他学生会对今后的活动失去兴趣,容易成为活动的旁观者,将逐步被“边缘化”。这种参与面小、效率低的情况在小组活动中最易出现。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应力争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参与、个个有收获。二是要求明确。学生活动并不是任由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在课堂活动实施开始时,首先应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开展的要求,如活动分工、活动形式、活动顺序、活动目标等,最好能用媒体出示,这样活动才会有效果。有许多活动由于教师交待不太清楚,导致学生在有的环节上或者不知怎样进行,或者自以为是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使活动偏离了预定的目标。三是调控适时。教师要在活动中担负起组织者、促进者的责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学生的活动结果。真正的课堂活动,教师应深入每一个小组之中,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要特别关注小组成员中的被动参与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当学生思维模糊找不到方向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拨开迷雾,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有效地进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为了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的公式,我给全班每个四人小组都准备了一盆沙、一个圆柱形容器,以及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形容器各一个,让学生分组活动。活动要求: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往圆柱形容器里倒,反复几次,看哪个小组能找出规律,最先研究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满怀兴致地装沙、倒沙、填写实验记录,不到几分钟,各个小组已经发现了规律。有的说,我们把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往圆柱形容器里倒,倒三次正好装满;有的说,把圆柱形容器装满沙往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里倒,正好倒三次;有的说,将与圆柱形容器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找不出什么规律……我再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很自然地得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sh 。由于全体学生参与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发展了探索能力。
3 数学活动数量的安排要有度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的“满堂灌”,并不是要代之以“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片面理解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把一堂课设计成由许多活动组成的过程,结果活动时间不够,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甚至有时教师安排的活动为非数学活动,过于追求表面热闹,从而把数学活动引向了歧路。笔者认为,一节课上数学活动的数量一般不要超过四个为宜:每个数学活动要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参与的价值;相连的几个数学活动之间要呈现一定的梯度,逐步递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用12个l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观察每行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行数,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关系,从而提出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着,我安排了两个验证活动:一是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书上指定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的面积;二是任意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或者自己画边长为整厘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用刚才发现的方法算一算它的而积,再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验证,看看是否有这种关系?整个环节,活动安排有度,由验证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到验证大小不同、形状小同的长方形,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体验不同的验证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
4 数学活动结束之后要有评
实施有效的评价是提高数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提取活动中所蕴涵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及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要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以后的数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发展”是教学的归宿。我们应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数学课堂,不仅要关注数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应关注活动的目标与价值,多问自己一句“这样的活动有效吗”,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新课程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堂活动不应是花架子,理应成为课堂上最迷人的风景。因此,我们要确立效率意识,从“有效”入手,摒弃那些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活动,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数学”与“活动”的有效融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 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认知的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将文本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和开发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如果活动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活动内容即使再丰富,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的例l时,我并不是直接把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拿来主义”,而是对教材进行了有机重组。首先出示文具价格的情境图,(钢笔8元,笔记本3.4元,讲义夹4.75元,水彩笔2.65元)问学生:如果你去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会列式求一共要付的钱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相应的六个加法式子,并在板书时对加数的前后位置有目的地进行调整:4.75+3.4、3.4+2.65、4.75+2.65、8+3.4、8+4.75、2.65+8。接着,我选择4.75+3.4作为例题进行教学引入。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讨论算法是否正确。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中的错误算法,引导争论,化谬为明。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即把“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然后依次逐题计算余下五题。在全班交流中明确“满十进一”和“化简”的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竖式的格式。到此,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的内容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的要求,案例中简简单单的六个式子,却涵盖了小数加法的各种类型,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有效。
2 数学活动过程的组织要有序
数学课堂活动的质量如何,与活动过程的组织密切相关。再有价值的活动,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活动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数学活动的组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面向全体。课堂并不是一部分学生活动的舞台,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机会。如果课堂活动成了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那么其他学生会对今后的活动失去兴趣,容易成为活动的旁观者,将逐步被“边缘化”。这种参与面小、效率低的情况在小组活动中最易出现。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应力争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参与、个个有收获。二是要求明确。学生活动并不是任由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在课堂活动实施开始时,首先应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开展的要求,如活动分工、活动形式、活动顺序、活动目标等,最好能用媒体出示,这样活动才会有效果。有许多活动由于教师交待不太清楚,导致学生在有的环节上或者不知怎样进行,或者自以为是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使活动偏离了预定的目标。三是调控适时。教师要在活动中担负起组织者、促进者的责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学生的活动结果。真正的课堂活动,教师应深入每一个小组之中,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要特别关注小组成员中的被动参与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当学生思维模糊找不到方向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拨开迷雾,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有效地进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为了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的公式,我给全班每个四人小组都准备了一盆沙、一个圆柱形容器,以及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形容器各一个,让学生分组活动。活动要求: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往圆柱形容器里倒,反复几次,看哪个小组能找出规律,最先研究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满怀兴致地装沙、倒沙、填写实验记录,不到几分钟,各个小组已经发现了规律。有的说,我们把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往圆柱形容器里倒,倒三次正好装满;有的说,把圆柱形容器装满沙往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里倒,正好倒三次;有的说,将与圆柱形容器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找不出什么规律……我再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很自然地得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sh 。由于全体学生参与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发展了探索能力。
3 数学活动数量的安排要有度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的“满堂灌”,并不是要代之以“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片面理解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把一堂课设计成由许多活动组成的过程,结果活动时间不够,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甚至有时教师安排的活动为非数学活动,过于追求表面热闹,从而把数学活动引向了歧路。笔者认为,一节课上数学活动的数量一般不要超过四个为宜:每个数学活动要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参与的价值;相连的几个数学活动之间要呈现一定的梯度,逐步递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用12个l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观察每行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行数,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关系,从而提出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着,我安排了两个验证活动:一是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书上指定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的面积;二是任意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或者自己画边长为整厘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用刚才发现的方法算一算它的而积,再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验证,看看是否有这种关系?整个环节,活动安排有度,由验证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到验证大小不同、形状小同的长方形,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体验不同的验证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
4 数学活动结束之后要有评
实施有效的评价是提高数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提取活动中所蕴涵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及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要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以后的数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发展”是教学的归宿。我们应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数学课堂,不仅要关注数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应关注活动的目标与价值,多问自己一句“这样的活动有效吗”,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